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迫在眉睫2》是由杭州交通广播91.8拍摄的一部反映大爱的悲情公益微电影,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全长十六分钟。影片虽短,但其叙事节奏既包含了学院派的理论呈现,也包含了实践派的具体表达,从影片的剧情、画面、声音到影片的后期制作都给人很多思考和启发。
【关键词】迫在眉睫2;叙事节奏;画面;声音;剪辑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97-02
节奏是影片的重要艺术元素之一,它表现为连续而又间歇的运动感,影片的节奏影响着整部影片的质量。由于影片具有时间和空间综合特性,创作者会通过镜头、情节、表演、声音和剪辑等所有影片构成要素组合表现影片节奏。影片《迫在眉睫2》在节奏表达上可称得上是“教科书式”的短片。
一、剧情:故事内容决定了快节奏
影片的节奏从形式上分为内部节奏和外部节奏。内部节奏是指单个镜头内部的运动节奏,外部节奏是多个镜头组接的节奏。导演在把文字变成影像内容时,首先会根据荧幕呈现规律和观众感受,对影片内容节奏进行总体安排,建立起影片的构架,进而对影片表达内容的层次与基调进行定位。
影片《迫在眉睫2》的故事内容源自真实故事。2009年,杭州交通91.8电台的一档《我的汽车有话说》节目中,主播突然接到一位听众的电话,说要跳楼。电台立即采取行动,通知民警和消防官兵,在多方力量的帮助下,一起跳楼事件被成功化解。这一事件被改编成了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令人揪心又充满大爱的故事。外来务工人员王德海,妻子身患重病急需大量资金,他在工友和乡亲们的帮助下凑了十万元准备给妻子做手术,却在乘车时不慎将钱遗失。愧疚自责的他万念俱灰,决定跳楼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他是91.8的忠实听众,所以自杀前他拨通电台的热线电话,电台了解这一讯息后迅速联系警方、消防、120急救,主播在广播里发动听众帮助王先生找钱并联系家人,最终他被成功救援。
由于故事内容本身的急迫性,影片的故事线索和镜头组接安排得相当紧凑,表现内容丰富,是一部快节奏影片。影片的剧情发展有几个转折点,每部分内容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特别是主人公王德海一句“我不想活了”和三次“再见”将剧情的紧迫感强压给观众,让观众跟随剧情紧张起来。因为是一场生命救援,迟一秒可能就是一个遗憾,所以影片中所有救援者的行动都是“快快快”,相关人员也是“快快快”。
在剧作选材方面,影片定了一个总体的基调——快节奏,并将这一节奏通过情节的相继铺展、结构的上承下合以及突出风格的节奏规律等表现了出来。这样一来,观众的直观感受就是紧张快速的、神经紧绷的,影片的节奏也就体现得很明显了。
二、画面:直接呈现合理表达
画面的结构、情绪,画面的影调、色彩是构成影片叙事节奏最直接的表达,也是视觉节奏呈现的核心内容。画面构图的节奏主要是指动态构图和静态构图,一些构图恰当、表现充分、极具感染力的镜头往往能够对影片中的环境、人物的情绪很好地展现;但也包括摄影机的运动呈现,推、拉、摇、移、跟等不同运动规律及各种角度的把握。
从影片的画面来看,《迫在眉睫2》15分钟的内容,900秒共用了420多个镜头,最短的镜头不到1秒,最长的镜头出现在故事主人公的对话部分也仅10秒,每个镜头平均2.15秒。单从镜头就足以说明它的快节奏表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画面内容,由于故事的紧迫性,画面的内容都是在表达“动”,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固定镜头,内容运动。影片的固定镜头很多,但是固定镜头的内容是运动的。比如主持人用笔记录主人公倾诉内容,行驶中的车辆,停车后人物下车动作等等。另外,就算是画面要通过物体表达具体的信息,也是加入动作来表现的。比如电话机、导播室的音效器等等都是有动作表现的,电话机的特写是通过导播拨电话或者接电话,音效器的特写是通过快速的推拉按钮来表现的。
(二)固定主体,镜头微动。行业内有句话说,晃动的镜头是摄影师的不专业。但在此影片中,晃动的镜头反而让影片更加真实可信,也更能表达影片内容。比如主人公老王的近景或者特写镜头,很多都是微微晃动,这种晃动并没有让观众跳戏,反而更加突出表现了王德海的心情和他处在楼顶的环境。
(三)运动镜头,极限使用。影片中使用的推拉镜头和摇镜头,几乎没有通过慢慢的运动来交代具体的环境或者信息,大多是迅速推拉,将聚焦点锁定或者展示具体内容。比如,影片中有一段主持人和导播的对话,镜头从导播室急摇到播音室,又从中景的播音室急推,给了主持人一个特写。再比如,主人公老王被司机听众发现后,王德海的跳楼环境交代用了一个急摇,主持人知道老王的跳楼地点连续用了两个急推,从窗外远景推到中近景,停顿,然后一个事发大楼的特写。
三、声音:渲染气氛强化节奏
