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勇 王兰
摘要:联盟对技术创新的显著作用已被广泛证实。但是很少文献研究联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中间行为过程以及联盟的类型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本文以资源基础理论(RBT)为基础,研究联盟类型对企业能力(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作用以及不同企业能力对技术创新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对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的作用进行分析。通过对多个地区制造业企业调研所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并对研究结论和其具有的管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联盟类型;外部创新资源;开发能力;探索能力;创新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5-0028-06
1、引言
现代企业在动态性较高的转型经济环境下从事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以致依靠自身资源和研发力量很难完成具有技术跃迁性质的创新活动。为了克服资源的局限,整合内外部资源,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联盟的形式,通过企业间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研发的效率和效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很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战略联盟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降低创新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提供外部创新资源、扩充企业社会资本等。Burt强调联盟形成的网络就是一种有价值的社会资本。网络关系、网络伙伴与网络位置均有助于企业获取技术创新所需的各类资源,以此促进技术创新活动。Hagedoom和Duysters认为联盟优势在于创造直接或间接的机会来获取关于合作伙伴的技能、技术、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信息,并通过降低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尽管已有研究为理解联盟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提供了不少有力的论点和证据。但是忽略了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中间行为过程研究。本文将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一,引入企业能力作为中介变量,研究联盟类型如何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联盟理论提出战略联盟有助于企业高效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知识来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能力理论则认为企业能力的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有显著的积极作用。综合这两种理论,本文认为企业能力在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方式选择之间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第二,借助资源基础理论,分析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目前关于联盟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普遍认为:联盟作为提供外部创新资源的组织帮助企业增加了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以此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但是却忽视了现实中不同联盟类型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作用机理的分析。从资源视角来说,市场联盟与技术联盟的优势资源分别为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两种不同的资源禀赋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必然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不同的创新效果。基于此,我们试图建立一个包括联盟类型、企业能力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整合模型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实证方法,科学地解释联盟类型与企业能力在什么情境下选择突变创新,或渐进创新,从而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合理地利用不同联盟类型的优势资源,均衡发展探索能力和开发能力,实现企业的创新目标和提高技术创新绩效。
2、基本概念及其测量
2.1 联盟类型及其测量
企业依据自身发展阶段的特性与经营目标,选择和不同的合作伙伴组建战略联盟。Contractort和Lorange依据企业的参与动机将联盟分为两种类型:技术联盟(Technology Alliance)和市场联盟(Marketing Alliance)。技术联盟是企业通过知识外溢和学习机制在技术领域内共享资源、共同开发和制造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战略联盟。市场联盟是企业以下游活动为合作范围而组成的一种联盟类型,以拓展新市场需求来促进企业的创新。Lavie指出不同联盟类型具有不同优势的资源禀赋。市场联盟和技术联盟的资源禀赋分别以市场资源(Marketing Resource)和技术资源(Technological Resource)为主。技术资源是指从技术创意到研发过程中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主要分为编码性知识和默会性知识。市场资源是指研发成果进行市场化运作所需的知识和信息,如品牌、渠道、售后服务等。技术资源和市场资源对技术创新起着不同演化路径的作用,共同构筑企业的创新战略。技术联盟是合作企业分享技术资源的有效平台。基于Rothaermel对技术资源的界定,测量:(1)从合作企业中获取需要的技术资源;(2)与合作企业共同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改进;(3)与合作企业建立技术许可协议。市场联盟是合作企业共享各种市场资源的组织。依据Dussauge et a1.对市场资源的界定,测量:(1)与企业合作共同提升品牌形象;(2)与企业合作共同扩大销售渠道和销售能力;(3)与企业合作降低销售成本。
