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共同体

  • 矿产资源开发视角下基于SRP模型的秦岭“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评价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1]。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将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大举措”[2]。自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得到进一步阐述与延伸。我国学者主要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修复治理的实践路径与效益以及健康评价等方面展开了研究[3-6],但针对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的相关研究不足,尤其对于秦岭这种特殊区域的生命共同体生态脆弱性的研究更为鲜见。1905年,生态学家Clements[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23年5期2023-10-09

  •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历史源流与当代意义
    【摘要】“生命共同体”理念区别于主客二分、“人类中心主义”的西方传统,扎根于“天人合一”、“仁爱万物”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生命共同体”理念超越了西方现代化模式,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为开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既是对西方现代化的修正和提升,也是对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证成。【关键词】生命共同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中国式现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3年11期2023-07-10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 生命共同体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好、运用好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坚持守正创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3年2期2023-07-0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诠释
    天下情怀,生命共同体〔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2-0045-07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深含伟大的情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视野宽广、思想深邃,既立足中国又胸怀天下,蕴含着系念人类前途

    理论探索 2023年2期2023-05-30

  • 生命共同体”理念: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探索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人与自然命运与共、和谐共生关系的科学规律总结和时代自信表达。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生态理念,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基因的历史逻辑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态需要的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蕴含着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性、和谐共生性和生态价值性。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快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向、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共商共建的全球生态治理等,对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3-01-04

  • 生命共同体”理念探析 ——基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360。“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价值哲学,它科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明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社会发展、环境治理与国际战略层面的冗杂关系,是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南。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形成动因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社会发展的“经济理性”开始逐渐占据“生态理性”,生态破坏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愈加明显。关于生态问题,在哲学界一直存在“自我中心主义”和“深层生态学”两种理论的论战,“生命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12-30

  •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成机制、理论意蕴及其时代价值
    贺绍芬“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生态问题的现实考量,在深度融合各方生态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契合时代语境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总书记秉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将人与自然纳入“生命共同体”的视阈之中加以考察与研判,既从理论维度对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作出了精辟阐述,又从实践逻辑建构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实路径。“生命共同体”理念赋予人与自然以平等地位,抛却了以往将主客体对立起来的自然观,从而有力驳斥并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生命共

    新疆社科论坛 2022年2期2022-12-17

  • 碳中和、生命共同体与中国未来
    展,是站在生命共同体的高度进行考量设计的,生命共同体理念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文明性与持续性。在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碳中和顶层设计的高效出台,其深层动力是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国通过建立生命共同体迈进绿色发展之路,并为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分享中国经验,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关键词】碳中和  生命共同体  绿色发展【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DOI】10.1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22年20期2022-12-01

  • 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三大维度*
    习近平对“生命共同体”的最初表述见诸对“山水林田湖”关系的描述[1]。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2]。“生命共同体”涵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要以此引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催生于时代需要,理论来源于实践总结,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正是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呼唤下应运而生的,为破解我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难题和解决世界各国发展面临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智力支持。习近平“生命共同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11-27

  • 英国文学课程思政教育论析 ——以华兹华斯诗歌中的“生命共同体”为例
    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的思想纳入到华兹华斯诗歌的解读当中,以探索一条英国文学思政教育实践的新路径。一、《致雏菊》:生命共同体视域下的人与植物习近平总书记从辩证唯物主义的整体性与联系性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以及“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的理论。习近平对生命共同体的描述非常形象生动,他说:“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就其本意来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3期2022-11-22

  • 生命共同体”视阈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000)“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界分机械自然观的原创性范畴,整体性地揭示出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共在、共生、共存、共荣的命运共同体关系,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性的系统思维、辩证性的哲学思维与方法性的科学思维的有机统一,解构了人类中心主义同生态中心主义二元对峙的抽象性论争,界化了科学社会主义与生态学社会主义在生态问题上的值域,宣示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论”片面性成见的不可能性,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本体论层面的基础。一、习近平的生命共同体思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4期2022-11-21

