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二语写作领域的“声音”研究

2012-04-12 06:06梅婷
关键词:对话性声音二语

梅婷

(华中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430070)

一、“声音”探源

“声音”这一概念肇源于以巴赫金为代表的对话性理论。该理论是前苏联巴赫金学派语言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对话性指话语或语篇中存在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声音”,它们形成同意和反对、肯定和补充、问和答等关系。[1]“声音”是对话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指说话者在某一话语或语篇中的存在。巴赫金指出“声音不仅适用于口头交流,也同样适用于书面交流。”[2]

根据“声音”,语篇可分为独白性语篇和对话性语篇。在独白性语篇中,作者试图以自己的声音淹没所有其他的声音,所要求的只是承认而不是回应,因而这种语篇是权力者或独裁社会的标志。[2]在对话性的语篇中则存在两个或更多相互作用的声音,即“多声”。传统上的独白性语篇主要指书面语篇。但辛斌和陈腾澜指出,对话性和独白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是个程度问题,即使最典型的独白性语篇也会具有某种程度的对话性。因为任何语篇都有所指向,都预先假定了其受话人。[1]语篇的对话性程度取决于发话人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到受话人和其他声音的存在,并把这种考虑在语篇中表现出来。书面语篇的生成虽无需受话人身临其境,却并不意味受话人不存在。语篇中的任何一个符号都针对某个人,即“具有内在的对话性”。[3]书面语篇所假定的读者经常并不具体,也不在面前,作者无法与之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他所能做的是不断地将自己置于读者的位置,审视和组织自己的每一句话。如Widdowson承认:“写作时,我对读者的反应作出判断,并预测我认为他在理解和领会我的说明时可能会遇到的任何困难”。[4]

对话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传入欧美,迅速引起西方文学界的广泛兴趣。对话理论以及“声音”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中,对欧美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在语言学界,由于长期受到结构主义的影响,对话理论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逐渐受到语言学家的关注。写作研究者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关注“声音”。本世纪以来,“声音”成为了一语和二语写作研究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二语写作研究领域的国际权威杂志 《二语写作》曾在2001年的第10期推出专刊讨论了“声音”。鉴于国内尚无介绍“声音”的文章,本文将对国外的相关研究做一回顾和述评,希望对我国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外二语写作领域的“声音”研究

写作领域对“声音”的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北美,21世纪初开始逐渐延伸至墨西哥、日本、土耳其等非英语国家。诸多学者给“声音”下了定义。Elbow认为“声音是作者观点的明确体现”,也就是读者在阅读时能“捕捉到的作者的观点”。[5]Bowden认为“声音”是个隐喻概念,是指读者能“通过文字触摸、感知到某个人的存在,哪怕这个人仅仅是作者在作品中创造的一个角色”。[6]Stewart将语篇中的“声音”视作“某个特定作者对自己重要个性的表述”,并指出:“一篇好的作文应当体现作者的身份,能让读者听到作者真实的声音”。[7]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声音”一直是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否能清楚体现作者的“声音”也是衡量作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8]例如,纽约州高中英语会考的作文评分标准中就明确指出:高质量的作文应“语言准确,有吸引力,能明确体现作者的 ‘声音’,对读者和写作的目的均有清楚的认识”。[9]

本世纪伊始,“声音”逐渐开始受到二语写作研究领域的关注。许多研究者指出,“声音”在二语写作中同样重要,二语学习者应当学会或至少了解如何在作文中强化自己的“声音”。如,Ivanic和Camps通过分析六位墨西哥籍研究生的作文发现,写作者通过概念定位、人际定位、语篇定位来构建“声音”,且这些作文中存在着多重“声音”。他们指出,身份与“声音”的协商是任何写作行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二语写作者对“声音”的认识,能够帮助写作者在作文中清楚表达自我身份。[10]Hyland分析了240篇选自10份权威学术期刊的论文,找出了所有指代作者的代词。研究发现,第一人称代词可帮助作者表明自己的研究领域,亮出作者身份,赢得读者认可。Hyland还将64名香港本科生撰写的项目报告与相同领域已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对比,重点考察了指称作者的代词的使用情况,发现香港学生的论文中指称作者的代词偏少。[12]Hyland指出,语言教师应告知学生可体现作者“声音”的语言手段,增强学生的“声音”意识,帮助他们更好的完成学术写作,实现跨文化学术交流。Matsuda和Tardy对“声音”在学术写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进行了实证研究。[13]他们收集了一本修辞与写作研究类杂志处于盲审阶段的数篇论文。通过分析稿件和审稿人的评论,对审稿人和论文作者进行访谈,他们发现在盲审阶段审稿人比较注重论文中的“声音”。读者,即审稿人,通过某些语言特征和非语言特征来理解作者的身份和“声音”。

