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脉冲
- 复合材料蒙皮-加强筋接头缺陷单脉冲超声表征与评估*
为,研究了一种单脉冲超声方法 (Mono-pulse ultrasonic technique,MU);分析了入射声波在蒙皮-加强筋接头区的纵波反射行为、入射方向选择、回波信号接收和脉冲宽度确定方法;设计制备了含有预制缺陷和实际工艺缺陷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蒙皮-加强筋接头试样;构建了MU检测系统;研究了含有不同缺陷的复合材料蒙皮-加强筋接头的超声信号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了超声脉冲回波信号和成像特征形成规律;构建了复合材料蒙皮-加强筋接头缺陷超声表征与评估方法和
航空制造技术 2023年22期2024-01-18
- 一种改进单脉冲技术的低角跟踪性能分析
被广泛应用,即单脉冲技术。在单脉冲体制下,一般通过接收天线的和差波束方向图函数来实现对目标的跟踪测量[4-5]。相控阵系统进行精密角跟踪时通常采用相位和差单脉冲测角技术[6-7]。该方法在多径效应的影响下,测角精度大幅下降,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目标丢失。为了消除多径效应的影响,文献中提出了不同的方法。复角法(CA,complex indicated angles)是最早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单脉冲比的实部和虚部来跟踪低角度目标[8];文献[9]中提出了一种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3年2期2023-03-04
- PSR J0835-4510单脉冲的观测研究*
冲星积分轮廓和单脉冲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脉冲星的辐射机制.脉冲星积分轮廓十分稳定,能够反映出脉冲星辐射区的几何结构和辐射强度.但对于脉冲星辐射的单个脉冲而言,其轮廓结构、辐射强度以及偏振特性等随时间变化很大,短时标内没有规律可循.单脉冲可以具体反映出脉冲星的辐射特征,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随着观测采样率的提高,单脉冲会呈现出更加精细的结构,如子脉冲和微脉冲结构等[2].部分脉冲星偶尔辐射的单脉冲信号其流量密度比平均脉冲流量密度大几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通常
天文学报 2022年6期2022-12-12
- 基于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测角*
角跟踪系统中,单脉冲技术通常被用来对目标信号进行角度估计。当存在主瓣干扰时,可以结合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干扰位置形成零陷抑制,但这同时使得主波束方向图明显产生畸变,导致单脉冲比曲线严重失真,进而影响到被动雷达的测角精度及其跟踪性能。因此,提升单脉冲技术的干扰抑制能力和测角精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单脉冲测角技术[1]在主瓣干扰下性能恶化的问题,众多学者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改进,随后提出了自适应单脉冲技术,但大多是基于单脉冲测角方法
电讯技术 2022年9期2022-09-28
- 基于空时约束的自适应迭代单脉冲估计方法
L)方法,二是单脉冲估计方法。ML估计是一种最优估计,理论上可以达到克拉美-罗界,但其运算量过大,不利于实现。因此,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运算量较小的单脉冲方法,其本质上是ML估计的近似。单脉冲估计方法同时形成多个接收波束,通过比较单个回波信号在多个接收波束的响应,从而获得目标角度参数。常用的单脉冲方法为和差比幅法。通过计算差和比,并比对单脉冲曲线,即可获得目标偏离波束指向的偏角信息。单脉冲方法能够利用单个回波脉冲进行角度估计并在分辨力上突破波束宽度的限制。在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2年8期2022-08-18
- 单脉冲搜索在CRAFTS巡天数据中的研究与应用
为周期性搜索和单脉冲搜索两大类。其中,周期性搜索通过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将时间序列转化到频域,以识别周期性信号,然后在确定的周期内对原始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折叠,以提高周期性信号的信噪比[2]。而单脉冲搜索寻找强的、非周期的脉冲,并未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和折叠。单脉冲搜索非常适合发现周期性搜索中无法发现的孤立爆发。研究人员应用单脉冲搜索发现了旋转射电暂现源(Rotating Radio Transients
天文研究与技术 2022年4期2022-07-18
- 基于单脉冲放电的微细电火花磨削聚晶立方氮化硼的研究
电过程实际上是单脉冲放电的累积过程,单脉冲放电的冲蚀特性是放电加工的基本单元。同时对研究电火花加工的工艺规律和加工表面质量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单脉冲放电加工和放电加工聚晶立方氮化硼材料有许多有价值的文献。Gadalla A. M等[4]利用电火花放电过程的仿真模型来评价脉冲波形的重要性。研究了单脉冲放电火花压力和火花温度的周期性变化。Das S等[5]建立了一个包含较多等离子体特性、移动热源特性、脉冲放电和线切割影响的单脉冲放电的综合数学模型,用于预测