  • 以“生命共同体”理念推进集团化办园*
    运”,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意蕴内涵相契合。在集团化办园过程中,引入“生命共同体”理念,探索如何设计集团化办园的整体规划,构建“和而不同”的园本课程,有利于推动多方协同育人的“生命共同体”建设。一、“生命共同体”理念下集团化办园的提出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85;在2013年3月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重要演讲中强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

    江苏教育 2022年66期2022-11-16

  • 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的创新理念
    000)“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创新性的概念,它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概括,又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全面准确地理解这一新理念,对于深化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一、“生命共同体”理念是生态意识的重大创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对生态问题又提出了新的认识,做出了新的概括,即从生态文明的认识中进一步提炼、概括出“生命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明确提出了“人

    山东社会科学 2022年7期2022-11-07

  • 生命共同体”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 ——以“农业区位因素”为例
    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中提到的“山水林田湖草”属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着一个地区的环境、社会、经济,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交织影响的结果及对象。从多个维度认识各个基本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基础。将“生命共同体”理念引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符合地理学的课程性质。一方面,虽然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在整个自然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是它们之间唇齿相依,就像人体的器官,缺一不可,也正是所说:“山水林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1期2022-09-30

  • 生命共同体”视角下城市河流生态治理思路研究
    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很多河流被城市用地挤占,被工业、生活污水污染,被混凝土渠化,河流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原本自然健康的河流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力,如何统筹好城市发展与河流健康的关系,最少干预地恢复河流生态系统,重建更美景观,实现城市与河流的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从生态学、景观学、水利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统筹的角度,结合多年河道治理方面的实践与经验,探索了生命共同体视角下的城市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2年10期2022-09-29

  • 甘德《南部弗吉尼亚野外指南》中的生态思想
    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进行了三个层面的诗学阐释:首先,诗中呈现的自然遵循着自身休养生息的节奏,体现了自然的内在价值,而人类只有尊重自然自身的价值,顺应自然的规律,才能真正保护自然;其次,“生命共同体”理念并非是回避人的主体性,而是倡导减少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劫掠,适度地利用自然;最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失调走向和谐,最终走向重生的历程,预示着我们只有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真正保护自然,使得人和自然这一“生命共同体”拥有发展的可持续性。甘德倡导尊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07-13

  • 生命共同体”话语:价值意涵、话语创新
    摘 要:“生命共同体”话语表征自然界各要素、人與自然、人与人的共生共荣,其旨趣是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利益的兼容与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依据话语理论,可以从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陈述方式四个维度建构“生命共同体”话语。这一话语实现了价值主体的多元化与全球化,以辩证的话语内容超越了人与自然二元对立的思维窠臼,借助隐喻实现话语的通俗化、生动化表达,体现了其在话语对象、话语形式、话语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关键词: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生态话语;话语创新中图分类号:D6

    学理论·下 2022年1期2022-06-02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逻辑探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这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的根本立论基础和原则支撑,是新发展阶段全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向导。从理论逻辑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两个层面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升华;从实践逻辑来看,“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规律下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传统模式,开启了以人与自

    党政干部学刊 2022年10期2022-05-30

  • 《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王国》的生态美学意蕴与生态叙事探究
    态美学  生命共同体  生态叙事  影像构建【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一、自然生态类纪录片与生态美学21世纪以来,人类社會逐渐从片面追求工业文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同轨并行。人与自然共生、共在的和谐关系,是生态美学构建的理论出发点,这一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命题被德国生态学家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称之为“诗意地栖居”。生态美的意蕴是由丰盈的生命力与生存环境的相协调而形成的,而生态审美观

