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布洛赫的法哲学观探析

2020-05-13 14:21刘畅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刘畅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布洛赫法哲学观的理论来源,论证了布洛赫对天赋人权观的批判与继承,阐释了布洛赫的法哲学观是天赋人权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体现在:天赋人权是现实的人道主义的核心命题;天赋人权与社会乌托邦都具有乌托邦特征;只有从存在的具体的总体出发,才能构思和实现乌托邦;天赋人权的最高目标是确保人的尊严;人的尊严的内容和目标是自由,而这种内容和目标只有在某种具体的秩序之中才能实现。

【关键词】 恩斯特·布洛赫;天赋人权;马克思主义

恩斯特·布洛赫被誉为二战后德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西方享有盛名。同期与他齐名的哲学家有卢卡奇、葛兰西。布洛赫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也被普遍认为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创造性的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思想和青年马克思的民主理想同相结合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法哲学观。

一、布洛赫法哲学观的理论来源

布洛赫的法哲学思想主要来自于天赋人权观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1、传统的天赋人权观

早在古希腊时期,天赋人权的萌芽就已经产生了,智者学派、犬儒主义者等。他们认为权利建立在自然的基础上。但天赋人权理论真正的诞生是在近代欧洲的启蒙时代,在这一时期天赋人权成为反对国家万能、反对绝对专制的斗争武器。

天赋人权是指受自然法的规定,在国家形成之前的自然状态之下,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和追求幸福与财产的权利。天赋人权的代表人物格劳秀斯、霍布斯等普遍认为自然法规定了每个人的人身自由、财产自由和偿还债务的权利和不侵犯他人的权利等。杰克逊认为要通过缔结契约来建立国家,运用政治手段和法律手段等来保障人的各项基本权利。通过限制每个人的部分权利来保障每个人的个人权利都能得到来自国家的相同的保护,当国家的权力机关政府违反了这个契约侵犯了人民的权利,人民将有权收回属于自己的天赋权利。天赋人权理论指导了美国独立运动及法国启蒙运动并被载入到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中。

但自天赋人权思想诞生时起就带着市民意识形态的标记,带着个人主义、机械论与自然的理想化,这个理论并不直接适用于革命。因此,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革命的权利批判意味着不但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也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当然包括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天赋人权思想。因此,马克思主义并未深入了解天赋人权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权。研究者可以从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人权观,论述无产阶级争取权利斗争的表述中看出他们的人权观。

2、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认为人权产生于历史中,要达到普遍的人权与真正的平等需要先从经济上入手,在人权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一定是基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带来了异化劳动,不利于人权的发展,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则从本质上提供了平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为人权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关于人权的产生问题,马克思认为人权并非是上帝或是上天等客观绝对精神赋予的,而是通过历史而产生的。马克思在肯定了天赋人权在历史上的起的积极作用之外,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1)无产阶级的觉醒过程是历史发展的过程,无产阶级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通过推翻资本主义压迫建立自己的国家而争得民主。这一切都是靠人民的自身而不是客观绝对精神。(2)社会主义人权的完善和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为了全面实现人的价值与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身处在社会主义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之奋斗。在人权实现过程中,资产阶级可能利用人权的阶级性在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等强制手段实现对无产阶级的所有权。因此社会主义要做的是消灭阶级。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权最重要的作用是为了使人自发的认同和明确自我解放的目标和实现自我解放的重要性。明确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实现真正的人权并捍卫这种权利。因为无产阶级始终将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作为革命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权利、实现人的价值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解放最符合人权的精神和本质。

二、布洛赫对天赋人权观的批判与继承

马克思与恩格斯极力与资本主义制度及观念划清界限,所以并未看到布洛赫所关注的天赋人权中某种本质的剩余。而布洛赫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了天赋人权思想。

