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探究”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

2012-07-09 20:57梁翠芝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2年7期
关键词:拓展合作实践

梁翠芝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耐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细心引导合作交流,悉心设计课后拓展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让“探究”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

关键词:探究;情境;合作;交流;实践;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9-0013-03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耐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细心引导合作交流,悉心设计课后拓展问题,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发展。让“探究”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

一、在情境中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好数学和掌握科学知识,兴趣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的认知过程必然有兴趣伴随,只有以兴趣为动力、以知识为依托,做到兴趣和知识交融、互相促成,才能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流程外,还要积极有效地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在充满兴趣、宽松且热烈的气氛中进行。

例如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时,笔者把课本上的主题连环画制作成动画,呈现出学生喜欢的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妖精的情境。课件出示第一幅动画,问:0.009米的金箍棒能打死妖怪吗?你能比划一下0.009米的长度吗?随着孙悟空的金箍棒越来越长了,再问:表示金箍棒长度的小数有了什么变化呢? 这时学生一个个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再提问:现在请大家把表示金箍棒长度的小数都化成整数来观察小数大小变化的情况,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呢?通过有趣的动画情境,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另一方面为学习新知提供了要思考的问题,诱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浓厚兴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生动有趣的故事、富有启发性的生活实例等,都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样对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的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种满足,一种乐趣。从而产生强烈探究新知的内在需要,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在合作中探究,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合作,既是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基本要素,也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合作”已成为现代人生存的基本素质,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合作的过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时,笔者把课前录制的马路上20分钟过往车辆的录像片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记录下四种车辆的数量。开始每个学生都认真地数着,可怎么数也数不清。这时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要想准确地记录下四种车辆的数量,必须把录像放得慢一些。并且四人小组只有明确分工,团结协作才能准确地数出每种车辆的数量。于是四个人一组,每人记录一种车辆的数量,各自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真地统计。几个人分工合作,很快就记录下各种车辆的数据。这样学生体会到:只有小组团结协作才能顺利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其实,合作学习是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的探究形式。其意义在于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在交流中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进行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提问、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并由该小组的小组长进行归纳整理,准备集体交流,发表见解。小组长可以轮流担任,这样在每节课中人人要说话,使那些胆小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好的学生也能逐步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后,学习热情处于高涨,教师要因势利导,组织集体交流,为学生再次提供交流信息,共同学习的机会,从而使信息渠道全面畅通,学生的语言表达逐步得到完善,也使他们的思维得到了一次升华。集体交流时,先由一组发言、汇报,其它各组作出评价和补充,必要时,组与组之间进行讨论、争辩。最后,师生共同对知识进行归纳,形成共识。

结合我校“人人参与,有讲有练,讲有目的,练有实效。”的专题教研,在教学数学第四册《表内除法(二)》的整理和复习《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整理除法算式》时,笔者发给学生一张空白的表格,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写好后让学生以六人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为了更好的发挥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交流活动前先提出要求:①先独立思考按什么规律排列,再组内交流。②听从组长指挥,做好分工合作。③每个同学都要给予发表意见的机会,尽量照顾学困生。

小组活动开始了,每个小组在组长指挥下根据学习要求,充分交流,在活动中,学会提出问题,学会倾听。笔者深入到小组,参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困生大胆尝试,相信自己。然后各组确定代表与全班同学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除法算式展示交流给大家,并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进行整理的?”话音刚落,每个组的代表就高高举起了小手。笔者惊奇地发现平时胆怯、发言总是声音最小的那位学生竟然成了他们那一组的代表。笔者第一个让她发言。只见她仍然像以前一样慢腾腾地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我们这一组是把……把……,她的声音越来越小,笔者用信任的眼神望着她,微笑着鼓励她:“不要急,慢慢说。”“我们这一组是把除式中第……二个……数一样的算式分为一类。”她终于涨红着脸鼓足勇气说了出来。再顺势利导:“不错,你能告诉大家除式中的第二个数叫什么数吗?”“除数。”“请你再流利地说一说你们组是按什么规律进行整理的,好吗?”“我们这一组是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的。”她终于完整流利地表述了出来。“你终于超越了自己,语言流利多了,真棒!”“老师,我们这一组整理的规律和他们不同。”机灵鬼曹迪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好!说说你们组又是按什么规律整理的?”“我们组通过共同的努力发现可以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学生争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细心引导下,学生的交流活动顺利高效。既教给了学生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集体观念和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在交流合作中,人人参与、个个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加了课堂信息交流量,促进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在实践中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教师要耐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经历实践的操作过程中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和创造。

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在方格图的左上端画一个三角形,中下端画一个上底长下底短的等腰梯形,把三角形向右平移8格,等腰梯形向上平移6格后看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图案?学生根据平移的二要素将三角形和等腰梯形按要求平移后惊喜地发现竟然组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帆船,学生激动不已。接下来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平面图形进行设计,平移一定的格数后能组成漂亮的图案。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设计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数学课堂也因此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大家都在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美丽与精彩。笔者把一幅幅美丽的图案粘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互相欣赏,陶醉在自己创造的愉悦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在动手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探究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激发他们探究、创新的欲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五、在拓展中探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拓展思维题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这些题目,发现解决这些题目的一般方法和最佳途径,总结出题目中所蕴含的数学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积的变化规律》一课的教学时,课的最后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题:你能继续发挥你的聪明才智把这道题填一填吗?18×24=432,(18÷2)×(24×2)=(18×2)×(24÷2)=?学生独立完成后问:通过计算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每道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两个因数变了,积没变?)对呀,其中是不是也有什么规律?请同学们用今天的研究方法自己去探索吧!有的同桌合作探究,有的前后合作交流。这样的训练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新的发展。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在其中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作用,并亲身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机会,增强探究的实效性,赋予探究的灵动性,让“探究”成为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

猜你喜欢
拓展合作实践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