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格
- 新维也纳乐派序列设计中截段材料的比较研究
与创新的关系。贝尔格与韦伯恩一生的序列创作理念比勋伯格更加“规律”;勋伯格是三人中唯一真正运用组合关系写作序列音乐的作曲家;勋伯格与贝尔格的序列中同样也蕴含着对称的结构。十二音序列是在自由无调性的写作基础上将12个半音按照先后顺序排成一个序列的创作方法。它延续了德奥传统的作曲体系,引领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在音乐中建立了一种新的结构力,对整个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约瑟夫 · 马蒂亚斯 · 豪尔(Josef Matthias Hauer,1883—1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12-25
- 诗与乐:基于《夜》的贝尔格早期艺术歌曲探析
珍内容提要:在贝尔格早期的创作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在舞台上经久不衰的《早期七首艺术歌曲——为钢琴和声乐而作》,《夜》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文章通过音乐以及诗歌这种“近质化”语言对作品进行分析,探究贝尔格早期创作中的音乐风格以及如何运用音乐语言来阐释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揭示贝尔格早期艺术歌曲创作的特色与成就。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是“新维也纳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三位作曲家之一,在现代音乐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界关
音乐文化研究 2022年3期2022-10-29
- 隐喻与序列
《抒情组曲》是贝尔格创作成熟期所作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不仅运用了十二音序列,还运用了音名动机、回文结构、拱形结构等创作技法。贝尔格在《抒情组曲》第三乐章的手稿上,标注了1925年5月20日,并使用了“H—F—A—B”的音名动机。通过层层的加密,为这部作品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因此,本文将以《抒情组曲》中最典型的第三乐章为例,通过分析第三乐章的音乐创作技法,并结合《抒情组曲》的创作资料,来讨论其第三乐章所运用的创作技法及作品中的隐喻。1925年贝尔格在第三届国际现
音乐生活 2022年3期2022-04-27
- 隐喻与序列
——贝尔格《抒情组曲》第三乐章写作逻辑探秘
《抒情组曲》是贝尔格创作成熟期所作的一部作品,该作品不仅运用了十二音序列,还运用了音名动机、回文结构、拱形结构等创作技法。贝尔格在《抒情组曲》第三乐章的手稿上,标注了1925年5月20日,并使用了“H—F—A—B”的音名动机。通过层层的加密,为这部作品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因此,本文将以《抒情组曲》中最典型的第三乐章为例,通过分析第三乐章的音乐创作技法,并结合《抒情组曲》的创作资料,来讨论其第三乐章所运用的创作技法及作品中的隐喻。一、《抒情组曲》创作背景192
音乐生活 2022年3期2022-04-20
- 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过程描述与细部指要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不仅在新音乐历史上、在小提琴音乐历史上以及在协奏曲的历史上都有其重要意义,在作曲技术发展史上也有其重要的地位。一、第一乐章(Andante)开始是十小节的“前奏”。从数字象征的角度上看,不少人都把表明前奏长度的数字“10”,当作是贝尔格对早年情人汉娜的一种暗示。从效果上讲,力度轻微的前奏既没有厚重的织体也没有成型的曲调,使人感到素淡而呆滞,像是受到意外刺激之后的贝尔格“一时间陷入麻木的那种表情。呈示段A(11—27),由a(4+6)+
艺术品鉴 2021年5期2021-12-02
- 贝尔格《闭上我的双眼》的音乐分析
蔡高文引 言贝尔格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汲取了其他成员的创作手法优势,同时又有自身的全新思考,既古典又浪漫,《闭上我的双眼》就是这样的作品。贝尔格是怎样具体实现从“传统技法”向“序列音乐”的转化并最终独显其音乐创作个性的呢?如果带着这样的思考来看待贝尔格的《闭上我的双眼》,我们会发现,贝尔格在音乐创作中从调性到无调性、从传统技法到序列写法的创作上具有独特风格与个性。一、《闭上我的双眼》的音高序列(一)“对称”的“组合性”表现《闭上我的双眼
黄河之声 2021年24期2021-11-26
-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风格与意境分析
曲》是阿尔班·贝尔格的最后一部完整作品,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他朋友的孩子——少女玛侬病逝的悼亡之作,也是为自己所作的安魂曲。本文旨在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所诠释的人文寓意、所展现的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归纳性地对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风格与意境进行分析。关 键 词: 小提琴协奏曲;演奏风格;意境;人文寓意在传统认知中,序列作曲技术通常被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数学式运算或数字式的游戏,而贝尔格以其《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成功向世人证明,系列作曲技术能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2021-09-26
-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过程描述与细部指要
