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实施的思考

2009-06-29 05:25尚晓萍
职教论坛 2009年15期
关键词:工作任务课程结构教学实施

摘要:任务引领型课程是当前上海市中职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何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实施任务引领型课程是专业教师最困惑的问题。了解课程改革背景和内容,分析任务引领型课程的主要特征和课改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从理论角度、实施方法、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学中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施提出具体建议。

关键词: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施;课程结构;项目活动;工作任务

作者简介:尚晓萍(1976-),女,陕西宝鸡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硕士,上海市振华外经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5-0030-05

一、上海市国际商务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背景

2004年10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深化课程教材改革行动计划(2004—2007)》,明确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造就各行各业需要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服务。”

2006年9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2个专业教学标准的通知》(沪教委职成〔2006〕37号),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正式颁布实施,用于规范本市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建设、专业教学、专业管理,以及进行专业评估的指导性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各中等职业学校在实施中要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改革意识,贯彻《标准》所体现的创新理念,正确把握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核心思想,在教学改革中取得新的突破”。所以,开发和实施任务引领型课程被列为上海市中职深化课程改革的主要行动内容。

二、任务引领型课程界定以及与学科课程的概念区分(表1)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界定:指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课程设置,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和组织内容的课程。[1]

任务引领型课程摆脱学科课程的思想束缚,改变“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的理念,从岗位需求出发,构建任务引领型专业(实训)课程,增强学生适应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建立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符合职校生学习特点与职业教育规律。

三、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主要内容

(一)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

根据上海市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和专业现状的调研结果,重新调整中等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向和培养目标:将培养方向设置为外贸单证、报关报检、货运代理和国际物流等四个专门化方向,将培养目标定为面向外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检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仓储运输、商务咨询等岗位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技能人才。[3]

(二)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设置

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专业课程,形成国际商务字符录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务信息处理、国际商务法律法规和国际商务英语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外贸单证、货运代理、报关报检、国际物流等15门专门化方向课程。[4]其中专业核心课程是以完成国际商务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专门化方向课程是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完成外贸单证等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所有的国际商务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都属于任务引领型课程。[5]

(三)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

围绕国际商务职业能力的形成组织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项目活动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如《国际商务字符录入》课程以商务资料录入为课程主线,通过商务英文录入、商务中文录入、商品价格与HS编码录入、商务字符混合录入等项目活动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备英文盲打、汉字五笔录入和数字盲打的技能。[6]

四、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课改理念的转变

根据《关于上海市国际商务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改革的研究报告》调研结果,在课程改革实施前,上海市中职课程结构主要以文化基础课(如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会计原理、商务英语、商品养护与保养(商品知识)、公共关系、外贸英语会话等课程),专业主干课程(电子商务、进出口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国际商法、外贸函电、货代基础、报关实务等课程)等。[7]课程设置主要考虑理论知识的完整性,与高职课程设置非常相似,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课程的学科特征明显,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关联度低,实用性不强。

而任务引领型课程结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语文、数学、英语、信息技术基础、德育、职业生涯规划、体育等),专业核心课程,即以完成某个专业共同的工作任务为目标的课程[8](国际商务字符录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务信息处理、国际商务法律法规、国际商务实用英语等),专业方向课程,即在专业核心课程基础上,针对某一就业岗位,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课程[9](外贸单证方向、货运代理方向、报关报检方向、国际物流方向课程等)等。课程设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要求学生在实际工作情境中建立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并掌握整个工作过程,发展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密切关联,实用性较强。

但因课程开发过程仅有部分学校的少部分教师参与,大多教师后期参与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培训。对于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开发与组织原理缺乏深入、全面的认识与了解,造成对于任务引领型课程的认识仅限于教学方法的转变,即通过引入工作任务讲知识。来源于实际工作情境的任务由于要服务与知识完整性的需要,所以任务的全面分析及任务的完成并未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点缀,有穿新鞋走老路之嫌。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多中职教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对任务的实践活动缺乏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所以就其擅长又回到理论知识的教学。二是对于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开发与内容设计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体会,对课程的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二)对教材作用的重新认识

