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彩仙
(集美大学文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中国戏曲史课程是中文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讲授中华传统戏曲的发生、发展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式化表演特点,梳理各剧种盛衰的历史。这门课程的设立对于学生了解戏曲发生与发展的基本规律,戏曲作为案头与场上并存的艺术形式,富有中国特色的戏曲理论的形成,都有着历史与现实的意义。2001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我国的昆曲艺术入选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此后,不断有诸如粤剧、京剧等入选“非遗”,福建泉州地区的传统民间音乐“南音”,2009 年也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认定的“非遗”。此外,还有国家级、省级的“非遗”艺术类型。在我国越来越重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非遗”的传统戏曲的研究与传播,便成为文化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集美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硕士点中,“中国戏曲史”是第一批招收学生的专业,学院古代文学教研室有一个优秀的学科团队,有专门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的教授与博士,近年来,申报成功戏曲项目有国家级一项,省级三项,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戏曲研究文章。在研究生与本科生中均开设了中国戏曲史专题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教授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关注福建本地传统戏曲与民间音乐的发展,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授。使这门课程成为文学与民俗结合、讲授与表演结合的富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第一,采取调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研究与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科学研究中的调研是完善高等教育的教学与教育过程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调研不仅可以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提高考察能力、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还可以受到科研方法与多种能力的训练;学生参与调研可以巩固、加深、拓展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培养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调研与教学相结合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积极的意义。近年来,文学院戏曲方向的科研项目有苏涵教授主持的国家级社科项目“当前农村戏曲舞台可演剧目存在问题研究”,省级社科项目“福建省当代戏曲作家群体研究”,“闽南戏剧艺术资源利用与文化发展研究”,田彩仙教授主持的福建省社科项目“福建古代戏曲演出史研究”等,另外还有一位中国戏曲史课程的教师、年轻的戏曲学博士郝薇莉也参与了上述课题的研究,我们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0 余篇。这些项目中,很多课题要求我们要实地考察与调研,我们在调研时也让个别感兴趣的学生参与其中,以培养其对福建地方戏的了解与研究。由于对中国古代戏曲以及福建戏曲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所以在中国古代戏曲专题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够以科研带教学,把自己研究过程中涉及到的许多难点与问题,客观地呈现给学生。经常组织或指导学生实地调研,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福建地方戏的生存状况。并通过调研过程的指导,带动学生进行科研选题与论文写作。中国戏曲史课程在本科大四与研究生研二阶段开课,正是学生面临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关键时刻,中国戏曲在大学学科中属中国古代文学史范畴,中国古代文学史这个传统的学科,不管是对于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来说,科研的创新都是极其艰难的,所以,毕业论文的选题也颇为费神。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戏曲科研成果,引导本科生写作本课程的结业论文,并进而选择相关戏曲题目作为毕业论文选题。对于研究生而言,则是进行更高理论层次上的引导,从而选择富有创新意义的论题。戏曲史研究文章的选题关注地方戏曲的表演历史,表演特征以及戏曲的传承创新,是较少人关注的领域,所以,近年来,我们指导本科生与研究生将研究的侧重点转向福建地方戏曲,尤其是福建古代地方戏曲的研究。从而写出了一些较有创新意义的文章。