    中国广播 2022年4期2022-05-30

  •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思考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机械论自然观、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荒野自然观等片面的自然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拓展到人与自然关系领域所形成的全新理念,为新时代重建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全新视域。在生命共同体这一全新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建首先要实现观念领域的变革,其次才能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实现实践领域的创新。在观念变革上,这一全新视域要求重新理清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保护自然与美好生活这三组关系辩证统一的内在逻辑。在实践指向上,这

    知与行 2022年1期2022-04-01

  • 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核心要义及其新时代启示
    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发展原则,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以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方略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关键词: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成逻辑;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20104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3-19

  • 新时代人与动物关系重构探论
    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重构人与动物的关系,达成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崭新格局。关键词:天人合一 关怀伦理 生命共同体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伦理命题,一直以来也反映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二者的关系却有待提高。所以,在新时代,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则变得至关重要。一、“天人合一”是人与动物关系重构的传统资源“天人合一”自然观是庄子提出的哲学理念,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核心要义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新时代的我们要重新审视人与

    公关世界 2022年4期2022-03-17

  • 生命共同体:乡村生态振兴理论与实践的依归
    赵亮摘要:生命共同体思想是解决我国乡村地区人与生态环境突出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指南。理论方面,“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以中国古代儒释道的传统思想为渊源,纠正了长期以来存在偏误的乡村生态观,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乡村生态观。实践方面,“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积极倡导发挥村民的主观能动性,推动整体和要素的协调,尊重自然规律。最后,在村民思维方式、乡村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三方面论述了生命共同体思想对乡村生态振兴的价值。关键词:生

    中国集体经济 2022年3期2022-03-17

  •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研究的现状、热点与展望
    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1]的重要论述。随着生态文明实践的不断深入,“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内涵实现了从“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2]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3]的丰富和发展。2021年4月,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视域详细阐释了“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基本原则。[4]在此之后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更是直接指出: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5]习近平关于“

    现代交际 2022年1期2022-02-21

  • 全球生态治理的现实挑战及中国方案* ——基于“生命共同体”方法论视角
    即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方法论是生态危机视角下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科学方法论指导,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本文从全球生态治理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遵循“生命共同体”方法论的生态治理建构原则并指出其逻辑必然,提出“生命共同体”方法论嵌入全球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展现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

    浙江学刊 2022年6期2022-02-16

  •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背景下的土地整治修复
    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理念,指明了新时期我国土地整治修复工作的方向。本次研究时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新政新规等出发,分析了山水林田湖草、土地整治、土地修复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生命共同体背景下土地整治修复工作的新方法,并以梅州市为例对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验证,望为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土地管理提供参考。关键词:生命共同体;土地整治;土地修复;发展路径;验证1.研究背景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指出要实施山水林田湖

    西部资源 2021年4期2021-12-20

  •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研究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诠释了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层面来论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含义。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历史维度“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实践出发诠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包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9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生命共同体”英译研究
    摘要:“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命共同体”理念术语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之“生命共同体”,人类需要遵循的原则之“顺应自然”,人类在自然界发展的底线之“生态安全”。研究“生命共同体”术语内涵与英译,有利于更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参考。关键词:生态文明;生命共同体;英译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视角,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论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生命共同体视角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必须走“生命共同体”的道路,有节制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键词:人与自然  生命共同体  和谐Abstract: the coming of industry civilization, humans began to large-scale, excess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destroy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caused a series o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6期2021-11-25

  • 万物视角下的生命共同体构建
    我为一”的生命共同体蓝图。庄子生态哲学提醒我们跳出人类视域的局限来接近世界,去感受人类命运与自然命运的联结;提醒人类思考自己在生命共同体中的位置,顺物自然、寓诸无竟,回归自然的本真。庄子生态哲学对于当今世界具有独特且深刻的生态价值。关键词:庄子;生态哲学;生命共同体中图分类号:[2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21)08-0125-06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从国家的角度将“生命共同

