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黄河颂》的钢琴伴奏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处理

2011-11-14 06:2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织体谱例钢琴伴奏

石 磊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试论《黄河颂》的钢琴伴奏的音乐特征及其演奏处理

石 磊

(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本文选择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颂》的钢琴伴奏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析。首先从歌曲伴奏的音乐特征入手,对这首歌曲伴奏的节奏音型、伴奏织体、旋律特征等方面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准确把握住歌曲的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在演奏方面对歌曲伴奏风格及伴奏技巧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从触键、音色、速度、力度和情感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提示和处理,使歌曲的思想内容和歌唱表演真正达到和谐与统一。

钢琴伴奏;黄河大合唱;黄河颂;音乐特征;演奏处理

《黄河颂》选自《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歌曲。曲调壮丽庄严,抒情优美。它以民间音调作为音乐素材,以中国的五声调式为基础,与西洋大小调式音调自然结合,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厚的民族特色。歌曲是按颂歌的体裁形式创作而成的,旋律气息较为宽广,具有雄伟、庄重的气势。歌曲通过对黄河庄严巍峨的形象描述和对黄河历史的回顾,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坚强,歌颂了黄河孕育我们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文化和造就一个有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的博大胸怀[1]。这是一首充满宏伟、豪放激情和感情深厚的史诗性的颂歌。本章以黎英海教授创作的钢琴伴奏版本为研究对象,他为其创作的钢琴伴奏音乐是对《黄河颂》的艺术再创作,提升了它的艺术品位,多年来这首作品广为流传,久唱而不衰。

一、《黄河颂》钢琴伴奏的音乐特征

(一)节奏音型特征1.节奏特点。在《黄河颂》的A段中,伴奏音型多为二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是用柱式

谱例1和弦的表现形式来完成的。在行板的速度下用来表达抒情、豪迈的情怀。展现出了黄河的宏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谱例2

在B段中,伴奏部分右手出现了连续的八分休止符与十六分音符相结合的节奏,左手伴奏音则出现在强拍位置,低音旋律线条非常清晰,构成了低声部如歌的旋律。在中板的速度下,和歌唱声部旋律一起慢慢推向高潮。

谱例3

在C段中,在伴奏部分作者运用了左手八分休止符与附点四分音符震音相结合的节奏,右手伴奏再现了歌曲第一句的主题,旋律非常清晰,低八度的震音在P的力度下,充分给予右手伴奏再现主题音乐的地位。

谱例4

2.变换拍子。《黄河颂》的拍子为4/4、3/4、2/4和4/4。在歌曲旋律部分,三段在节拍上做了对比,A段,4/4拍有4小节,其他均为3/4拍,前奏部分有4小节为4/4拍,旋律的主题音调情绪非常庄严、雄伟,抒情性很强,见谱例1。

谱例5

进入第10小节,节拍变为3/4拍,随着音乐的进行,三拍子的强弱规律逐渐体现出来,拍子摇曳的律动性增强,速度稍有加快,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见谱例2。

谱例6

到了间奏部分节拍变为2/4拍,共6小节,左手伴奏再现主题音乐的旋律,二拍子的强弱规律充分的体现出来,给人强烈行进律动的感觉,稍快的进行曲速度使音乐情绪更加激昂,为B段的衔接做了很好的铺垫。

谱例7

到了C段节拍又变为4/4拍,它是B段音乐情绪的延续,但旋律气息更为宽广舒展,展现了坚强而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博大胸怀。其伴奏音乐在拍子的强弱规律下,表现出雄伟、磅礴的气势,见谱例4。

谱例8

3.民族化的节奏型。《黄河颂》的伴奏音型中的琶音(民族化的分解和弦),是用分解和弦的琶音来模仿水流的声音效果,根据其内容的需要,为了突出民族风格,主要采用主三和弦的分解形式及其转位。充分发挥钢琴高音区清晰明亮的音色,通过变化的拍子、鲜明的强弱对比实现了音乐对自然界声响的再现功能。(见谱例6、7、8)

谱例9

(二)伴奏织体特征 1.震音织体。钢琴织体运用震音写法,是吸收了管弦乐织体的特点。在低音区的震音如同乐队中的定音鼓,可以表现宏伟的气势和深层的情绪,也可以通过震音力度变化的特点,表现强烈的、戏剧性的效果。高、中音区的震音清澈、柔和,多用于描写景物或起背景的作用[2]。

例如《黄河颂》的前奏部分,钢琴在极低的音区内奏出一个强烈的快速三十二分音符的震音,其和声厚重、沉稳具有强大的冲击力和动感,为音乐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力。(见前述谱例1、5)

在歌曲B段的间奏部分震音以高八度的形式出现在高音区,声音清澈,起到了背景音乐的作用,其主要目的是烘托左手的主题音调。(见前述谱例7)

在歌曲B段,震音织体连续出现在中音区,在这里震音通过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强烈的戏剧效果,见谱例10。

