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市舶使吴德鄘墓志考释

2017-01-07 09:12吴宇翔
岭南文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宦官岭南

吴宇翔

唐代市舶使吴德鄘墓志考释

吴宇翔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富强、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商贾云集,来往频繁。与唐代对外贸易密切相关的市舶使,也是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于市舶使的设置、人选、职能等问题,学界多有探讨。吴德鄘墓志的出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市舶使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墓志全文节录如下:

……公姓吴氏,其先京兆人也。曾祖守恭,皇兴元元从定难功臣、守内侍、赠右监门卫大将军,历荆魏益三镇监军使。祖希晏,皇内府令,历内养、分护富平镇戎马。烈考士偘,皇内仆令……服朱绂,佩银鱼,历閤门使,任交趾、浮阳两镇监军使。……公讳德鄘,字遵众,……洎元和中筮仕,则迥出人表,以诗礼业闻。首膺选命,蒙赐綵绶,留侍玉墀,职号库家。即蹑云路之基。始也,长在九天之侧,雅称一人之旨,独制授将仕郎、行掖庭局宫教博士。未期岁,转征事郎。十五年,宪后鼎成上升,沥恳请从仙驭。事君之道,可谓备矣。长庆中,就园陵,转朝议郎,以旌忠孝之行。及敬宗登临大宝,搜访宪祖旧人,……转朝散大夫。会文皇御极初年,受庄宅使、将军齐公辟请充内孔目。旋又左神策护军、开府韦公辍请充军孔目。两从嘉招,一心奉事。……四年,蒙恩迁宫闱丞,兼拜内养。……周旋逾纪,靡不践更。或监遣戎宾,或慰安悖乱,勋效显称,转朝请大夫。会昌中,转中散大夫,寻改命妇院判官。未移寒燠,转内省勾官。……大中元年,改宫闱丞。其年迁内仆令。二年十二月,因对敭赐绯鱼袋,充殿前高班、兼转太中大夫。四年十二月迁通议大夫。布纶旨于藩宣,敷睿泽于戎垒。远抵绝塞,殄扫党羌。周载成功,迁掖庭令。六年七月拜閤门使。……七年五月,蒙赐紫绶金龟,除监岭南节度兵马兼市舶使。泉货山积,犀象云集。以清己居公,通简莅下。蕃贾臻湊,远至迩安。或遣戍用御邻夷,或摧寇以宁边地。九年二月,增封开国子,用酬致理之效也。岁满来朝,其年七月拜氊坊使,八月转教坊使,十二月拜大盈库使,皆重难司署,剖断如流。明年正月加供奉官,迁内弓箭库使。……十三年,加银青阶,增封侯邑。属圣人抚□之初,超拜内常侍。十四年五月,除监剑南西川节度兵马。……进封濮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咸通四年正月,改监荆南节度兵马。……奉特制封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七年正月,移监宣武军节度兵马。……未易月,以旧疾发动,表请寻医。趍朝不逮,告老明庭。上轸念再三,然听所欲。……方荷半禄之私,自喜全身之美。俄以药石相恶,救治不瘳,伏于床褥。未逾旬日,八年二月三日,奄然薨于来庭里之私第,享年六十有九。……嗣子全缋、全略、全绍、全正、全絪等,……其年八月十八日葬于万年县浐川乡先茔之内,礼也。……[1]

一、宦官世家

吴德鄘祖上三代都是宦官,且都有外出任监军的经历。曾祖吴守恭官至内侍(从四品上),阶品较高,当过荆、魏、益三镇监军使。祖父吴希晏,官至内府令(正八品下),曾任富平镇监军。父亲吴士偘官至内仆令(正八品下),服朱绂,当过閤门使和交趾、浮阳两镇监军使。从家世来看,吴德鄘祖上并不显耀。据杜文玉先生的研究,从吴守恭算起,吴氏一族七代,从唐朝中期到唐末绵延不绝,长达一百多年。吴德鄘之孙吴承泌官至枢密使,是一个比较有权势的宦官。自吴承泌被杀后,其家族迅速衰落。[2]

