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史
- 民国史家的中国戏曲演进路径设计与模式治史
书馆所作《宋元戏曲史》行将脱稿。1913年4月至1914年3月,该书陆续刊载于商务印书馆印行的大型学术期刊《东方杂志》第9、10卷上。1915年9月,该书由商务印书馆初版单行本,隶属于“文艺丛刻甲集”。王氏在《自序》中自信地交代《宋元戏曲史》撰著连同他之前的一系列基础性研究①,包括戏曲作品蒐罗、考订,戏曲源头追溯,曲调、脚色流变梳理等,正是在努力建构一种“观其会通,窥其奥窔”(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3)的专门之学,即戏曲史学。《宋元戏曲史》的成书标志着具
文艺理论研究 2023年4期2023-12-11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跨学科书写
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划时代贡献在于开创了20世纪上半叶以现代学术视野书写中国戏曲史的先河。王国维之后,更多的追随者陆续进入戏曲史研究领域,从而诞生了一批通史和断代史性质的戏曲史专书,如《中国戏曲概论》(吴梅)、《中国戏剧史略》(周贻白)、《中国戏剧简史》(董每戡)、《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明清戏曲史》(卢前)、《元曲概说》(盐谷温)等,形成了中国戏曲史研究的第一个繁荣期。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书写受到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影响而展示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1期2023-09-22
- 戏曲史相关概念在“十七年”时期的确立及其学科史意义
念”。虽然民国戏曲史学人已经具备了“下定义”的概念思维,并出现了诸如“真戏剧”“剧场”之类的概念,但共识性不高。究其原因,是参照西方而初步拟定的概念未必完全适用于中国戏曲,完整、严谨的概念体系有待进一步建设。随着中国进入“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科继续发展。一方面,学术共同体初步形成;另一方面,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观念逐渐更新,思维方式开始转变,从而导致大范围内“是什么”的论争不断出现。上述变化直接推动了概念体系的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旧概念的商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6期2023-01-25
- 用活三种文化 讲好四史故事
——全力守好“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责任田
中,增设“中国戏曲史”课程,并使用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与戏曲表演、台词身段等参与性极强的实践课程相比,这是一门相对“冷僻”的基础史论课。如何挖掘中国戏曲史里的思政教育元素,让青年学子关注戏曲、感知戏曲、喜爱戏曲、传承戏曲,使之成为一门正能量、有温度、“能补钙”的专业课程,是我们从接受任务、备课之初就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2021年正值建党百年,中央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给课程思政带来了丰富的资料素材、烘托了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12-28
- 从尝试到范式: 编年体戏曲史著刍议
——兼评程华平《明清传奇杂剧编年史》
历程,客观呈现戏曲史实际情形,逐渐为戏曲史学人所采用,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主要有: 《中国戏曲史编年·元明卷》(1994年)、《中国京剧编年史》(2003年)、《近代上海戏曲系年初编》(2003年)、《明清传奇编年史稿》(2008年)、《清代戏曲史编年》(2008年)、《民国戏曲史年谱》(2010年)、《明代宫廷戏曲编年史》(2020年)等。应当说,这些成果展示了学界对戏曲史研究的不懈探索,也标志着编年体撰著方式渐成新的学术增长点,为学界认可和接受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11-05
- “中国戏曲史”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教育实践
期间修过“中国戏曲史”课程,受益匪浅,目前在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攻读戏剧学博士学位。受疫情影响,2020年暑期至今留在国内,在某艺术学院兼课,主讲“中国戏曲史”。作为留学生,对课程思政有深刻感受,也因此积极主动地结合自身感受细致挖掘“中国戏曲史”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一、“中国戏曲史”的课程思政价值“中国戏曲史”是戏曲类专业必修课,全面介绍中国戏曲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各重要历史时期的发展特色、主要作品和经典戏曲人物,讲述中国戏曲艺术在不同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2年9期2022-08-10
