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伦特

  • 你如何是你所是
    你所是:汉娜·阿伦特传》[ 美] 萨曼莎·罗斯·希尔 著胡晓凯 译中信出版社2023 年7 月“我们思考的对象是什么?是经验!没有其他!”这是1972 年汉娜·阿伦特在“汉娜·阿伦特著作研讨会”上的发言。会议的主办方是多伦多社会政治思想研究学会,阿伦特本来受邀作为嘉宾列席,但她却坚持要在会上发言。汉娜·阿伦特的作品在很多方面都是关于思考的。在她的《思想日记》中,她问道:“是否存在一种非专制的思维方式?”在《人的境况》开篇,她表明了写作意图:“因此,我打算做

    看世界 2023年16期2023-08-31

  • 阿伦特对康德先验美学的政治哲学解读
    摘  要:阿伦特批判性地继承了康德对判断力、想象力与共通感的论述,将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所忽视的人的政治、经验性维度重新纳入思考,并试图以此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阿伦特认为,在反思的判断力中,想象力的中介作用使得判断成为具有客观性的内在感觉;共通感作为“共同体感觉”具有主体间性,可以成为政治哲学共同体建构的基石。而在传统哲学中被斥为真理对立面的意见,通过主体间的旁观性、公开性的探讨,重构其独特尊严。于是,“平庸之恶”的困境在面向他者的自主判断中得以解决;传

    美与时代·下 2023年6期2023-08-03

  • 阿伦特劳动理论的批判
    摘要:阿伦特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在关于劳动的理解上同马克思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分歧。马克思的劳动观主要是基于两大理论发现,对劳动创造人类社会和促进了人类社会发展持肯定态度,同时对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异化劳动对人的剥削、压迫持批判态度。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观的批判思考却是一种理论的误读,她曲解了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并没有看到其中的发展意义。究其原因,阿伦特受古希腊城邦政治的影响,没能够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劳动观,其主张更加倾向于资本主义社会,并且很大程度上带有

    西部学刊 2023年11期2023-07-04

  • 阿伦特的“美感政治”
    夏开丰摘要:阿伦特主张行动即自由,这是一种把新事物带到世界中的能力,它不受任何目的和规则的束缚。然而,正是这种不可预测性使行动充满了危险。为了解决行动的这个困局,阿伦特强调,行动只有发生在公共领域中才有意义。公共领域作为一种显现空间既是美感的也是政治的,一方面它让政治行动得以展现,另一方面政治行动是在复数性的他人中进行的,在这里一种共通感开始发挥作用。在后期,阿伦特的“美感政治”则侧重于旁观者的判断,这种转向实际上是套用了康德的天才和品味的张力关系。就像天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2年4期2022-05-30

  • 汉娜·阿伦特思想的“决断主义批评”之反思
    肖 蓉阿伦特(Hannah Arendt)素来以对纳粹主义的批评而著称。但思想界却存在一种对阿伦特思想极为特别的批评,即“决断主义之批评”(Decisionism Critique)。其特别之处在于,决断主义往往被卡尔·洛维特(Karl Löwith)、阿伦特等人用来批评海德格尔、卡尔·施米特(Carl Schmitt)等赞许纳粹统治的思想家。然而,乔治·凯特布(George Kateb)、马丁·杰(Martin Jay)、理查德·沃林(Richard W

    现代哲学 2021年2期2021-11-25

  • 马克思劳动理论的超越性管窥
    思的思想始终。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进行了尖锐批判,受到了学界广泛关注。从阿伦特批判马克思劳动理论的“二分性”与“自然的非自然增长”两个角度可以看出,阿伦特在批判马克思劳动理论的基础上所建构的“积极生活”三分法体系,实质上窄化和矮化了马克思劳动理论。马克思劳动理论不仅是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秩序的超越,也是对西方传统发展观的超越。正确理解和剖析阿伦特对马克思劳动理论批评的根源和实质,还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真实面目,不仅是为真实马克思主义辩护的需要,也是建构中国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1年6期2021-03-05

  • 劳动在何种意义上能够通向自由
    现人的自由。但阿伦特认为,由于马克思劳动概念过于宽泛,既包括仅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所进行的物质生产,又试图彰显自由自觉活动的维度,模糊了劳动、工作及行动的边界,劳动必定会以其必然性和同一性侵袭和破坏政治领域中行动的自由,同时劳动地位的提升使得“人沦为工具”,进而带来现实中的极权主义和人的不自由状态。着眼于思想生成的维度,通过考察马克思不同时期哲学文本可以发现:其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基于人本主义和伦理批判,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局限以及扬弃异化劳动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20年3期2020-12-15