二、生平考释

在现存所有唐代岭南市舶使的相关记载中,吴德鄘墓志提供的信息非常宝贵。现将吴德鄘生平主要担任官职和仕途成长历程作简要考释。

1.宪宗朝

吴德鄘于唐元和(806-820)中筮仕,“蒙赐綵绶”当即赐绿,散阶为最低级的将仕郎(从九品下),任掖庭局宫教博士(从九品下)。宫教博士二人“掌教习宫人书、算、众艺。”[3]可见吴德鄘的文化水平较高。其后,未满一年便连升六级,转征事郎(正八品下)。

2.穆宗、敬宗朝

唐长庆(821-824)中吴德鄘为宪宗守陵,转朝议郎(正六品上),以表彰其忠孝。敬宗登基后,转朝散大夫(从五品下)。

3.文宗朝

文宗初年任庄宅使。庄宅使掌管官有的别庄、宅园和田园。[4]不久又任齐姓将军和左神策军护军中尉韦公的孔目官。唐朝的中书门下、集贤院、太常寺、宗正寺、吏部、神策军、清望官四品以上以及地方道、州一级政府中,大都置有孔目官,主要是掌管文案,除收发和保管之外,还要进行勾稽和核查。[5]

太和四年(830)32岁,“迁宫闱丞、兼拜内养”。宫闱局丞(从八品下)的职能是协助宫闱局令“掌侍宫闱出入管鑰。凡享太庙,皇后神主出入,则帅其属舆之。总小给使学生之籍,给以粮禀。”[6]“内养”的全称是“殿前内养”,其职能是御前伴驾,值守宫室,奉诏承旨与出使驱驰,从事的事务具有多样性和临时性。内养具备较高的道德要求和对皇帝的忠诚度。[7]拜内养说明吴德鄘已经成了皇帝的亲信。不久以“监遣戎宾”、“慰安悖乱”之功升为朝请大夫(从五品上)。

4.武宗朝

会昌年间(841-846),升为中散大夫(正五品上),不久任命妇院判官。不满一年,又改为内侍省勾官。命妇院设于禁中,掌管命妇朝觐相关事宜。[8]自玄宗之后,几乎凡是设立的使名都有判官,综理使府诸务,职权广泛;且为使府上佐之任,职位重要。[9]命妇院判官执掌应与此类似。内侍省勾官即内侍省主事。勾官得名于他们行使勾检的职能。勾官最主要的职能是勾检稽失,另外还负责省署抄目和受事发辰。[10]所以内侍省勾官主要负责登记内侍省受事的始日,勾检本省官员有没有按照国家的制度在规定的日程内处理完案件,并掌管内侍省收入和发出的文书的目录。

5.宣宗朝

宣宗大中元年(847),49岁,吴德鄘再次任宫闱局丞。同年升为内仆局令(正八品下),“掌中宫车乘,皇后出,则令居左,(宫闱局)丞居右,夹引。”[11]

二年十二月,赐绯鱼袋,充殿前高班,升为太中大夫(从四品上)。赐绯鱼袋意味着吴德鄘已经成为高品。殿前高班与内养职能类似,但是服饰和品阶上比内养级别更高。[12]

四年升为通议大夫(正四品下)。

五年改任掖庭局令(从七品下)。掖庭局“掌宫人簿帐、女工。凡宫人名籍,司其除附;公桑养蚕,会其课业;供奉物皆取焉。妇人以罪配没,工缝巧者隶之,无技能者隶司农。诸司营作须女功者,取于户婢。”[13]

六年七月,任閤门使。閤门使职掌“赞导官员朝见和通达奏状”[14]皇帝的一些敕书亦是通过閤门向外宣布,说明閤门使有沟通内外的作用。[15]

七年五月,赐紫绶金章,任岭南监军使兼市舶使。岭南节度使于至德元年(756)由原来的五府经略讨击使升格而成,领韶、循、潮、康、泷、端、新、封、春、勤、罗、潘、高、恩、雷、崖、琼、振、儋、万、安、藤22州,治广州。[16]

九年二月,封爵为开国子(正五品上)。

十年七月,任氊坊使,八月任教坊使,十二月任大盈库使。刘渶浰于太和九年(835)任氊坊使,[17]吴德鄘之子吴全缋也于咸通十一年(870)“除氈坊使。职司虽简,尤藉英才”。[18]而三人的墓志都未对氊坊使的职能作任何说明,估计与皇家服饰有关,职责也相对简单。教坊是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教坊使主要负责乐人的选拔、任用与奖罚, 乐曲的筛选与表演等事务。[19]大盈库为皇家私库,大盈库使负责管理皇室私家财物。