教材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呈现了知识的组织框架和知识资源。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教材主要以学科体系编写,[10]如市场营销课程对应的《市场营销学》教材、国际贸易使用《国际贸易学》、电子商务对应的《电子商务》教材、进出口实务对应的《进出口实务教程》等教材。由于学科特点强,所以造成中高职同专业使用同一教材的局面,即使标明中职使用教材,也只是教材编写者主观上对教材所涵盖的知识以难易度进行区分。这种教材体系与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不相吻合的,如中职国际商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面向外贸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贸制单、进出口货物报检报关、涉外商务代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仓储运输、商务咨询等岗位工作的中初级应用型技能人才,其主要职责是解决国际商务业务流程中的具体工作任务,而解决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需要借助于多门学科的知识,以及对知识在任务解决过程中的灵活运用,这并非一门完整的学科知识教材所能涵盖的,在具体工作任务面前,再完整的学科教材也是残缺不全和支离破碎的。而学科式教材的主要目的也是服务于教师的教,教师在使用此类教材时只需按照知识体系从概念、特点及运用等方面做全面的介绍及讲解即可,较少关注知识在具体工作情境中的应用,所以熟读教材的学生在面临实际的工作任务时,也很难上手,所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还需要重新学习具体的任务解决过程及方法,从而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才有感性认识。

而课程改革中围绕任务引领型课程标准开发的教材,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强调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顺序,选择具体工作项目作为载体,连接相关知识点,所以教材的组织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教师对教材的使用不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是建立在对工作流程总体把握基础上,按照教材中设定的工作项目,在设定的工作情境中串接各知识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所以此类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学的参考书,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而此类教材只有在具体工作情境的应用过程中才能发挥其教学辅助作用。

(三)教学方法改革的认识转变

教学方法的改革一直是中职课堂教学改进的主要内容,结合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行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调查访问法都是近几年教学方法改革中颇为推崇的新方法,课堂教学活跃,互动性强,但课堂教学实际效果不大。究其原因,还是来自于学科性课程的知识传授,始终不能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吻合。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课程体系以工作任务的逻辑主线进行构建。知识围绕着工作任务进行重新组织。所以教学方法改革不仅仅是简单的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加强师生互动,丰富课堂教学资源等教学形式创新的需要,而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进一步适应学生发展和实践技能培养的需要。以“汇票”的教学为例,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对汇票的教学方法创新主要是采用案例教学法,如展示汇票样张,介绍汇票的概念、种类、使用流程、应用范围等;通过实际的汇票展示和分析,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在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过程中,什么情况下需使用汇票,如何规范地使用汇票,需要哪些步骤,涉及哪些部门等问题并没有解决,从而出现走上实习岗位的学生知道汇票,却不会使用汇票的现象。新的课程体系下,该部分内容通过“认识支付工具”的项目载体,在支付实务中,学生逐步了解汇票的作用,学会使用汇票完成国际贸易支付。所以该部分教学内容完全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展开,教学方法更多的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或实训场景,以工作任务完成统领整个课堂教学,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可借鉴讨论、案例、归纳等方法,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建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的“做学一体”的教学方法的整体变革,使学生通过做学知识、会应用。

五、上海市中职国际商务专业任务引领型课程实施的建议

(一)主要的理论依据

1.联系论:关于职业能力的形成机制,即把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如劳耐尔所说:“与系统工作任务关联的专业知识新手发展到专家的手段,只有最终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才可能达到专家的技术水平。”[11]

2.结构论:如何架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是影响个体职业能力形成的重要变量。如萨曲威尔所说:“专家的领域知识越多,组织得越好,越能理解技术体系是如何运作的,所获得的问题解决能力也越强。”职业教育课程结果至少包含三层涵义:(1)体系结构,指某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及其之间的组合关系,即按照什么样的逻辑设置课程;(2)内容结构,指一门课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方式;(3)教学顺序,指教师按照什么样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任务引领型的课程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在这三个层面都要按照工作逻辑,采取结构思维进行设计。[12]