- 唯物史观与“十七年”时期戏曲史书写*
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为代表,该类史著剥离掉戏曲活动构成的舞台维度,只考察作为文学样式的戏曲的演进。“曲模式”以吴梅《中国戏曲概论》、卢前《中国戏剧概论》、王易《词曲史》为代表,该类史著抽取出戏曲中的“曲”元素,梳理与“诗”“词”血脉相承的“曲”的流变。戏曲史实际被“曲”史所代替,曲辞、曲唱成为历史讲述的核心内容。“剧模式”以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为代表,兼顾戏曲的“文学性”与“舞台性”,史述内容既包括剧本创作概况,也包括舞台演出情形。三种述史模式的根本区别
文化遗产 2021年5期2021-11-28
- 书评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在创作《宋元戏曲史》前他已经创作了《曲录》、《戏曲考原》、《唐宋大曲考》、《优语录》、《古剧脚色考》等戏曲相关论著,为《宋元戏曲史》的问世打下了基础。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序中表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作者有感于元曲文献搜集程度与其艺术高度不符,力图为其正名,故作此书。
戏剧之家 2021年7期2021-11-14
- 吴国钦教授简介
东汕头人,著名戏曲史家、古代文学学者,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57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1961年9月本科毕业,师从王起(季思)教授攻读宋元明清文学(以戏曲为主)研究生。1965年7月起任教于中山大学。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中国戏曲史》《中国古代文学史》等课程。参与王起先生主编的《元杂剧选注》《中国戏曲选》《全元戏曲》的校注与编写。发表论文及评论文章多篇,出版专著多种,主要包括:《中国戏曲史漫话》,通过对戏曲史上100个问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10-10
- 戏曲表演艺术特质之历史形塑
关键词:戏曲;戏曲史;戏曲表演;戏曲理论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21)01-0042-04中国传统戏曲重抒情,以歌舞表演见长。它的表演艺术光彩夺目,曾经倾倒历代无数的观众。戏曲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质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迄今已有众多的鸿篇巨著阐发和探究过,尤其是从美学理论的层面进行研讨。而本文则另辟蹊径,尝试从戏曲历史发展的脉络探讨型塑其艺术特质的直接媒介。本文将选择戏曲发展史之早期、中期和晚期的三个历史阶段,依次讨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1期2021-04-22
- 重写与重构
——近四十年戏曲史书写嬗变述评
展,不难发现,戏曲史著述从数量到质量的变化,集中体现了研究者的学术理念与总体水平。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开始,20世纪的中国戏曲史著述,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戏曲史书写,走过了从重写到重构的历程。在80年代中期“重写文学史”的学术思潮中,重写戏曲史的呼声也不绝如缕。大批重新面世的戏曲史旧作、经过修订重新出版的戏曲史著述首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进入21世纪,戏曲史的书写从观念到话语都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四十年戏曲研究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12-02
- 李卓群 既想一直青春下去,也想一夜之间白头
》制作了“中国戏曲史上第一部商业预告片”,以4K高清格式投放到北京的地铁公交后,吸引了一批没看过京剧的年轻人走入剧场。这部宣传片随后进入到美国演出商的视野,还走上了日韩等国推介会。然而,总是大胆出圈的李卓群,并不是以影视的方式改造京剧。她的创新宣传得以成立乃至延续,始终是因为作品本身秉承了京剧的经典审美。李卓群敢直言“不像”,是因为她确信自己的作品并没有背离京剧本体,她相信最纯正的京剧禁得起多样甚至陌生的打开方式。如她所言:“并不是说要骗观众去走进剧场,它
优雅 2020年9期2020-09-08
- 20世纪以来戏曲史论研究方法初探