超硬材料工程 2022年1期2022-07-11
- 基于小波理论的近场地震动模拟方法分析
模拟均只考虑了单脉冲模型,但不少实测地震动记录含有多个脉冲,使得单脉冲模型的能量相较于实测地震动记录有很大损失。基于单脉冲模型的不足,本文提出以多贝西小波为小波基对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多次连续小波变换后模拟地震动的方法,该方法可模拟多个脉冲部分的脉冲模型且不会影响单脉冲型地震动的模拟精度。同时,选取目前几种常规单脉冲型数学模拟模型,从速度时程、反应谱和桥梁的非线性地震响应结果3个方面展开分析,对比分析各模型对不同类型地震动的模拟精度。1 脉冲模型1.1 包络三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6-27
- 共面单脉冲拦截多目标问题
地面资源越多。单脉冲拦截多目标这一理论问题,当脉冲时刻和飞行时间均自由时,在理论上存在单脉冲拦截二目标的可行解。而对于共面情况,理论上存在单脉冲拦截三目标的可行解。与传统的单脉冲对单目标不同,该问题增加了一项终端位置约束,使得即使在二体条件下,也无法推导出此问题的完整解析解。在2019年的国际轨道优化设计大赛(GTOC-X)中,“银河系移民”赛题里也包含着单脉冲拦截多目标这一子问题,这一子问题的求解也是竞赛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点。竞赛的冠军队伍结果中给出的解
航空学报 2022年3期2022-04-26
- 基于单脉冲试验的IGBT模型的电压应力测试分析
0 V),通过单脉冲试验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IGBT进行电压应力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关键词:IGBT;单脉冲;电压应力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和BJT(双极型三极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作为功率设备的核心器件,在电力电子设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口,,市场不仅追求着低成本和高功率密度,对性能和可靠性要求也更高[3,4]。IGBT的开关暂态特性限制着它的最大工作结温、最大开关频率、EMC性能
电子产品世界 2022年3期2022-04-09
- 单脉冲公司升级无人机数据链调制解调器
单脉冲公司(Simpulse)已完成SL200的软件升级。SL200是一种可用于无人机的软件无线电(SDR)数据链调制解调器,能够在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提供数据和高清视频的双向传输。单脉冲公司表示,升级后的软件利用适应传输条件的可变数据速率,使无线电链能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保持正常运行。在良好的条件下,数据速率处于最大值;在困难条件下,传输速率会逐渐降低,以提高链路的稳健性能。
无人机 2021年7期2021-11-08
- 调零线性约束下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合成*
0 引言传统的单脉冲技术通过和差波束在波束指向附近的比值接近线性的原理实现对目标角度(Direction of Arrival,DOA)的精确估计,但当波束内存在干扰时,单脉冲技术无法实现对干扰的抑制,从而导致了干扰环境下无法正确地估计目标角度。现代阵列信号处理中通过数字加权的方式实现单脉冲技术并且能更加灵活地对波束进行控制。数字单脉冲技术利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在干扰从旁瓣进入时,可以在和差波束上同时对干扰进行抑制,保持稳定的单脉冲比,从而实现干扰环境下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21年3期2021-08-02
- GSC结构相控阵在主瓣干扰下的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4)0 引 言单脉冲技术通过合成的和、差通道的幅度(相位)之比实现对目标角度的估计,拥有简单可靠、运算量少等优点,在雷达、导引和测控等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随着对复杂电磁干扰环境下雷达性能的进一步需求,结合自适应波束合成技术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技术也油然而生[2]。当电磁干扰源从旁瓣进入时,自适应单脉冲技术能保证和差波束在干扰方向形成抑制的同时保持主瓣测角范围内单脉冲比不变,即在旁瓣干扰环境中能保证测角精度[3],然而当干扰从主瓣进入时,一般的自适应算法会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21年8期2021-07-27
- 一种弹载导引头单脉冲跟踪仿真及测试系统
工作末段可利用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两个或多个天线波束的回波信号获取目标角度信息,完成目标角跟踪[1-4]。由于弹载导引头搭载平台的特殊性,真实的目标点迹数据只能通过挂飞获得,而挂飞成本较高,通过挂飞难以提供足够的数据和边界值对单脉冲跟踪算法的工作流程及效能进行验证。基于此,设计了一种可全流程闭环的单脉冲跟踪仿真及测试系统,可通过仿真模拟导弹运动过程并与数据处理模块对接,实现单脉冲跟踪算法的测试验证。1 系统架构系统共包括两部分:弹载导引头目标仿真模拟系统(以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12期2021-06-27
- INDRA二次雷达双通道频繁自动切换的原因分析