然而,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写作中的“声音”是与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密切相连的。他们认为“声音”是作者身份的体现,是“个人主义的理想隐喻”。[5]Berlin和Bowden都曾指出,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广为传播并扎根于既定意识形态之中,“声音”作为表现自我的重要手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认为,西方写作教学中隐含着一个共同前提,即个性是人类的基础,写作就是要将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表达与展现。[6,14]西方学生在写作中能体现出自己的“声音”,这只是西方文化使然。还有学者指出,亚洲学生的英语作文普遍缺乏“个性化声音”,[15]是亚洲文化使然:亚洲学生 (如中国、日本)往往受到集体主义思想和等级观念的影响,喜求和谐,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在表达观点时缺乏“个性化声音”,求同而不愿存异。

随着二语写作研究的不断深入,以上观点逐渐开始受到质疑。Littlewood分别调查了一批来自8个亚洲国家和3个欧洲国家的学生,要求他们回答是否将老师视作权威人物。调查表明,亚洲学生并非如通常所描述的那样顺从、被动和消极。[16]Stapleton调查了70名日本本科生,发现这些学生在面对权威时敢于各抒己见。Stapleton指出,亚洲学生在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新一代的具有“个性化声音”的亚洲学生正在形成。[17]Matsuda研究了一位日本女性用日语撰写的网络日志。[13]研究发现,该日志作者通过使用片假名、第一人称代词 (日语中有51个第一人称代词,且不含口语和方言中的人称代词)、终助词构建自己的“声音”。这些表示自我身份的语言特征多为日语所独有,无法转换成对应的英语。Matsuda认为,日本学生的英语作文中缺乏“个性化的声音”,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会构建“声音”,也不是因为他们受到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束缚,而是由于日语和英语中构建“声音”的方式和语言特征不同。Matsuda的研究表明在任何语言中,即使是在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相联系的语言中,都可以找到“声音”,但不同的语言中赖以构建 ‘声音’的方式是不同的。Hirvela和Belcher研究了三名发表过数篇学术论文的成人写作者。[18]他们发现,这三名研究对象在用母语写作时都能成功地构建自己的“声音”,但在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时却存在构建“声音”的困难。以上研究均有力反驳了“声音”是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这一看法,证明二语学习者可以构建自己的“声音”。

三、启示

国外写作研究领域对“声音”的研究虽起步较早,但就意识形态仍存在分歧,导致对“声音”的研究不够深入和全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一些学者对在二语写作课堂中是否应该教授“声音”和强调“声音”的重要性存在着争论,究其原因,主要是针对声音与写作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匮乏。虽已有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但这些研究或存在设计上的缺憾,或仅限于学术写作,或研究对象为非二语学习者。在对“声音”概念的界定上存在各持己见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归纳并加以确定。仅有少数研究就与“声音”相关的语言特征进行了研究,且研究的语言特征仅涉及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就如何评测作文中“声音”的强度,仅有极个别学者作出了尝试。至于如何增强学生的作者意识,如何在写作中体现作者的“声音”以及如何通过语篇与读者展开对话,均缺乏实证性研究成果。

国内二语写作领域的“声音”研究与国外存在很大差距。纵览中国知网,笔者发现未有文章对写作中的“声音”进行过介绍,仅有四篇文章与“声音”有关,足见“声音”在国内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与我国现行的二语写作教学实践和评测体系是分不开的。在美国,作者的“声音”是所有重要写作考试的评分标准之一;在国内,写作教学目标和评分标准仍停留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上。重要英语考试如CET4/6,TEM4/8等均未将“声音”纳入作文的评分体系。Li曾比较了中国和美国教师对好作文的评判标准。[19]该研究揭示,美国教师认为好的作文应“体现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即作者的“声音”,但中国教师从未用过这一标准来评判学生的作文,作文“成了仅仅反映语言水平的载体,而不是交流的工具”。[20]