  • 阿伦特对海德格尔决断论与纯粹之思的批判
    要:行动理论是阿伦特最富生气的思想领域,也是受海德格尔思想方式影响最为显著之处。在某种程度上说,行动理论是对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进一步运用,但这种运用又始终伴随着对海德格尔哲学的批判,这主要表现在对其决断论与纯粹之思的批判上。在阿伦特看来,海德格尔前期的基础存在论缺乏他者的维度,以抽象的决断代替健全的判断,扭曲了本真的政治生活。后期海德格尔执着于纯粹之思,应和存在之天命,以思想吞没行动,最终拒斥公共政治领域。而本真的政治生活应该是思想与行动的合一,并始终保持二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0年5期2020-12-15

  • 阿伦特与《极权主义的起源》
    主义的起源》是阿伦特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阿伦特从19世界反犹主义出发,通过对民族国家的解体、帝国主义形成的阐述,进而探究出极权主义的起源及其本质特点。通过分析极权主义因素与根源,阿伦特指出产生极权统治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的孤立与孤独,进而揭示了现代化发展下我们时代的危机即现代化价值体系的危机。【关键词】极权主义;阿伦特;意识形态Abstract: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

    客联 2020年8期2020-09-10

  • 作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桥梁的教育
    要 在汉娜·阿伦特的著作《过去与未来之间:教育的危机》与《人的境况》中,她提出了教育应该作为实现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之间过渡的一个桥梁,这也是解决美国教育危机的关键所在。这对我国的教育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 公共领域 私人领域 汉娜·阿伦特 教育中图分类号:D035.5文献标识码:A1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分在政治哲学中,公共领域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而最早对公共领域理论做出系统阐释的政治哲学家就是汉娜·阿伦特。一般来讲,人的生活大概可以分为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7期2020-06-15

  • 马克思的劳动公共性的批判性建构
    键词:马克思;阿伦特;劳动;公共性一、阿伦特劳动私人领域的界定及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批判阿伦特是西方政治哲学公共性思想的开创人物,但其在《人之境况》等著作中,根据自己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界定,最终把劳动归结为私人领域,并对马克思的劳动观进行了批判。在此,阿伦特认为,“私人”既意味着“被剥夺”,“被剥夺了从被他人看到和听到中产生的实在性;被剥夺了一种在一个共同事物世界的媒介下形成的,使人们彼此既联系又分离的‘客观关系;被剥夺了赢得某种比生命本身更长久的事物的

    求是学刊 2020年2期2020-05-28

  • 直面阿伦特的“平庸之恶”
    角逐。本文试从阿伦特“平庸之恶”的理论角度探析剧中角色“恶”的闭环及其复杂性,并展现“恶”与当下社会更深的黏合。【关键词】 《调音师》;阿伦特;“平庸之恶”2019年4月3日斯里兰姆·拉格万导演的《调音师》在国内院线上映,凭借出色的剧情编排在口碑及票房上实现双丰收,影片以其独特的故事情节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主题,突破了印度电影在大众眼中的刻板印象。该电影在法国同名短片的基础上,扩充了剧情和人物,将剧中第一个出现的绝对意义上的“恶”(即西米与情夫的杀夫行为)更多

    艺苑 2020年1期2020-05-06

  • 创生性与复数性
    叶颖摘要:按照阿伦特的理解,人与世界的疏离以及由此导致的政治衰退是现代性危机的主要病症。阿伦特在人的创生性和复数性中找到了恢复政治世界的根基。她指出,人在世界中出生、与他人共在的事实,决定了人们的政治本性和自由特性。创生意味着一个人出现在地球上,通过行动展现自己的特质,并依靠自己站立在广阔的世界和历史的长河之中。人的创生带来人们复数存在的基本境况。每个人的出生既为世界带来一个新开端,也为世界增添一位新成员。创生性和复数性共同为人的自由奠定了生存论基础。关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4-01

  • 阿伦特政治现象学视角的劳动论题: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卢丽娟 黄其洪阿伦特以政治现象学的视角,呈现了自己的劳动论题,认为“劳动”呈现出的世界恰恰是“无世界性”的,在劳动活动中无益于人的积极行动,“劳动解放”并不能使人彻底摆脱“必然性”的束缚,反而会使人陷入“消费社会”的危险中。阿伦特对劳动论题的关注始终围绕其政治理论体系,此政治理论体系解构了人与人关系中的物质环节,追求以行动为中心的政治实践和世界建构。面对当前被“资本逻辑”支配的“暴力世界”,我们既需要马克思,也需要阿伦特,两位思想家在理论旨趣上均关注人的生

    江西社会科学 2020年6期2020-02-10

  • 论平庸之恶及其现代表征
    正的。关键词:阿伦特;平庸之恶;无思想;道德责任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9-0098-06一、平庸之恶的提出“平庸之恶”(banality of evil)最初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哲学家、德裔犹太学者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提出来的。阿伦特是犹太人,亲身经历过纳粹迫害,获救后她的学术使命主要在于批判和反思纳粹独裁、极权统治,为避免人类再次遭受类似的浩劫提供学术反思和诊断。1961年,对几百万

