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进
本文为2017年度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项目《生态系统整体论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编号:GZLLLH2017067)、2017年度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启动金项目(项目编号:贵中医科院内[2017]105号)、2017年度贵阳中医学院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
【摘 要】 “生命共同体”概念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内涵,“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蕴体现在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整体论认识的一致性上。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构建:对生态系统概念进行重构;提升对整体性的生态系统的研究;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践。
【关键词】 生命共同体;哲学意蕴;生态系统;整体论;构建
一、“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论内涵
生态系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和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同时强调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充分说明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深刻认识和理解生态系统这一重要对象。
从生态学角度看,生态学的生态系统途径既是生态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趋势,也是整个地球系统资源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如何认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机能执行的影响,需要深刻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过程,这涉及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服务的潜力,这些生态系统服务包括对维系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的粮食、清洁水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资源等。
从哲学角度来看,生态系统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概念,1935年,由坦斯利(Arthur George Tansley)首次提出,由于人類活动或自然过程的影响,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都处在缓慢但持续的变化之中,生态学家们也提出了新的生态系统理论,从“生态系统能量学说 ”(Ecosystem energetics)、“系统的生态系统”(System ecosystem)到“新型生态系统”(Novel ecosystem)等,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在哲学层面,这些理论又体现为一种“生态系统整体论”或“生态系统还原论”,这两种观点的争论贯穿生态学发展的整个过程,按照本体论上的生态系统还原论观点,生态系统被认为只不过是一种物理结构,是由粒子的集合(物理成分)以及物质-能量(物理关系)的交互组成的。很显然,这种还原论图景没有考虑到生命的性质,因而忽略了生物层面的涌现性。相反的,本体论上的整体论(或者突现论)否认存在任何本体论的根本层面,认为存在着一种多元的本体,能进一步具体说明那些涌现的和独立的领域,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生态系统整体论和还原论可以按照上述本体论上的来类比。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从顶级群落到生态系统,从封闭系统到开放系统,人们对于生态系统的认识不断加深。从生态学界研究的现状来看,在国际上两本重要的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科书《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中,详细介绍了当前生态学界对于生态系统的界定和认识,以及主流的研究方法和策略。从中可以看出,生态学界目前的主流是将生物有机体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强调其相互作用。这种在本体论上将生态系统看作一个整体的思想是生态学在具体科研实践中逐渐产生的,大量实例表明基于物种的环境管控措施正在导致受损生态环境的扩张,例如,在海洋渔业领域,由于缺乏对商业性渔猎活动的全面认识,传统的基于物种途径的保护政策使得海洋渔业出现大幅度减产的趋势,这与商业鱼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密切相关。因而,生态学家越来越转向作为整体的生态系统途径作为调和人与生态系统矛盾的方式。可以认为,随着对生态系统认识的加深,生态学界对于生态系统整体论的追求是通行的做法,也是生态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持有极端的生态系统还原论的学者虽然也存在,但数量极少。大多数生态学家试图在反思前人的生态系统理论在整体论上的不彻底性和还原论困境的基础上,改进现有理论并探寻更加完善的整体论路径。
“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哲学意蕴体现在本体论和方法论层面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整体论认识的一致性上,这是“生命共同体”深刻的整体论内涵的核心所在。
本体论层面,“生命共同体”赋予了生态系统以“生命”的有机属性,这意味着生态系统与其内部所有有机和无机要素都具有了“生命”特征,生态系统因此具有了整体关联性和涌现性,体现在其构成要素之间的直接或间接效应在整体上相互耦合,因此,“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了生态系统的海量交互关系,是对生态系统本体开放性的承认,将生态系统纳入到有机整体所具有的生命属性范畴来考察,从本体论上对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涌现性进行了合理界定。
方法论层面,“生命共同体”蕴含着以系统工程方式推进生态系统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发展方略。这与本体论上对生态系统的认识是一致的,正因为承认了生态系统的生命属性及其本体开放性,在方法论层面才会以复杂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系统途径推进为系统化的战略布局,以具有“生命”属性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发展能够充分揭示其本质的系统方法,在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等重大生态治理问题上,以整体论的认识系统推进。
二、基于“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路径构建
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命共同体”体现出了一种较为完备的生态系统整体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基础,深入理解“生命共同体”概念,对于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鉴此,从生态哲学角度,构建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实际的生态系统整体论的一般路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拓展:
1、对生态系统概念进行重构
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系统整体论途径的第一步,也是全面审视生态文明建设中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的必然要求。根据“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论内涵,结合生态学长期的实践,以下生态系统概念重构的基本原则应当予以考虑:(1)应具有精确的尺度化特性;(2)应充分考虑系统变异性;(3)既关注局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要考虑长期的可持续性。
2、提升对整体性的生态系统的研究
生态学是直接面向生态系统的学科,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因此,在生态学研究中,以整体论的生态系统概念为研究对象和研究依据,真正揭示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才能真正创新构建生态文明的系统方法,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对于空间尺度而言,一个生态系统应是由一系列的空间尺度构成的,这包含了从局部系统到局部系统内所有物种的潜在的分散的区域,这些潜在的分散区域并非连续的或者统一的;(2)对于时间尺度而言,潜在的分散区域内存在着一个有效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根据拟进行的研究的时间尺度大小而定;(3)生命是生态系统的本质属性和基本要素,生命之间的整体关联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有机属性;总体而言,基于“生命共同体”的内涵,生态学领域对于生态系统的研究要从时空尺度、区域变化、生命要素等方面,真正将生态系统作为包含了人类在内的生命共同体来对待,发展相应的整体论方法,将生态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进行研究。
3、进行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实践
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管理部门应明确“生命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在合理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论路径的基础上,采取系统工程的策略,广泛运用生态系统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以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和保护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三、结语
构建符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情况的生态系统整体论路径,需要深入理解“生命共同体”的内涵,充分认识国外生态系统整体论发展中的得失,按照概念重构——系统研究——整体推进的逻辑路径,构建新的生态系统整体论,为世界生态文明提供基于中国智慧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2] Chapin Iii F S, Matson P A, Vitousek P. Principles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 ecology[M].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1.
[3] Hobbs R J, Higgs E S, Hall C. Novel ecosystems: intervening in the new ecological world order[M]. John Wiley & Sons, 2013.
[4] J?rgensen S E. Ecosystem ecology[M]. Amsterdam: Elsevier, 2009.
[5] Odum E P, Odum H T. Fundamentals of ecology[M]. Philadephie: Saunders, 1953.
[6] O'neill R V. Is it time to bury the ecosystem concept?(with full military honors, of course!) [J]. Ecology, 2001.82(12)3275-3284.
[7] Schizas D, Stamou G. What ecosystems really are—Physicochemical or biological entities?[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7.200(1–2)178-182.
[8] Tansley A G. The use and abuse of vegetational concepts and terms[J]. Ecology, 1935.16(3)284-307.
【作者簡介】
何 进(1988—)男,河南武陟人,哲学博士,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生态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