第二,针对戏曲的场上演出特征,采取“声像”与表演结合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戏曲课程教学以讲授为主,重点讲授戏曲史、作家生平介绍、作品分析,这样介绍给学生的是平面的戏曲。戏曲有别于其它文学体裁,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本质特征,在于它是以角色扮演为特征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史的内容包括戏曲史、戏曲剧本、戏曲演出、戏曲传播、戏曲理论等,而传统的戏曲教学仅仅满足了戏曲史和戏曲文学的需要。戏曲文学即剧本是戏曲存在的基础和依据,不仅提供了戏曲的故事情节、情境氛围、人物形象等,而且是导演、演员进行二度创作的最基本的依据。但是作为场上案头两擅的戏曲艺术,仅仅从文本的角度进行课堂教学,显然是不够全面、不够透彻的。“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看,戏曲之所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其表演技艺是非物质的。”[1]另一方面,中文专业本科生前三年的古典文学课程教学中,中国古代经典戏曲作品作为文本的讲述已经较为全面,所以,在大四的戏曲专题课程中,根据戏曲以舞台演出为中心,具有虚拟性、写意性、程式化等的特点。针对戏曲作为“非遗”的非物质文化特征,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革。
首先,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戏曲表演的直观性视像。事实上,从20 世纪的90 年代起,戏曲学科的研究领域对戏曲的认识出现了一个从文学向舞台的回归,戏曲的“场上”存在即舞台表演被提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戏曲是“声”与“舞”的艺术,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相结合的艺术,所以在戏曲课程的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戏曲的这一属性与特征,选取以多媒体“声像”的播放手段显然是必需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古典经典戏曲作品表演中的经典段落,比如《窦娥冤》中的第三折中内容为窦娥被押赴刑场,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不沾地、六月飞雪三尺掩其尸、楚州大旱三年。戏曲视频这个表演段落中窦娥的唱腔,现场的气氛,锣鼓与刽子手的声音,使悲剧场面的体现更为直观。这些具有典型性的戏曲表演段落较之于平面的戏曲文本,能够使学生置身于戏曲特有的氛围中,对作品的把握有形象、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我们还引导学生进一步全方位地审视戏曲的音乐、舞蹈、绘画、语言等方面的成就,还包括舞台布景、道具、服饰、化妆、脸谱等。要让学生了解基本的舞台知识和演出的艺术规则,教会学生会看戏、看懂戏,增强对戏曲的兴趣。
福建地方戏曲方面,我们选择了新编梨园戏《董生与李氏》的视频给学生播放,作为“南戏活化石”的泉州梨园戏,本来分为上路老戏、下南老戏与小梨园三个流派,而现今的梨园戏则更多以小梨园的优雅和细腻为主,内容为爱情戏的《董生与李氏》便是这种表演特点的代表,《董生与李氏》曾获首届曹禺戏剧文学奖,是优秀的梨园戏代表剧目。在组织学生观看影像之后,给学生讲述梨园戏的渊源与演变,代表剧目与演出特色,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影像体味戏曲表演上的独特之处,并进而了解梨园戏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的传承演变与生存状态。
其次,师生共同参与的课堂表演与互动方法。多媒体影像的观赏固然很直观,但这种教学方法仍然是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的,怎样在戏曲课堂上让学生参与进来,对于中文学科的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当今80 后、90 后的学生很少有人对戏曲表演感兴趣,平时观看者甚少,更不要说演唱了,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首先,选择声音条件好的学生,让其提前学习一些经典唱段,在课堂上示范演唱,教师也参与其中,演唱自己熟悉的剧目选段。中国戏曲的唱腔是十分复杂的,不同地区的地方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唱腔系统,即使是同一省份,不同剧种的唱腔也差别很大,福建为多语种省份,由此而形成了戏曲剧种的多样性,而这些剧种之间在唱腔方面也是千差万别、面目各异的,所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戏曲剧种唱腔上的特点,就需要更为直观的现场演唱,当然,作为戏曲表演的门外汉,这些演唱也只能是局限于个别的唱段而已。较为容易做到的是,学生各自扮演剧中人物,念剧本对白,体味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内涵。这些初步的参与与互动,使学生对戏曲文本与演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非遗”的福建地方戏而言,引导学生选择地方戏曲生存与演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在调研过程中,了解戏曲演出与生存状态,录制演出影像,学习演唱段落,然后在课堂上讲述与演唱。这对于学生详尽了解地方戏曲的演出状况与演出特点有着颇为现实的意义。近年来,指导学生写作毕业论文主要有针对福建歌仔戏、高甲戏、北管戏、木偶戏等地方戏曲进行调查与研究,学生在调研与写作中也同时学到了一些戏曲的唱腔,戏曲的表演,并以特色性的表演段落展示给戏曲课堂上的全体师生,这些简单的表演也许是无法跟专业演员的演出相比较的,但师生参与其中,对戏曲的表演性特点,对戏曲作为“非遗”艺术形式的非物质性特征等的把握却是单纯的课堂讲述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戏曲史历史悠久,所遗留剧种剧目丰富多样,但在人们的娱乐方式呈现多元化,视觉艺术日益发达的大背景下,“戏曲危机”的出现是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古典戏曲的保护与传承便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作为传统文化精粹的体现,戏曲的存在和发展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意义。如何振兴戏曲,使古老的艺术获得新生,不仅是戏曲创作者与表演者所要承担的责任,也是戏曲研究者要思考的课题,同时也是所有年轻一代要关注的话题。所以,在高校中文与艺术学科中开设戏曲史专题课程,并从传承“非遗”的角度深入了解地方戏的生存与演出状态,对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
[1]周永忠. 对中国戏曲史教学的思考[J]. 阅读与写作,2006 (8):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