学者开始对中国戏曲史进行系统研究,对戏曲艺术中的声腔、剧种、表演方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探索,为的是更全面地展现戏曲艺术的面貌。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周贻白的《中国戏剧史长编》、张庚与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作为不同历史时期的戏曲史论著作,各自的观点迥然相异。本文拟通过对这三本戏曲史进行比较研究,从他们各自的著作中发掘中国戏曲特征以及二十世纪以来中国戏曲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规律。【关键词】戏曲史;《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史长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图分类号:J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2020-07-20
- 近五年戏曲学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以2015—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相关项目为观察中心
)、《民国中国戏曲史著汇编》(程华平、黄静枫主编)、《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朱恒夫主编)、《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赵建新等点校、注解)等专著,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的“上党地区戏曲文物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王潞伟,17CZS063)、“中国古戏台题记文献汇编”(曹广华,18FZW026)、“稀见清代饬禁戏曲小说史料汇编与研究”(彭秋溪,18CZW030)、“清代四川地区移民会馆戏曲史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何光涛,艺术学19BB027)等项目,对戏曲剧种
艺术百家 2020年1期2020-07-13
- 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进化论文学史观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作为中国戏曲学科的开山之作,结束了此前中国戏曲一直处于名目混乱的状态。王国维在书中系统地阐释了他对于中国古代戏曲思想的研究以及总结了戏曲理论。一、成书原因《宋元戏曲史》成书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国情发生巨变的1912年。此时西方文化大规模的涌进中国,也是中西文化第一次大碰撞时期。各界学者们试图从文化方面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来达到救亡图存的目的。1897年,以严复为主的,包括夏曾佑、王修植等人在内的学者在天津举办《国闻报》的增刊《国闻汇编》
江科学术研究 2020年1期2020-02-26
- 《踏摇娘》研究综述
中国舞蹈史上与戏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其创新之处不仅在于“以歌舞演故事”的“情节性”突破,更在于男演员对于女性角色的艺术化饰演,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中国戏曲艺术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近代以来学术界对《踏摇娘》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性的梳理和分析是很有必要的,以便启发我们对《踏摇娘》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关键词】《踏摇娘》;戏曲图像;戏曲史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7-003
戏剧之家 2019年27期2019-11-05
- 20世纪以来戏曲图像研究综述
戏曲研究 戏曲史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50-0220世纪以来,学界对戏曲图像的研究总体上处于有一定认识与成果,但关注度较少。从1955年《中国杂技》出版,收录关于杂技的图像,到2007年《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系统的论述了图像与戏曲的关系。期间对于戏曲图像的研究虽颇有成果,但缺乏关注。自2007年后,随着大批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2019-08-06
- 吴梅戏曲史研究的继承与创见
代曲学大家,其戏曲史研究不仅集前代成果于大成,且含有不少自己独到的创见。他经过严谨的比较考证,确定了诸宫调在唐宋大曲至元曲中间所起的桥梁作用,断定宋金院本与元曲血缘关系密切,科学合理地解释了戏曲起源的问题。他还把明清戏曲纳入到戏曲史的研究范畴,将王国维武断腰斩了的中国戏曲发展史重新延续上来,取得了创建性的研究成果。吴梅用科学的态度推动了中国戏曲史及戏曲理论的考察研究,为现代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吴梅;《中国戏曲概论》;戏曲起源;戏曲史从宋元时代开
