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洁
摘要:思维的价值在于它是探寻本质的方法,是获得结果的过程,更是潜能发展的必须。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新课程教学实践案例,从“在提问互动中促进思维发展;在概念构建中体验思维过程;在探究活动中优化思维品质”三个方面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课程;思维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145-02美国课程专家H.Lynn Erickon在其《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中认为,教学重心应从讲授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提高学业标准更多的是要求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材料。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学习的重心应从记忆事实转移到迁移运用知识以及对知识结构的深层理解上。“转识为智”是教育的本质,提升思维是教育的目的。思维的价值在于它是探寻本质的方法,是获得结果的过程,更是潜能发展的必须。
小学《科学》是一门让学生在大量的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操作活动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其中内隐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交流表达等活动。”可见,科学课堂的各个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思维成分。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有效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在提问互动中促进思维发展
诺贝尔奖得主日本数学家广平中佑认为:“思考问题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即时思考型,一种是花费较长时间的长期思考型……能够做到即时思考、快速表达的学生,其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非常优越的。”同时他还认为:“长期进行即时思考型的学生,没有经历或者充分进行长期思考训练,是不会深刻地思考问题的。”可见,如果教师一味地追求上课“小手如林”,满足于概念的达成,那么学生的思维只可能停留在即时性思维的层次上。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思维场,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
1.预置思维空间。科学课程的探究活动是通过动手实践发现规律,获得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不能忘了探究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热闹只是表象,结果的提炼才是关键。在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保证学生的长效思考得以实现,为学生的思维提供成长的土壤。
2.引导思考方向。在学生汇报交流前,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这一实验中你是如何做的,为什么这样做,你观察到了什么,会是什么原因,实验还可怎样改进,等等。引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客观现象进行描述,并对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再用确切的语言合理地表达,促使学生进行高层次的认知加工。
3.评价思维效果。教师对学生回答的评价是对学生思考过程的反馈。评价过于草率、单一,就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与引领,就会削减学生的内在动力,影响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评价的准确性、启示性和深刻性能为学生形成长效型思维起到推动作用。
二、在概念构建中体验思维过程
在构建概念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获取信息、组织和处理信息、提取应用信息等过程来进行经验的整合、以提高思维水平、发展综合能力,理解周围世界。如学习《人体消化系统》时,先让学生吃一口馒头,来感知消化系统的存在。然后设计一连串问题情景,让学生对照人体器官模型进行思考:人体的消化道由哪些器官组成,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分布在体内的何处,各自有哪些用处,食物经过的次序是怎样的,最后,要求学生画出人体消化道结构示意图。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观察,逐步在头脑里构建食物消化的过程,形成了“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构成人体消化道,加上肝、胰等消化腺共同组成了消化系统”这个概念。接着展开交流评价活动:在模型上指认消化器官,讲解食物消化的过程,并通过画示意图促进长效思考,清晰地形成概念。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想象、猜测、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体验了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念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构建科学概念,是科学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模式。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探索乐趣,让学生体验概念构建的科学思维过程,发展思维能力。
三、在探究活动中优化思维品质
思维发生和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就是思维品质,它包括思维的主动性、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严密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质疑、解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从而训练其正确、科学的思维方法,优化其思维品质。
1.在处理课堂生成中感受思维的发散性。教学是独特的生命互动过程,每一节课都是一次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的演绎。教师要以动态生成的理念来驾驭课堂活动,构建开放互动、充满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三维发展的课堂。例如,学生在自主设计“液体能产生声音”的探究实验时,有一组的学生用手敲击盛着水的塑料脸盆,学生只听到盆子受敲击发出的声音,并没有听到水声。当学生认为实验设计错了的时候,教师机智地问:“为什么盆子里的水在振动?”通过交流讨论,学生了解了共振的概念,知道了有些物体的振动频率是人耳听不到的。这种意外的生成没有给课堂带来尴尬,反而在教师睿智的处理下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启迪我们,师生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跳出书本的限制,不受教学预设的约束,鼓励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多元思维的碰撞中擦出创新的火花,让教师在处理课堂生成中促进专业的发展和教学艺术的提高,达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目标。
2.在发现问题中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表现为对科学现象和结论不但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思维的深刻性是优化思维品质的基础,能促使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深刻、敏锐地发现问题。如在合作学习《电磁铁的磁性与什么有关》时,鼓励各组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出不同的设想,并要求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测。在设计实验时学生首先发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有很多,如电流的大小、导线的粗细、线圈方向等;在进行对比试验设计时,学生发现一次只能就一个变量进行实验,其他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都要有效控制。在各组得出结论后再进行交流评价。学生在此实验中不仅对造成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原因有了一个本质的认识,更是扮演了一个小科学家的角色,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了一次科学实验方法和深刻思维的训练。
3.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体会思维的严密性。科学研究的成功,重大科学规律的揭示与严密设计实验方案有密切关系。思维的严密性就是指解决问题时能否考虑到实验的各个方面。探究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生由于受经验的限制,思维必然有其局限性,教师要发挥引领作用,及时为学生指点迷津,启发学生追求思维的严密性。如学习《水蒸气蒸发凝结现象》时,学生提出假设: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可能与遇冷有关。他们设计了用玻璃片盖在热水杯上进行试验。由于这是一个对比性实验,为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前笔者增加了一个问题:实验对玻璃片和热水杯有什么要求?很快学生争先恐后提出:要准备两杯温度相同的热水;要准备两块玻璃片,其中一块在热水里浸泡过;要同时盖上去观察。学生的回答非常关键,并对教材中的实验设计提出了更严密的补充。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充分体会到了思维严谨性的重要。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优秀的学生不在于他们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们优秀的思维能力。《科学》新课程改革就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而有序的探究空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时的思维敏锐性,设计实验时的思维严密性;解决问题时的思维创造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发展思维能力,课堂才会焕发生命活力,教育才能凸显它的根本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