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显华
某校教研组开展“同上一堂课”活动,几堂课带给了我不尽的思索。一位教师上课前为了学生课上能有精彩的表现,给学生做了特别的交代,他的课留给听课教师的印象就是假;一位教师课前让学生好好“自学“了一下,结果课堂结构严密无可挑剔,整堂课波澜不惊,完成了目标,但总觉得别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位教师上课几分钟了,学生仍学得磕磕碰碰的,后来慢慢进入了课文的情景,不知不觉中课堂变得流畅起来,课后大家觉得这堂课上得好——真实,真实让学生经历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一位特级教师说“掌声雷动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有特色的、符合课改方向的课才是好课;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一帆风顺的课不一定是好课,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课才是好课”。是啊,专家无疑告诉我们真实才是课堂的生命。
1.追求动态生成。我们可以看到有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按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让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活的师生,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与程式化。特别是公开课因为时间紧,承载的内容又多,老师关注的更是自己的教案有没有完成。我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平时上课时,对于课堂生成的问题,只要巧妙引导,往往会发觉“别有洞天”,虽然可能课前希望完成的教学任务不能如期完成,可是课堂却因为“意外”而充满生机。我喜欢这样的课堂,它是真正属于我和学生的课堂。可是,一到上公开课,我却常常怕出现“意外”,怕因为意外而完不成任务,当学生的反应与我的预设出现偏差时,心里就非常着急,只想着如何迅速解决这个和“教案”无关的话题,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把一堂“完美”的课呈现给大家,往往这种课是失败的,生成的课堂应该是学呼唤着教,教催生着学。
2.追求以学定教。我们曾经对目标明确、提问精当、渗透学法、注重能力等孜孜以求,曾经对环环相扣一帆风顺的课给予热烈的掌声,是的,我们追求“完美”,但不难发现,这样的课精彩不实在,中看不中用,使课堂失去了生命,这样的课堂教师关注的不是学生的学,而是自己的教。真实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我们的视线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作为教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要求,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根本上为学服务,褪去铅华,追求本真,千方百计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地读写听说,课堂才会呈现出天高任鸟飞的局面。
3.追求自然朴实。朴实的语文课堂,应在自然状态下有所生成,语文课中生成的内容有时是可遇而可求的,但是也有可遇而不可求的。不管如何,朴实的课堂所生成的,需要以自然语文教学环境做保障。任何的矫揉造作或和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很大距离的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只能产生“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冗的不朴不实或缺失灵动的朴而不实现象。在这样的非自然状态中,学生也不会有真实的体验,结果只会导致生成的肤浅,使课堂丧失生命活力。这跟朴实课堂的生成是背道而驰的。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积极关注学生课上表现的过程。只有在不断地、积极地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语言实践情况、思想起伏情况,并且实事求是地紧扣课堂教学目标,作出自己的积极反应,课堂肯定离新的生成就不远了。
新课程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最高教学境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真实的常态语文课堂也将成为广大教师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这更需要教师对语文这片天地再寄一片希冀,再多一份执着,再厚一些理论,再加一层胆识,再作一番思考,再付一回努力,构建真实的语文课堂,其实,路就在自己的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