歌海 2019年6期2019-02-22
- 从割裂到统一:日本汉文学史的书写
——兼论狩野直喜《中国小说戏曲史》的意义及不足
。⑤《中国小说戏曲史》这部书的雏形是狩野直喜先生在京都帝国大学授课时的讲义。虽然我们在衡量其书写模式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他文学史,但是从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在西方学科理念影响下,文学史书写专一化扩大化的趋势。从统一涵盖在“中国学”这个大概念下,到脱离史学、哲学的影响,再到文体的进一步细化,对于汉文学史的书写也在朝着更为精深的层面迈进。但是由于明治时期整体治学风尚的影响,狩野一派的治学初衷也不可避免地朝着纯目的指向的方法论前进。所以狩野本身对于传统汉学的继承,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2019-02-20
- 当我们谈论戏曲史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王艺戏曲史是一门年轻的学问,中国第一本现代学术意义上的戏曲史著作,是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出版于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这一年的五月间,大总统袁世凯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十二月,袁世凯在京称帝,改元洪宪;也是这一年,梅兰芳头回在京城的戏园子里演出了倡导婚姻自由的京剧时装新戏——《一缕麻》《邓霞姑》,引起轰动。而早在梅兰芳编演这些时装新戏之前十几年的一九0二年,梁启超就发表过他为粤剧创作的洋装新戏《新罗马传奇》剧本,描写十九世纪意大利的民族
读书 2019年1期2019-01-11
- 清代杂剧研究格局的现代构建与反思
——以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为考察对象
上,民国时期的戏曲史著对清杂剧就有不少论述,涉及作家作品、文本体制、剧场、演出、发展历程等诸多问题,初步构建出了现代学术史意义上的清杂剧研究格局。学术史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摸清”前人留下的“家底”,以更准确、更有效地把握学术发展的脉络与走向,并以此作为再出发的起点。故此,本文不揣谫陋,冀对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加以梳理与分析,评价其中的利弊得失,以为今后清杂剧研究与杂剧史撰写提供参考与借鉴。一在被誉为中国戏曲史开山之作的《宋元戏曲史》(1912年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9年6期2019-01-09
- 民国时期戏曲史著中的古代戏曲学经典议题
论者或批评家从戏曲史中寻找焦点、开展论争、形成议题。而部分在文坛具有影响力的评论者,一旦提出某个观点,又将会引来众多商榷。讨论者可能并非活动在同一时代,但参与讨论的热情却是相同的。历代参与者的交流导致戏曲学史上涌现出大量跨时空的“对话”。部分议题依托戏曲文献长期流传,不断吸引进入该领域的晚学后生继续参与其中,它们也因此具有了经典性。那些在反复“对话”中诞生的若干戏曲史经典议题,对20世纪初刚启动的戏曲史纂工作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议题中所包含的戏曲史
文艺理论研究 2018年1期2018-11-13
-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介绍
淮河流域近现代戏曲史研究信阳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郭德华教授2017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淮河流域近现代戏曲史研究”(项目批号:17BB036)。淮河流域戏曲音乐文化在中国戏曲音乐文化版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题力求全面认识近现代淮河流域戏曲文化的演进过程,揭示近现代淮河流域戏曲发展历史的本质,使之成为区域性戏曲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区域性戏曲史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课题参考中国音乐史常用的“乐、律、谱、器、人”的分类研究方法,以历史文献、考古发掘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5期2018-09-12
- 祭祀、仪礼、戏剧的学理思考
神庙记》中关于戏曲史研究的主要脉络:戏——曲——声——腔。关键词:祭祀戏剧;礼乐;仪式;傩戏;戏曲史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2-0015-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2.003一先秦祭、礼、乐、戏浑然一体,民间祭礼尤其如此。故而有学者认为:祭祀活动中的戏剧现象是戏剧的“泛化”,表现为“泛戏剧”。“祭祀”与“戏剧”是不同的概念,“祭祀戏剧”则是新概念,涉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8年2期2018-09-10