    中州学刊 2019年9期2019-11-15

  • 对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思考
    审判后,汉娜·阿伦特以“平庸之恶”来刻画艾希曼及其所代表的极权主义罪行,认为艾希曼作恶是出于“无思”。这一论断一经提出便引起广泛争议。通过对提出“平庸之恶”的历史渊源进行重新审视,更好地理解阿伦特的本意,才能概括其实质内涵,启迪智慧,以史为鉴。关键词:平庸之恶;极权主义;汉娜·阿伦特;根本恶战争对于向往和平的人们来说,无疑是场梦魇。随着极权主义笼罩下的二战成为过去, 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反思。在对极权主义制度下的邪恶现象进行的种种批判中,政治哲学

    山东青年 2019年7期2019-10-08

  • 哈贝马斯与公共领域的发掘及其效应
    思想不仅承继了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思想的学术谱系,还来源于哈氏个人的生活经历:虽然哈氏的公共领域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与沉浮,但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最终这一思想不仅被重新发掘,得到学界的普遍重视,而且在具体的研究、运用中,又获得了一些新的发展与扩充。关键词: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第三领域;知识社会学;交往行为理论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6-00089-08作者简介:董浩,南京师范大学

    阅江学刊 2019年6期2019-09-10

  • 阿伦特思想的逻辑追溯和价值意旨
    岩[摘  要]阿伦特的行动概念是她思想的基础。行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人在由个体向共同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它的目标是在公共领域中实现人与人的结合,为平等提供条件。行动理论更多的与劳动概念相关,阿伦特把个体劳动和社会化劳动都归于个体性的理解方式,是由于社会化没有使人走出自身,受物的约束而产生了资本主义世界的个体性异化造成的。[关键词]阿伦特;逻辑追溯;价值;意旨[中图分类号]B089;D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9)

    党政干部学刊 2019年6期2019-09-06

  • 阿伦特政治哲学中的宽恕概念
    自基督教义,在阿伦特的政治哲学中,将之作为使行动者摆脱行动之不可逆性的解救之道重新提了出来。阿伦特否定了基督教中的只有爱才能宽恕的看法,重新界定了宽恕的概念,提出只有尊重才是宽恕的力量来源。在阿伦特看来,宽恕不仅可以使人们摆脱过去所为之事的束缚,免于人們受困于过去,而且能够使人们始终保持行动者的身份不断重新开始。阿伦特宽恕概念的提出对现实政治具有深远意义。关键词:阿伦特;宽恕;行动;尊重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

    学理论·下 2018年1期2018-10-23

  • 颠覆与重建:阿伦特视角下的马克思哲学
    晓蓓【摘要】在阿伦特的思想中有一个巍然耸立的形象就是马克思,在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反思过程中,她开始了对马克思哲学的批判。阿伦特给予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来重新理解马克思,她认为马克思哲学既是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批判,又囿于这一传统之中。以阿伦特眼中的马克思对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颠覆与重建作为研究主题,结合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分析,可以为了解马克思哲学提供一种新视角,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哲学提供新契机。【关键词】阿伦特 马克思哲学 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中图分类号】D09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年16期2018-10-22

  • 社交舆论场上的“平庸之恶”
    :电影《汉娜-阿伦特》讲述了公共事件中的“平庸之恶”,其背景是在极权统治的情况下,人们缺乏思考而盲目跟风导致事件极度恶化。反观社会现状,尤其是在社交舆论场中,“平庸之恶”的现象也多不胜数,如:“键盘侠”就是代表之一,那么在社交背景下的“平庸之恶”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该如何拒绝“平庸之恶”。这是文章要探讨的问题。关键词:汉娜·阿伦特;平庸之恶;社交场域《汉娜·阿伦特》讲述了出生于德国的犹太裔美国女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的生平,特别以其担任《纽约客》特约记者到以

    东方教育 2018年21期2018-08-22

  • 国内对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理论研究述评
    科交叉的理论。阿伦特是最早对公共领域进行研究的哲学家,奠定了公共领域的理论基础。本文对国内阿伦特关于公共领域理论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有更多研究者从中受益。【关键词】阿伦特;公共领域;研究述评国内学术界对阿伦特的研究主要是对她的大部分著作和论文的翻译和一些关于她的著作和论文,由于阿伦特思想的原创性何恩在国内的研究热度,她的观点经常引起学者们的激烈争论。目前,国内目前已翻译的阿伦特著作有《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条件》、《耳仔路撒冷的艾希曼》、《在过去与未来之

