专业基础课为培养专业人才服务的研究与实践*: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数控技术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为例

2012-08-15 00:48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高等数学专业课

禹 实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高职学院,北京 100048)

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它的根本职能和核心价值是为社会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合格人才,为此,一方面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目标更好地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按照培养方案所设的目标,不断实施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由过去那种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工具人”,转变为具有良好道德情操和健全人格、具有学习和持续发展能力、具有宽厚专业知识的“社会人”,在文字上概括为“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众所周知,学校的一切工作都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最终目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教学行政管理等方方面面都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而课程教学在高校各项活动中所占比重最大,无疑是重中之重。高校的课程大致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是为学习专业课而先修的课程,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环节,象构建高楼大厦一样,基础是先期且不可或缺的重要工程。所以,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课都要构建在它以上。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基础的牢固性,最终关系到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情况分析

(一)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和作用

专业基础课是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它的学习,才能掌握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实现与后续专业课的顺利衔接,最终完成整个专业学习,成为合格人才。除此之外,从更深层意义上讲,专业基础课还应当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提升,为学生个人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说,首先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以利于专业课学习的准确把握与融会贯通;第二是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与研究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本专业领域中不断进取,更新知识结构,应对专业技术的不断变革,应对跨专业的学习与研究,在专业领域中发明创造,走向更高的层次。笼统地说,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学习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的特点

概括起来,专业基础课有以下特点:一是就单门课程来说,它比专业课课时一般要多;二是一般都集中安排在入学之初的一二年级修读;三是与中学的基础知识相关紧密;四是课程本身的理论性系统性比较强,应用性内容较少,学习难度较大;五是专业课教学要用到其中的部分内容,教学效果的后续检验性较强;六是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直接关系专业人才日后学习的可持续性。

(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高校在课程建设上,改革力度比较大的一般来说是专业课,比如:开设贴近本专业工作实际、更加实用的新课程;在已有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等。通过改革,显示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强,教学手段丰富新颖,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气氛活跃,使得专业课教学效果大幅提升。相比之下,专业基础课的改革力度较小,表现为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老套,考核方式单一,大多还是灌输式教学。

从教师教学方面分析:专业基础课教学往往在自我封闭的系统中进行,教师一般是按照课程本身的结构执教,在意于它自身的科学性完整性,重理论轻应用,至于专业课用到专业基础课中的哪些内容和知识点,往往不关心,没能在这些关键点掌握上下功夫,结果使学生感觉学了半天不知所用,由于盲目性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入学之初的一二年级,既是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时期,又是完成专业学习的基础阶段,如何把握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机会,使之在整体教学中发挥作用,是教师教学中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学生学习方面分析:首先,入学之初,由于还没有从高考之后的压力释放中调整过来,进入大学又有很大的不适应,多种因素导致他们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时间就很快过去,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学习不到位,学习成绩容易下滑。其次,学生往往不像专业课那样重视专业基础课,尤其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大环境下,只要不准备“升本”或“考研”,学生更看重的是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期望能够尽快掌握一技之长,应对日后工作的需要,而忽视那些与实际问题相距较远,又比较抽象难懂的专业基础课。第三,因为基础知识本身难度较大,课业负担较重,遇到困难后容易出现懈怠,造成考试不及格。

基于以上分析,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改革不容忽视。

二、专业基础课《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高等数学》是高职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开设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它的地位和作用具有专业基础课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从2006年我院招收第一届数控技术专业学生至今,我们已经完成了5个轮次的《高等数学》教学任务,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一些不足。为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2011年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尝试。我们认为,该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针对学生情况和专业需要,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实施教学。

(一)教学理念更新

搞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再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改革。从人才培养目标看,“厚基础”、“宽口径”、“创新精神”这三点体现了新时代合格人才的特质,而专业基础课教学对学生这种特质的培养与提升具有更多的优势,教学改革应当围绕如何发挥这种优势而进行。

我院数控技术专业是针对当前制造业信息化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设置的,培养目标是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加工技术的应用型和开发型人才,为企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服务。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范畴,它的教学理念与本科教育应有所不同,可以明确地说,知识的学习是基础,技能的掌握是重点,素质的提高是个体发展的前提,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技术掌握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点。 《高等数学》教学要遵从这种理念,配合整体教学方案的实施。

(二)教学对象情况分析

从学生情况看,由于是一年级新生,显示出对大学生活的新奇和无知,他们踌躇满志,又不知道应当如何去做。从数学基础来看,有一部分学生高考的数学成绩偏低,表明初等数学基础较差。教学中也发现,这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都存在一定问题,对未来的学习构成障碍。然而不可回避的是,学生刚一入学就遇到《高等数学》这样系统性理论性都比较强的课程,无疑显现出问题多、难度大。由于学习吃力,很容易丧失学习信心,上课不久就会因听不懂而放弃努力,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较多,结果不仅影响后续学习,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毕业与就业,这种情况在往届毕业生中并不少见。