题时,发现雷达单脉冲曲线存在异常,通过调整和、差通道接收机幅相一致性,雷达单脉冲曲线得到了改善,雷达双通道频繁互切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故障现象国内某空管局INDRA IRS-20MP/L型二次雷达频繁出现主备通道异常切换的现象,雷达告警日志显示:“BOARD 10 R/T Monopulse Detector Fault”,雷达由通道1切换至通道2,紧接着通道1自动恢复正常。雷达通道2发生自动切换时的告警日志与通道1一致。详细告警日志如图1所示。雷达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8期2021-01-10
- 信号饱和对遥测设备自跟踪影响的研究及应用
采用比相单通道单脉冲测角方式[1-2],利用天线波束形成网络输出的角误差信号(即方位误差信号ΔA和俯仰误差信号ΔE),经过一组低频信号调制后再与射频Σ信号合并形成一个单通道信号,接收机解调出的误差电压提供给伺服系统以完成对目标的自跟踪。现阶段,跟踪接收机朝着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数字接收机一般在中频直接进行ADC(数模变换),再由FPGA、DSP等可编程数字芯片对该中频采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最终送出误差电压。整个过程中,采用软件编程的方式实现跟踪接收机的全部
无线电工程 2020年1期2020-12-18
- 基于斜对称阵列的水下单脉冲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
对称阵列的水下单脉冲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王 莎1,2, 施 博1, 郝程鹏1(1. 中国科学院 声学研究所, 北京, 100190;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北京, 100049)混响作为声呐系统工作环境中的主要干扰之一, 严重影响声呐系统的检测性能。水下单脉冲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能够很好地适应于水声环境, 有效提高运动声呐的混响抑制能力。但在实际混响环境中, 单脉冲STAP存在计算量过大和辅助数据不足2个局限性。文中将阵列的斜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2020年2期2020-05-13
- 似然函数导数法在DOA估计中的研究
法,文章提出的单脉冲似然函数导数法计算量小,适合工程应用。1 MUSIC算法MUSIC算法的核心原理是以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的正交性为基础,划分空间来进行参数估计[5-6],工程应用算法流程如图1所示。图1 MUSIC算法的流程从MUSIC算法的流程可以看出,MUSIC算法在工程应用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θ搜索的步进问题,过疏角度估计不准,过密增加计算时间;二是x(t)的协方差矩阵R的特征值分解计算量问题。2 单脉冲似然函数导数法2.1 似然函数导数法原理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19年7期2019-12-23
- 多线性约束结合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
阵雷达系统中,单脉冲测角技术可以对空域白噪声(各通道的噪声不相关且功率相等,即空域协方差阵为单位阵)背景下的单目标角度进行有效估计。然而,在高频雷达系统中,外界干扰和噪声(如宇宙噪声或杂波)占优,此时外界噪声为色噪声。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常规的固定参数和结构的信号接收系统来处理进入系统的外界干扰和噪声时,会带来较为严重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下降问题,增大测角误差。针对这一问题,通常采用自适应信号处理技术如广义旁瓣相消(
制导与引信 2019年1期2019-11-12
- 交叉极化干扰对探测跟踪雷达测角影响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单脉冲测角方法由于其测角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性,被广泛用于各种探测跟踪雷达中[4]。同时,极化阵列雷达[5]能够准确获取目标的极化信息[6],并通过极化技术和阵列技术提高雷达抗干扰、分辨多目标、遂行多任务的能力,是当前探测跟踪雷达发展的主流之一[7]。采用极化匹配单脉冲测角方法的极化阵列雷达(polarization match array radar,PMAR)可以对目标角度进行精确测量[7],实现有效的探测跟踪。PMAR在抗干扰、目标
现代防御技术 2019年5期2019-10-28
- 浅析雷神雷达单脉冲一致性故障的排除
视雷达通过引进单脉冲技术,采用幅度法,来提高二次雷达的测角精度。主要是通过引入一个用于接收的差通道,通过比较和、差通道信号,得到和差比(SDR),与此值对应的角度可形成OBA(Off boresight)信息。利用该方法,理论上一个应答脉冲就可以得出目标方位,所以称为单脉冲测角技术。雷神二次雷达系统中,单脉冲一致性监视程序处理部件为Plot Extractor,它自动地在录取器系统的后台运作,实时检测随机目标应答报告中的和差比(SDR)及方位角信息,周期地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6期2019-09-10
- DP590高强钢双脉冲胶焊连接工艺研究及数值模拟