2.2 企业能力的维度及其测量
企业能力是企业适应、协调、掌控内外环境,成功组织生产、开发、销售等各种经营活动的能力。从组织学习角度将其划分为两个维度即开发能力(Exploitation Competence)和探索能力(ExplorationCompetence)。开发能力是从事提高效率、复制、选择和实施等活动的能力。借助开发能力,企业把自身的知识存量复制、应用在已有领域的生产活动中,通过对知识存量的提炼和整合以及传统惯例的承袭来营造企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探索能力是从事变异、试验、柔性、冒险和创新等活动的能力。它涉及搜索新的组织实践和发现新技术、新事业、新流程以及新生产方式等各种活动。参照Hoang和Rothaermel对开发能力的测度,其指标为:(1)注重与核心产品相关的知识与技能;(2)资源投向成熟技术以提升生产效率;(3)注重提高现有产品开发技能;(4)注重构建现有客户问题化解能力;(5)为提高现有创新效率增加知识和技能。探索能力的指标应包括:(1)注重全新的制造技术与技能;(2)注重新产品研发技术与生产流程;(3)注重全新的管理与组织方法以提高创新效率;(4)已率先掌握某些新技术;(5)注重提升未知领域的创新技能。
2.3 技术创新方式的维度及其测量
为了能使联盟类型与企业能力形成恰当的匹配,我们选自Christensen et al.对创新的分类,即根据对企业经营的冲击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渐进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突变创新(Radical Inno-vation)。突变创新是运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科学技术与经营模式,以创新的产品、生产方式以及竞争形态,对市场与产业做出颠覆性的改造。它一般会改变人们惯性思维和生产方式,不仅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显示出技术与现行实践的明显性分离的跃迁特征。渐进创新是通过改良和拓展现有技术来提升主流市场产品性能的创新,它会使现有的市场秩序、竞争格局得到维持和强化。其显著特征是在现有技术轨道和知识结构不发生质变的情况对知识存量进行整合与提炼,最终对现存的产品质量实现局部性且程度微弱的提升。参照Gima对渐进创新的界定,指标设定为:(1)式样/服务等方面创新的产品;(2)现有技术改进的产品/服务;(3)现有工艺流程改进的产品/服务。测量突变创新的指标为:(1)全新的产品/服务;(2)开创最新理念的业务;(3)开辟全新的市场。
3、理论分析与假设
3.1 联盟类型与开发能力、探索能力的关系
资源不仅是企业获利的基础,而且是企业能力产生的源泉。企业在更新资源获取、整合和应用等业务流程过程中,识别和筛选出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流程并将其制度化为组织惯例,一旦为各部门所接纳之后便演化成企业能力。市场资源和技术资源从不同演化路径影响着开发能力和探索能力的提升。开发能力的效应在于提高企业效率和产量,主要体现在企业既定技术轨道内资源整合与技术的再提炼等开发性活动中。由于技术轨道与市场稳定,开发性活动带有机械性特点,只是反复使用相同知识要素通过减少失败与错误来获得更快、更好的创新绩效。企业参与市场联盟的目的,要么共同分享现有市场信息和销售网络,要么共同开拓新市场。随着市场资源共享程度加深,企业产品市场规模随之而扩大,原有的生产方式必须经过改进、提高生产效率之后才能满足现有市场的需求;另外因不同市场消费者需求之间存在的细微差别,企业还应为此对产品进行局部的改进。当这类开发性活动呈现出高效率特征时,随即会被组织制度化为企业惯例而演变为开发能力。正如Barnett et al.所言,企业充分掌握市场新动向和新需求利于提炼现有知识和信息,增强开发能力。为此提出假设:
H1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倾向于提升开发能力。
H2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不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
技术诀窍和技能等隐性知识是技术联盟中技术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根据Nonaka等人构建SECI模型,联盟伙伴之间技术资源以隐性知识为起点,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在化、组合和内在化等四种方式促进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构成一个递进的新知识创造螺旋。联盟伙伴之间技术资源共享程度越高,创造新知识的趋势越强。企业之间知识转移和流动依靠的是组织学习活动。依据其依存知识的属性,March将组织学习活动分为开发性活动和探索性活动。开发性活动表现为企业通过提炼和改善现有知识结构以提高组织效率。而探索性活动则为企业不断搜寻并试验新的知识和技术来提高组织效率。只有凭借探索性活动,企业才能创造出新知识和新技术。因此,联盟伙伴的技术资源转移和共享程度越高,企业的探索性活动就越频繁。当这类资源的探索性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特征就会被组织制度化为一种惯例,进而演化为探索能力。由此提出假设:
H3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不倾向于提升开发能力。
H4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
3.2 开发能力、探索能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渐进创新目的是满足现有顾客或市场的需求,拓展现有知识和技能,改善主流产品和服务的属性,增强当前销售网络的效率。为此,进行渐进创新的企业必须完善其现有的生产技能,充分利用当前的知识存量,提高生产领域的效率和质量。企业开发能力表现的主要形式恰是完善、提炼和复制现有知识存量并高效运用到当前的生产领域。由于开发能力体现在将组织资源、注意力、行动集中在特定流程上,并随着这个流程经验的积累,对其认识越来越深入和完善,所以此流程的创新绩效越来越好。显然,开发能力利于提高效率和产量,增强企业从事渐进创新的绩效,正如Benner和Michael指出,企业在工艺流程管理方面的能力提升可促进其开展渐进创新行为。突变创新目的是为了满足新兴的顾客和市场的需要,利于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形成。它能够提供新的设计,开拓新市场和新的销售渠道,是一种对新的组织惯例和新技术、业务、过程和产品方法的探索。突变创新的物质基础是新知识要素以及彻底违背现有市场规则的新技术路线,具有探索、变革、实验和冒险的特征。对这类新知识的探寻和搜索属组织学习中探索行为的范畴。依据组织学习理论,探索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机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新领域内的探索依靠增加颠覆性变化丰富知识的积累;二是通过新领域内的探索增强组织整合能力,使企业生产大量的新产品。由此可见,企业探索活动范围拓展可以增添新的知识要素,提高搜寻新的有用整合的可能性。Corso et al.的研究指出,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对企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渐进创新要求具有较强的开发能力,而突变创新对于探索能力的要求较高。但是,由于渐进创新和突变创新在性质上存在冲突,即“能力一刚性矛盾”(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当企业致力长期效益的突变创新就会无暇顾及短期效益的渐进创新,由此,得出假设:
