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歌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43007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0“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诠释了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观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和实践维度三个层面来论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内在含义。
“生命共同体”理念从实践出发诠释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既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又将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进一步继承发展,同时也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的反思与超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推进生态治理、建设美丽中国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也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其中“天人合一”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对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理解。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针对“天人合一”指出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认为万物皆可“融会协调,合凝为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吕氏春秋》中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2]209。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获取自然资源时要有长远眼光,既要取之有法,又要取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了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在继承基础上对“天人合一”等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相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
马克思认为,“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3]。他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身体”,认为不能抛弃实践思考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在实践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了阐述,这也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在人与自然关系中,首先,自然是“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4],生态自然是人的一切关系的基础。其次,人对自然有依赖性,自然界作为人的无机身体,一方面为人类生命延续提供必要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为人类实践劳动提供生产资料,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通过劳动实践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再次,人可以利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劳动实践对自然进行开发,将一部分自在自然改造为人化自然。最后,自然发展规律对人类物质生产活动起着制约作用,人类同一切动植物一样必须要遵守自然界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一旦超出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
习近平在论述人与自然关系时在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基础上用“生命共同体”理念诠释人与自然的共存共生关系,同时“两山论”的提出也是人与自然、社会关系问题的时代回复,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针对这一问题,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阶段,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人类秉承的都是“人类中心主义”原则。实际上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以人自身的利益作为评判事物是否合理的标准,且“人类中心主义”假定自然界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中心主义”借助于现代科技所带来的自我膨胀使人与自然本就紧张的关系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此时“自然中心主义”的出现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主张“自然”利益高于一切。但实际上“自然中心主义”同“人类中心主义”一样,都忽视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也决定了他们无法找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则坚持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指出只有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早日实现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的反思和超越。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不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抽象理解,而是生态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双重融合。结合生态哲学来讲,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了将“人-自然-社会”看作是一个彼此影响的有机整体,要从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层面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强调了物质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辨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不能脱离实践抽象地谈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5]。自然界是一个运动着的系统,其内部所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时时刻刻都在同自然界进行着物质交换,生态系统中无时无刻不进行着能量传递,而人类社会同自然界进一步形成了紧密联系、共荣共生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通过物质实践在大自然中获取物质资料来保障自身的生存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界进行能动改造,使自然环境向着积极的方向演化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更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50。人类不是大自然的征服者,而应该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实现与自然的共荣共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也实现了人和自然界本质的统一。
进入近代,科学技术实现飞速发展,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也逐渐增强,对自然界的索取超出了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人与自然的矛盾变得异常尖锐,生态危机频发,同样在我国也面临着肆意砍伐森林带来的环境破坏。近些年我国采取退耕还林等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山论”,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统一,从源头上缓解了人与自然的矛盾。
通过全面贯彻“两山论”,人们逐渐认识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孤立地考察其中任何“一山”的本质,以往的生产方式割裂了“两山”的内在联系,使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成为对立的两方,一味追逐经济效益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现阶段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6]。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往来密切,而现如今生态危机频发,世界各国都在遭遇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人们生存环境也不容乐观,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桎梏,保护自然、保护地球已经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呼声,生态环境问题在此时此刻就不只是单个国家、单个民族的问题,而是在世界范围内同各国人民紧密相连的全球性问题。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并不局限于我国国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也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基础,只有正确看待和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和自然的对立。“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7]364。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想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就不单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节能减排,还要进行系统工程建设,以系统工程思路推进生态建设。严格坚守生态保护红线,既要满足经济发展又要保护耕地面积、保持生态功能;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根据国家地域和资源现状合理分配国土利用,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杜绝对资源的过度开采。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丰富的资源支撑,长久的发展需要转变粗放型资源模式,改变“竭泽而渔”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合理有度开发。现如今已经有许多不可再生资源面临消失,资源一旦不复存在,经济生产就必然面临重重困境。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在环境治理中治标治本,一方面全面推动节约能源,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合理消费;另一方面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企业绿色发展模式,从源头杜绝产业发展带来的环境破坏。
所谓“德法兼治”,就是一方面加强生态文化教育,普及生态保护思想,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使得人们主动参与生态保护建设之中;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改善依赖每个人的切实行动,更需要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为其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在建设生态文明进程中,制定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是扎实推进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要用法治手段维护生态文明建设,对于那些突破生态红线谋取经济利益的行为要给予法律重击。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定严格的生态保护法律制度,一方面,要建立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从根源处制止生态环境破坏的举动,加强生态文明法制建设,减少环境保护立法盲区,完善生态环境破坏责任追究制度,补齐现有生态治理法规短板;另一方面,完善环境修复制度,构建环境治理资金监管体制,将生态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公开化、透明化,让广大群众看到政府对于生态文明治理的责任和担当,激发群众对建设治理过程监督的自觉性,打造健全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制度。
过去我国曾经遵循先开发后保护、先发展后治理的原则,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随之显现,工业发达城市大肆排放工业废水废气,雾霾天气屡见不鲜,黄河、长江等主要河流水质污染严重。习近平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形容经济建设和环境治理之间的辩证统一后,又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发展生态循环经济,倡导低碳绿色出行在全社会蔚为风气。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和实践生产提供物质基础,自然环境中的石油、煤炭、矿石等不可再生资源是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倘若不合理开发利用,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继而导致生产资料的匮乏,因此自然资源是否丰富也是分析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建立生态旅游产业来发展经济,可以说良好的自然环境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一方面针对自然环境现状进行生态治理,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田等方式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地沙漠化,使自然环境达到新的动态平衡,也等于给生产力注入了新活力。另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打造绿色环保产业意味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现对自然环境的积极改造,使自然环境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无论何时都是一个有关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民生问题,良好的生态环境与人民幸福紧密相关,“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52。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深刻揭示了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关系,为新时代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标准答案。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论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一步,离不开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