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堃鹓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下的一种重要教学组织形式。针对新课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构建适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环境,以便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能。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小组合作学习 认识 环境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4-0029-02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而现在我国城市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最缺乏的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对象来看,学生是人,是社会的人,他们有人格,有尊严,有理想,有追求。他们渴望获得自由,获得发展。但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科书是学生的全部世界,忽视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实际需要,忽视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早被人们所认识。它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它不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的矛盾已经越来越突出。在新课程启动的这几年里,我体会很深,下面我就小组合作学习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一)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特点的认识
1.对小组合作学习概念的理解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2.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出与传统班级教学相区别的以下特点:
(1)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这是它区别于传统班级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的所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小组的组建是为小组活动提供活动的形式与空间,教师的精讲是为了提供活动的知识背景,小组奖励的实施为活动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2)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其目的就在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并以此作为教学活动的动力。
(3)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它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做法,从而改变了班级教学中学生成员间以竞争为主的交往方式,促进了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使学生在各自的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得到最大的程度的发展。
(4)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目标的设置来保障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互助、合作气氛。各组组内成员都必须视小组的成功为个人的成功,从而使每一个成员不仅自己要学会要求掌握的知识,而且还要关心和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获得成功。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形式
小组合作型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即:在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和指导小组成员展开活动,从而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归纳起来,它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如:
1.小组自由讨论式
在课的开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展示的图片、模形、以及问题的情景等等,人人在小组中自由发言,全班充满争论的气氛,课堂上一片唧唧喳喳之声。这样,不仅使教学课一开始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增进了学生间相互了解,沟通了各自的兴趣爱好,增强了友谊和团结,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加融洽顺利。
2.轮流发言式
这一方式就是让小组成员围绕一个中心问题挨个发言,一人不漏。教师经常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个环节中安排这一讨论形式。通过这一讨论形式不仅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地学习。采用轮流发言式,旨在让全体学生都能通过发言而获取知识,掌握知识。
3.任务分工式
根据科学课程的探究活动和实验活动的需要,在不可能一个学生单独完成的情况下,用自我推荐或小组轮流、抽签决定的方法,对小组人员进行分工,要求每个成员明确和落实各自的任务。比如有的负责操作,有的负责记录,有的负责交流发言。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探究活动和实验活动。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等实际情况,进行其他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主要便于在课外开展合作小组学习,比如:
(1)“一帮一”的结对子形式。每组的两人由比较优秀的学生和学困生组成,让比较优秀的学生去帮助、指点学困生,从而形成一帮一的讨论类型。这样可以让学困生也能在小组里占有一席之地。
(2)课外学习小组的形式。根据在课外的实际情况,比如住在附近是邻居、某同学有比较好的课外学习场所等等,组成一个课外的学习小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目的需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前提,适当运用各种类型的小组学习形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尝试中发现的问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交流、活动观摩中发现当前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中,除了教师在理论上没有比较完整、准确的理论体系来指导,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也找不到比较详尽操作规范。同时学生还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的活动,座位统一的“插秧式”编排,回答问题时统一的举手姿势,甚至连坐姿也作统一要求。每个孩子安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学生被当作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采用“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死板,没有生机,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更无法产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情况。
教师由于在小组合作学习上还没有的正确理论指导,学生由于以往的学习习惯的影响,不知道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知道如何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形式,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调控,如何进行布置、指导等等;学生不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合作什么,学习什么,自己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教师和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和形式认识逐步会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学习习惯和能力都逐步形成。
(二)维持学生持久的小组合作学习兴趣
刚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环境宽松、气氛活跃的特点,大多数学生感觉新鲜有趣,参与的积极性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但这种靠浅层次兴趣参加的合作学习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看似热闹、轻松,实际上对学生各方面要求很高的教学方式,很多学生时间不长就会感到厌倦,参与的积极性减弱,学习的兴趣减低。只有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全体学生不仅学有所获,而且收获较大,有成功感。这种深层次的兴趣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以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如何做到形式多样化,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活动的空间、时间、内容和方式的不断转换,如何做到严密的组织好小组成员积极参与有效的学习活动,如何真正达到互动、互补、共同进步和发展的目的等等,需要我们不断的去探究。
三、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那么,如何构建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呢?
1.安全的心理环境。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多一些理解、鼓励和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探索热情就会更加高涨,合作的欲望就会更强,课堂就会更加生气勃勃。
2.充裕的时空环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由于没有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轨道上进行,或由于学生的“吞吞吐吐”,害怕不必要的细枝末节的出现和时间的浪费,毫无顾忌地打断学生的发言或活动,这些“蜻蜓点水”式、“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只能说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使学生拥有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的时间和空间,让各种不同程度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尽情的发挥。
3.热情的帮助环境。全班各个小组中,免不了有些因组长的组织能力偏低,或因整组能力偏差等原因而无法顺利地开展合作,教师应因组而异,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启发式帮助。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的合作者的身份,自然地参与到困难的小组中去,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为学生的成功学习创造条件。
4.真诚的激励环境。适时适当的鼓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和运用好这个杠杆,营造一种可以充分发挥学习个性、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的合作学习环境。一句真诚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目光等都能使每个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从而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
四、结束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以及学生学习效率上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治•雅各布斯等著,林立,马容译.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7,(02).
[3]王坦著.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若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