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华文明复兴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

2021-11-29 00:34边莉娟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抗疫中华民族

边莉娟

(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安阳4550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1]2020年初抗击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一场“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突发的疫情危机,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考验,也是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次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千年文明的浸润之下,中国人民凭借其厚德载物、坚韧不拔的品格,仁民爱物、同舟共济的内质,民胞物与、家国天下的情怀,取得了这场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不竭力量。不仅如此,党领导人民在抗疫实践中还铸就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作为新时代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一体的具体精神样态,伟大抗疫精神与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价值禀赋和精神基因一脉相承,彰显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价值特质,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构筑成集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为一体的新时代精神长城。

一、伟大抗疫精神增强了文明复兴进程中的民族自信心

民族是由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心理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并且在全民族成员共同信念和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形成民族文明。任何一种文明都是长期的历史演进的结果,是保持着原有的基本特征的社会文化共同体。作为四大古老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历时数千年,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它在革故鼎新中不断发展,成为滋养中华民族价值认同和精神认同的沃土。

作为一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近代以前曾经独步天下,康乾盛世时国民生产总值曾经占据世界的1/3还多,然而1840之后年却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精神和文化是人类生存的基石,当中国闭关锁国、故步自封的时候,西方的精神文化却在快速发展,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两三百年里,东西方文明在人类社会的地位被彻底颠覆。在文艺复兴、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加速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西方文明中心论在对外资本扩张中呼之欲出。反观中国,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发展滞后,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贡献屈指可数。

文明自信是推动一个民族发展进步的内在核心力量,缺乏文明自信心的支撑,一个民族很难实现真正的崛起和复兴。孙中山先生在分析中国问题时,就明确指出民族精神不强大是中华民族积弱挨打的根源,他把恢复民族精神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首要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激励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无私奉献和不懈奋斗,完成了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再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2]。这种强大精神就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与疾病抗争、战胜瘟疫的历史,公共卫生安全治理能力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制度优劣、执政水平高低、综合国力强弱等的体现。为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风雨同舟,迸发出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在这场疫情中所淬炼出的伟大抗疫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共同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构建起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家园。

伟大抗疫精神之所以能够成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的代表,迸发出强大的精神力量,正是因为“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3]伟大抗疫精神充分体现出在实践中凝聚形成的中华民族价值共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显示出一个民族无惧于挑战的自信,增强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诠释出文明复兴的必然性。真正的文明复兴不仅仅需要文化自信,同样需要政治自信,政治上的不自信最终都会转变成文明的不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无比坚强的领导力,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4]作为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生成的伟大抗疫精神,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提供了新的现实。只有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增强文明自信心和自豪感,才能真正理解当今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伟大抗疫精神彰显出文明复兴进程中的人民主体性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一传统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获得了全新的诠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显著优势。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务人民,既是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概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复兴的最高价值目标。中国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取得疫情防控的战略性胜利,始终把人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哪怕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也要确保人民的生命。某些国家“消极抗疫”“群体免疫”等消极、冷漠对待疫情的事情,绝对不会出现在中国。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当大规模疫情发生和扩散时,群体行为始终是最重要的抗疫路径,但要取得群体抗疫的卓越效果,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每一个体。每个人的意志和责任担当对抗疫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疫情不仅是对制度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个体积极主动性的考验。有学者曾经说道:“一切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和进步,取决于人的尊严的维护和价值的发挥。”[5]由此可见,对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的不同理解,正是文明与野蛮的一个突出区别。在2020年全民上下一心、团结抗疫的实践中,中华民族再次升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精神理念,淬炼出生命至上、舍身忘死、举国同心的人民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这是中华文明人命关天的道德观念的最好体现!这也是中国人民敬仰生命的人文精神的最好印证!”[4]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也在人民。我国能够取得抗疫斗争的根本性胜利,根本原因就是14亿中国人民形成了巨大合力。尤其令人欣慰的是,在这次抗击疫情斗争中,青年一代展现出英勇的担当精神,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肩负起时代重任,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捍卫着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展现出青春最耀眼的光芒。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也是中华文明真正复兴、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艰难苦厄中不断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总是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这一力量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文明复兴势不可挡的根本所在。