一般来说,影片中的声音包括对话(台词)、音乐和音响。对话(台词)是影片声音的一种基本表达;而音乐和音响作为听觉因素在配合画面呈现内容时能更丰富节奏感的表达。《迫在眉睫2》影片的视听因素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声音的使用为影片画面增加了很多信息和情绪,对强化叙事节奏起到很大作用。
影片从头至尾17段音乐贯穿,仅仅在个别使用音效的镜头中暂停了音乐。片头,交通电台与听众的对话,用了一段轻快的音乐。从主人公老王打电话进电台开始,音乐开始变得急促紧张起来,随着老王的对话渐入高潮。在安抚老王情绪、询问他跳楼原因时,影片用的音乐变得压抑、悬疑,旋律变得沉重急促。直到主持人用激将法劝说老王时,背景音乐才稍有缓和,变得煽情起来。
知道老王跳楼原因,帮助老王寻找丢失的钱时,音乐再次变得悬疑、沉重起来,特别是老王准备站起来“纵身一跃”的时候音乐中的鼓点声咄咄逼人,大大加强了紧张感。等到老王妻子和儿子到达现场后,一段悲伤抒情的音乐开始,影片的紧张感开始舒缓,转而表达情感感动观众。整体来看,影片的镜头转换也是与节奏完全融合,音乐中紧张处一个鼓点声一个画面,抒情音乐中一个节拍一个画面,音乐与画面结合充分体现了音乐在影片中渲染气氛、增强叙事的作用。
声音在影片中不仅是通过音乐旋律的变换表现情节节奏,还通过音效的使用还原真实,强化细节,用声音表达了空间。影片中的音效使用有不少亮点。打电话的铃声、电话挂断的嘟嘟嘟声、警车声、消防警报声、救护车声音、刹车声等音效的还原不如说成是加强细节表达。因为这些声音在影片中很明显地增加了紧张感。同时影片中急推、急拉、急摇这些镜头的运用,还加入了特殊音效,使这些镜头更具有张力,表达出的紧张和急促感更加有感染力。
四、剪辑:蒙太奇叙事节奏感明显
影片后期制作剪辑是影片外部节奏最直接的呈现,各种剪辑和表现手段,在蒙太奇句子或段落里相对应地形成了动静、快慢、长短、强弱等,产生有序的跳动,形成影片最终表达的节奏。在《迫在眉睫2》中蒙太奇的表达是学院派的,对于内容的剪辑把握值得学习。
(一)反应式的内容承接。《迫在眉睫2》中主人公的情绪反应牵动着所有人,影片在处理老王的关键台词时运用的画面剪辑是中规中矩的方式,但正是这样的运用显得极具表达力。比如,老王站在楼顶给交通电台主持人打电话,一句“临死前”让所有人诧异,影片为了突出诧异,先是用一个固定的特写镜头表现直播间主持人的表情,主持人抬起头、眼睛发直;而后是导播室的四个导播,听到这一句没有说话,瞪大眼睛不敢相信;再者是接连三个听广播的驾车司机,分别用了固定的近景来表现他们的反应,为了避免画面的单一,在每个画面的拍摄时角度上已经提前变化。再如,老王第二次说“不说了再见”也是利用类似的剪辑。
还有,主持人发动司机听众寻找老王丢失的钱袋时,也是通过四位司机在自己车内查看钱袋来呈现。这样的剪辑方式在这部15分钟的影片里运用了好多次,在此不一一赘述。
(二)叙事性的情节铺展。影片虽然是一个单线性的救援故事,但是由于几方前往支援使得故事中有不同的线索。警方、消防等安全系统,谈判专家,好心乘客和老王工友,他的妻子和儿子,四方前往老王跳楼目的地,如果仅仅是一个接一个地讲述会显得累赘乏味,如果一起讲述又显得凌乱。影片选择将四方人员一方接一方叠加出发,当公安系统已经在前往路上时,谈判专家要出现了,当谈判专家快要到达时,工友和好心乘客出现了,当工友和好心乘客到达时,老王的妻子和儿子已经在路上了。这样既避免了情节的罗列也表现了情节发展的紧迫感。
值得强调的是,影片通过剪辑表达时间紧迫性。比如,影片开头听到老王要跳楼后,主持人宣布暂作休息,实质是开始部署救援行动,这一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对话来完成,是通过多个镜头组合展现。短短几十秒,导播喊着“还有25秒”“还有15秒”,主持人和导播之间的镜头快速切换,“倒计时5、4、3、2、1”,五秒用了“导播键盘打字、导播打电话、直播室工作指示灯亮起”三个镜头。其紧迫感、紧张性可想而知了。
再如,警方、消防、120出动救援时,用了15秒的时间来呈现他们都在紧张出动。这15秒里用了18个镜头。警方出动用了2个镜头,一个是公安人员一个是警车出动。消防的出动用了12个镜头,两个摇镜头、两个固定镜头和一个推镜头,交代了消防中心的整体部署;五个镜头交代了消防员携带所有设备出动;又用两个镜头交代了消防车的出动。接着用4个镜头交代了救护车出动。
这短短15分钟的呈现似乎给观众上演了一部大片,内容丰富、节奏鲜明。总的来说,影片的快节奏表达,给人紧张感但没有拖累观众,让观众感觉每一分每一秒都沉浸其中。这是画面、声音的有效组合达到的效果。当然,影片也有一个缺陷,部分演员似专业非专业、似群众非群众,表演浮夸,容易让观众跳戏,影响观影感受。
参考文献:
[1]林洪桐.电影化叙事技巧与手段:经典名片优秀手法剖析[M].北京:中国电影出社,2013.
[2]于双娜,张旭.谈电影的节奏[J].电影文学,2014,(6):17-18.
[3]陈茜.浅析电影声音对电影内外部节奏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4,(5):220-221.
[4]牟堂娟.浅析电影的节奏美[J].戏剧之家,2015,(9):118-118.
作者简介:
徐雪亮(1992-),男,山西长治人,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