国内的二语写作教学和测评在“声音”上的滞后已经造成了后续的影响,并且已经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和思考。如,何其莘等人早已指出,我国的外语教学“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21]文秋芳指出,“在多年的研究生教学中注意到,有人阅读文献时分不清是作者的观点还是作者在阐述他人的观点”。[22]文秋芳认为,这可能是由于文科学生的思辨能力差。但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可能是许多学生并不了解语篇的对话性,缺乏对“声音”的认识,在阅读文献时对作者的身份缺乏敏感度,故而分不清文中的各种“声音”。可以想象,这些研究生要用英语撰写学术论文,要体现自己的“声音”,实现跨文化学术交流,将是颇有难度的。反观我国的二语写作教学,时有老师抱怨学生的作文空洞无物,可读性差,缺乏独立见解。如果我们的学生不了解语篇的对话性,缺乏读者意识,不知如何体现自己的“声音”,就算有独立见解,又怎能恰当提出?

我国的二语写作教学不敢于打破现状。作文应该不仅是反映语言水平的载体,更应该是交流的平台和工具。语言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除了应讲授传统的写作方法和技巧,还应努力增强学生对语篇对话性的了解,帮助学生加强读者意识和作者意识,讲授构建“声音”的语言特征和手段,从而让学生在作文中亮出自己的“声音”,构建好作者身份。

[1]辛斌,陈腾澜.语篇的对话性分析初探 [J].外国语,1999(5):8-13.

[2]Bakhtin,M.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23.

[3]Tejera,V.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 Theory of Signs[M].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5:89.

[4]Widdowson,H.G.Explorations in Applied Linguistic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9:21.

[5]Elbow,P.Individualism and the teaching of writing:Response to Vai Ramanathan and Dwight Atkinson[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1999,23 (3):327-338.

[6]Bowden,D.The Mythology of Voice[M].Portsmouth:Boynton/Cook Publishers,1999:33.

[7]Stewart,D.The Authentic Voice:A Pre-writing Approach to Student Writing[M].Dubuque,IA:Brown,1972:65.

[8]Zhao,C.G.,L.Llosa.Voice in high-stakes L1academic writing assessment:Implications for L2writing instruction[J].Assessing Writing,2008,6 (3):153-170.

[9]New York State Education Department.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in English:Scoring key and rating guide [EB/OL].(2007-03-02)[2007-05-08].http://www.nysedregents.org/testing/engre/htm.

[10]Ivanic R.,D.Camps.I am how I sound:Voice as self-representation in L2writing[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1,15 (1-2):3-33.

[11]Hyland,K.Humble servants of the discipline?Self-men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1 (3):207-226.

[12]Hyland,K.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2,20 (8):1091-1112.

[13]Matsuda,P.K.,C.M.Tardy.Voice in academic writing:The rhetorical construction of author identity in blind manuscript review[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7,8 (2):235-249.

[14]Berlin,J.A.Rhetoric and ideology in the writing class[J].College English,1988,6 (5):477-494.

[15]Atkinson,D.A critical approach to critical thinking in TESOL[J].TESOL Quarterly,1997,21 (1):71-94.

[16]Littlewood,W.Do Asian students really want to listen and obey?[J].ELT Journal,2000,8 (1):3 1-36.

[17]Stapleton,P.Critiquing voice as a viable pedagogical tool in L2writing:Returning spotlight to ideas[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2,5 (3):177-190.

[18]Hirvela,A.&D.Belcher.Coming back to voice[J].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2001,15 (1-2):83-106.

[19]Li,X."Good Writing"in Cross-cultural Context[M].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6:12.

[20]蔡基刚.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要求和评分标准对中国学生写作的影响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8(5):49-53.

[21]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 [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6(1):24-28.

[22]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 [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10):29-24.

猜你喜欢
对话性声音二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海浪》的复调特征解读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论摘要语篇的对话性与人际意义构建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高中历史对话性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