研究,对比分析单脉冲胶焊与双脉冲胶焊接头的力学性能;建立胶焊仿真模型,分析双脉冲胶焊温度场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双脉冲电流的引入能有效降低飞溅的产生,提高接头质量的稳定性,其接头的力学性能优于单脉冲胶焊;其次,双脉冲胶焊工艺熔核区存在两次焊核增长过程,热循环曲线呈现“双峰”特征,且热输入量高于单脉冲胶焊;双脉冲胶焊接头焊核直径的模拟值和实际值均大于单脉冲胶焊接头,仿真的焊核直径分别为6.42、5.97mm,对应的实际焊核直径分别为6.61、5.77 mm。
宇航材料工艺 2019年4期2019-08-31
- 阵列雷达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群目标测角算法
群目标的前提。单脉冲技术具有测角精度高、工程易实现等优点,但在群目标条件下,测量的角度与任一目标均不对应,并随着目标间相对幅度和相位剧烈“抖动”,甚至超出雷达角度范围,这种测量误差可能导致跟踪丢失[2]。针对此问题,Sherman等[2]、Lee等[3]将群目标单脉冲比作为确定量,提出利用两个脉冲的和、差信号求解双目标角度的方法,但此方法需要两个独立的脉冲。Zheng等[4]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四象限单脉冲分辨群内双目标方法,并推导了矩形阵列的双目标角度闭式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2019年3期2019-06-19
- 一种用于月面着陆的知识辅助单脉冲前视成像方法
中。针对传统的单脉冲雷达系统前视分辨率不高的问题[16],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月面着陆的知识辅助单脉冲前视成像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对月表信息的成像精度和分辨率,从而着陆器在着陆过程中能避免月表的壑谷、陡坡和陨石坑等区域,实现月面的安全着陆。2 知识辅助的单脉冲前视成像假设着陆器相控阵雷达与地面杂波块之间的几何构型如图1所示。着陆器以速度V沿y轴正方向水平飞行,高度为H;天线波束的斜视角为θ,相对水平方向的俯仰角为φ。假设雷达有两个接收通道,A和B为等效的两个
载人航天 2019年1期2019-03-07
- 平面阵约束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算法
一项重要任务,单脉冲测角技术因其原理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雷达系统[1-2]。在干扰环境下,采用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BF)技术可有效抑制干扰,然而对干扰的抑制会使阵列方向图产生扰动,尤其当干扰靠近主瓣时,自适应和差方向图严重畸变,自适应单脉冲鉴角曲线与静态鉴角曲线失配,导致角误差估计性能严重恶化。针对该问题,目前已有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和、差波束同时置零技术,这是一种开环处理方法,要求干扰方向已知,其自适应能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9年6期2019-02-13
- 基于四通道单脉冲比统计特性的诱饵干扰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基于单脉冲比虚部检测的广义似然比检测方法、复角检测法、推广正交检测法。基于幅度概率分布的检测方法首先假定目标回波服从瑞利分布,诱饵信号幅度服从某种假定的分布,利用混合信号回波的概率分布检测是否存在诱饵。这种方法的缺点非常明显,因为诱饵转发信号时具有调制功能,所以其干扰信号幅度分布是未知的。基于虚部的检测方法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对角差通道,提出了双门限的检测方法,能够可靠地对诱饵进行检测。1 拖曳式诱饵干扰分析拖曳式诱饵干扰
航天电子对抗 2019年6期2019-02-13
- 基于数字阵列双差通道的主瓣抗干扰技术
0 引 言和差单脉冲测角技术[1]是现代雷达中常用的一种测角技术,但是当和差通道受主瓣噪声干扰时,测角精度会显著下降[2]。在传统和差差三通道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双差通道测角技术[3]可以避免主瓣噪声干扰的影响,但存在以下两个问题:a) 和差器数量较多,信噪比损失大;b) 主瓣内干扰定位困难。针对抗主瓣干扰问题,王峰提出基于自适应的正交虚拟极化干扰抑制算法,并利用垂直与水平双极化数字阵对该自适应抗主瓣干扰算法进行验证,但该方法在干扰抑制的同时存在信号损失的问题
空天防御 2018年1期2018-04-16
- 单脉冲法在海面目标跟踪中的应用
厉旭冉 贺国君单脉冲法在海面目标跟踪中的应用文/魏文宝 厉旭冉 贺国君通常平稳区海面目标的检测受到海杂波的影响,海况越高海杂波回波强度越大,限制了信杂比,影响海面目标的检测,本文基于海杂波背景,采用单脉冲方法进行杂波抑制,提高目标检测区的信杂比,利用试验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对比不同信杂比条件下单脉冲方法对海杂波抑制的信杂比得益,在低信杂比条件下有一定改善效果,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单脉冲 海杂波 目标跟踪1 引言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和权益的争夺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7年14期2017-09-08
- 基于均匀线阵的自适应单脉冲两目标分辨技术