- 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戏剧情节批评管窥
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由王古鲁翻译完成,并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作为一部异域学者的戏曲史著作,此书“配合着王氏的《宋元戏曲史》,初步描出了整个中国戏曲史的轮廓,开辟了这方面进一步研究的途径”[1]。该书受到中国戏曲研究界的关注,并得到肯定。吴梅在为《中国近世戏曲史》作序时对青木氏赞赏有加:“详博渊雅,青木君可云善读书者矣。”“青木君遍览说部,独发宏议,诣力所及,亦有为静安与鄙人所未发者。不尤为难能可贵耶?” [2]对《中国近世戏曲史》学术特点的认识和评价最
剧作家 2018年2期2018-09-10
- 论《宋金杂剧考》对《宋元戏曲史》的继承和创新
内,这比《宋元戏曲史》仅从曲调使用着眼,要全面得多。《宋金杂剧考》第一章就先解释了“宋杂剧”和“金院本”名称的误解,杂剧包含有宋代以前即已普遍流行的滑稽戏、唐代盛行的歌舞戏,还有傀儡戏,另外还补充了小杂剧和哑杂剧的内容。《宋金杂剧考》对于“金院本”的解释提出了和《宋元戏曲史》不同的概念,胡忌认为《宋元戏曲史》中对于“金院本”的解释过于狭隘局限,“金院本应该是伎者、伶人、乐人、乞者,在古代的界限是不易区分的,所以他们所演唱的底本是可以通同使用的”;第二章“渊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2018-04-08
- “戏改”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视野和观念的影响
“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出现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民间戏曲(各地方剧种和少数民族戏曲)开始全面进入学人视野,真正具有学理规范的剧种史研究与书写拉开序幕,延展了传统戏曲史述的时空维度;二是在古代戏曲作品分析中,在以往的文学性、戏剧性考察之外,又增设了思想性视角,并且随着意识形态对研究渗入力度的增强,文本审美评价渐居其次,“人民性”与“封建性”的辨析成为主流。上述变化体现了戏曲史学人视野的扩大和观念的调适。笔者认为,上述变化是由“十七年”时期所推行的“戏改”这一
文艺研究 2018年10期2018-03-04
- 《戏缘》,一部别样的戏曲史述
”的一部别样的戏曲史。第一时间大快朵颐地读完,突出的印象浮现出四个字:人,戏,书,缘。先说人。孙崇涛先生,生于浙江瑞安,与戏曲学界前辈王起(季思)、黄氏兄妹(宗江、宗英、宗洛、宗汉等)是同乡;先后毕业于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中文系、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研究生班戏曲系(导师张庚),与中国戏曲学院前后两任院长朱文相、周育德是同学。1981年毕业留院,历任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博士生导师、戏曲史研究室主任。2000年退休,应聘执教美国加州大学伯
博览群书 2018年1期2018-02-27
- 史料局限与模式偏颇:20世纪上半叶戏曲史纂批判*
20世纪上半叶戏曲史纂批判*黄静枫20世纪上半叶戏曲史编纂评价标准分为戏曲历史事实还原标准和演进途径设计标准两类。其中历史还原标准又分为史料选用标准和史料解读标准。“具”“确”和客观分别是史料选用与解读的标准,而“适当”是演进设计的标准。20世纪上半叶戏曲史纂在史料运用上存在比较突出的四大问题:放弃价值较高的直接史料的蒐罗,使用间接史料代替;戏曲文物使用率极其低下;戏曲文本类史料未能获得全面考察;除剧本、文人笔记和清宫档案外,其余种类的文字类史料未能普遍开
文化遗产 2017年4期2017-08-22
- 《杭州戏曲史》是否合乎胡适的“原料说”
学的研究者,对戏曲史的著作肯定不会陌生。从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这一戏剧戏曲学的奠基作以降,中国几代学者前赴后继,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从而形成了一大批成果卓著的宏伟巨著。其中既有通史类研究:《中国近世戏曲史》(青木正儿)、《中国戏曲史钩沉》(蒋星煜)、《中国戏曲发展史》(廖奔、刘彦君);也有断代史专著:《明代戏曲史》(金宁芬)、《清代戏曲史》(周妙中)、《中国近代戏曲史》(贾志刚编)、《中国当代戏曲史》(余从、王安葵),至于各种类型的地方戏曲史、剧种史则更是
博览群书 2017年6期2017-08-10
- 情理结合,见解独到