3.综合论:给个体什么样的课程内容,是任务引领型课程所独有的首个特征。整体学习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培养非常重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工作过程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个体的学习兴趣。所以需借助能给零碎工作任务提供联结的载体,即项目。[13]

4.结果论:回答该如何进行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教学。行动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行为活动、行动对象与行动结果。对工作领域来说,行为活动的结果表现为工作成果。所以只有在特定目标引导下的职业活动才具备“联系”建立的功能。因此任务引领型课程强调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最终都要指向让个体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即用对结果的追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4]

(二)课程实施方法建议

1.如何把握课程内容: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按照工作任务的逻辑主线对知识进行了重组,打破了传统课程下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以工作任务来整合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也成为主要的课程内容。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初始国际买卖货物合同”[15]的内容,以国际贸易过程中签订合同的工作任务整合了合同的基本内容、形式以及合同的基本条款等知识,最终通过对任务的解决学生会阅读合同以及了解合同的意义。所以了解工作项目的具体情境,熟悉工作任务解决的流程,掌握与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及其联系就成为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

2.如何理解课程结构: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确定课程结构,使每个学生体验完整的工作过程。通过行业或企业专家对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即“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根据工作相关性转化为专业(实训)课程,形成由专业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组成的课程结构。如专业核心课程:国际商务字符录入、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国际商务信息处理、国际商务法律法规、国际商务实用英语[16]均是按照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群进行整合,各课程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在单个课程内部知识的组织方式上,如《国际商务信息处理》整合了工作任务分析产生的外贸单证方向、货运代理方向、报关报检方向、国际物流方向中资料归档、信息收集及反馈等相关性工作。根据商务信息处理的任务流程组织商务信息收集整理、商务信息传播、电子单证处理、商务信息归档课程内容。[17]所以正确理解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内容结构,是教学实施的先决条件。

3.如何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专业所对应岗位某个独立工作任务群的逻辑顺序来组织。从整体课程内容的组织来看,其课程目标的设计应是完成某一独立的工作任务流程。如《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的课程目标主要是能缮制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课程目标主要是能初步分析国际贸易合同基本条款、会进行合同商订、合同履行、结算和手册管理等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流程。[18]从课程内容的组织上就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完成每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如《常用国际商务单证制作》课程内容包括单证填制、单证审核、单证传递三个工作项目,其逻辑顺序就是按照单证制作的流程来组织的。《国际商务实用英语》课程内容包括阅读外贸函电、阅读外贸合同、阅读信用证、阅读外贸单据、商务英语会话,其逻辑顺序是按照各独立工作项目的并列关系来组织的。[19]所以在教学实施中,理解课程内容的设计思路和目标,对把握该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服务作用、理解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顺序以及组织课堂教学实施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4.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在了解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就成为教学实施的重要内容。在已确定的工作项目中,通过对其所涉及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组织,选择典型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与任务相关的理论知识,实际工作场景,专业实训软件等),采用工作现场教学法、工作场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头脑风暴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完成工作任务。教学过程的组织方式可以是将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工作任务,采用递进式、并列式、顺序式等多种组合方式完成设定的工作项目;也可以是通过对工作任务的分析,按照工作流程,链接相关知识,完成工作任务;也可以是针对工作结果,自主设计工作方法和流程,以相关知识为支撑呈现工作结果等等。如笔者在《出口合同填制》工作项目的教学中,曾尝试采用如下的教学设计:多媒体展示合同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合同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出示合同样张,回顾所学习的各项交易条件,组织学生归纳合同条款主要内容,熟悉合同条款格式。按照合同交易磋商——合同信息记录——合同填制的工作流程,分析合同填制的要点,学生利用实训软件平台进行实训练习,练习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练习结束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训结果评价,教师进行个别点评。该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采用了认识合同重要性、熟悉合同条款、出口合同填制的三个工作任务,利用真实的外贸来往函电,进行出口合同填制的教学活动,完成一份完整的合同,呈现工作项目成果。此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职业任务能力的培养,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5.设计教学活动:任务引领型课程中每一个项目的教学最终都要指向让个体获得一个具有实际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单证填制项目,就是学生会缮制国际商务中的常用单据。而要获得这项服务,学生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国际商务单证缮制的知识,并将单证填制的内容和相关规定与单证制作的技能相联系,独立完成工作项目。因此以典型产品为载体来设计教学活动就成为教学实施的重要环节。该教学活动必须能产生产品或服务,如“根据给定的贸易合同、信用证、商业发票和装箱单的资料,以报检员的身份缮制报检单”。[20]另外典型性体现在活动本身能充分反映出项目所包含的能力要求;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认知规律,创设具有实践意义的学习体验;能充分实践不同情境下工作项目的完成过程。如“商务信息收集整理”工作项目中,分别通过活动一“模拟制作各种信息记录表”,活动二“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现场采访等渠道,收集特定商品(如酸奶)的商标、包装、成分、功效、国际买卖情况等相关资料”,活动三“给定相关调查资料,按收集目的进行分类筛选”,活动四“给定经过分类筛选的商务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如用EXCEL软件对某商品的市场需求进行图表分析”。[21]四个活动独立组织,但覆盖了“能模拟制作商务信息记录表,会使用google搜索引擎等方法收集信息,能按目的进行分类筛选,能对信息进行统计汇总。”[22]等职业能力要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灵活设定给定资料,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综合职业能力。所以充分了解实际工作项目的流程和技能要求,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经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才能积累和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活动。

