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云
摘 要:经典诗歌,能穿越时空,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因而拥有古今中外的一代代的读者。“推己及人”是诗歌实现“独感”走向“共感”,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一种常用的方法。“推己及人”即将个人的情感推向大众化,从而用一己的情感引发大众的情感。
关键词:诗歌创作 独感 共感 情感共鸣 推己及人
在阅读古代的文学作品时,我们时常会问那些大家的作品为何有超越时空的魅力,为何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近来在拜读方智范教授的《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之后,这一疑惑却意外地得到了解决。方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从“独感”和“共感”的角度分析古代诗歌,这一点就可以用来解释文学作品为什么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情感共鸣的问题。那么古代诗歌是如何实现从“独感”走向“共感”的呢?当然方法很多,比如方智范教授谈到的意象的泛化、意象的虚拟等。笔者认为“推己及人”也是古人常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推己及人”的方法就是将个人的情感推向大众,使一己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经典作品,总是既有民族关怀,又有人类关怀;既有现实关怀,又有终极关怀的。只有这样,才能穿越时空,拥有古今中处的一代代的读者。比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征几人回?”这首诗的前两句就是写几个战士正要开怀畅饮,忽然,琵琶声从马上传来,或催出征,或催饮酒;第三句写了如果我们喝醉了卧在沙场上你们也不要笑。诗歌如果只写到这个地方,可能不太会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也就是说诗歌只停在了“独感”的层面上。可是诗人非常高明,知道如何将这种“独感”推向“共感”,如何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这个奥秘就是“推己及人”,就是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征几人回”。这一问便让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进入了对战争的情感体会中。战士们可能会想到久戍边疆,归期无望;少妇们可能想到丈夫们远在边疆,“君问归期未有期”;老人会想到远方的儿子;孩子会思念在外的父亲等。阅读时便引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这就是方智范教授所说的达到了“共感”。因而这首诗也就成了千古名篇。
再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目是“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思是诗人王建在中秋之夜望着月亮忽然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杜郎中,于是就写了一首诗寄给杜郎中,抒发自己的离别秋思。如果说诗人只写到自己如何月下思人,也许便不会引起这样的共鸣。那么这首诗是如何做的呢?同样是“推己及人”。诗歌前两句写中秋的月光洒在庭院的地上一片洁白,庭院的树上栖息着几只乌鸦,清冷的露水悄然无声地润湿着桂花,渲染了着一幅清凉中秋月夜图。可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接下来两句就是抒发离别之情了。但是诗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不是单单说自己如何想念这位朋友,而是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人尽望”、“落谁家”就让这种秋思的情感感染了所有的人。你在望,我在望,他也在望,所有的人都在望,人尽望;秋思在你家,在我家,在他家,在所有人家。离别的情感便感受染了所有读这首诗的人。“共感”有了,于是诗歌便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的“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等都具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
不仅上文所讲的抒发离愁的诗如此,其他的情感亦然。比如高适的《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诗歌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便将读者带进了历史,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鲜明的对比。“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我们怎能不心生愤慨?再想想我们今天的时代,这样的领导不也到处都是吗?只想到自己的一己私利,完全不顾老百姓的生死。高适所处的时代如此,现今时代亦然,我们怎能不深深地理解人性的弱点。这样我们不仅是深深地了解了高适这首诗的主旨——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更赋予了这首诗新的时代意义。所以“君不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这句话由于诗人用了“推己及人”的手法,使得这句诗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及超时代的价值。
诗如此,词亦如此。又如五代词人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的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便让读到这句词的人情不自禁地想到自己的愁。谁会没有愁?谁能没有愁?事实上每个人都会有太多太多的愁思,李煜的一句词便让读者觉得这句话就是我们要说的话。诚然,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是我们在读这首词的时候,早已不去追究这些,我们眼中的李煜已经不再是一个无能的致使国家灭亡的国君,而是一个没有家的无限愁绪的普通人,我们会不惜为这位阶下囚尽情地流下自己的眼泪。这种“推己及人”的手法让这首词有了“共感”,也让“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成了千古抒发愁思的一句经典。
再有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其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便将读者的想像力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让读者不由自主地想到各种各样的离别。想到自己经历过的种种离别,笔者每次读到这两句诗,都有一种情不能堪的感觉。这就让这首词最大限度地从“独感”走向了“共感”,所以说柳永的这首词虽然在思想性上并没有什么特别崇高之处,就是抒发普通的离愁,但却成了柳永的代表作,甚至成了婉约词的代表。说到宋词几乎无人不知《雨霖铃》,笔者想这与词人用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因而达到情感上的极大共鸣有很大的关系。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是用这种“推己及人”的方法成了千古名句。辛弃疾《采桑子》“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也是用这种方法,“君且归去,说与西风一任秋”,使得诗人的情感超越了时空。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正如方智范教授在《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对文学作品来说,‘独感是前提,没有从一己的独特经历和感受出发,作品所抒发的情感必然是空泛无根的;但限于‘独感的作品,没有跳出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小圈子,也难以在最大程度上引起读者共鸣。”所以,从“独感”指向“共感”是作品从小我走向大我,从自我走向大众的一种途径,是作品走向经典的一种方法。而“推己及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明白了“推己及人”这一古人创作诗歌的常用方法,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分析诗歌,同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让自己的作品实现从“独感”到“共感”的突破,让自己的作品实现跨越时空的梦想。
(徐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