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鑫慧
摘要:我国高职院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产物,大多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期,虽然历史短,但经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也“结识”了大量的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进行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但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去甚远。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模式;学生技能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2-0255-02
一、校企合作形式的划分
校企合作形式,按合作的深度进行层次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浅层次合作。学校专业方向按企业所需确定,并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建立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实习指导委员会,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高级技师等为指导委员会成员,与企业签订专业实习协议,逐步形成产学合作体。二是中层次合作。学校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建立横向联合体,成立董事会,形成多元投资主体。争取国内外的企业家、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董事会,争取社会各相关行业、企事业以董事单位的身份支持学校发展,并建立由知名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切实可行的专业教学计划,按岗位群的分类,确定专业能力结构和非专业能力素质的群体要求,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三是深层次合作。企业与学校相互渗透,学校针对企业的发展需要设定科研攻关和经济研究方向,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工艺技能、物化产品和经营决策,提高整体效益;企业也主动向学校投资,建立利益共享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二、校企合作形式划分出现的问题
然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形式至今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深层次的高级阶段相去甚远。
究其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客观性、必然性、必要性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之间,无论从政府、行业(企业),还是学校本身,都还处于“叶公好龙”阶段。政府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企业行为短期,学校偏重利益,没有形成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校企合作机制。
2.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都是学校为求生存、求发展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伙伴,主动来寻求与学校合作办学的企业少之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项目支持、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的合作上。这种合作,离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目标——建立起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将高职教育资源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实现办学的整体效益相去甚远。
3.“面向社会、着眼未来、服务经济”是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经十余年的办学及校企合作的探索,高职院校一般都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把调整专业结构作为一项战略选择来抓,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开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但必须清楚的是,教育产品的长周期性决定了教育应有预见性。在专业设置方面,如何把市场的短周期性和教育及人才培养的长远性有效地结合起来,如何加强地方政府宏观预测的指导性,使校企合作不仅满足企业当前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这是解决毕业生出路、满足社会需求变化的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4.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无论是在校企合作方面还是在校办产业(实业)方面都难以达到高水平。因此,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提高校企合作的层次等方面都须寻求新的出路和突破口。
5.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调节、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因此,须健全有关政策与法规,寻求资金投入的保障,并得到政府的重视、支持,这也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为了推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向深层次发展,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条件,从现有的“校企合作”成功典范分析,以下三种校企模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
(1)校办产业(企业)模式。学校利用校办产业实现“校企合作”。有实力的学校可以根据专业特点,兴办企业,实施科技和经营理论成果转化;或建立开放性、企业化管理的、集教学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
(2)行业(企业)办学模式。即行业(企业)自主办学或政府将原有学校划归行业(企业)来管理的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事实上过去的中等专业学校,大都是这种模式。因此,从重点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学校完全可以走这一模式,只要在制度、组织和机制上加以完善和创新,必然有新的飞跃。
(3)校企股份合作模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校和企业以股份制形式进行校企合作。企业可以是国内的企业,也可以是国外的企业;可以是国有企业,也可以是其他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企业以设施、场地、技术、师资等多种形式向高职院校注入股份。企业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办学全过程,共享办学效益。在日本,职业教育被称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被称为是“企业手中的教育”;在中国,随着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高职院校必将成为“企业心中的教育”。
三、当前国内院校企合作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通过横向科研项目实现校企之间合作。目前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學习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学生毕业之后不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院从2003年起主动与其他企事业单位联系,完成了大量校企合作的横向科研项目。通过大量调研活动,使学生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总之通过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科研合作,使教师充分接触了社会、了解了社会的需求,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掌握大量的实践素材,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教授课程就能有的放矢。
2.组织教师、学生为企事业单位直接提供服务。除了高层次的横向研究合作之外,教师和学生利用各种途径接触企业,为企业提供基础性服务,这也是锻炼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持续性地开展这方面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除通过各种培训为企业提供服务之外,教师与企业员工接触后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3.校企合作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训练从我院的培养定位来讲,更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牵头的各种赛事,其中我院电子商务大赛就是参与真正的商务竞争活动,通过大赛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我们还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结合我院与省人保厅合作开展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项目。让我们的学生在实践技能方面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4.与中小企业协会长期沟通机制。与企业保持联系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与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协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小企业协会定期要请省内的企业家来院与学生座谈交流,通过交流和了解,为校企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已经有数位企业家成为我们的兼职教授,也有部分优秀学生被企业家看重获得了工作机会。
5.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加强校企合作。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数十家校外实习基地,定期安排学生赴基地实习,让学生接触社会,增强实践能力。
四、建立校企互动新机制的思路
本着“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校企“双赢”为切入点构建“校企互动”的新型机制,深入加强与企业联系沟通,努力与合作企业建立高层次、稳定性联系。同时借鉴国内外最新的“校企合作”研究成果,切实将借鉴与创新有机结合,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高度研究并努力创建校企合作新模式。
1.有效形成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建立校企“双赢”合作机制,转化校企合作的思路,确立“双赢”思想,通过合作,既为企业带来利益,又让学生获得实践能力的锻炼。要从现在学校的“单相思”变为校企双方的“两情相悦”,这是新的社会环境中校企合作的必然选择。学校的学生、教师、完善的教学条件、各种门类专业知识的积累,这些高校资源一定能够在市场上找到“买家”。这就需要解决学校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学校需要主动了解企业的需求,也可以创造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把握市场动态,调动校内各种资源动态调整培养体系和培养模式适应企业的需求。
2.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有效促进学生就业的需要,是减轻学生经济负担,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需要。要应该及时总结、研究和借鉴国内外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关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彻底改变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路子上来。
3.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具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为推进这项工作,教育部拟召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规定的落实,帮助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
4.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机构在实施职业教育中应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为本地区经济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办学是教学、科技同经济结合的必由之路,是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實生产力的成功经验,也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模式。为了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的资源,我们在派送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之后,还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和技术支持。通过一系列措施,拉近了我院和实习基地间的距离,保证了学生的顺利实习,并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践技能保障。
[责任编辑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