    智富时代 2018年6期2018-08-06

  • 政治审美化与主体判断
    摘 要: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她一反实证主义和规范的研究方法,认为行动具有高度的审美性,美学的态度成为观看个体在参与现代性活动的慢镜头。同时行动的展开过程也是思想家思考的心路历程,即便具体的事件与我们生活的世界脱离,但是,审美依然可以作为一种观看的态度,通过理解与现实达成和解。关键词:阿伦特;政治审美;理解政治审美化就是以“审美”的态度来审视政治。阿伦特在她的《人的境况》中公然提出了一种审美化了的政治学。她认为,政治学的目的已经不再重

    报刊荟萃(上) 2018年4期2018-05-09

  • 阿伦特保守主义教育哲学启示
    学家和哲学家,阿伦特的成就已经得到广泛的肯定,而作为一个教育者的她,思想上有强烈的古典主义倾向在教育哲学上表现出坚定的保守主义姿态。她果断指出了困扰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的问题即教育权威的丧失。在她看来教育的本质是“诞生性”,新来者既需要得到权威的庇护又需要以合理的方式介入既有的社會生活,而教育的目的,正是以行动切入世界,指向积极生活的。关键词:阿伦特;保守主义;教育哲学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11-01

    学理论·下 2017年11期2018-03-26

  • 被我们忽略的巨著
    思郁今年重读阿伦特,重点阅读的是她的《人的境况》、《反抗“平庸之恶”》、《康德政治哲学讲稿》等,尤其是《人的境况》这本理论著作,私人以为,这是最被我们忽略的巨著。我几乎是被一种阅读的狂喜牵引着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这本书。这本著作重新激发了我的思考。而思考和判断几乎就是阿伦特后期著作的生命力,她后期的《精神生活》——中文版的《精神生活》翻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很可惜——并未完成,但是对思考、責任与判断的认知划分,在我们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有着重要的意义。阿伦特对艾希

    读读书 2017年2期2017-08-23

  • 雾霾、发展主义与技术批判
    题的可靠路径。阿伦特基于其特殊的经历和独特的极权主义分析,认为技术一方面有助于人们构建一个稳定的世界,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技术日益显现出了它的极权性质,即让人变得多余,让人性处于危险之中。关键词:雾霾;发展主义;技术批判;阿伦特Abstract: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awareness of the public, fog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2期2017-07-12

  • 教育场域中的“集体无意识”:阿伦特“平庸之恶”的教育学探析
    夏青摘 要:阿伦特指出,无思想是当前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在当前的教育场域中,以“集体无意识”为体现的“平庸之恶”同样普遍地存在着。“技工式”教师、“沉默的”学生、“无助的”家长这三类教育群体作为教育场域中“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影响教育的发展。解蔽教育场域中“集体无意识”的路径在于:问题意识的培养;返回内心的独处;对情绪化的审视;融入世界的眼光。关键词:“集体无意识”;教育;“平庸之恶”;阿伦特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年3期2017-06-29

  • 汉娜·阿伦特的“思”及其理论意义
    倩摘要:汉娜·阿伦特以对20世纪的一系列政治问题的反思著称于世。对“恶”的思考构成了阿伦特思想体系的重要维度。“不能思想”是“平庸的恶”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思想意味着通过言词交谈,是“我”与“自我”之间的相处、对话。“思”是克服“平庸的恶”的根本方式。“根本恶”依赖特殊语境,“平庸的恶”则成为人类必须长期面对的恒常境况。在现代世界,“思”与“行动”呈现出悖论,但“思”和“行动”依旧是可能的。关键词:阿伦特;恶;思想;自我中图分类号:B505文献标识码:A文

    中州学刊 2017年5期2017-06-07

  • 教师专业认同度提升的有效策略探析
    在理解国外学者阿伦特的“行动”理论—实践产生理论、理论为实践做准备的基础上,剖析当前教师专业认同度存在的问题,即教师的无认同概念和伪认同度导致教学行动低效。据此,要加强对教师个体层面的关注;培育实践共同体,营造教师专业合作主义文化;制度上赋予教师更多的权力空间,以便教师在教学行动中思考生成专业认同,不断提高专业认同度,再将其融于教学行动,有效开展专业实践,实现教师生命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键词]教师专业认同度;教师专业发展;阿伦特“行动”理论[中图分

    现代教育科学 2017年3期2017-05-30

  • 阿伦特的视角解读现代性引发的道德危机
    摘 要:汉娜·阿伦特作为一位富有原创力的政治哲学家对现代社会的某些问题做出过若干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其中,她对现代性的分析引发了当下对现代性的道德后果的思考。关键词:阿伦特;现代性;思考现代社会最本质的特征便是现代性了,“现代性”通过新的技术、新的运输方式和交往方式、产品的分配方式和消费方式、现代艺术而散布到日常生活中去。“现代性”体现的是理性和启蒙的精神,它相信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人类将从压迫走向解放。整个中国当前就存在于暂时