(三)教学内容选择

同名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要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不能千篇一律。《高等数学》课程从一元函数微积分到多元函数微积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面面俱到显然不合实际。我们选择的原则是,既要针对数控技术专业的需要,又要兼顾学科本身的系统性,强调内容的“必需”和“够用”。首先,我们与后续专业课教师共同梳理研究,看学习当中到底需要哪些高等数学基础知识,把它们罗列出来,比如有:极限概念、求函数的一阶导数、二阶导数的方法以及物理意义、用积分求面积的方法、曲线的曲率等等。基于这些应用点,在学习内容上,我们做了精心的选择与组织编排,在保证学科系统性的前提下,抓住主题,避开或简化那些繁复的理论推导与证明,必要时也尽量用几何图形加以说明,集中力量和时间讲清概念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内容的筛选和整合,既突出了实用部分,又降低了难度,使学生能够听懂学会。

(四)教学方法的实施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诚然,由于课程性质不同,我们不能照搬专业课已实行的许多新方法,因为专业基础课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教学内容也较多,还是应以教师讲授为主,在这个前提下,穿插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学习效果,促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有以下做法:

1.抓住时机,激发励志

在新课开讲之前,利用导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先介绍微积分学科的起源、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再拓展到我们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应当尽快确定自身发展目标,做好学习规划,具体到如何学好微积分,给出指导性意见,提出学习要求。实际上,经过开学新课上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们都表现出崭新的精神面貌和很高的学习积极性,为新的学习开了好头。

2.引导自学,发展能力

(1)教会看书

掌握看书学习的方法,能够自主学习,是学生在专业上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能力,专业基础课教学要不失时机地教会学生看书,掌握学习技巧,学会归纳总结。《高等数学》书如同所有数学书那样,充满了严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它用特有的数学语言去诠释,学不好数学的学生很大程度是不习惯数学语言的表述方法,学会解读数学语言,对进一步读懂各种科技资料大有裨益。如前所述,“曲线的曲率”这部分内容是后续课程必要的基础知识,在这个教学环节我们布置了研读课本的作业。为帮助学生学会读书,找到字里行间中的要点后归纳出来,我们事先给出了看书时进程性的6个思考题:①曲线的弯曲程度与哪些量有关?②什么叫曲线的平均曲率?③什么叫曲线在一点的曲率K?④曲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⑤圆上任一点的曲率K=?⑥什么叫点A的曲率圆?要求学生在思考题的引导下认真读书,回答出这6个问题。这种方法,既帮助学生学会看书,又明确指出了掌握知识的几个要点。

(2)教会概括知识要点

在每一章学习之后,布置学生完成归纳总结本章复习提纲的大作业,事先老师要提出具体的形式要求。刚一开始,有的学生完全不会看书后归纳复习提纲,做的结果五花八门。经过老师几个轮回的批改再下发重做,学生普遍掌握了归纳总结主要知识点的方法。这种列提纲的方法,一方面让学生自己动手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在学习的进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客观考评,为总评成绩积累了有效的分数。

(3)教会查阅资料

查阅归纳文史、科技资料是技术人员必备的能力。在专业基础课上找到合适的主题,

让学生利用图书馆的书刊资料查阅,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去筛选,完成规定的主题报告。例如在讲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时,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题目为“数学家牛顿和莱布尼兹对微积分学科的贡献”的主题报告,然后选出一两个比较好的在班上演讲。

3.建立小组,互助交流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需要团队的合作,具有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成为合格人才的一项条件。在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完善与人交流沟通的方法,创造更多的场合和机会,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按照高考的数学成绩搭配,我们将学生分成3至4人的学习小组,一班33人分成9组,二班28人分成7组,每个小组选出自己的组长,确定学习时间和地点,每次新课之后,由组长负责组织大家互助学习,实行定期汇报。通过小组活动,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及时的帮助,同时帮助他人的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加深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提高了表达能力,获得了双赢,既培养了团队精神,又促进了《高等数学》的学习。

(五)教学效果检验

教学效果检验关系到能否客观地评价教学质量,也是课程教学全程中的重要方面,学生的总评成绩是教学效果检验的一个具体体现,它也折射出老师的教学情况。如果将这个检验合理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则能起到调整和促进教学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它的功能。在这次教改中,我们将考核的总成绩比例做了调整,将过去总成绩中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之比为3∶7改为5∶5,加大平时成绩比例的目的是,更加客观地考评学生在学习进程中的表现和学习效果,既能督促学生抓紧学习,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度。我们在开课之初就向学生讲明考核方式以及总评成绩中比例的构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下功夫,保证出勤,按时完成平时的大小作业和随堂测验,这样一来,学生能够重视平时的学习积累,以往那种学习不努力,跟不上进度而放弃学习的现象大大减少。最终,参加考核的61人中,总评成绩90分以上的有4人,有5人不及格,大大降低了不及格的人数。

经过这次教学改革实践,我们有了一点收获,也看到了专业基础课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还有许多可以研究和实践之处,只有在教学的所有环节都关注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朝这个方向去能力,才能使合格的人才辈出。

[1]叶学民,李春曦,吴正人.深化专业基础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J].教学研究,2011,第34卷,(6).

[2]李晓敏,刘羽,张文慧.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学生基本能力强化训练的实践及效果[J].中国地质教育,2011,(4).

猜你喜欢
基础课高等数学专业课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探究基础课与专业课互动教学改革
试论类比推理在高等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