    中州学刊 2021年8期2021-09-22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重要论述略探
    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建设DOI:10.15938/j.cnki.iper.2021.04.013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21)04-0063-05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论断,并进一步强调,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这是无法违逆的重要规律。[1]这充分表征了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解提升到了新高度。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后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4期2021-09-22

  • 构建“生命共同体”的人类学思考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特殊背景下,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以及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构建“生命共同体”的必然要求。关键词:栖居视角;新冠肺炎疫情;生命共同体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9-0107-06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愈演愈烈,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我国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各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8期2021-09-15

  •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理念的理论基础实及践路径分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主要是从中国的发展实际情况出发,为了解决转型发展困境,由工业化文明转变为生态化文明而建立的理论体系,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和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传承和发展。在如今的社会形势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关注课题,对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理论基础;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B2              【文獻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1年24期2021-09-10

  •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涵、价值及进路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内蕴的生态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蕴含了自然整体观、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思想基础,内容严整丰富。立足于新的时代语境,从《自然辩证法》生态视角出发,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现实价值可以全面概括為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防治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实现进路可以具体化为遵循客观自然规律、完善生态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9-09

  • 论宋代前期理学诗中的“生命共同体”意识
    所表现的“生命共同体”意识无论在哲学层面、美学层面,或是中国古代诗学观研究层面都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内涵。关键词:宋代前期;理学;“生命共同体”;“天人合一”中国哲理诗创作一般伴随着某种思想的盛行、不同思想的碰撞或融合以及文化的启蒙,两宋时期的理学家诗尤其是前期理学诗为宋诗中大量创作哲理诗打下重要基础,具有许多开创之功。宋诗“筋骨思理”、以理入诗的特性,以及衍生出的“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对后期哲理诗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更是被称为“东方的文艺复兴”。本文对“宋代前

    锦绣·下旬刊 2021年7期2021-07-14

  •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多维解读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科学理念。自然内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是基石,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是核心,人与人携手共赢的生命共同体是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生命共同体的有力举措。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言,生存共同体体现其直观性,生活共同体体现其丰富性,文明共同体体现其全面性,生存、生活、文明共同体逐层跃升;“神魅”自然因“畏”而“敬”生成天然共同体,“祛魅”自然无“畏”无“敬”生成虚假共同体,尊重自然因“敬”而“畏”生成真正共同体。推

    理论导刊 2021年5期2021-07-08

  •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
    值取向,即生命共同体的维度。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学;现实的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主体;生命共同体一、我国高等教育的逻辑基点:“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思想是在马克思面临欧洲最黑暗的国家——德国的历史背景下、且在一定的思想基础之上提出并形成的。当时的德国正面临着在封建制度与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如何解放自身并成为“人”的问题,青年的马克思试图通过康德、费希特、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找寻能够指导革命实践的理论武器,却均未获得满意的答案。同时,资产阶级工业革命

    高教探索 2021年5期2021-06-28

  •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的哲学意蕴
    含了人类在生命共同体中所应该具有的道德义务,这种道德义务的承担既需要公平的环境正义和共生的生态正义,也需要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具有敬畏和谦逊的环境美德。从哲学的视角解读该论断,有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也有利于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不可或缺的理论支撑和行动指南。[关键词]世界观;自然价值;生命共同体;正义;环境美德[中图分类号]D261[文献标志码]A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以往实践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6-23

  •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思想的发展逻辑和启示
    系统治理;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2018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进行论述。①随后,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组织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等项目逐步上马,《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指南(试行)》等制度相继颁布。2021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青海代表团时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②再次丰富了習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涵,体现了“山水林

    鄱阳湖学刊 2021年2期2021-06-20

  • 生命共同体”思想指导下的乡村生态振兴实践路径研究
    村现代化。生命共同体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重新定义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乡村生态振兴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以宿迁市耿车镇从“耿车模式”到“耿车转型”为例,分析了乡村生态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对如何实现“生命共同体”理念下乡村生态振兴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乡村生态振兴;绿色发展;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14-0006-03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14期2021-06-20