    博览群书·教育 2017年1期2017-04-18

  • 阿伦特早期对奥古斯丁爱的观念的阐释及其意蕴
    观念进行解读,阿伦特发现,在奥古斯丁的著作中蕴含着深切地世间性关怀;邻人之爱,作为奥古斯丁所谓的“他人朝向我自身的意志”,就是社会性的纯爱,它是共同体或社会中的人际之间的粘合剂。而阿伦特在这部著作中所探讨的主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甚至用语,也预示了她后来政治哲学研究的主题和道路。关键词:《爱与圣奥古斯丁》;阿伦特;奥古斯丁;世间性;社会性纯爱中图分类号: B50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2-0125-07作者简介:

    社会科学 2017年2期2017-04-17

  • 论积极生活:《人的境况》内容分析
    动的深入分析,阿伦特认为政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它使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得以彰显,而公共领域是自由得以彰显的“行动”的场所,是作为积极生活方式的政治的“显现空间”。《人的境况》一书可以说是阿伦特第一部具有体系性的政治哲学著作,这一著作的主题是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对哲学与政治之间关系的思考,把每一个人重新又带回到了“思考”与“行动”的问题上。也正是阿伦特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从而倒转和颠覆了西方哲学几千年以来一直推崇的“沉思”的传统。行动;积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4期2017-04-15

  • 马克思关于“庸人及其国家”的思想及其意义
    〕 尽管汉娜·阿伦特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误解,但她关于“反抗‘平庸之恶”的分析与马克思的“庸人及其国家”论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可以说,马克思是她这一思想的先驱。马克思认为君主专制体制下的德国是“庸人的世界”,庸人既不愿做自由的人,也不愿做共和主义者,庸人的世界是政治动物的世界;君主专制原则与人的原则是对立的,统治者的统治造成的是大多数人的无头脑、非理性的崇拜,人的自由 、权利和义务遭到禁止;同时,专制体制对新思想具有熏染和戕害作用;马克思将反

    理论探索 2017年1期2017-03-09

  • 阿伦特判断力思想的流变 ——从公民理性到鉴赏判断
    徐 亮阿伦特判断力思想的流变 ——从公民理性到鉴赏判断徐 亮阿伦特理解“哲学与政治”的古老冲突,因此反对将政治的理解哲学化。相对于真理,阿伦特认为在政治生活中,公民理性比哲学理性更重要,这意味着公民个人应有多样化的意见和观点。然而,多样化的意见难免有主观主义倾向,为了化解个体化的政治意见滑入主观主义的深渊,阿伦特力图寻找意见的确定性根源,并转向从康德第三批判中的鉴赏判断力中吸取理论资源。阿伦特解读了鉴赏判断的社会性、公共性及可交流性的特征,并认为鉴赏判断在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2-26

  • 同道同行:汉娜·阿伦特与玛丽·麦卡锡
    朋友”。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出生在德国的犹太裔思想家和政治理论家,一九四○年代为逃避纳粹迫害逃亡到了纽约。玛丽·麦卡锡(1912-1989)是美国作家,活跃于纽约知识分子社交圈,最擅长在其小说和评论文章中冷嘲热讽,以毒舌著称。一九四四年,她们初遇于纽约曼哈顿的一个酒吧。那时,阿伦特刚到美国三年,在美国朋友眼中,她传递着一种权威,代表着更加古老深刻的欧洲文化。作为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两位哲学大师的门生,阿伦特这位对诗歌有着特殊爱好的思想者,“

    书城 2017年2期2017-02-20

  • 阿伦特思想中的保守向度研究
    林伟毅阿伦特思想中的保守向度研究林伟毅(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阿伦特的思想中包含着一种保守的向度,这一向度是作为一种思想的成分展现的。在阿伦特那里,对传统的保守是与对宗教、权威的保守同时的。在实质的意义上讲,保守是对自由的保守。在阿伦特那里,保守不是恢复,在政治领域,对恢复的追求是危险的。在政治领域,阿伦特更重视启新的能力,但在教育领域,阿伦特认为,树立权威性与保守权威性,是有重要意义的,其意味着我们对世界的责任。保守;自由;教育;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5期2017-01-12

  • 两个旅行者的故事
    玛丽·麦卡锡被阿伦特怀疑主义者的机智所震撼。阿伦特笑着说,美国还没有“定型”,这还是一个小店主和农民的国家,与其说这是个新世界,不如说更像一个“旧世界”,这里的社会视野非常狭隘,和这个国家的开国者拥有的政治视野根本不可同日而语。不难想象麦卡锡在汉娜·阿伦特身上发现的那些特质,正如一位崇拜阿伦特的耶稣教信徒所写的,她“具有在现代黑暗时代的废墟中进行诗意思考的天赋”。但她们的友谊也经历了考验。1945年,在纽约的一次聚会上麦卡锡说了错话。在谈话中,大家谈起法国

