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立足中国又胸怀天下,蕴含着系念人类前途命运、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天下情怀。这种情怀的生成离不开习近平对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的总结和反思、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借鉴,以及对美丽中国和美丽世界建设生动实践的关注和关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集中体现在生态自然观、生态正义观、生态保护合作观、生态治理责任观等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蕴的天下情怀兼具中国意义与世界意义,有益于为中国生态文明话语权带来新提升、为全球的生态环境治理开拓新格局、为共建美好的地球家园提供新方案、为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凝聚新共识。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命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23)02-0045-07
伟大的时代孕育伟大的思想,伟大的思想深含伟大的情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指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意高远、视野宽广、思想深邃,既立足中国又胸怀天下,蕴含着系念人类前途命运、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天下情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细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从学理层面探究其“为何能形成”“体现在何处”“有何种价值”等问题,对于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特质,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旨要义,引领构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新秩序,聚力谱写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新华章,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生发逻辑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是在历史启迪和现实关照交融互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历史逻辑
习近平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1〕405正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才逐渐生成并显现出来。
一方面,得益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经验的启迪。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了丰裕的物质文化产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原有的循环和平衡,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2〕360。当原先地域性的生态问题逐渐恶化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的疯癫与痼疾,形形色色的生态主义思潮和运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1962年,《寂静的春天》这本科普读物的出版,大大唤醒了人类的环保意识。1972年,《增长的極限》这份研究报告的发表,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深思。随后在联合国的牵头组织下,《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和认同,共同保护好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心愿。顺应人类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潮流,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将生态文明建设谋定为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且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切实维护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另一方面,来源于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教训的警示。在生态危机加剧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的形势倒逼下,资本主义社会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取得一定的历史成就。然而,西方国家主导的人类生态文明运动并没有实现各国人民对生态文明的美好期待。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重要根源在于资本逻辑的宰制和价值立场的偏颇。资本逐利、资本增殖的本性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统治阶级必然会把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不可能消解经济增长和生态治理之间的矛盾。无论是“深绿”生态思潮还是“浅绿”生态理论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归根到底都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让本国少数人的利益最大化,绝不是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谋幸福。在严峻的国内外生态形势下,狭隘的阶级立场和民族情怀决定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将本国的生态危机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不可能顾全人类共同利益,美国拒签《京都议定书》、退出《巴黎协定》等事件就是典例。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局限性、片面性、狭隘性的洞察和思索,习近平提出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与西方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相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生态文明建设要合作共赢而不搞零和博弈,要公平正义而不能损人利己,着眼并着力于为全人类建设美好地球家园,体现了既对中国人民负责也对世界人民负责的深厚情感。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3〕209,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孕育和延续的根本前提。因而,“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4〕560,而要学会敬畏自然、关爱自然、顺应自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与自然必须也完全可能和谐共处。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用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用”〔5〕11,人的劳动走向异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趋向紧张。随着民族的、区域的历史越来越成为全球的世界的历史,资本的全球扩张和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使得“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6〕35,局地性的生态危机也随之变成全球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让每个人既成为生态文明的获益者、受惠者、享用者,又成为生态文明的创造者、参与者、维护者,才能根除生态危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华文明积淀的生态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强调“天”与“人”是相依相生、相通相和的有机整体,“人”要善待大自然,关爱世间万物,在“听天命”的前提下“尽人事”,追求“万物与我为一”。“贵和持中”的生态智慧强调人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对待天地万物要不偏不倚,开发自然资源要适之有度,同时暗含在生态价值观上要追求“和而不同”。“仁民爱物”的生态智慧强调“民胞物与”,要视“天地万物为一体”,将“仁爱”之情扩展到宇宙万物中去,把人间大爱传递到一切生命体中去。“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强调人道要顺从天道,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坚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超越自然界的承载力和修复力。“众生平等”的生态智慧强调万物皆有“佛性”,在生存权利和生命价值上是平等的,力劝人要有大慈大悲、普济苍生之心,懂得敬畏自然、敬重万物、敬爱生命。