阙真《杭州戏曲史》是郭梅女士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部总结性著作,可以说是对杭州古典戏曲研究进行了又一次全面、深入、细致的发展性拓展。它大大提升了戏曲这一文学样式在杭州文学中的地位,将之从传统意义的俗文学提升至了古典文学艺术的范畴。全书共八章,以宋、元、明、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后为轴线,旁征博引历代相关资料,耐心详实考察杭州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曲折过程,从而描绘出其发展脉络,对杭州戏曲特有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研究和阐述,其材料丰富,治学严谨,具
粤海风 2017年3期2017-07-29
- 王国维的学术思想与治学方法
——以《〈红楼梦〉评论》和《宋元戏曲史》为例
评论》和《宋元戏曲史》为例邹梦远(中国传媒大学 文法学部,北京 100024)王国维作为一代大家,其学术思想及研究方法独树一帜。具体而言,王氏文学批评会通中西,将“悲剧”、“意境”引入中国;其诗学研究集“感性”与“理性”于一体,自成一家。从治学方法来说,主要有明“体”法、文献考据法、二重证据法、系统综合法、比较归纳法等。悲剧 《宋元戏曲史》 文体 考据1927年6 月2日,王国维之自裁给后人留下重重疑窦,然而这显然不足以泯灭其在学界的光辉成就。王氏有遵循守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2017-03-12
- 百年戏曲史教材之书写与戏曲学专业意识之建构
5000)百年戏曲史教材之书写与戏曲学专业意识之建构任 荣(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自《宋元戏曲史》连载至傅谨的《中国戏剧史》出版,戏曲史的书写走过了一百年。百年戏曲史的书写从另一个角度折射出戏曲学专业意识建构过程。《宋元戏曲史》虽将戏曲纳入现代学术体系,但其研究立足点是文学,缺乏以戏曲为中心的专业意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戏曲通史》出版并成为众多院校戏曲学专业的入门教材。此书将研究视角由文学转向艺术,开始了戏曲学专业意识之建构。《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09
- 古代戏曲理论中戏曲史述的逻辑演进及学术特征
古代戏曲理论中戏曲史述的逻辑演进及学术特征■黄静枫在“曲学”大行其道之时,戏曲史述被简化为曲史述;伴随戏曲作为叙事文学样式和综合艺术样式这两种观念的渐次清晰,“叙事理论体系”和“剧学体系”逐步形成,戏曲题材沿革和历代演剧更迭的梳理开始出现。同时,作为舞台艺术之戏曲的部分要素的流变也获得专门关注。古代戏曲理论中的戏曲史述具有零散驳杂、不成体系和陈陈相因、粗线勾勒的学术特征。古人戏曲史述历史对象的多样性有助于全面认识戏曲的本体内涵,而单一维度史述为后世戏曲史研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2-12
- 我所了解的蒋星煜先生的戏曲文献研究
——治学理念、治学方法和学术影响
星煜先生是我国戏曲史学界最有影响、最受人尊敬的前辈之一,他对戏曲文献研究的那种治学理念,不仅使他本人成果叠出,登上了戏曲学界最高成就的殿堂,也给我们后生学者以很大的启示和影响。蒋星煜先生的戏曲文献研究,确实为戏曲史论解决了许多悬而未解的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蒋星煜先生的影响,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时间,他给我们留下的丰富的文化遗产。蒋星煜;戏曲文献;治学理念;治学方法;学术影响蒋星煜先生已仙逝近两年了,他是我国戏曲史学界最有影响、最受人尊敬的前辈之一。而19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1-28
- 山东戏曲传播的社会背景
】民国;山东;戏曲史;传播研究山东自辛亥革命后,又经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军阀混战,到三十年代中期,由于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再加上时任全省最高长官的韩复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使抗战前的山东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可称得上物阜民安,教育维新,建设进步,被赞为“北方模范省”。直到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山东都是各方力量争夺的重要地区。加之南来北往的便利交通条件,各处的地方文化纷纷传入或“路过”,造就了民国山东既传统又兼收、既包容又挑剔的文化性格。对待民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5期2016-07-10
- 论卢前对《桃花扇》的接受与批评
要见于其《明清戏曲史》《中国戏剧概论》和《饮虹曲话》中。据卢前所作“自序”,《明清戏曲史》完成于1930年,起意是为接续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中国戏剧概论》最初由世界书局于1934年3月出版,《饮虹曲话》则有河南马集文斋民国间刻本。卢前受其师吴梅的影响,在戏曲研究中也偏重于“曲”,而非“戏”;而对于“曲”,则又偏重于斟酌音律、品评辞藻。他在《中国戏剧概论》序言中说道:“元明清三代的杂剧、传奇,这是以‘曲'为中心的。……我说过一个笑话:中国戏剧史是一粒橄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4-13