  • 切实呵护“生命共同体
    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上下一体,条块结合。全区党员干部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选择合理方式,牢牢把握整治行动的主动权。统筹有方略。区委、区政府自我加压,主动出战,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出台行动方案,明晰事项范围,建立联动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并通过全区领导干部微信群一日一汇总、一日一排名、一日一通报。指导有方寸。“四类”乱象积弊已久,不法利益盘根错节,聚而歼之,必须号令统一。自然资源、水利、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对“四类”问题处置过程中涉及的认定标准、适用法律、执法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1年1期2021-06-08

  • 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供了现实路径,为当前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价值引领。关键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中图分类号:A81;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595(2021)02-0075-06在马克思所预见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中,人类已成为生态命运共同体。随着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人们对其深层原因及解决之道的探寻不断深入,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思想重新引起了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2期2021-06-06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构建的逻辑路径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创新性发展。自然是生命之母,人类要实现永续发展必须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观念前提是要敬畏自然,这是由自然的先在性所决定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必须要遵循尊重自然的伦理规范,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类自身的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必须要顺应自然,要按照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办事;保护自然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必然要求。因为敬畏所以尊重,只有尊重才能顺应,顺应的目的是为了保护,保护自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2期2021-06-01

  • 生命共同体”中的辩证统一关系探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理念科学地阐释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联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遽然暴发和肆虐蔓延再一次警醒我们要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给予高度重视。正确把握“生命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对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可从主体的一体性与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理解尊重自然的内涵,在顺从规律和违背规律的利害比较中把握顺从自然的内涵,在保护与开发的实践中显化保护自然的内涵,这要求我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兼顾生产与需要的辩证统一。[关键词]自然

    中共石家庄市党委党校学报 2021年2期2021-04-09

  • 习近平总书记“生命共同体”理论研究
    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思想,推进新时代中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构建了科学的体制保障。关键词: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时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

    学理论·下 2021年1期2021-03-28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四重内在辩证关系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论”是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人类思维经验和科技发展成果,并在实践的反复检验中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是时代性与现实性高度结合的绿色发展理念,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命共同体论”从主体、规律、实践和价值等维度分别体现了“一”与“多”的主体多维性,“从”与“违”的客观规律性,“行”与“止”的直接现实性,“产”与“需”的价值适度性四组辩证统一关系,这要求人们在保护自然的实践中必须坚持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1年2期2021-03-24

  • 生命共同体视域下新冠疫情分析的方法论反思
    我们可以在生命共同体的视域下,综合运用这两种分析工具进行防治,合力守护盖娅,实现人与生物、环境的“同一健康”。关键词:J. 拉伍洛克;盖娅理论;“同一健康”理论;新冠疫情;生命共同体DOI:10.16397/j.cnki.1671-1165.20210601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新冠疫情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面临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危机,对整个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全球新冠疫情,学术界与社会各界从各种视角进行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6期2021-03-14

  •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意涵
    湖草沙冰是生命共同体,揭示了自然存在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关系,指出自然界是孕育和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突出人在自然有机体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价值观层面,习近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致力于实现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国与国之间的生态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在生态认识论层面,习近平把对生态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视为一个由浅入深、由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指出要深化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认识,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关键词:生态文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2-16

  • 生命共同体”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阐释
    0)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密不可分,正是在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生命共同体”理念,以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赖、和谐共生的重要关系。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人类产生之初即生活于自然之中,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最初也是最重要的对象,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态度截然不同。事实上,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必然导致生态问题。那么,如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1年3期2021-01-31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伦理向度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作为生态伦理视角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认知,不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性追求,同时也是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中国方案。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立足生态伦理,从更具基始性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和大力提升生态伦理的理论力量与实践力量,积极应对我国生态伦理当前存在的“遗忘”“虚无”“缺位”“乏力”等问题,跳出西方“资本逻辑”窠臼,挖掘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构建符合中国实际、中国智慧、中国精神的生态伦理,不断增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命力与震撼