匀线阵的自适应单脉冲两目标分辨技术刘二平1,鲁振兴2(1.海军驻保定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河北 保定 071000;2.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81)自适应单脉冲是相控阵跟踪雷达存在副瓣干扰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角技术。在均匀线性阵列条件下,分析了自适应和差波束加权的基本方式,并证明了自适应单脉冲比为实数。雷达主瓣内存在两目标的情况下,基于自适应单脉冲比的实数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采样点的目标角度测量方法,并对单脉冲比的测量误差
无线电工程 2017年7期2017-06-22
- 直接数据域空时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据域空时自适应单脉冲方法王 璐, 吴仁彪(中国民航大学智能信号与图像处理天津市重点实验室, 天津 300300)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与单脉冲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对运动目标空、时参数的估计。然而,在非均匀环境下,由于同分布快拍数有限,杂波协方差矩阵难以准确估计,常常导致STAP方法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进而无法有效实现目标检测和参数估计。本文提出一种直接数据域的动目标空时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6年12期2016-12-24
- 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
)主瓣干扰下单脉冲测角技术研究张同会,秦轶炜(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针对二维数字阵列雷达在主瓣干扰下的测角问题,给出了四通道单脉冲测角方法。相对传统数字阵列雷达的三通道测角方法,增加一个双差通道,应用主瓣干扰对消技术,在方位和俯仰方向上分别形成和差波束,然后利用单脉冲技术测角。形成的和差波束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同时保持原来的单脉冲比。仿真结果显示,该技术可以在抑制主瓣干扰的同时保持较高的测角精度,且测角精度与信噪比、目标和干扰方向有
无线电工程 2016年12期2016-12-14
- 一种改进的数字单脉冲技术抗干扰特性研究*
一种改进的数字单脉冲技术抗干扰特性研究*李白燕*,张健(黄淮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目前的数字单脉冲技术在空放环境中具有精度高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但在具有多重环境障碍的室内环境中,其精度和抗干扰能力大大降低,如何抵抗多重路径反射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鉴于此,提出一个改进的单脉冲技术算法,利用单脉波技术的多重误差检测曲线以获得精确的定位位置,并针对在不同干扰源的情况下做出了分析。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改进的单脉冲技术的精度和抗干扰特性,证
电子器件 2016年5期2016-11-21
- 一种用于单脉冲成像的自聚焦算法
0)一种用于单脉冲成像的自聚焦算法吴 迪1,杨成杰1,朱岱寅1,沈明威2(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210016;2.河海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江苏南京 211100)本文针对单脉冲成像技术在实际处理中,鉴角曲线误差引起的方位分辨率下降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单脉冲成像的自聚焦算法.算法通过迭代,自动从雷达接收数据中挑选孤立强散射点回波信号精确估计实际鉴角曲线,将其用于单脉冲成像处理中,实现图像方位自聚焦.仿真及实
电子学报 2016年8期2016-11-17
- 非矩形相控阵的抗主瓣干扰与单脉冲测角技术
的抗主瓣干扰与单脉冲测角技术陈新竹1,姜媛媛2,舒汀1,郁文贤1(1.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智能探测与识别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2. 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上海 201109)在传统的数字波束形成雷达系统中,为了抑制主瓣干扰,并保持对目标单脉冲角度估计的精度,需要同时形成四个波束。对于大型的雷达天线阵列,数字波束形成通常在子阵上完成。但是对于非矩形天线阵结构,传统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架构不再适用,单脉冲角度估计的精度会大幅降低。文中针对非矩形平面
现代雷达 2016年6期2016-08-29
- 基于模拟器的单脉冲雷达幅相修正方法研究
基于模拟器的单脉冲雷达幅相修正方法研究任敏善 (中国人民解放军91913部队,大连,116041)摘要:以某型单脉冲测量雷达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单脉冲测量雷达无塔幅相修正方法。从而降低了建造成本和维护难度,取得了良好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关键词:单脉冲;雷达;幅相修正0 引言为确保单脉冲雷达正常工作,并获取高精度的测量数据,雷达接收系统三路通道(和、方位、俯仰)的幅度、相位必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为避免环境温湿度、数字器件加载时序、接收器件性能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电子测试 2016年6期2016-05-23