- 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的域外语境特色
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的域外语境特色■曹 莉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一直受到较高评价。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域外汉学研究成果,青木在地理环境论影响下采用南北框架史述模式;在西方戏剧观念影响下重视情节结构、关注剧场结构方面的研究,是受近代日本学术潮流的影响,充分体现了近代日本文化语境特色。充分了解这一点,对青木正儿中国戏曲研究的整体认识和评价有着重要意义。青木正儿 戏曲史 南北框架 情节结构 剧场结构青木正儿的《中国近世戏曲史》被认为是衔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016年3期2016-04-03
- 论近代戏曲的发展历程与主要特点
9年的近代百年戏曲史,可以19世纪末为界,划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是“花雅之争”的决胜期,以京剧为代表的“花部”戏曲胜出并代替“雅部”昆曲主导戏曲舞台;后期是以“新剧”为参照的改革期,戏曲的思想内容和舞台艺术面貌均有新变。反帝反封、救亡图存的精神特质,对悲剧美的有限接纳,以板式变化体为主的形式特征等是近代戏曲的主要特点。[关键词]近代戏曲;戏曲史;戏曲改革本文所说的“近代戏曲”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百来年戏曲,这是中国戏曲由古典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09
-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
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吴梅《中国戏曲概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廖奔《中国戏曲史》作为戏曲史写作的互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范式的变迁、学术视野的转换,及其带来的戏曲美学思想的嬗变,为戏曲史重建提供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关键词】戏曲史;元杂剧;昆曲;文辞;音律中图分类号:J82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1-0004-06一、戏剧史基石——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支
戏剧之家 2016年2期2016-03-03
-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为中心兼及几种重要戏曲史
)论中国古代戏曲史的重建——以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为中心兼及几种重要戏曲史薛晋蓉 (北京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 100871)【摘 要】从文学史建构的视角出发,将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吴梅《中国戏曲概论》、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廖奔《中国戏曲史》作为戏曲史写作的互文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探讨中国古代戏曲史研究范式的变迁、学术视野的转换,及其带来的戏曲美学思想的嬗变,为戏曲史重建提供更加宽阔的理论视野。【关键词】戏曲史;元杂剧;昆曲;文辞;音律一、
戏剧之家 2016年2期2016-03-03
-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略评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略评叶文萱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作为中国第一部史料戏曲学的奠基之作,王国维先生的《宋元戏曲史》有着极高的理论意义和史料价值。笔者通过对《宋元戏曲史》的研读,对其内容进行简述,并对其在中国戏曲史研究中产生的影响以及史料价值做进一步分析与论述。宋元戏曲;王国维;戏曲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作为其戏曲研究总结之作,也是中国近现代戏曲研究的奠基之作,原名曰《宋元戏曲考》,王国维与1913年1月5日致缪荃孙信中说道:“进为商
北方音乐 2016年13期2016-02-02
- 岭南戏曲研究资料考辨三则