谱例10

在歌曲C段最后4小节,震音出现在极低的音区,就像乐队中的定音鼓一样,表现出宏伟的气势。

谱例11

2.柱式和弦织体。柱式和弦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钢琴伴奏织体,同时也是一种不太容易具有特色的织体,欲将其赋予独特个性而不流于平庸就需要作曲家具备相当的水准。在歌曲《黄河颂》中,大量用到了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黎英海教授巧妙地把歌曲旋律运用于柱式和弦的织体中,起到了支撑歌曲旋律的作用,使我们耳目一新。

在《黄河颂》的前奏4小节中,作者低八度变化重复歌曲的主旋律,右手在第2小节用了分解柱式琶音和弦,这种把主旋律音位于伴奏织体的上方声部的写法,更容易突出,不会被掩盖。(见后续谱例15)

当伴奏进入到第10小节,伴奏的右手部分运用了分解柱式琶音和弦,其主旋律音呈下行跳进模式,与歌唱声部旋律为八度音程关系。从12~19小节,伴奏部分的柱式和弦的主旋律音也位于和弦的最上方,与歌唱声部的旋律都为八度音程关系。这种创作手法在《黄河颂》的伴奏中多次出现。见谱例 2、9、12

谱例12

在A段、C段中,伴奏的柱式和弦织体的主旋律音和歌唱声部旋律的关系基本上还是八度音程关系,但有些主旋律音就不在和弦的最上方,伴奏也没完全跟着旋律,省略了一些,但还是起到了支持旋律的作用。见谱例6、8、13

谱例13

3.伴奏织体中的持续声部。钢琴伴奏中的持续声部,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从和声的角度看,用主持续音能加强调式功能的稳定性,用属持续音则是利用功能倾向的力度推动音乐的发展;另一方面从织体写法的角度来看,在钢琴织体中这种情况的持续声部,可能是由主、属持续音形成,也可能是由其它的和弦音形成,用来造成同音延续的效果[3]。在《黄河颂》的钢琴伴奏中,持续声部都在伴奏的最下方,黎英海教授通过运用持续声部的创作手法,丰富了钢琴伴奏的艺术表现力。

(1)长音持续声部(见谱例6)

谱例6的左手伴奏低音区的长音很明显是主持续音和属持续音用来加强调式的稳定和推动音乐的发展。

(2)节奏分裂的持续声部(见谱例14)

谱例14

谱例14的左手伴奏低音区的主持续音造成了同音延续的效果,形成了节奏不同的持续音,也运用了其他的和弦音。

(3)震音持续声部

《黄河颂》的伴奏部分也运用了震音作为持续声部的创作手法,见谱例4。

4.半分解和弦织体。半分解和弦伴奏音型特点为在一个和弦中先后出现单音、八度音与双音、和弦音的节奏型的各种组合,主要用于无旋律伴奏的歌曲[4]。在歌曲的B段中出现了半分解和弦式伴奏音型(见谱例3),左手分别以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作为低音声部,右手伴奏部分则运用原位和转位和弦的半分解形式。在谱例3中,伴奏部分用半分解的和弦式音型主要目的是为了烘托歌唱声部的旋律,起到描绘背景的作用。

(三)伴奏部分的旋律创作特征及其处理

1.民族化的旋律特点。《黄河颂》伴奏的前奏部分,右手旋律模仿主题音调,这个主题采用了富于民族特色的五声调式。

谱例15

这种民族特色鲜明的五声调式的旋律在伴奏中还多次出现,大多数都以柱式和弦的形式来表现。见谱例16、17

谱例16

谱例17

《黄河颂》伴奏部分的五声调式的旋律有时也运用于左手伴奏声部。见谱例18

谱例18

2.位于不同声部的旋律创作特点。

1)主旋律在伴奏织体的上方声部

在柱式和弦织体部分已提到过一些,在《黄河颂》的伴奏中,主旋律在伴奏织体的上方声部主要以八度重复的方式出现,见谱例2。

2)主旋律在伴奏织体的低声部

这种把主旋律放在钢琴中低音区的创作手法,使主旋律具有深沉、委婉的特性,富有诗意,见谱例7。

谱例7左手为低音声部主旋律,右手是高音区的震音音型,两个声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右手震音清澈、透明,左手主旋律音色深厚,有力度。其中在第二行左手旋律重复了歌唱声部的旋律。

3.复调性的旋律特点。在钢琴伴奏中除用主调的织体外,为了塑造音乐形象,增加音乐的情趣,也常用复调手法。在《黄河颂》的伴奏中,就多次与歌声旋律出现了复调关系。

1)与歌声旋律形成模仿复调关系的伴奏织体

伴奏与歌唱声部形成模仿复调关系,这种伴奏手法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应用形式也灵活多样,见谱例14。

