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戏曲研究资料考辨三则

2016-02-02 15:53林杰祥
岭南文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通志演剧潮剧

林杰祥

岭南戏曲研究资料考辨三则

林杰祥

岭南戏曲是岭南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其演剧形态融入了大量岭南方言、地方民俗与社会文化,从而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进入新世纪以后,岭南戏曲的研究十分繁盛,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资料和论述上的不当之处,需要加以订正,本文考定岭南戏曲研究资料中的三处讹误。

一、“《明史·阮通志》”与“飞龙庙演剧”考

在潮剧与岭南民俗的相关研究著作和论文中多次出现引自“《明史·阮通志》”的一则资料。该资料主要记载明嘉靖年间,饶平乌石人张琏起义之事。张琏起义失败后,村民为纪念他建立“飞龙庙”,每年六月初六在庙前演戏祭祀。

该材料的引用最早见筱三阳《有关潮剧历史资料》一文,在1961年发表于《汕头日报》。其文如下:

明嘉靖年间,饶平乌石村人张琏率众起义,于嘉靖三十九年五月自立飞龙国,势震闽、粤、赣三省,四十一年六月被擒斩首,当地人民为纪念张琏,在乌石村建设飞龙庙,每年六月六日演剧。(见明史阮通志的记载)[1]

其后有《潮剧史话》一文中亦有相关的记载。该文章作者署名“楚川”,1979年12月14日发表于新加坡《星洲日报》。其文云:“弋阳腔和昆山腔流入潮州,潮剧加以吸收,因而丰富和发挥了自己,剧目、音乐、表演技术都有了提高,仍保留南戏传统风格。地方史志和文人笔记有所记述,如《明史阮通志》记饶平人民纪念势震闽、粤、赣的张琏起义,每年六月六日演剧。”[2]

1990年陈韩星《广场戏与潮汕民俗》一文中又引用此材料:“据考明嘉靖年间就有以祭祀礼仪为主要特征的赛戏活动,如饶平民众为纪念起义失败的‘飞龙人主’张琏,在乌石村建飞龙庙,每年六月初六演剧祭祀(《明史·阮通志》)。”[3]该文于1990年发表于《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改名《潮汕广场戏与潮汕民俗》,发表于《中国戏剧》1991年第8期。其后《潮剧研究(潮剧广场戏研究专辑)》(1995年出版)、《陈韩星文论集》(2002年出版)、《潮汕游神赛会》(2007年出版)、《潮剧与潮乐》(2010年出版)等书中陈韩星的相关论述一直延用此说。

近年,相关著作对此材料亦多有引用。如叶春生、林伦伦著《潮汕民俗大典》中“赛戏”条:

据考证,明嘉靖年间就有以祭祀礼仪为主要特征的潮剧广场戏,如饶平民众为纪念起义失败的“飞龙人主”张琏,在乌石村建飞龙庙,每年六月初六演剧祭祀(《明史·阮通志》)。[4]

蒋明智《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岭南沿海篇)》中“广场戏溯源”:

史料如《明史·阮通志》记载,明嘉靖年三十九年,饶平乌石人张琏率众起义,建立“飞龙国”,两年后背擒遭杀,村民为了纪念他,特在村里建一“飞龙庙”,并定于每年六月初六日在庙前搭台演戏。[5]

然而经查考,《明史》中并无《阮通志》。考“阮通志”之名,一般将清代阮元主持编纂的《广东通志》(成书于道光二年,即1822)简称为“阮《通志》”或“《阮通志》”。筱三阳《有关潮剧历史资料》一文中的本意可能是注明文献出处为《明史》与阮《通志》。《明史》和阮《通志》是两部重要的史著,作者将二书并列使用,共同注明文献资料出处,这种情况在各类著作中有相关的例证。

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编《粤诗人汇传(第1册)》中“庞尚鹏”条记载:“(庞尚鹏)天启中赐谥惠敏。”下注云:“《明史》、阮《通志·列传十三》”[6]便是一例。《同治十年番禺县志(点注本)》卷四十二中“邝日广”条注云:“据《明史》、‘阮通志’、《胜朝殉节诸(臣)录》参修。”[7]亦可见一斑。