儿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引用《萨州漂客见闻录》一书中的一段材料,描述了汕尾陆丰佛堂祭祀演剧的场景。其文为:《萨州漂客见闻录》(文化十三年之记事)记嘉庆二十一年之所见。“陆丰县(按广东省)有佛堂祭事焉。搭架舞台,而无屋盖,张幕,于六枚席大小之台上,以鼓、锣、三弦鼓乐,男女出场演戏。或与乍浦(浙江省)天后堂中演剧相同。以种种颜色涂面,或穿女服,或扮官人,合以锣鼓三弦鼓乐而舞也。”[9]该材料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36年2月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按:王古鲁译
岭南文史 2016年4期2016-02-02
- 浅谈王国维悲剧思想的演变
评论》、《宋元戏曲史》等文章中。本文试图从《宋元戏曲史》一书,浅谈不同时期王国维悲剧思想的演变。王国维;宋元戏曲史;悲剧思想王国维先生曾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文,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对古籍的细心解读精心整理,对中国戏曲史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宋元戏曲史》是他在戏曲研究上带有总结性的著作,其中最引人深思的就是关于“悲剧”的定义。从西方引入悲喜剧理论,并用于古典戏曲的研究,是
戏剧之家 2015年7期2015-06-01
- 传承“非遗”背景下的高校戏曲史课程教学改革
1021)中国戏曲史课程是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讲授中华传统戏曲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式化表演特点,梳理各剧种盛衰的历史。这门课程的设立对于学生了解戏曲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戏曲作为案头与场上并存的艺术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理论的形成,都有着历史与现实的意义。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后,不断有诸如粤剧、京剧等入选“非遗”,福建泉州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南音”,2009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年1期2015-04-14
- 建立南戏学的学术意义
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史上与“杂剧”“传奇”“花部”并列的四大古典戏曲形式,而在这四种古典戏曲形式中,南戏形成最早,产生于南北宋之际,是我国古代戏曲史上第一种成熟的戏曲形式。南戏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是留给我们的丰富多彩文化遗产。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剧作,仅据《永乐大典》、明徐渭《南词叙录》、清钮少雅《南曲九宫正始》等典籍记载,就有167种南戏剧目。南戏所创立的剧本形式、脚色体制、音乐结构、写意性的表演形式等,都奠定了中国戏曲的基本形态。但由于南戏产生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6期2015-03-18
- 王国维曲学研究综述
13年 《宋元戏曲史》在 《东方杂志》上连载开始,王国维的曲学研究就引起了学界的巨大关注。现存的王国维戏曲相关著作共8本:《曲录》(1908)、《戏曲考原》(1909)、《优语录》(1909)、《宋大曲考》 (后更名为 《唐宋大曲考》) (1909)、 《录鬼簿校注》 (成书于1910)、 《录曲余谈》(1910)、《古剧角色考》(1911)、《宋元戏曲史》(1913)。①《曲调流源表》现已佚,故不列入。前7本重在史料的搜集、校对、辑录。《宋元戏曲史》为集
嘉兴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4-17
- 论戏曲选集在戏曲史研究中的独立价值
向:宋元文学,戏曲史与戏曲文献研究。摘 要:戏曲选集在戏曲史研究中极少有人关注,但它保存了戏曲文献,体现了戏曲史由雅向俗、由案头剧向场上剧的发展进程,体现了戏曲体制的发展和观众审美观念的变迁,而这些方面从其他材料是无法认识到的。因此,研究戏曲史一定要研究戏曲选本,否则,写出的戏曲史必然不会有十分的完美。戏曲选集应当为戏曲史研究者所关注。关键词:戏曲选集;戏曲文献;戏曲史中图分类号:J809文献标识码:A戏曲史研究者通常所注意、研究的问题,多集中在具体的戏曲
艺术百家 2009年4期2009-08-19
- 努力开创古代戏曲研究新局面(笔谈)
来,治中国古代戏曲史的前辈学人和同行们差不多一致感觉到,我们的研究似乎走进了困惑,走进了尴尬。这不仅表现在就数量而言,其论文与专著数量不能与古代诗词文相比,就是与传统意义上同为说部的古代小说研究相较,也仿佛疲软难当,局面之寂寥与冷落,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有时数量并不能说明一切。相反,只有数量的无益叠加,而无质的突破,就只能是一种学术上的“重复建设”,从深层意义上看反倒是一种累赘与破坏。米兰·昆德拉曾忧心忡忡地指出:“一个社会富裕了,人们就不
文学评论 1999年4期1999-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