H5 开发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渐进创新。
H6 开发能力的提升不倾向选择突变创新。
H7 探索能力的提升不倾向选择渐进创新。
H8 探索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突变创新。
3.3 联盟类型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资源理论认为,异质资源和能力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Schumpter将创新视为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资源和能力必然会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根本性影响。渐进创新是基于现有技术路线和知识存量结构的产品局部性改良和提升,仍保持着与现有商业模式的匹配关系,因而是“改良而非颠覆”。Christensen et al.认为其创新源头主要来自“市场推动”,即顾客对现有产品的评价和建议,反映出了顾客对现有产品在功能和属性上的改良要求。市场资源越丰富的企业越容易追踪和收集到顾客需求变动趋势的信息,并根据自己对顾客与市场竞争者的预先假设做出适当行为反应即回应性改良。参与市场联盟的企业随着市场资源的丰富和扩展,利于企业及时收集顾客对产品的评价和建议,把握顾客需求的变化趋势。但是由于“顾客缺乏远见”和“顾客短视行为”等因素存在,过分的关注顾客信息会受到“缺乏远见顾客”牵制导致企业忽视新技术发展方向和潜在的新市场需求,企业创新行为会更青睐渐进创新而抵制突变创新。正如Christensen et al.认为企业如果过分关注市场需求,资源配置就会倾向于注重解决当期问题的渐进创新,而忽视突变创新。
突变创新是一种为了满足潜在顾客的需求而在新技术领域、市场环境下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或开拓新市场的创新。它属于“科技推动”的创新,如个人创造发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其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当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日益呈现出突变与多变的特性,企业依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已成为耗资巨大且困难重重的行为。获取互补性外部技术资源来增强自身创新能力成为众多企业的首选策略。但是由于技术资源的独特性,企业难以通过价格机制直接从市场中获取。另外受制于高额成本,企业无法实施并购策略来弥补技术资源的缺口。技术联盟因此成为鉴于市场与企业之外的提供技术资源的最佳中间组织。联盟企业之间通过干中学、教中学实现大量隐形知识的交流和渗透,有意识地吸收对方异质知识并进行积累和整合以期创造出新知识,研制新技术产品。随着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的转移、整合与传播幅度越大,企业的新知识与新技术体系的构成速度越快,越利于驱动突变创新行为。另外,企业参与技术联盟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及提供自身的技术资源和专有知识给合作伙伴,企业必须平衡收益与成本问题。从资源资本化价值角度来看,突变创新收益远远大于渐进创新收益。所以企业从技术联盟中获取的技术资源会积极配置到突变创新行为之中。依据上述的论点,提出假设:
H9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倾向作用于渐进创新。
H10 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不倾向作用于突变创新。
H11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不倾向作用于渐进创新。
H12 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作用于突变创新。
综上所述,可以提出如图1的概念框架。
4、实证检验
4.1 数据收集
以重庆、成都、西安、深圳、北京、武汉等地企业为调查样本。样本企业涉及电子、IT、机械、化工、医药、食品、纺织等制造业产业。企业类型包含外商独资、合资、台资、港资以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本次调研是为了在企业层面上研究企业联盟资源合作、创新能力和创新战略行为,因此调研的对象主要是了解企业整体状况的CE0和高层管理人员。问卷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测量。在2010年1月至6月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26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52.2%。其中选择市场联盟的企业数目有106家,占总数的21.2%,选择技术联盟的企业有155家,占比为31%。
4.2 实证分析结果
基于变量的设置,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上述提出的假设。利用Amos 7.0分析软件求解方程组、测算路径系数以及解释模型中变量问的协方差,以确定本文提出各种假设关系的最终模型。
(1)模型验证结果
本文采用SPSS 15.0软件,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上对描述各变量的具体指标进行了检验。其中,信度用Alpha值来衡量。一般认为α≥0.70就可认为信度分析结果合理。市场联盟、技术联盟、开发能力、探索能力、渐进创新、突变创新的Alpha值分别为0.7435、0.7513、0.8214、0.805l、0.7327、0.7533,说明所有因子的Alpha值均符合测量要求。效度测量值是在给定的Alpha值的前提,用测量指标的因子载荷值的统计显著性表示,载荷值等于0.70表示该指标的一半的变异就可以由该因子解释,文中13个因子的载荷值均高于该临界值,这意味着每个变量的效度均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另外,使用Amos 7.0软件包对预期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模型与实证数据的拟合情况良好。绝对拟合指数和相对拟合指数即P、GFI、AGFI、NFI、IFI、TLI、CFI、RMSEA的值分别为0.107、0.923、0.81、0.947、0.957、0.901、0.951、0.025,上述数据均大于期望优度。