    财经 2016年33期2016-12-24

  • 政治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应许”?
    ,基本可以看作阿伦特政治思想的注脚,其中第六章“政治入门”尤有价值,体现了阿伦特对政治以及政治学的基本理解。阿伦特名之为“导入政治”,意在表明如何进入对政治的观察与思考。该篇涉及政治的概念、政治的目的、目标与意义,涉及核武器时代的战争与和平、革命、战争与暴力等问题。阿伦特指出,哲学、神学、历史学和教育学围绕着“人”做文章,其特点是“非政治”。政治学则当以“世界”为中心关怀。“世界”,即人通过行动与他人发生联系而产生的空间,不能脱离个体的人而存在。依阿伦特

    廉政瞭望 2016年21期2016-12-07

  • “爱世界”的独行者 ——人的美学视野中的阿伦特
    的美学视野中的阿伦特郝敏晶汉娜·阿伦特是二十世纪一位极具争议也极富魅力的犹太女性,她因政治哲学家和海德格尔情人的身份备受关注,也是敢于打破国家和文化界限的现代学者。作为殉道者、践行者的阿伦特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路上独行,在对爱与世界的不懈追求与探索中,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完善和诗化人生的开显。阿伦特 爱世界 人的美学一、在爱的世界里阿伦特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爱”,她用自己的爱情、事业等体验式的经历和探索式的理论、作品去诠释和呈现这个概念,让“爱”真正在世

    长江丛刊 2016年24期2016-12-06

  • 政治能够给我们怎样的“应许”?
    ,基本可以看作阿伦特政治思想的注脚,其中第六章“政治入门”尤有价值,体现了阿伦特对政治以及政治学的基本理解。阿伦特名之为“导入政治”,意在表明如何进入对政治的观察与思考。该篇涉及政治的概念、政治的目的、目标与意义,涉及核武器时代的战争与和平、革命、战争与暴力等问题。阿伦特指出,哲学、神学、历史学和教育学围绕着“人”做文章,其特点是“非政治”。政治学则当以“世界”为中心关怀。“世界”,即人通过行动与他人发生联系而产生的空间,不能脱离个体的人而存在。依阿伦特

    廉政瞭望 2016年11期2016-11-19

  • 《政治的应许》:阿伦特政治思想的注脚
    看法又是如何?阿伦特说,今天,人们更加不信任政治了,政治很可能彻底从世界上消失。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政治”消亡,取代政治的将是事务性管理。在世界政府的想象中,存在的也只有官僚化管理。在这样一个普遍非政治的时代,阅读阿伦特逆流而上谈论的“政治的应许”,仍值得每个人深思。手稿《政治的应许》写于阿伦特《我们时代的负担》(再版更名为《极权主义的起源》)出版之后,约在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阿伦特认为,单一的人,无论是个体,还是整齐划一、失去独特性的个体组成的人群,

    中国民商 2016年11期2016-11-15

  • 浅谈汉娜?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观点的误读
    摘 要:汉娜·阿伦特在对马克思的劳动观点进行“批判”时,存在三方面的误解:一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学说是对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反抗;二是认为马克思“劳动的观点”着眼点是“劳动的废除”;三是认为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没有区分“劳动”和“工作”。文中通过探讨阿伦特在对马克思的劳动观点的误解,来加深我们对马克思论人的本质属性的理解。关键词:汉娜·阿伦特;马克思;劳动;误读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5-015-02阿伦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5期2016-09-24

  • 好生活与脆弱性 ——阿伦特和纳斯鲍姆相关思想论述
    与脆弱性 ——阿伦特和纳斯鲍姆相关思想论述叶晓璐(复旦大学 哲学学院,上海 200433)摘要:“好生活”向来是伦理学探讨的一个主题。阿伦特认为好生活就是在人类事务领域通过行动和言说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卓越性,而纳斯鲍姆认为,好生活是通过行动把潜在的美德实现出来与通过在城邦中过政治生活和与另一个人进入友爱关系来繁荣自己的人性。但是“好生活”又往往与脆弱性相连,在阿伦特那里,这一脆弱性源于行动的三重困难;而在纳斯鲍姆那里,则是由于受到运气的影响。两者对这个问题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04-03