(三)课程实施保障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任务引领型课程急需一批熟悉国际商务类岗位工作业务流程,同时又具有项目活动教学经验的专业师资队伍。教师通过企业实践、专业培训等方式熟悉工作业务流程,才能深入理解课程目标、设计思路,以及清晰地了解工作任务成果的呈现方式。教师通过教学实践、教法培训等途径提高项目活动的教学组织实施能力,有效开展项目活动策划、项目活动实施、项目活动评价,帮助学生在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具备相应的工作任务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

2.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活动必须借助预设的工作场景,给定的工作任务内容,组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其获得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建设国际商务实训室,利用仿真的工作环境,专业实训软件进行单证制作、商务洽谈等项目活动教学。充分发挥国际商务开放实训中心的辐射和服务作用,共享开放实训基地,提供学生独立完成商务类工作任务的实训环境。采用工学交替、半工半读、顶岗实习等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企业实训基地的培训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

3.教学资源库建设: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教学实施明确了方向,但要有效实施任务引领型课程,必须整合大量的,反映专业所覆盖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教学资源。如甄选工作项目所涵盖的具体的工作任务内容,设计典型工作项目的教学活动等,都需要专业教师在实践—反思—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既要与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相吻合,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经验,教师的实践也应涵盖国际商务专业的业务实践和专业教学实践。专业教师应积极探索任务引领型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综合实训课程开发,总结教学实施经验,创建专业教学特色。创建多种教学资源形式,如软件模拟数据库、工作现场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23]从而实现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需求,达到拓展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即将颁布的《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继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五年行动计划(2008—2012)》把“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作为五年中深化课改的主要目标。“结合新课程实施,进行若干关于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课题研究,利用信息平台加强网上教学指导,推广‘做学一体典型教学范例。广泛开展经常性的教师教学法改革交流评优和系列化研究课、示范课等教学研究活动”等系列举措都为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实施搭建了实践和发展平台。所以专业教师在前期参加专业教学标准培训的基础上,了解任务引领型课程的核心理念,熟悉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开发过程,掌握任务引领型课程教学实施的主要方法,充分利用国际商务实训(实习)基地,不断在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和总结,才能真正提升在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中对任务课程实施的执行能力,而任务课程下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2][11][12][13][14]徐国庆.学科课程、任务本位课程与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2008(10下).

[3][4][6][7][15][16][17][18][19][20][21][22]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国际商务专业教学标准.

[5][8][9]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指导手册修订本.2006.5.

[10]高等教育出版社课题组.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如何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23]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0.

责任编辑徐惠军

猜你喜欢
工作任务课程结构教学实施
中美两国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数字视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工种类型整合研究
《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校本特色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优化的三种导向
试析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与类型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成人教育中的运用分析
一场及时的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