三、伟大抗疫精神弘扬了文明复兴进程中的天下精神

德施普也,天下文明。有学者指出,“任何一个文明都是共享价值和核心价值两者的统一[6]”。民族个性并不会消失于世界历史进程之中,各个民族在世界交往扩大的趋势中彰显着各自的特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数千年历史中,中华文明始终秉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价值信念,弘扬以德以义、协和万邦的天下精神,历来注重构建集包容性、自由性、张力性和秩序性为一体的社会。

疾病无国界,公共卫生事业事关整体人类公共卫生安全,尤其是处于大变局大动荡的今天,人类更是一个命运与共、息息相关的共同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不仅关心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心系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中国抗疫防控取得初步成效之时,中国政府就积极同世界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的经验,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向世界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全球抗疫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彰显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诚愿望。

义之所在,坚定前行。“整个世界不再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利益化的对峙和纷争,而是融合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也就是‘天下精神’的一种表征。”[7]伟大抗疫精神中体现出来的“命运与共”不仅是中华民族勠力同心应对灾难的表现,也是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守望相助的表现,更是中华文明“天下精神”的时代升华。

人类在和各种各样疫情的斗争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了公共卫生事业的进步。历史上曾经暴发过无数次的疫情,造成过数不清的“万户萧疏鬼唱歌”的人间悲剧,重大瘟疫甚至会带来政权的更迭,影响历史发展的走向,所以任何一个时期人们都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当出现疫情时一方面控制传染源,一方面切断传染链。人类依靠顽强的韧劲最终战胜一次次瘟疫,带来了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的进步。进入工业社会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世界多极化时代以来,人类流动的范围与频度远非前工业社会时期可比,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村民”,给重大疫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一旦出现重大疫情,防控难度呈指数级增加。面对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在这份答卷中,中华民族敦亲睦族、团结和谐的优良传统是重要的加分项。中华民族一向主张天下一家,这种流淌在血液里的仁爱爱人精神为团结一致战胜疫情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伟大抗疫精神提升了文明复兴进程中的中国话语权

太多历史证明,话语权争夺战、舆论战始终在国际政治中占据重要分量。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参与国际事务、全球的广度和深度发生深刻变化,担当角色也发生了由一般参与者到重点建设者、再到负责任大国的转变。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方位下,中国话语权的提升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既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

此次演变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的新冠疫情,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挑战。中国政府秉持尊重科学、全力救治的理念,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全国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短时间内便取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效果。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事务的国际合作,介绍我国抗疫进展,向全球分享抗疫经验,进行抗疫物资、医疗、科学技术援助等,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与世界各国携手打好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充分展示出“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一精神与寻求人类利益和共享价值的最大公约数,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脉相承,用我们的价值观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

与国际社会开展广泛抗疫合作的过程,也是公共卫生领域中国话语权提升的过程。面对某些国家各种各样的荒唐说辞和颠倒黑白的肆意指责,我们要予以有理有节的回击,回应国际社会关切,讲好中国抗击疫情的故事。中国在抗疫过程中表现出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道义担当等价值理念,既是中国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自信的完美诠释,也是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真实素材。

我国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成果的事实,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抗疫斗争伟大实践再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显著优势,是抵御风险挑战、提高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证。”[4]我们要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度,不断增强信心,发出中华民族的时代强音。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中华文明的优势在于精神的不断延续和再创造,以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中华文明,充满着“旧邦新命”和革故鼎新的价值特质,维系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认同。伟大抗疫精神是人们在抗疫实践中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文化,是真理与价值观结合的典范。伟大抗疫精神也集中体现了中国国家和民族的品格,不断强化着人们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基础,是不忘过去、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充分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为中国人民走向理智信仰指引了方向,增强了文明自信感。中国有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有勤劳勇敢、勇于奉献的14亿人民,有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文明的复兴成为历史必然。欣逢盛世,当不负盛世。我们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深化中华文明的自我认同,形成现代社会的凝聚力,扩大文明话语权,发挥伟大抗疫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中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作用。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抗疫中华民族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