    理论导刊 2021年1期2021-01-21

  • 创新,从打破壁垒开始……
    目化学习;生命共同体;人工智能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20-05-25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30-0070-02一、打破课堂壁垒,学习链接生活传统教学中,课堂是主阵地。在固定的教室中,教师与学生以固定的问答方式进行互动,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学生容易失去兴趣。要为教学注入鲜活的生命力,不妨从改变课堂入手。将教学活动搬到操场上、树丛里……让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一)课堂外延逐步拓宽课堂教学不应拘于教室,有思想

    教师·下 2020年10期2020-12-21

  • 生态文明视阈下习近平“生命共同体” 理念的逻辑理路探析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撑。“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练,其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共生、共存、共荣关系为基本内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根本目标,主张认识自然之于人的双重意义及价值,倡导人们在生态危机面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推动社会及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一、“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思想文化基因“生命共同体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12-20

  •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三重维度:生成、理论与实践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把人的前途命运与大自然的兴衰联系起来,倡导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解,构建一个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生命共同体,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习近平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开阔的视野,把生命共同体理论扩展到全球范围,倡导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意识,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在充分认识我国当前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习近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自身的生成逻辑、理论

    创造 2020年9期2020-11-30

  • 疫情之下读《敬畏生命》
    知行合一;生命共同体;施韦泽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无疑是适合新冠肺炎疫情这一情境之下阅读的书籍之一,这是一本论文集,由汉斯·瓦尔特·贝尔把施韦泽有关敬畏生命主题的论文编辑而成,现在看到的中文版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的,该书曾经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于1992年初版和2003年重版,此书能够不断出版,足以说明它的价值和影响力。一、施韦泽的人格魅力及启示施韦泽的人格魅力不仅仅在于他的学识渊博,而且在于他身体力行地去践行他的敬畏

    新闻传播 2020年7期2020-07-23

  • 人与自然关系初探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千秋、利在当代。十九大报告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的努力。广东省努力践行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争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生命共同体;和谐共生一、十九大报告中人与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7期2020-06-28

  • 论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家园等。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以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为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源而提出来的科学行动指南;是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历任党中央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性理论成果;是凝聚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价值共识的智慧结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重要表达,对提升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水平、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满足人民对美好

    克拉玛依学刊 2020年2期2020-06-12

  •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理论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三位一体;生命共同体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理念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自此绿色发展理念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理论和现实背景。从理论背景来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西方生态学者对人类发展模式的反思也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与参考。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丰富的绿色发展思想为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思想渊源。新中国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的生态思想,也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最终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6期2020-06-12

  •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与有效教育教学谈我国基础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生命共同体;教师;教学[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8-0061-02我国当前的教育问题有两个特点:第一,人人对教育不满,人人可以批评和指责教育;第二,教育行政官员都是教育专家,不管是否从事过教育工作,也不管是否读过教育学专著,都可以名正言顺地指导教育工作。但是,平心而论,真正理解教育真谛和内涵、思考教育本质和具有真情怀的人并不多,真正用科学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6期2020-06-09

  • 浅析生命共同体保护的立法进路
    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统筹保护,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形势来看,立法上和实践中对“山水林田湖草”的保护都存在很多不足。树立系统性、全面性、区域性、综合性的立法原则,开展综合立法,完善框架立法,实施环境法动态性适度法典化,是保护生命共同体的正确立法路径。关键词:“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文明;综合立法;框架立法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20)06-0041-0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西部学刊 2020年6期2020-06-08

  • 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蕴及其构建
    要】 “生命共同体”概念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内涵,“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蕴体现在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整体论认识的一致性上。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构建:对生态系统概念进行重构;提升对整体性的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践。【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哲学意蕴;生态系统;整体论;构建一、“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论内涵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