(2)假设验证结果与讨论
表1的内容是假设验证的结果,结果表明12个假设中有10个在统计上显著(P<0.05)获得了通过,从而在实践数据上证明了本文的理论模型和假设的有效性。
联盟类型的不同资源属性对企业能力的影响获得部分证实。假设1、3、4均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倾向于提升企业的开发能力,而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倾向于提升探索能力。这个结论反驳了Das et al.的关于市场联盟对企业能力无显著影响的研究结论;并对于Song et al.的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假设2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市场资源对于企业能力的作用与企业生命周期密切相关。在企业发展初期,市场资源无论对开发能力或探索能力的发展均起到正向作用,到企业步入成熟期后,依据组织惰性理论,市场资源的丰富只会利于开发能力的发展而不利于探索能力的提升。
企业能力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获得了证实。假设5、6说明企业开发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企业推动渐进创新,对突变创新反而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假设7和8说明探索能力体现在试验、变异环节,重点在创造新知识和新技术,创新幅度较大,因此探索能力的增强有利于企业实现突变创新。这个结果与Gima。的研究结论一致。
联盟类型对创新方式的影响获得了部分验证。假设9即源自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利于企业进行渐进创新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企业从市场联盟中获取的关于顾客和市场的资源越多,越容易准确掌握顾客对现有产品的评价和建议,能及时发现现有产品的缺陷与不足并进行改良和修正等渐进创新。假设10即市场联盟的形成不利于突变创新未得到数据的支持。此结果可能的原因为:在实践中,突变创新行为主要由前期设计与市场化两个阶段构成。当突变创新处于前期设计阶段时,市场资源对其创新产品的感知绩效呈负相关。但是当突变创新进入市场化阶段时,市场资源对其创新产品的感知绩效呈正相关。对于渐进创新来说,市场资源对于其前期设计与市场化均呈正相关。假设11、12即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对创新方式的影响均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
5、结论与启示
本文研究以资源观为视角,分析不同联盟类型的资源禀赋如何促进企业能力的提升进而影响技术创新方式的选择。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我们发现:源自市场联盟的市场资源有助于增强开发能力,而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则有利于提升探索能力。开发能力的提升倾向选择渐进创新,探索能力的增强利于选择突变创新。由于优势资源禀赋的不同,市场联盟提供的市场资源利于企业推行渐进创新,不利于企业实施突变创新。技术联盟提供的技术资源有助于企业实行突变创新,而不利于企业从事渐进创新。
对比已有的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认为战略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是简单、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以企业能力为中介变量的间接因果关系。另外,不同联盟类型因为提供的资源特性的不同,所以对企业能力的影响机理和路径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行为的选择。Das et al.曾研究过技术联盟与市场联盟的差异性效应问题。他认为技术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但市场联盟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不明显。本文与Daset al.的观点一致的是:不同联盟类型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以及技术联盟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存在区别的是:本文研究发现,市场联盟对开发能力、渐进创新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是对于探索能力、突变创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不同联盟类型会对技术创新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作用。
上述的研究结论中可得到如下企业策略启示:
(1)依据企业能力选择技术创新方式。企业采取创新方式并不是随机的,它应随着企业能力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情形下选择相宜的技术创新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作为微观利益主体,价值取向和利益取向在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有些时候企业过分注重产品的数量、产品种类的丰富程度;有些时候会关注研发资金的投入或强调利润极大化;有时甚至将技术创新纳入战略层面,成为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不论企业外部出现何种创新机会,企业的创新方式都不能受管理者意志所干扰,而必须结合自身企业能力的状况来决定选择哪种技术创新方式。
(2)联盟策略应与技术创新目标相匹配。管理者准备进行技术创新决策时,须将联盟类型作为技术创新的前置与影响因子,充分考虑联盟优势资源的属性对企业能力提升产生的不同影响作用,进而选择技术创新方式。管理者不能因为目标联盟的实力与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而盲目地选择参与或组建,而是应在清晰掌握自身能力状况和想要实现的技术创新目标的基础上来选择适当的联盟类型。因为只有充分了解自身能力的状况与技术创新目标,才能知道什么是企业所需的互补资源,以便借助正确的联盟获取企业所需的资源真正推动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提高技术创新绩效。否则,一旦选择错误的联盟,不但自身创新能力未得到增强,反而因为丧失异质资源和核心技术而失去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