十一年正月加供奉官,迁内弓箭使。供奉官是宦官的加衔,其职责是充当皇帝的参谋顾问,宣传敕命。获得供奉官加衔意味着成为皇帝的亲信。[20]内弓箭库使设于玄宗时,为内诸库之一。其职能为打造、收贮弓箭兵器。[21]

6.懿宗朝

大中十三年(859)61岁,加银青光禄大夫(从三品下),增封开国侯(从三品)。当年八月,懿宗登基,不久吴德鄘便“超拜内常侍(正五品下)。内侍省设有内常侍六人,“通判省事”。[22]

十四年五月,任剑南西川监军使。懿宗在位期间,唐朝频繁遭受南诏的入侵,而剑南西川首当其冲,剑南西川在帝国的边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咸通(860-873)初年,进封濮阳县开国公(从二品)。

咸通四年(863)65岁,五月改为荆南监军使。后进封为濮阳郡开国公(从一品),食邑二千户。荆南地区地处长江中游,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安史之乱后,为朝廷重要的赋税之地,也是漕运转输干道。

七年正月,任宣武军监军使,同月“旧疾发动,表请寻医”。宣武镇地处运河边上,扼漕运咽喉,也是唐朝东方重镇。这里说的“旧疾发动”应该是足疾复发。[23]

八年(867)二月三日薨,享年69岁。

三、相关史实考释

1.市舶使的人选

目前所见市舶使人选的史料并不多,且大多数记载简略。黎虎先生认为:唐代市舶使前期为临时派遣,后期变为相对常驻的官员,并有了机构——市舶使院;市舶使偶有朝官担任,开元十年(722)之后多由宦官担任,开成之后则由派驻广州之监军兼领。黎虎曾根据史料相关记载整理出唐代市舶使表,[24]王川[25]和黄楼[26]先后在黎表的基础上有所增删,现在三人的基础上修订如下:

唐代市舶使表(9人)

(续上表)

于肃《内给事谏议大夫韦公神道碑》记载,韦光闰于“开元十年解褐授内府局丞,……寻充市舶使”。这是目前所见宦官充任市舶使的最早的记载。

《旧唐书·卢奂传》记载:“天宝初,为晋陵太守。时南海郡利兼水陆,环宝山积,刘巨鳞、彭杲相替为太守、五府节度,皆坐赃钜万而死。乃特授奂为南海太守。遐方之地,贪吏敛迹,人用安之。以为自开元已来四十年,广府节度清白者有四:谓宋璟、裴伷先、李朝隐及奂。中使市舶,亦不干法。”[30]朝廷鉴于刘巨鳞和彭杲两任节度使相继因贪污而被处死,特地任命以清白闻名的卢奂继任岭南节度使。而卢奂上任后贪吏敛迹,吏治为之一清。“中使市舶,亦不干法。”这时不敢对卢奂进行干预的市舶使显然是朝廷委派的宦官。由此可以推测,开元、天宝年间,担任市舶使的官员许多都是宦官。

但是,自韦光闰后,宦官充任市舶使并非定制。《旧唐书·卢钧传》记载:开成元年(836)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梱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31]卢钧之前的节度使在任职期间“作法兴利”,攫取巨额财富,任满回京的时候“靡不梱载而还”,正如玄宗朝的刘巨鳞和彭杲一般。可见虽然有卢奂、卢钧等清白廉洁的正直之臣,但是,岭南节度使利用职务之便敛财之风一直没有停止。这可能与岭南节度使时常兼任市舶使有关。正是因为市舶使由宦官充任并未形成惯例,节度使可能时常兼任市舶使,所以卢钧才特地上书文宗请求让“监军领市舶使”,把市舶使的职能交给皇帝在地方的私人代表监军来执行,自己不干预,保持廉洁清白。如果此前市舶使一直是由宦官担任,与节度使无关,卢钧又何来“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之请呢?