此外,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视天下如一家”的整体视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愿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也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生成提供了养料。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生发的实践逻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握历史主动,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7〕11。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列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视为绿色发展的重要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和系统修复,着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法规制度,等等。这些实践方略既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迈向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提供了科学指南,也为应对全球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引领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建设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孕育而生并不断升华。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越来越成为唇齿相依、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和地区生态环境的优劣都会影响全球生态环境的好坏。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建设美丽中国直接关乎全球生态环境质量和人类生态文明进程。习近平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19。因而,习近平强调要将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梦与建设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梦贯通起来,既要不断满足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又要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变成现实。随着美丽中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更加积极地倡导低碳、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更加有力地促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更加自觉地履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更加有创造性地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中国贡献。正是在深度参与、积极推动清洁美丽世界建设的过程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得以进一步彰显和强化。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天下情怀的主要体现
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难发现每个方面的思想内容无不显露出放眼世界的宏阔视野和心系天下的浓厚情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集中体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认识、对生态环境正义的坚决维护、对生态治理合作的科学引领、对生态责任的自觉担当等方面。
(一)生态自然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以及“地球生命共同体”这两个新的理论命题,而且提出了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地球家园的时代课题,在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展现出了天下情怀。
其一,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回溯人类生态文明演进史,无论是风靡一时的“人类中心论”还是影响深远的“自然中心论”,都把人与自然看成是截然对立的关系。与这些论调迥然不同的是,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7〕23这样的理论认识,“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概括,又是关于生态文明的新理念”〔8〕。人因自然而生,自然因人而美,两者不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劲敌,而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相依相存的关系,决定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一度狂妄征服、盲目开发、粗暴掠夺、肆意破坏自然的行为是极其错误的,人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9〕。面对人与自然相处的老问题和新矛盾,习近平倡导“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10〕。只有世界各国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上共商共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同向同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光才能普照世界各个角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利才能普惠世界各国人民。
其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在深度思考“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这个重要命题的基础上,习近平又提出了另一个新概念,即“地球生命共同体”,进一步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认识。习近平指出:“地球是人類唯一赖以生存的家园,珍爱和呵护地球是人类的唯一选择。”〔11〕538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家园,是一荣皆荣、一损皆损的生命共同体。无论是修复地球的历史创伤,还是应对地球的现实危机,开创地球的美好未来,“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12〕435。习近平勾勒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即将其建设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美好地球家园。除此之外,他还指明了共筑生态文明之基、共走绿色发展道路、共享绿色发展成果等实践进路。
(二)生态正义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从自然之维探究全球生态平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而且从伦理之维思虑全球生态平衡的价值论和方法论问题,具有深刻的生态正义意蕴。这种生态正义观散发出心系万物苍生的伟大情怀,我们可以从“物”和“人”两个层面来把握。
其一,在“物”的层面,提出要“共建万物和谐的美丽家园”〔9〕。随着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地球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程度加深,严重影响了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背离了生态正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尊重各种生物的生存权,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成为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生态正义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提出要“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9〕,人类要平等对待世界上的每一个生物,顺应天道,成全万物。习近平尤其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沙是耦合联动的生命共同体,对其中任何要素的有效治理不能牺牲抑或破坏其他要素,必须坚持统筹治理,实施一体化生态修复和保护,让每一个自然生命得到呵护,让每一环的生态要素得到关爱,最终实现世间万物和谐共生。