- 一种基于比幅比相的单脉冲雷达接收机
基于比幅比相的单脉冲雷达接收机支敏,张晖(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8研究所,江苏无锡214035)摘要:根据和差单脉冲雷达接收机原理,设计了一款基于和差波束比幅比相的S波段跟踪接收机。该接收机主要由和波束接收支路、方位差波束接收支路和俯仰差波束接收支路组成,每个接收支路分别完成对信号的放大、滤波、混频和自动电平调整。两路差波束信号再以和波束信号作为比较基准,通过相位和幅度的比较得出角度信息。详细分析了如何实现支路之间的相位比较和幅度比较,并利用比幅信息和比
电子与封装 2016年4期2016-05-19
- 新型双波段共面微带/波导单脉冲天线设计
共面微带/波导单脉冲天线设计姚凤薇1,2田晓青2商远波2(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系,上海 201306;2.电磁散射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438)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共面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设计方法,分别给出了两个频段的驻波曲线和辐射方向图的测试结果.该天线在有限的空间内采用小型化边缘馈电的微带天线阵列与波导缝隙天线阵列复合,实现了两个频段的单脉冲天线共口径排布,天线厚度29 mm,重量小于1 kg.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双波段单脉冲天线能够在X、K两个特定频段下分
电波科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4-23
- 从极大似然原理到单脉冲公式
极大似然原理到单脉冲公式徐振海,王罗胜斌,刘兴华(国防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系统复杂电磁环境效应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73)本文首先推导得到大信噪比条件下单脉冲比的近似公式;然后根据和、差通道噪声特性求得单脉冲比的统计特性;最后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原理推导单脉冲公式,同时得出了信噪比的极大似然估计。研究建立了单脉冲与极大似然估计的理论联系。该研究不仅有利于“雷达原理”课程教学,同时对雷达工程实践也有参考价值。极大似然原理;单脉冲公式0 引言在“雷达原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6年6期2016-03-02
- 基于自适应单脉冲的卫星角度测量方法
度测量方法中,单脉冲测角方法以其实现简单、精度高、稳健性好等优点在实际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基于多喇叭天线或者多馈源照射反射面的传统单脉冲测角方法,难以满足测控、雷达、电子侦察等领域对多目标同时观测的需求,且存在结构复杂、抗干扰能力差等不足。这是因为,当同时形成多个波束时,需要复杂的馈源结构构成单脉冲跟踪网络,导致其插损大、效率低[1]。而数字单脉冲技术通过数字波束形成的方法实现和、差波束,具有波束灵活可控、便于实现多个目标的同时测量跟踪等优点。数字单脉
航天电子对抗 2015年1期2015-12-21
- 单脉冲测量雷达标校对测量精度的决定作用
116041)单脉冲测量雷达标校对测量精度的决定作用朱泽锋 (91913部队,辽宁 大连 116041)单脉冲测量雷达标校的主要决定性作用是通过雷达进行测量来改变和影响精度的。作为一种测量设备,单脉冲测量雷达是在测量工作中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本文针对单脉冲测量雷达标校对于测量精度的重要决定作用进行细致的分析,通过讲述来了解标校工作对于测量精度的决定作用,并且针对标校工作作出相应的评价。单脉冲测量雷达;标校;测量精度;决定作用作为一种外测设备,单脉冲雷达的测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24期2015-12-21
- 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实验研究*
900)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实验研究*施 威,陈 飞,刘广民(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四川绵阳 621900)单脉冲放电过程是电火花放电加工的基础,借助脉冲个数和脉宽参数均可调的脉冲电源在不锈钢和紫铜两种材料的工件上进行了电火花单脉冲放电实验,对单脉冲放电蚀除的特征和规律进行了探索研究。对单脉冲放电蚀除凹坑尺寸的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正极性加工得到的凹坑较大且形状规则,单脉冲能量较小时,凹坑直径深度比更大,能量利用率更低。电火花加工;单脉冲放电;单脉冲电源0 引 言
机械研究与应用 2015年6期2015-01-10
- 一种Ka频段卫星天线多模单脉冲馈源设计