虽然卢钧向文宗奏请以“监军领市舶使”,但是人们不清楚文宗是否同意了卢钧的请求。因此,不能确定从开成元年(836)起,就形成了广州市舶使由监军兼任的惯例。

据笔者所见史料,最早以监军兼任市舶使的是宣宗朝的宦官李敬实。《李敬实墓志铭》载:“大中四年(850),除广州都监兼市舶使”。随后,吴德鄘也是以监军兼任市舶使。《吴德鄘墓志铭》记载,吴德鄘于“(大中)七年(853)五月,蒙赐紫绶金龟,除监岭南节度兵马兼市舶使。”李敬实和吴德鄘相继以岭南东道监军使兼任市舶使。可以推测,最迟从李敬实开始,由监军使兼任市舶使已成惯例。

2.市舶使任期

在市舶使院创置之前,市舶使“虽有命使之名,而无责成之实,但拱手监临大略而已。素无簿书,不恒其所。”[32]既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又没有必要的办公物资,很大程度上相当于临时差遣的性质,并没有成为固定的使职,因此不存在固定任期的问题。

市舶使院创置之后,市舶使逐渐成为常设的使职,市舶使也有了固定的任期。《李敬实墓志铭》云:“大中四年(850),除广州都监兼市舶使,……秩满朝觐,献奉之礼,光绝前后。”李敬实自大中四年起任广州都监兼市舶使,任期满后入京朝觐,给宣宗的献奉“光绝前后”。

《吴德鄘墓志》云:“(大中)七年五月,蒙赐紫绶金龟,除监岭南节度兵马兼市舶使。……岁满来朝。”吴德鄘于大中七年(853)任广州市舶使,距离李敬实被委任为市舶使恰好三年。与李敬实一样,吴德鄘任期满后,照例回京朝觐。两人的墓志都未明言满任是多长时间。《东观奏记》记载:“上(宣宗)晚岁酷好仙道。广州监军使吴德鄘离阙日,病足已蹒跚矣。三载,监广师归阙,足疾却平。”[33]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唐语林》:“广州监军吴德鄘离京师,病脚蹒跚。三载归,疾足复平。”[34]则吴德鄘在广州市舶使上任职三年。由此可以知道,李敬实任广州市舶使满三年后,吴德鄘接替李敬实上任,每人的任期都是三年。

因此,最迟在大中年间,市舶使已经由监军使兼任,且每一任期约为三年。

3.吴德鄘与宦官派系斗争

吴德鄘在大中十三年(859)八月懿宗继位不久就由大中五年的掖庭局令(从七品下)“超拜内常侍(正五品下)”,其后历任剑南西川、荆南和宣武三大重镇的监军使,可见吴德鄘深得懿宗的信任和重用。而咸通元年(860),吴德鄘之弟吴德应加朝散大夫(从五品下),迁奚官局令(正八品下);吴德鄘之子吴全缋加内府局令(正八品下)。咸通二年吴德应转朝议大夫(正五品下),吴全缋加朝散大夫(大中十一年为正六品下的承议郎)。[35]可见,吴氏宦官家族在懿宗继位后,短期内不断加官封爵、担任要职,获得了丰厚的政治利益。这与中晚唐宦官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唐代的皇位继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宪宗以后尤甚。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已有精彩的阐述。[36]而皇位的继承往往伴随着宦官集团内部激烈的派系斗争,影响着宦官派系的沉浮升降和政治利益的重新分配。宣宗诸子中,郓王居长,而宣宗欲传位于自己所喜爱的夔王,因此在驾崩之前,“以夔王属内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宣徽南院使王居方等。而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副使丌元实矫诏立郓王为皇太子。癸巳,即皇帝位于柩前。王宗实杀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庚子,始听政。”[37]郓王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皇位争夺战,最终在王宗实一派宦官的支持下登上皇位。王宗实一派宦官成功拥立新君,懿宗必然会给予丰厚的回报;以王归长等三人为首支持夔王的一派宦官则遭到残酷的打压。从懿宗即位后的仕途经历看,以吴德鄘、吴德应和吴全缋为代表的吴氏宦官家族,无疑属于拥立懿宗的王宗实一派宦官。可见,宦官内部派系斗争不仅关系到宦官内部权力的分配和中枢政局,也决定了宦官个人的命运和宦官家族的兴衰。