1、布洛赫对天赋人权的批判

在布洛赫看来,天赋人权者总是喊着响亮的口号,类似于“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但事实上,权利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通过自我觉醒、自我斗争而获取的,也就是说权利是在斗争中获得的,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赋予的。其次,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天赋人权总是把财产与权力划等号,致力于保障个人财产安全,但是财产被算作权利在布洛赫眼中却是不对的,他认为财产来源于劳动分工,来源于对劳动和产品的支配,如果把私有财产与权力挂钩,那么这种权利并不属于无产阶级,也就无从说什么真正的平等了。最后,天赋人权赋予公民的是形式上的权利,制定这个形式的最高级正是与每个公民签订契约的国家,而不是某种客观精神主体。

2、布洛赫对天赋人权的继承

布洛赫所说的天赋人权与传统意义上的天赋人权有着一定差别。他批判继承了天赋人权中超越了这个概念本来用途的一部分。布洛赫所说的天赋人权本质上是一种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的政治学说。布洛赫认为天赋人权虽是产生于资产阶级时代,却蕴含着某种本质的剩余,即并未兑现的市民法典与法律,这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每个人的真正平等。要想实现真正的人人平等,就需要达到人的本性与道德、法律的平衡,即自由与秩序的平衡。

自由与秩序的平衡是法哲学界的难题。自由与秩序的难以平衡意味着人的本性与道德、法律难以平衡。为此自然主义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在各自的立场上争论不休,对于他们来说面临的是同样的难题,即无法确定法律范围的维度,自然主义法学更加注重法律的普遍效力,道德规范范围限制较小,自然法学派代表形而上学专注于研究基于人的本性的“理想法”;实证主义法学注重法律的局部效力,道德规范限制较大,实证主义法学派代表科学,基于实证主义来研究实际存在的法。两派之间的争论总是在同一论据的相反论据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当代法哲学思想通过找寻事物的根本性质来推断确定的客观条件,即保障了实证秩序的自由与公正的同时从天赋人权中蕴含的乌托邦特征中推断解决普世价值的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用过去验证现在,导致社会重新追问道德与法律的来源,而第二种途径正是布洛赫所选择的,从未来走到现在,通过希望与烏托邦构建的“新世界”来解释法及其本质。因此,布洛赫认为要想到达真正的“家乡”,实现真正的人的解放就必须继承天赋人权。

三、布洛赫的法哲学观:天赋人权同马克思主义的结合

布洛赫认为,要解决人权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将天赋人权的理念引入社会主义社会。他通过五个命题逐步阐述他所要继承的天赋人权中的遗产,这也是为何要将天赋人权和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原因。

第一命题是天赋人权是现实的人道主义的核心命题,也是马克思主义所要做的,即必须推翻一切是人类受剥削、受压迫的一切关系。要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必须要消除异化劳动。天赋人权在历史上也曾具有革命性,是一种战斗的意识形态,关注的是公正、平等的社会政治关系,但是民众无法从公正性中抽象地分析出现实的人道主义,但天赋人权给重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提供一种可能来重新构建人的真正的存在之路。因此,天赋人权应该包含在马克思的现实的人道主义思想中。天赋人权、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是三位一体的。布洛赫因此为基础将权利思想与道德联系到了一起,青年马克思的著作中的本质特征正包含了这种权利与道德的辩证统一。

第二命题是天赋人权与社会乌托邦都具有乌托邦特征,对于塑造“直路”这个人的本质特征十分重要。无论是社会乌托邦还是天赋人权都共同致力于现实的、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乌托邦的具体目标是人的幸福,天赋人权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人,也都是为了实现人的更美好的梦。但这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不同,首先是历史渊源的不同,其次是方法论原则不同,最后是对人的关注的侧重点不同,社会乌托邦关注于废除人的不幸,而天赋人权关注于人的受屈辱状况。