捕获和跟踪,而单脉冲天线是实现捕获和跟踪功能必备的微波部件。例如,美国第一代“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搭载的两副口径为4.9m 的大型网面天线和第二代“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搭载的两副口径为4.6 m 的大型网面天线[1],都采用单脉冲跟踪体制实现自动跟踪功能。为了保证良好的数据传输通道,克服空间衰减和星上发射功率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单脉冲天线大多采用大型反射面和高效率馈源来提高天线增益,因此单脉冲馈源是整个天线系统获得良好性能的关键。早期的单脉冲天线主要采用四喇
航天器工程 2014年2期2014-12-28
- 雷达导引头单脉冲成像研究
辨技术[1]和单脉冲前视成像技术。但由于解卷积方位超分辨技术的处理算法较复杂以及对目标检测信噪比的苛刻要求,其工程应用适应性较差,仍需进一步完善。相比之下,单脉冲成像技术原理清晰,算法简单,且易于工程实现。本文根据单脉冲技术[2]的测角原理,结合距离高分辨技术,对目标在静止和运动时的前视成像情况进行了分析。验证了在不同情况下,单脉冲前视成像的可行性。1 单脉冲测角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一次脉冲回波的和、差信号信息对目标的角度进行测量。图1 振幅法单脉冲测角原理
电子科技 2014年3期2014-12-18
- 基于实测数据的舰船目标前视成像方法研究*
AR[4]以及单脉冲成像技术[5,6]等。其中,前两种成像方法由于同步问题和对天线尺寸的要求,系统实现较为复杂;单脉冲成像利用一次回波的和、差通道信息来定位目标主要散射点的角度,结合距离向脉冲压缩处理实现二维成像,可以明显改善实波束前视成像的质量,并且运算量小,有利于工程实现。文献[2]给出了单脉冲成像的算法流程,并对载机前下方地面场景的实测回波数据进行了单脉冲成像,文献[7]从单脉冲和差比的概率密度出发,对单脉冲成像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对于舰船等动目标,由
遥测遥控 2014年4期2014-11-09
- 船载卫通站跟踪与通信极化分离设计
卫通站一般采用单脉冲跟踪方式,需要高次模耦合出的差信号与通信网络输出的和信号经和差网络合成后输出误差信号用作解调跟踪。这种方式要求通信与跟踪极化方式需相同,限制了卫通站的使用,分析了馈源网络的基本结构以及单脉冲跟踪的工作原理,提出通信低噪采用2∶1低噪冗余控制系统代替1∶1冗余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通信极化与跟踪极化的分离,从而实现固定跟踪A极化信标,通信根据需要灵活选择A极化或B极化转发器,提高了船载卫通站使用的灵活性。关键词: 极化分离; 单脉冲; 低噪声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15期2014-08-29
- 雷达导引头单脉冲前视成像技术研究
位超分辨技术,单脉冲成像技术原理清晰,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适合于较简单探测背景条件下对孤立强雷达散射特征点目标的成像制导应用场合。单脉冲前视成像技术[3-5]将距离高分辨技术与单脉冲测角技术相结合,利用脉冲压缩实现距离维高分辨,利用单脉冲测角技术实现不同距离单元强散射点间的方位维高分辨,能有效弥补SAR技术在前视成像领域的不足,下文将详细展开。1 单脉冲测角原理从原理上讲,单脉冲雷达只需要一个回波脉冲,就能提取出目标的方位位置的全部信息[6]。由于其测
现代雷达 2014年5期2014-01-01
- 阵列雷达幅度和差单脉冲最优设计
”课程教学中,单脉冲测角是重要的内容,特别是结合阵列雷达研究单脉冲的实现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型教学问题,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之处,比如振幅和差单脉冲最优设计。机械扫描精密跟踪雷达中广泛采用幅度和差单脉冲测角方法,用一副反射面天线,依靠多波束馈源,同时形成和、差波束,通过和、差信号幅度比较获得目标的精确角度[1,2]。该方法同样适用于相控阵精密跟踪雷达,首先通过数字波束形成DBF(Digital Beam Forming)形成两个关于雷达视线对称的偏置波束,进而得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年6期2013-10-12
- 一种基于共形阵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
言传统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技术具有在计算中不涉及接收信号相位,其角度输出稳定性仅和幅度有关的显著优点,现已被广泛采用[1]。但当外界环境存在干扰,特别是主瓣干扰时,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技术将受到严重影响,结果将导致测角精度降低。因此,针对主瓣干扰环境下的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技术,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文献[2]提出了基于线阵的3种最大似然单脉冲表达式,文献[3]提出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的目标方向搜索方法,Nickel把文献[2]中的方法推广到任意面阵和立体阵中[
电光与控制 2013年7期2013-08-29
- 相干两点源对比相单脉冲测角的干扰机理分析*
36)0 引言单脉冲测角体制因为其良好的抗干扰能力而被广泛应用,普通的噪声干扰对其作用不明显[1]。在主动雷达导引头上也被广泛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可以实现“发射后不管”,射程远、精度高,是未来空战的主要武器,对战斗机的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因此,为了提高载机平台在面对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威胁时的生存力,必须解决对单脉冲导引头的角度诱骗,以有效保护载机。目前,对单脉冲测角体制的干扰手段有非相干和相干干扰[5],前者的实现方法有拖曳诱饵或者伴飞诱饵,这已经在诸多装