详细查考《明史》和阮元《广东通志》二书,其中有许多关于“飞龙人主”张琏的记述,但二书中都未见关于“飞龙庙”和“六月六日演剧祭祀”的相关记载。

阮元《广东通志》中关于“张琏”的记载主要见于卷一百八十八《前事略八》,其他相关记载则散见于各类传记中,如《宦绩录》、《列传》诸卷,均未见“飞龙庙”与“演剧祭祀”的记载。《前事略八》记载道:

(嘉靖四十年)八月,大盗张琏、林朝曦作乱。命提督侍郎张臬同都督刘显、余大猷等讨之。(《郭志》)

琏,故饶平县胥也,盗官银,觉,入贼中。阴刻石曰“飞龙传国之宝”,投诸池,伪与众渔,得以出。众视之,大惊,以为帝王符也。于是大浦贼萧晚、罗袍、杨舜相与歃血,推琏为长。琏自号“飞龙人主”,封袍等皆为王。劫兴宁长乐园,平和,使晚屯木窖。其党林赞据南靖为声援,吕细断汀、漳官兵所出之途。袍、舜出永定,连城绝饷道。王伯宣入海,导倭夷犯潮州,牵我兵不得相救,势猖獗甚。(《献征录》)[8]

上文所引材料每节末尾皆注明出处,分别为《郭志》(郭棐《广东通志》)、《献徵录》、《明史·刘显传》、《明史·陈瑄传》、《明史·胡松传》、《明史·谭纶传》,可见资料多出《明史》。据此查考《明史》一书,书中关于张琏的记载也大致如此。主要见于《陈瑄传》、《俞大猷传》、《胡松传》、《谭纶传》、《三佛齐传》(《外国列传五·三佛齐》)诸篇中,均未见“飞龙庙”与“六月六日演剧祭祀”的相关记载。

综上所述,筱三阳《关于潮剧历史资料》一文中的“明史阮通志”如今规范的表达方式当为“《明史》、阮《通志》”,而后来诸材料所注文献出处“《明史·阮通志》”当为此之讹误。另外,关于飞龙庙演剧祭祀张琏,《明史》和阮元《广东通志》二书中并未见相关记载,更无明嘉靖年间演剧之说。筱三阳《关于潮剧历史资料》一文中的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仅仅用于说明张琏起义的时间,并非演剧祭祀的时间,后世学者转引此材料时产生讹误,从而产生了“明嘉靖年间就有以祭祀礼仪为主要特征的潮剧广场戏”的论述,其说不当。

潮州饶平今有祭祀张琏的“飞龙庙”,位于潮州市饶平县饶洋镇磐石楼村,其修建时间相传是清初。根据旧碑文,建庙时间最早可考的是清嘉庆九年(1804)重建,其后1987年曾重建,2003年又扩建。如今庙前仍有搭台演戏的情况,但嘉靖年间飞龙庙应当尚未修建,更不可能演剧祭祀。

二、陆丰佛堂演剧之“六板席”戏台考

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著《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引用《萨州漂客见闻录》一书中的一段材料,描述了汕尾陆丰佛堂祭祀演剧的场景。其文为:

《萨州漂客见闻录》(文化十三年之记事)记嘉庆二十一年之所见。

“陆丰县(按广东省)有佛堂祭事焉。搭架舞台,而无屋盖,张幕,于六枚席大小之台上,以鼓、锣、三弦鼓乐,男女出场演戏。或与乍浦(浙江省)天后堂中演剧相同。以种种颜色涂面,或穿女服,或扮官人,合以锣鼓三弦鼓乐而舞也。”[9]

该材料最早见于商务印书馆1936年2月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按:王古鲁译本的首次出版),第516页。由于《萨州漂客见闻录》一书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并未注明该书作者及其详细版本,《萨州漂客见闻录》又为日文著作,国内未见,所以相关研究著作对该材料多作转引。如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楚川《潮剧史话》、《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以及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等书。

详细查考转引的资料可知,该资料在转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信息产生了分歧。关于演出戏台大小的描述,1936年商务印书馆版《中国近世戏曲史》中王古鲁译为“六枚席大小之台”,楚川《潮剧史话》和《中国戏曲志·广东卷》中的描述都与此相同,然而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和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对此的描述皆作“六板席大小之台”。本文查考《中国近世戏曲史》的日文原版,即昭和五年(1930)4月东京弘文堂刊行的《支那近世戏曲史》,书中该材料的记载如下:

「薩州漂客見聞錄」(文化十三年の記事)に嘉慶二十一年の所見を記して

陸豐縣(按廣東省)にて佛堂祭事にも有之候哉、舞臺を掛、屋根は無之、幕を張、六疊位の板敷にて、太鼓銅鑼三味線にて囃子立、男女立出、狂言の樣成事仕。或は乍浦(按浙江省)天后堂にても同樣芝居の樣成事仕候處、顔を色々塗立、女衣裳又は官人體に仕立、銅鑼太鼓三味線笛にて囃子立、踊仕候。[10]

其中关于戏台大小的记载,原文为“六疊位の板敷にて”,大意是“六张‘疊’面积大小的台上”(按:“疊”,日文亦作“畳”,为日本人生活中常用的铺地板的垫子,类似于如今的榻榻米,日本的“疊”有固定的大小,一张“疊”的面积约为1.824平方米),与王古鲁的译文“六枚席大小之台”意思相近,“枚”为量词,“六枚席”大意为“六张席子”。而相比之下,“六板席”之说似不通,“板”字当为“枚”字之误。

最早使用“六板席”之说的是麦啸霞《广东戏剧史略》,载《广东文物》卷八,其文云:

嘉庆年间广东戏剧实况究为何如今已无可考证。惟日本书籍萨州漂客见闻录(文化十三年著述)记嘉庆二十一年所见云:“陆丰县(广东属)有佛堂祭事焉;搭架舞台,而无屋盖,张幕於六板席大小之台上,以鼓锣三弦鼓乐,男女出场演戏,或与合浦(浙江属)天后庙中演剧相同。以种植颜色涂面,或穿女服,或扮官人,合以锣鼓三弦鼓乐而舞也。”据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11]

《广东文物》1941年出版,该文应当写作于1941年以前,当时《中国近世戏曲史》只有商务印书馆1936年王古鲁译的初版可作参考(按:日文版书名为《支那近世戏曲史》,按作者说明,应当不是直接引用的对象。)引文对原文多有修改,无论是断句标点还是语言表达,甚至出现了“六板席”之误。其后,《广东文物》一书于1990年由上海书店出版社重印,2013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重印,皆为原书的影印版,未作修改,沿袭“六板席”之误。

其后冼玉清《广东的戏棚》一文中该资料的引用明显受《广东戏剧史略》影响,其文云:

日本萨州漂客《见闻录》云:“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陆丰县有佛堂祭事,搭架舞台,张幕于六板席大小之舞台上。伴以锣鼓三弦鼓乐,男女出场演戏。”则知戏棚流布甚广,不独珠江三角洲有之,即陆丰之僻县亦有之。[12]

2001年出版的《广东戏曲简史》所引资料亦有相似之处:

陆丰县(广东省属)有佛堂祭事焉;搭架舞台,而无屋盖,张幕于六板席大小之台上,以锣鼓三弦鼓乐,男女出场演戏,或与合浦(浙江属)天后庙中演剧相同,以种种颜色涂面,或穿女服,或扮官人合以锣鼓三弦鼓乐而舞也。[13]

书中注明文献出处为:“(日)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第516页,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6年版。”[14]1956年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刊行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与195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一样,都是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的重印本,内容不变,页码相同。然而作者参考了《广东戏剧史略》中的表达,对引文有所改动,与原文有多处不同,同样将“六枚席”写作“六板席”。其后,2009年《广东戏曲简史》重新出版,该资料并未修正。

1999年出版的《海陆丰戏见闻》一书中亦有该材料的引用,书中未注明文献出处,而根据文本内容可知,其引用材料出自《广东戏剧史略》,沿袭“六板席”之误。[15]

2009年出版的《西秦戏研究》一书中引用该材料的内容与《广东戏剧史略》中的内容如出一辙,而书中注明该材料的文献出处则为:“[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年。”[16]查考作家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该书同样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中国近世戏曲史》的重印本,故引用内容与文献出处的内容差别较大。

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的《中国近世戏曲史》由王古鲁翻译,书中的语言表达受到了日文原版的影响。如将“文化十三年の记事”译为“文化十三年之记事”,今规范当作“记文化十三年(1816)之事”;将“天后堂”直接译为“天后堂”,按中文较普遍的说法,当作“天后庙”或“天后宫”,俗称“妈祖庙”。由于其译文表达不太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所以后世学者引用时对原文多有修改,而“六枚席”误作“六板席”,则主要是字形的讹误,当引起注意并及时修正。