第三命题是只有从存在的具体的总体出发,才能构思和实现乌托邦。乌托邦是布洛赫全部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他的理论再现为对未来的现实而具体的预先推定,这是他的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也就是说要建立具体的乌托邦思维之上需要社会从现实、当下出发,预先推演出具体的未来世界的图景。与这种具体乌托邦相对的正是封闭的、虚构的抽象乌托邦。布洛赫的具体的乌托邦的预先推定是开放的,立足于当下真实世界的,他并未像传统的哲學家一般回溯过去,而是看向了未来。布洛赫用期待情绪来解释人的行为,也以此构建了他的存在论。人总是希望能找到一种克服当下的“梦”,只有从尚未存在的东西中出发才能找到它,人由希望和恐惧组成,希望通向梦的实现,而恐惧面对着失败,希望的观念属于开放的客观的现实世界,是因为世界仍处于形成状态,世界的变化从未停滞,因而人能够从他们所生存的世界中找寻希望并将这种希望投射到尚未了解的东西,或是尚未被经验所意识到的东西之中,希望是永恒的,正以这种尚未形成的可能性为动力不断推动着人类的前进和世界的发展。哲学意味着不断超越,超越自身当下状况的世界,从而发现这个世界中蕴含着的新世界的萌芽,这种思维意味着预先推定,这并不以为着脱离当下,而是关乎着现实世界,因此,尚未这个概念不但指向了未来,而又根植于当下的客观世界的现实可能性之中,尚未关乎于存在。具体的乌托邦具有历史的、辩证的特征。可能性的实现也意味着克服自由与秩序的不平衡。当人受到具体的乌托邦和天赋人权的指导时,会关注于实现自身的幸福与尊严。因此,具体的乌托邦正是实现未来的无异化社会的关键。

第四命题是天赋人权的最高目标是确保人的尊严。1389年法国革命的原则:自由、平等、博爱就源自天赋人权,人的尊严赋予了人们新的生命。人的自由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在布洛赫看来,真正的平等超越了人的异化与现实的客观条件,这并不是无差别的磨平每个人的本质特征的平等,而是让每个人都能遵从其自身意志来实现与其自身真正的人性图景的同一,即与其未异化的生命的同一。这样的平等才是自由的真实的内容。

第五命题人的尊严的内容和目标是自由,而这种内容和目标只有在某种具体的秩序之中才能实现, 因为唯有这种具体的秩序才能把社会转变为一个“没有政治的城邦”。人们组成了社会,劳动着、创造着的改造社会并试图创造出一个新的社会。只有当人们领悟到这一点才能达到真正的民主。到达“家乡”与真正的自由王国,在这里人实现了自由、幸福与尊严。这是一个近乎无阶级的社会,不再有剥削者和被剥削者的区分,也不再有分工与压迫。在这里不但国家的管理功能消亡,国家法典也变得多余,这时候人的尊严无需客观秩序的保护,本性与法律这一束缚着天赋人权的历史困境被解除,更美好的社会终于到来。要想实现这种真正的希望的可能性,需要这种希望的主体人无需外部秩序的束缚,只为了自身的人性而奋斗。布洛赫将天赋人权放入了具体的乌托邦领域也为一种完美的法制创造了可能。

没有无社会主义的民主,也没有无民主的社会主义,因此,为了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与异化的人类共同体社会主义不仅要继承天赋人权的理念,还要努力将这种理念付诸实践。这也是布洛赫所说的“家乡”和马克思所说的“自由王国”,他们的目标都是想要废除国家、建立一个没有政治的城邦。

四、结语

“与马克思一起超越马克思”这是布洛赫哲学的特点,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在不断地随之发展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将成为今天的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金寿铁.思想就意味着超越——恩斯特布洛赫对马克思主义传统做出的创新 [J].现代哲学,2005(04).

[2] 金寿铁.直路的矫形外科——论恩斯特布洛赫的马克思主义权力理论[J] .汉江论坛,2015(07).

[3] 冯颜利.马克思主义人权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07).

[4] 李林.论马克思主义人权观[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8(07).

[5] 金寿铁.天赋人权与马克思主义——论恩斯特布洛赫的法哲学概念[J].哲学研究,2008(09).

【作者简介】

刘 畅(1993.12—)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汉语文学,研究方向: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条件
警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几个“隐性”误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王晓晖: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整体性研究视野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