  • 汉娜·阿伦特和三个男人
    霍源江汉娜·阿伦特(1906—1975)是20世纪颇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说起她,人们自然而然想到纳粹战犯艾希曼和那部引起广泛争论的报道《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极端的恶”和“平庸的恶”的讨论。而其成名作《极权主义的起源》对思想界贡献不容低估,关于帝国主义、极权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的认识和辨析为政治理论的研究提供了启示。而在哲学界,《人的境况》好像更受喜欢。与一些书斋学者和作家不同,阿伦特不是那种循规蹈矩、独居一室的思考者,在重重叠叠的书浪中无声地度过寒暑冬

    世界文化 2016年3期2016-03-15

  • 第四种支配类型:暴力支配
    理论以及汉娜·阿伦特关于暴力的思考来探讨支配的第四种类型——暴力支配,主要从政治领域出发去探讨暴力支配的特征、运作、管理干部以及利弊等内容。通过对暴力支配的有关分析,为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导致的暴力,提供新的处理暴力问题的思路。[关键词]韦伯;正当性;支配类型;阿伦特;暴力支配引言在现代社会,暴力问题广泛存在于国际国内的政治生活中。既有地缘政治问题、种族问题、民族问题以及宗教问题导致的暴力,还有人民内部矛盾导致的暴力,比如我国经常被报导的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6年2期2016-03-07

  • 阿伦特手册》:走进阿伦特的思想
    社共同主办的《阿伦特手册》新书发布会暨中德对话“实践生活——汉娜·阿伦特的政治思考”在三里屯PageOne书店举行。《阿伦特手册》主编,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托-苏尔政治科学研究院编外讲师,汉娜·阿伦特在线网站总编沃尔夫冈·霍尔教授,应歌德学院之邀访华,并出席了本次活动。一同出席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陈伟教授,他们就阿伦特的生平、作品和政治思想展开讨论。近年来,汉娜·阿伦特的名字在学界炙手可热。她的几部重要著作接连在国内翻译出版,并吸引了一众读者,其思想也藉此得到

    出版参考 2015年3期2016-01-19

  • 文化公共性视野下的审美与艺术问题 ——汉娜·阿伦特美学思想初探
    题 ——汉娜·阿伦特美学思想初探○于云将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定位为美学家,阻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习惯于将阿伦特定位为政治思想家的学者们,他们会说阿伦特对美学并不关心;一方面是美学界的同仁。从传统美学的角度看,阿伦特也许不能算是美学家。但是,假如我们像韦尔施一样尝试重构美学:“美学丧失了作为一门特殊学科、专同艺术结盟的特征,而成为理解现实的一个更广泛、也更普遍的媒介。这导致审美思维在今天变得举足轻重起来,美学这门学科的结构,便也亟待改变,

    文艺评论 2015年7期2015-09-29

  • 一部有关阿伦特的百科全书
    涛盼望已久的《阿伦特手册:生平·著作·影响》(Arendt-Handbuch: Leben-Werk-Wirkung),终于在今年初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了,这的确是学术界的一件幸事。《阿伦特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的书名包括了“生平·著作·影响”三个部分。在生平中,由她的传记作者扬-布吕尔(Elisabeth Young-Bruehl)以简短传记的方式,对阿伦特的哲学、政治和文学的背景与状况进行了准确的描述。著作部分对她所有的重要著作都做了介

    读书 2015年5期2015-09-10

  • 人性之恶的伦理追问:《冷血自传》与《汉娜•阿伦特》的比较
    传》与《汉娜•阿伦特》的比较张伏(燕山大学文法学院066004)摘要:电影《冷血自传》与《汉娜•阿伦特》探讨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什么是人性中的恶。但是《冷血自传》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这个问题在电影《汉娜•阿伦特》中得到了解答,通过审视纳粹分子艾希曼的内心世界,汉娜•阿伦特将人性之恶分为两种:极端之恶与平庸之恶。并且认为,世间那些极端的恶都是由普通人犯下的。关键词:《冷血自传》;《汉娜•阿伦特》;人性之恶一、《冷血自传》中人性之恶的伦理困境1959年岁末,三

    大众文艺 2015年24期2015-07-13

  • 女性作家的人文情怀
    摘要 阿伦特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分析,也有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她的生活经历决定了其思考和写作的主要内容。理清阿伦特作品中核心概念的特质,可以进一步挖掘出其创作的核心指向。关键词:汉娜·阿伦特 行动 沉思汉娜·阿伦特的作品既有对思考对象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有对现实生活宏大热情的人文关怀。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生活经历决定了阿伦特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写作风格。她将指涉广泛的写作内容包融于随性洒脱的笔法之中,也把对这个世界的热爱展现得淋漓尽致。一 阿伦特的人生