三、明代琼州府戏船演剧资料来源考

明代琼州府(今海南)端午演剧的记载,中山大学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一书中引用此材料。原文为:

明嘉靖《广东通志》卷二十“风俗”,记琼州府(今海南)端午节云:“五月迎龙……往南湖游宴,以数艇相夹,演戏于上,架之以彩,呼为采莲。”这里记载的是明嘉靖年间海南琼州府,太守于端阳日出南湖游宴并观赏船上演戏的情景。演出在并排的几条小艇上架起的彩幔中进行,观众站在岸上欣赏。大概是由于这种船上演剧与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采莲相似,故仍叫做“采莲”。可惜的是,如何演戏,演的什么戏,则语焉不详。[17]

查考引文的文献出处,发现明嘉靖《广东通志》“风俗”为卷十八,并非卷二十。更有甚者,《广东通志·风俗》未见该材料,引文出处有误。嘉靖《广东通志》今见两个版本:一是戴璟修、张岳纂《广东通志初稿》,嘉靖十四年(1535)刻本;一是黄佐纂修《广东通志》,嘉靖四十年(1561)刻本,均未见相关记载。

进一步探索该材料的来源,见该材料最早出自明正德年间的《琼台志》,作者唐胄,引文对应的原文为:

至五日(按:五月五日),各村迎龙会于大溪,划船夺标,两岸聚观者无数。……复请太守出南湖游宴,以数艇相夹,演戏于上,架之以彩,呼为采莲。[18]

《琼台志》原书现存残本,上海古籍书店曾影印出版,收入《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当中,书名定为《正德琼台志》。该书为唐胄编纂,序言后落款署“正德已卯(按:正德十四年,即1519年)夏五月”[19]。其后,海南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点校整理本,2006年3月再版。根据以上材料可知,该资料的原始出处当为《正德琼台志》卷七《风俗》;万历《琼州府志》[20]中沿袭其说,亦可引用,而嘉靖《广东通志》中则未见。

学术研究中文献转引以讹传讹的例子并不少见,而站在现代学术研究的角度上,转引材料注明详细出处,转引时尊重原文,则为基本的学术要求。本文通过原始文献核对与比读,考辨以上三则岭南戏曲研究材料,希望借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让相关研究避免“三豕渡河”之言。

注释:

[1]筱三阳:《有关潮剧历史资料》,广东省艺术创作研究室编:《潮剧研究资料选》第88页。广东省艺术创作研究室,1984。

[2]新加坡《星洲日报》1979年12月14日。

[3]陈韩星:《广场戏与潮汕民俗》,《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1期。

[4]叶春生、林伦伦著:《潮汕民俗大典》第33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5]蒋明智:《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岭南沿海篇)》第156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6]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编:《粤诗人汇传(第1册)》第518页,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

[7]番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同治十年番禺县志(点注本)》第687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8]阮元修、陈昌齐等纂:《广东通志》,清同治三年(1864)刻本,卷一百八十八《前事略八》。

[9](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中国近世戏曲史》第516页。商务印书馆,1936。

[10](日)青木正儿著:《支那近世戏曲史》第808页,东京:弘文堂,昭和五年(1930)。

[11]广东文物展览会编:《广东文物 下》第800页,中国文化协进会,1941。

[12]李俊权、黄炳炎主编,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编:《岭峤拾遗》第67页。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

[13][14]赖伯疆著:《广东戏曲简史》第110-11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15]参见吕匹:《海陆丰戏见闻》第317页。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

[16]刘红娟:《西秦戏研究》第91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17]黄天骥、康保成主编:《中国古代戏剧形态研究》第424页。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

[18][19]唐胄:《琼台志》,明正德十四年(1519)刻本,卷七《风俗》第17页;序言。

[20]欧阳璨等修、陈于宸等纂:《琼州府志》,明万历年间刻本。该书收入“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199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影印出版。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通志演剧潮剧
关于潮剧的传承与创新的调研报告
——以人才培养模式为例
“富社”天津演剧活动考论
基于中国知网文献统计的潮剧研究梳理与分析
宋金时期演剧形态考述
潮剧戏曲在潮州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清宫演剧研究之回溯
论导演艺术在传统演剧中的发展
潮剧演出团队与潮剧兴衰嬗变研究
从《通志·校雠略》看郑樵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
《新疆图志》通志局本与东方学会本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