谱例14右手伴奏的旋律是主题的变体,在这里作为副旋律和歌唱声部旋律形成了自由模仿关系。

2)与歌声旋律形成对比复调关系的伴奏织体

伴奏与歌唱声部形成对比复调关系,这种伴奏形式是在伴奏音乐中运用一个新的旋律(或旋律片段),与歌曲的旋律形成对比,见谱例4。

谱例4的伴奏声部都运用了主题旋律的片段作为对比旋律,其主题旋律动机三次出现,都与歌唱旋律形成了对比复调关系,见谱例10。

谱例10的低音声部和歌唱声部也形成了对比,与谱例4不同的是,低音声部作为对位的副旋律和歌唱声部旋律呈反向进行,这种旋律进行模式可增强各自旋律的独立性。

3)卡农式模仿的复调手法

卡农式模仿的复调手法,是一种“严格模仿式”复调手法,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种复调形式具有此起彼伏、前呼后应的特点[5]。在《黄河颂》伴奏的C段,作者使用了卡农(轮奏)的创作手法,见谱例4、19。

谱例19

二、《黄河颂》钢琴伴奏的演奏技术处理

《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由黎英海配伴奏。这首歌曲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歌曲的前四小节旋律为核心音调,贯穿全曲。这首歌曲的前奏4小节,左手运用低音区的震音,由弱渐强烘托出宏伟庄严的气氛,为歌声的进入作了情绪上的准备。右手则是变化重复了歌曲的主旋律。演奏时,左手震音模仿定音鼓的声音效果,弹奏时要快速、强烈。右手要贴键弹奏、而且旋律要弹得非常连贯,见谱例5。

第10~11小节,拍子变为3/4拍,右手分解和弦琶音连续出现,弹奏时应注意突出和弦最上方的和弦音,右手5指触键要深入,应注意分解琶音和弦的四个音的时值应保持一拍,见谱例9。

第13~14小节,歌词“湃”字长音时,钢琴伴奏以右手八度上行柱式和弦织体,用来填补过渡。弹奏柱式和弦是要注意指法得当,力度要渐强,注意要突出和弦外声部的八度音,见谱例2。

到了间奏部分(32~38小节),拍子变为2/4拍,弹奏时速度要加快,右手高八度震音在弹奏时力度要轻,要给人以清澈、透明的感觉。左手主旋律要在强的力度下弹得十分连贯,富有诗意,见谱例7第一行。

第45~55小节,Moderato,中速。左手低音声部和歌唱声部形成对比,在弹奏时应把左手低音加重突出,突出低音旋律化的特点,左手在弹低音时,手指应做到下键坚实,每个音力度都要一样。右手弹奏半分解的和弦音型时,力度要轻,和左手形成对比,见谱例3。

第77~86小节,右手伴奏声部与歌唱旋律形成了对比式复调关系。在三句歌词开头的地方,其右手伴奏旋律都是以 Do—Re—Mi—Sol开始的,主题动机三次出现,并且也使用了相同的节奏。第一句是单音伴奏旋律,第二句、第三句都是重复八度音的柱式和弦的伴奏形式,在弹奏时要控制音量,第一句旋律弹奏时要轻一些,左手震音织体要弹得更轻。第二句在弹奏时比第一句要稍强,第三句到了高潮部分,弹奏时就要突出伴奏声部,把旋律推向高潮,见谱例4。

第86~89小节,伴奏声部运用了卡农的创作手法,在弹奏时应根据不同的音区由弱逐渐加强,左手打强音记号的八度卡农模仿,弹奏时要坚定有力,在速度上可稍快一些。相对应的震音伴奏织体弹奏时要整齐,力度不要太强(见谱例4、19)

第91~94小节,伴奏部分的最后4小节,伴奏音型右手是柱式和弦织体,左手为震音织体,弹奏时应特别强调每小节第一个和弦,要弹的非常坚定,与歌词“坚强”形成默契。其他和弦和左手震音按照渐强记号弹奏即可。这种伴奏手法丰富了音乐形象,展现了黄河宏伟、磅礴的气势,见谱例11。

[1]黄叶绿.黄河大合唱纵横谈[M].新华出版社,1999.

[2]陈白华.怎样为歌曲配钢琴伴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3]于苏贤.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增订本)[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4]谢哲邦.钢琴即兴伴奏实用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5]陈国权.歌曲写作教程[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J604.6

A

1003-8078(2011)04-0031-05

2011-05-09

10.3969/j.issn.1003-8078.2011.04.09

石 磊,黄冈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文学硕士。

黄冈师范学院2010年度青年科研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0CQ222。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织体谱例钢琴伴奏
论豫剧唱腔中调式及调式运用分类与设计逻辑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莫尔吉胡《弦乐四重奏第1号》第二乐章的织体运用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作曲技术理论中多声部音乐织体的探讨
乐队艺术:语言规律与教学探索(二)——多声部织体中复调元素的认识与处理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武侠意境交响化:阿镗《神雕侠侣交响乐》本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