    作家·下半月 2015年6期2015-05-30

  • 阿伦特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之超越
    喻中可以看出。阿伦特在批判、抛弃西方政治哲学传统的基础上,借现象学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善待政治经验的新政治理论。这种政治理论充分考虑到人的多样性事实及创生性境况,并致力于捍卫人的本真性。阿伦特的努力源于她对现代社会以及极权主义的深刻反思,是在极权主义废墟上试图超越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澄清政治经验的一种颇有意义的尝试。〔关键词〕汉娜·阿伦特;施特劳斯学派;政治哲学;洞穴喻;极权主义〔中图分类号〕D0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

    党政研究 2015年1期2015-02-11

  • 当代政治哲学的走向
    爱这个世界”的阿伦特和“追求人类解放”的马克思是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政治观”都对当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阿伦特对“政治”的理解,走的是一条从哲学“沉思”开始,最后又回到哲学“判断”的“政治的哲学解答”之路,所以她无法根本跳出“沉思生活”的领域。但阿伦特对人类“黑暗世界”思考的背后,却巍然耸立着马克思的形象。而马克思通过其在现实“经济”领域中阐释“政治”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根本上实现了对“政治的经济学解答”,使政治问题在现实经济事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4期2014-08-16

  • 诗意栖居的影子
    都满含爱意——阿伦特1924年,马堡大学,如花的18岁。课堂上,他远远地望见了她,似乎有一圈光晕挥之不去。凝神看去,她一袭绿衣,脖颈修长,姗姗可爱。她说话的时候更美,旁征博引,他不禁暗暗叹服。海德格尔年纪比她大一倍,已有家室。他醉心于抽象思维,是个略显无趣的思想家。他是大师,但他首先是个男人。阿伦特整日和母亲相处,遂觉得大学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海德格尔是她遇到的第一个男人。他侃侃而谈,那些希腊哲学家们在他的课堂上一一复活。大学,白衣飘飘,18岁的年纪上

    视野 2013年7期2013-10-22

  • 关于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思考
    0080)关于阿伦特政治哲学思想的思考王大朋(黑龙江大学,哈尔滨 150080)阿伦特认为,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政治哲学传统是哲学对政治的扭曲和压制,这是一种“非本真的”政治哲学。西方政治哲学的传统源于哲学和政治之间的紧张关系。哲学和政治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二者的关系能否调和,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论述展现了阿伦特独特的思维运思和脉络。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灾难沉重的时代,从极权主义统治的“根本的恶”到艾希曼审判的“平庸的恶”,这种转变标志着阿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5期2013-04-12

  • 哲学与政治的张力 ——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扬—布鲁尔:《阿伦特为什么重要》,刘北成、刘小鸥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美籍犹太裔人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被公认为20 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哲学家之一。在国外,自20 世纪50年代《极权主义的起源》问世以来,她的思想就逐渐引起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文学和美学等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可以说,今日之阿伦特在世界范围内名声鹊起,“除她之外,还没有一个20 世纪的政治作家受过大家如此多和如此广泛的关注”。②扬—布鲁尔:《爱这

    山东社会科学 2013年1期2013-04-07

  • 阿伦特的霍布斯*
    00071]论阿伦特的霍布斯*陈建洪[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阿伦特;霍布斯;权力思想;资产阶级;政治哲学在20世纪西方政治思想中,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以不同的面目而复活,并且在这个世纪强势延续。作为20世纪独具特色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同样也从自身的理论角度解读并批判了霍布斯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政治旨趣。本文综合考察了阿伦特关于霍布斯的解读,并且围绕这两个依旧晦暗不明的问题展开思考:如何理解和评价阿伦特的霍布斯解读?这个解读与阿伦特政治思想本身之间又有什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12-09

  • 阿伦特的自由概念
    涂文娟摘要:阿伦特把古希腊的城邦生活作为实现政治自由的典范。认为只有摆脱了家庭生活、生产劳动的必然性领域,进入具有绝对平等的公民身份的领域,政治自由才能实现。阿伦特的这种观点一方面夸大了城邦生活在古希腊世界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与近代以来政治参与的扩大、生产劳动地位的提升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紧张。通过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派、黑格尔、马克思、政治自由主义的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阿伦特自由概念的实质和局限。关键词:阿伦特;自由;劳动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

    求是学刊 2009年5期2009-11-28

  • 徘徊于“现象”和“判断”之间
    [内容摘要] 阿伦特的公共领域的思想论述是奠基在现象学的基础上的,她反对西方哲学传统的“表象”和“实在”的区分,主张将公共领域建立在“现象”之上,从而避免为了“真理”的要求而毁坏公共领域,但是,为了弥补现象所造成的任意性,阿伦特又将其公共领域建立在美学之“判断力”上,以“反省判断”以及“想象力”构建公共领域。[关 键 词] 阿伦特;公共领域;现象;判断;想象力。[作者简介] 王江涛,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6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思想史、政治哲学。阿

    社会科学论坛 2009年10期200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