其二,在“人”的层面,强调要“让发展成果、良好生态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12〕436。建设绿色家园,共享生态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心愿。然而,各国人民享有的生态文明成果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国家享受的生态权利和履行的生态义务并不对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护和生态正义的伸张。习近平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13〕4尽管每个“现实的人”归于不同的国家、民族、阶级、阶层,身处的地位、拥有的财富、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同的,但在生态福利享受和生态义务履行方面是对等的。为此,习近平强调“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10〕,关照各国人民合理的生态利益诉求,站在更加公平的生态价值立场维护全球生态系统平衡,竭力向各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良的生态产品、更加优质的生态服务、更加优美的生态环境,最终“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2〕435。
(三)生态保护合作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合作观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天下情怀。这种情怀主要体现在谋合作、促合作、享合作等方面。
其一,谋生态保护合作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大,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全球性难题,“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2〕360。在生态环境挑战和生态治理困难面前,一些国家孤芳自赏的姿态、独善其身的态度、零和博弈的思维、单打独斗的举动、以邻为壑的做法都会导致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态危机的加重。国际社会正确的价值抉择和应对之策,是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引领下,共同画好生态文明的“同心圆”,共同唱好生态保护的“大合唱”,共同打好生态治理的“组合拳”。正如习近平强调的那样,“面对全球环境风险挑战,各国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单边主义不得人心,携手合作方为正道”〔9〕。
其二,促生态保护合作行动。同心同力共建人类美好家园重在行动,贵在落实,各个国家应该“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10〕。一方面,各国要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推进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做好各自应该做好的事情。另一方面,各国要寻求有关生态保护理念层面的最大公约数,从各方生态利益的交汇点出发,深化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科技创新、生物多样性保护、流域和海域水污染治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等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2〕435。为了达此目标,我国不遗余力地用实际行动促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比如,“加强南南合作以及同周边国家的合作,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资金、技术支持,帮助提高环境治理能力”〔12〕365。
其三,享生态保护合作成果。虽然各国生态文化别具一格,但是各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秀理论成果和成功实践经验都值得学习。因此,各国要加强对话交流,拓宽合作平台,多相互取经,“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1〕212。发展中国家要尽心竭力补短板、强弱项,善借他山生态建设之石,巧琢己身生态文明之玉,而“发达国家不仅自己要做得更多,还要为发展中国家做得更好提供支持”〔14〕。在合作成果分享方面,还要注重让优质的生态环境产品和服务更加广泛、更加公平地惠及各国人民,让生态文明之花在整个地球家园绚丽绽放。
(四)生态治理责任观彰显的天下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5,承担起大国责任,展现出大国担当。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打造绿色“一带一路”是全球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时代课题。我国为解答这些课题作出的重大贡献,突出地反映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天下情怀。
其一,体现在生物多样性治理的责任担当中。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所在,也是维系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极其重视生物多样性治理,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在全球率先提出并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濒危物种拯救等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法规体系,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和执法力度。经过共同奋斗和持续发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治理水平大幅跃升,治理成效斐然。我国的这些重大举措、重大行动、重大成就,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护生物多样性增进了思想共识,提供了有益经验,指明了发力方向。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危機,我国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我国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12〕437,同俄罗斯、老挝、越南等国联合共建跨境自然保护区。我国深入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用行动诠释了负责任大国的天下情怀。
其二,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责任担当中。我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公约的重要促成者、坚定维护者、积极践行者。我国认真落实减排承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力图在世界历史上用最短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目标,必将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历史性贡献。我国既主动承担自身职责,又“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7〕52,协调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性责任,同时“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11〕530。
总而言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高度,将建设美丽中国与建设美丽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将造福中国人民与造福各国人民有机统一起来,具有博大深厚、浓烈真实的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具有浓厚强烈、鲜明突出的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11〕340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中,人民情怀与人类情怀是相得益彰的,民族情怀与天下情怀是交相辉映的,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是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的基础,人类情怀和天下情怀是人民情怀和民族情怀的升华。在兼有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厚度、情感温度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美丽中国的新画卷、美丽世界的新图景必将呈现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8〕于 冰.生态文明观变革的逻辑演进和实践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05):80-89.
〔9〕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0-10-01(03).
〔10〕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4-23(02).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14〕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N〕.人民日报,2021-11-02(01).
〔15〕刘玲玲,莽九晨,杨 一,等.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12-24(03).
〔1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苏玉娟
〔收稿日期〕2022-11-1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制度故事研究”(20VSZ117),主持人郭超。
〔作者简介〕郭 超(1984-),男,湖南常宁人,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