弹箭与制导学报 2012年3期2012-12-10
- 单脉冲和差通道幅—相失衡分析与改善
摘要:为了提高单脉冲和差通道的幅相一致性,以降低测角误差,研究了幅相失衡的机理及解决途径。对此,结合单脉冲和差测角体制,分析和差通道幅相失衡的原理,并仿真其对测角特性的影响。最后,在分析理论校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PGA的数字式校正方案,并给出了实现流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能有效控制和差信号的一致性。关键词:单脉冲; 通道失衡; 测角特性; FPGA中图分类号:TN958.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2)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19期2012-11-19
- 汽车用热镀锌钢板DX53D+Z电阻点焊工艺
验采用双脉冲和单脉冲两种焊接工艺,对比两种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时间、可焊电流范围,以及焊接接头金相组织;对两种焊接工艺下得到的焊接接头进行抗剪试验和硬度试验、并对比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针对1 mm厚热镀锌DX53D+Z的最优电阻点焊参数,通过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单脉冲焊接方式与双脉冲焊接方式相比较,力学性能略有下降,但仍能满足试验要求,并且焊接效率提高20%。汽车用热镀锌钢;点焊;双脉冲;单脉冲0 前言深冲用热镀锌钢板DX53D+Z具有耐腐蚀性,冲压性能优
电焊机 2012年4期2012-11-14
- 单脉冲与堆积波束测角精度研究
角技术主要分为单脉冲测角、堆积波束测角两类。其中,单脉冲测角方法主要有三种,从原理上讲,这些方法与普通机械扫描的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幅度比较或相位比较来进行角度内插以提高目标角度位置的测量精度。三种方法是:幅度比较法、相位比较法、幅度相位比较法[1];堆积波束测角方法主要是相邻波束比幅测角法。三坐标雷达的测高精度可以由其距离、俯仰角测量精度表示,平坦地面下目标高度误差与雷达距离和仰角测量误差的关系见下式:因此,对雷达测高精度的研究转为对雷达
火控雷达技术 2012年4期2012-09-30
- 圆极化/双极化四喇叭单脉冲馈源设计
用前景。四喇叭单脉冲馈源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沿轴线接收的目标信号全部进入和支路,而方位差和俯仰差通道信号基本对消。在略高或略低于轴线时,目标接收的信号将在俯仰端输出一不平衡信号,同样,任何一个方位上的误差都会在方位端输出一不平衡信号。在每种情况下信号幅度与相位误差分量成正比,在幅度比较的同时再通过相位比较可以判断出目标所在的位置,从而完成目标跟踪[1]。图1 四馈源单脉冲天线工作原理1 圆极化四喇叭单脉冲馈源设计圆极化四喇叭单脉冲馈源采用结构紧凑、体积小
舰船电子对抗 2012年5期2012-06-28
- 一种基于EVRC的二阶固定码本搜索方法*
、T1-T2为单脉冲 track等 3种情况,因此传统的码本搜索方法的搜索量为 11×11×4×4=1 936。2 二阶码本搜索方法2000年1月,韩国学者Hochong Park提出了一种基于EVRC的高效码本搜索方法,利用二阶搜索方法来替代传统的码本搜索方法。这种算法将搜索量降低为传统搜索量的23%,但是它仅仅考虑了在符合脉冲联合规则的双脉冲track中删除脉冲的情况,而在单脉冲track和不符合脉冲联合规则的双脉冲trcak中删除脉冲的情况则没有考虑
网络安全与数据管理 2010年6期2010-09-29
- 基于线性约束的空时自适应单脉冲技术
方位、速度等。单脉冲技术是获取目标方位信息的一种常规方法[5],其中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利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的手段来抑制干扰和噪声对参数估计的影响[6]。然而当杂波或干扰落在主瓣区间时,自适应后的单脉冲鉴角曲线将严重偏离理想曲线,造成测角误差增大。通过修正单脉冲测角公式[7]或波束保形[8]可以有效地解决波束畸变带来的测角误差问题。对于机载相控阵雷达,平台运动使地杂波具有空-时耦合特性,不同于静止雷达平台干扰源只出现在某一方位的情况。因此现有单脉冲测角技术无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10年10期2010-03-27
- 毫米波末制导雷达频域高分辨测角技术研究
频域高分辨像的单脉冲测角算法。该算法根据单脉冲雷达测角原理,在测角之前对和差通道的回波信号分别进行一维频域成像,然后在频域做比幅测角,获得频域单元的角度误差,经过一定的滤波处理,得到目标径向几何中心的空间角度。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大大提高单脉冲雷达的测角精度。关键词:单脉冲;测角;频域高分辨;多普勒频移;毫米波末制导雷达中图分类号:TN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73X(2009)03-059-03Study on the Angle Esti
现代电子技术 2009年3期2009-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