唐代是中国古代国力强盛,海外贸易发达的时代。而玄宗朝更是唐代国势最为鼎盛的时期。此时的海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当时的岭南“泉货山积,犀象云集”,“蕃贾臻湊,远至迩安。”为了更好地管理海外贸易,市舶使院得以创立。市舶使的人选也随着海外贸易的繁荣而愈发重要。唐开元、天宝时期,广州市舶使经常由宦官充任,但是并未形成惯例,偶有朝官充任,岭南节度使也可能兼任市舶使。人们并不能肯定开成之后广州市舶使由派驻广州的监军使兼领,但最迟到大中时起,监军兼领市舶使已成惯例,并且市舶使的任期是三年。市舶使院的设立使唐朝管理岭南海外贸易有了固定的办公场所,市舶使由临时差遣改为有固定任期的常设使职,其人选由朝官逐渐变为皇帝身边的亲信家臣宦官,既说明唐王朝对于岭南贸易的重视,也从侧面证明了唐代岭南贸易在中国海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注释:

[1]《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省内常侍兼内谒者监致仕上柱国濮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赐紫金鱼袋吴公墓志铭并序》,赵力光:《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第836-837页。线状书局,2007。以下简称《吴德鄘墓志铭》。

[2]杜文玉:《唐代吴氏宦官家族研究》,《唐史论丛》第二十辑。

[3]《新唐书》卷四七《百官二》第1222页。中华书局,1975。

[4]加藤繁:《内庄宅使考》,氏著《中国经济史考证》第209页。吴杰译,商务印书馆,1959。

二是“实干家”型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增强执政本领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9]“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一千道一万,关键要落实到行动上,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它需要党员干部实干苦干、带头干才能实现。党校要端正党员干部的思想意志,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升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能力,把培养“实干家”型干部作为党校长期坚持的方向和目标。

[5]杜文玉:《论唐五代藩镇使府内部的监察体制》,《文史哲》,2014年第5期。

[6]《新唐书》卷四七《百官二》第1223页。

[7][8][12]徐成:《<唐重修内侍省碑>所见唐代宦官高品、内养制度考察》,《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4期;【韩】柳浚炯《试论唐代内养宦官问题》,《国学研究》第2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严耕望:《唐代方镇使府僚佐考》,氏著《唐史研究丛稿》,新亚研究所,1969。

[10]王永兴:《唐勾检制度研究》第3-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1][13][22]《新唐书》卷四七《百官二》第1221-1224页。

[14]唐长孺:《唐代的内诸司使及其演变》,氏著《山居存稿》第260页。中华书局,1989。

[16]《新唐书》卷六九《方镇表》第1934页。

[17]《唐故银青光禄大夫行内侍省内常侍上柱国彭城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刘公(渶浰)墓志铭》,《全唐文补遗》第三辑第212页。三秦出版社,1996。

[18]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以下简称《续集》)乾符〇一九《吴全缋墓志铭》第1131-1132页。

[19]柏红秀、王定勇:《唐代第一任教坊使考》,《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5月。

[20]赵冬梅:《唐五代供奉官考》,《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3][33]《东观奏记》第128页。中华书局,1994。

[24]黎虎:《唐代的市舶使与市舶管理》,《历史研究》,1998年第3期。

[25]王川:《论市舶太监在唐代岭南之产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26]黄楼:《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撰者及制作年代考》,《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笔者赞同《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撰者并非王虔休的观点,撰者可能是宦官,但未必是韦光闰。故此存疑。

[27]《文苑英华》卷九三一,第4897页。中华书局,1966。

[28]《续集》乾元〇〇四第676页。

[29]《续集》大中〇七八第1028页。

[30]《旧唐书》卷九八第3069-3070页。中华书局,1975。《新唐书》卷一二六《卢奂传》所载相似,云“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干其法”,第4418页。

[31]《旧唐书》卷一七七第4591-4592页。

[32]《进岭南王馆市舶使院图表》,《文苑英华》第3180页。

[34]王谠撰、周勋初校证:《唐语林校证》第655页。中华书局,1987。

[35]吴德应墓志见杜文玉《唐代吴氏宦官家族研究》。

[3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三联书店,2001。

[37]《新唐书》卷九《懿宗纪》第255页。

(作者单位: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宦官岭南
忆岭南
岭南荔枝红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清朝才称宦官为太监
南京三座明代宦官墓的发掘现场及出土器物
岭南秋色、生机盎然
三国鼎立之袁绍杀宦官
不辞长作岭南人
公平交易是外交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