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期
刊物介绍
《贵州民族研究》是由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主办的民族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79年创刊时为季刊,2005年变更为双月刊,主要刊载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学术论文,常设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法学、民族经济、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教育、民族工作、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间文学、民族学研究介绍等栏目。 在30年的办刊实践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部,放眼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刊定位,坚持学科性、民族性、区域性、理论性、实践性、对策性的多特性相结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学科研究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自创刊以来,《贵州民族研究》刊发了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关于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的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性作品,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基本原理、基本思想的研究,又有对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形成的中国共产党民族宗教理论、方针、政策的研究,特别是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民族宗教问题思想理论,刊物都十分重视,开辟“邓小平民族思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民族地区发展”等专栏进行专题研究。 在多年的办刊过程中,《贵州民族研究》积极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刊发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等各个领域;广泛研究、分析和探讨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包括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现实差距和相互持续、科学、协调的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的民族宗教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和完善问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民族干部的培养问题等等。许多专题研究不仅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同时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中产生了直接的决策促进作用。如1993年《贵州民族研究》参与组织的“贵州麻山、瑶山‘两山’贫困现状调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直接促成了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加强对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有关决定。《贵州民族研究》于2001年组织了“夜郎问题专题研究”,组织了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著名专家学者,多学科、多角度地对夜郎问题进行了总结,对今后夜郎问题研究的方向、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所刊发的一组研究文章人大资料复印中心全文转载,推动了夜郎问题的深入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一直以来,都连续不间断地被北京大学、北京图书馆、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等权威部门评定为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刊物的被转载量、被引用量居同类刊物前列;《贵州民族研究》刊是贵州省优秀社科新闻期刊,目前《贵州民族研究》已发行到美国、俄罗斯、意大利、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贵州省及全国同类刊物海外发行面较大的刊物。
贵州民族研究
-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改革的法律问题探讨
- “两少一宽”刑事政策对少数民族犯罪的法律影响
- 法律援助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中的意义
- 论羌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协调——以北川羌族自治县为例
- 提升中国共产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绩效的社会资本路径
- 民族地区基层政府职能转变的行政法属性
- 马克思恩格斯民族关系理论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内在契合
-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析——基于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
- 论传统手工技艺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基于环梵净山区土家族舀纸工艺的人类学考察
- 遗产化生活中的自主力量——一个苗族村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历程研究
- 从民族乐器演化看少数民族音乐文明进程——基于社会人类学考察
- 阿拉善民歌艺术的发展与传承研究
- 城镇化背景下羌族传统文化功能研究
- 彝族舞蹈“嘎开”的形态研究及传承保护
- 屯堡婚俗的审美文化阐释——以屯堡村落时家屯为例
- 僰人音乐与仡佬族音乐民间术语系统初探
- 藏族雕版艺术的形式美及其区域文化特征的解读
- 哲学思维:藏族绘画创作中画师与画匠的分界线
- 文化相对主义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儿童价值观塑成
- 试论苗族史诗《亚鲁王》的生态文化特点
- 民族文学对民族动漫的价值转变机制研究
- 西方文学视角下的民族文学形象塑造——以藏族作家阿来笔下的“傻子”为中心
- 印第安民族对北美殖民地时期主流文学的影响
- 一部揭露美国种族歧视的作品——《非色》
- 论仪式语言的象征意义建构——以土家族婚礼中的口头论辩为例
- 中越边境多族群语言接触与交融的调查研究
- 基于许渊冲“三美论”拓展民族文学翻译空间
- 透析少数民族“文化中间人”的多维度内涵
- 民族商贸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参照
- 民族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模式选择——以贵州黔南州、黔东南州为例
- 湖北恩施土家族文化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研究
- 云南散居民族农村地区发展研究
- 差异化思维下民族地区旅游营销的提升策略——以民族发展为基点
-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机制的协同学分析——以贵州省郎德苗寨为例
-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创意开发研究——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调查研究
- 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旅游解说词翻译规范化研究
- 美国少数民族社区文化旅游与经济发展策略研究
- 论元王朝在乌蒙山政区的设置
- 《贵州民族研究》有关版权转让声明
- 明清以来闽粤赣交界区畲民的族谱书写与族群意识
- 生计、信仰与秩序——苗侗民族原始宗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考察
- 基于滇国多人猎兽图像解析下的族群文化与社会形态研究
- 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的悖论关系
- 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途径
- 民族地区高校网络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机制探析
- 《贵州民族研究》编辑部论文著作权转让书
- 民族环境影响下高校民族学生就业思想研究——基于职业价值观
- 新疆民族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 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与入党问题关系研究
- 民运会对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探究
- 苗族“踩花山”的体育文化内涵及特征分析
- 从秋千项目的演进过程看哈尼族体育文化特质嬗变
- 中国期刊民族学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 《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1-6期目录索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