【摘要】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虽然是一部十二音作品,但却是一部序列技术与自由处理、调性与无调性、纯音乐与标题性相结合的作品。因此,对于这类作品的分析来说,就不能仅仅拘泥于“十二音”这单一的属性,不必(同时也不可能)像严格的十二音作品那样,仅仅着眼于厘清每個音高与序列原型的关系——在明确分析对象特点的前提下,结合自己的分析目的而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和重点,在新音乐研究中是至关重要的。【关键词】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过程描述;细部指要【中图分类号】J622
北方音乐 2020年20期2020-12-18
- 二十世纪的“天鹅之歌”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及其创作思维
伯恩和阿尔班·贝尔格为代表的创作者群体,以超乎寻常的鼎力革新思维,几乎完全站立在传统调性音乐的对立面,以无调性的思维开创了十二音技法创作,拉开了现代音乐发展的大幕,影响了20世纪的音乐创作进程。作为勋柏格弟子之一的阿尔班·贝尔格,在音乐创作上,不仅承袭了老师的衣钵,而且融入了不少自己的特点,并且不回避吸纳同时代作曲家的经验和情怀,形成了技法新颖、情感浓烈、兼容并蓄的创作特点,加之其本人诗意的人生,从而在20世纪音乐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本文所介绍和分析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 2020年4期2020-12-06
- 走向大运河的德国诗人
专家费里德曼·贝尔格,由该社德文部主任霍勇擔任翻译,沿京杭大运河江苏段采访一个月,拟写一部反映古老大运河历史和现状的纪实性作品。我当时在镇江市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工作,他和霍勇在镇江的采访活动由我和有关同志陪同。一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处预先在南京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研究讨论如何安排沿河各市的采访活动。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王霞林在会上说,以外国人的视角观察和体验大运河及沿河地区的改革开放状况,对外国读者应更具吸引力。他举例斯诺当年赴延安写出引发轰动效应的《西行
钟山风雨 2020年3期2020-07-14
- 走向大运河的德国诗人
德国的著名作家贝尔格来江苏采访,准备写一部关于大运河的书,贝尔格希望在苏南各市之间最好走运河水路,请我们协助他沿运河进行采访。在常州,我见到了贝尔格。略显稀疏的金色卷发和“马克思式”的大胡子让我一眼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但那双蓝眼睛闪动的光泽一下子就讓人感觉到他的睿智和激情。我热情地称呼他“贝尔格先生”,“不!不要称我先生,你应该知道,我们是同志。”贝尔格刚才的微笑变成一脸的“认真”。在中国,“同志”的使用频率已越来越低,除非是特殊的时刻和严肃的场合。呈流行
金山 2020年1期2020-03-23
- 浪漫的倒影
——贝尔格《露露之歌》的结构与音高组织逻辑研究
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生于维也纳,他是“新维也纳乐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贝尔格的音乐艺术产生于德国的浪漫主义世界,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气质。他早期采用无调性音乐创作,后期采用十二音技法,但仍然保持了与浪漫主义的紧密联系。贝尔格的特殊贡献在于把勋伯格枯燥的十二音作曲法同感情表现结合起来,使这种比较抽象的语言同样能够抒发人的感情,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1)于润洋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1-17
- 贝尔格《抒情组曲》十二音序列技法分析
曲家广泛使用。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创作早期属于无调性风格,跟随勋伯格学习后,开始对十二音序列技法进行尝试、探索与运用,但贝尔格的十二音序列技法一开始就显示出“绝非是从勋伯格那里派生”[1](P32)的性质。贝尔格于1925-1926年完成的六乐章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是采用十二音序列技法创作的一部作品,序列设计及运用的独创性奠定了他以后的十二音序列创作风格。贝尔格将传统表现手法融合到严
齐鲁艺苑 2018年6期2019-01-21
- 在华俄籍犹太小提琴家特拉赫金贝尔格
原一、特拉赫金贝尔格生平20世纪上半叶,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与运营,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后,许多俄国籍犹太音乐家来到哈尔滨,为哈尔滨这座新兴的城市注入了西方音乐的文化特质,使得哈尔滨这座城市成为中国最早接触西方音乐文化的城市,为哈尔滨成为世界知名的"音乐之城"奠定了重要基础。弗拉基米尔·达维多维奇·特拉赫金贝尔格(Владимир Давидович Трахтенберг) 是曾活跃在哈尔滨音乐舞台上杰出的俄籍犹太小提琴音乐家和教育家。1884年10月8日出
人民音乐 2018年2期2018-01-23
- 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动机设计的历史性源起
要】阿尔班·贝尔格作为世纪之交的新维也纳乐派代表作曲家,在传统共性写作与12音写作技术中谋求共融;而其《小提琴协奏曲》便是其创作技术大成的明证。【关键词】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勋伯格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063-03一、勋伯格、勃拉姆斯对贝尔格的影响距本世纪84年前的1933年作为一个年代编纂史上的关节点,恰逢勃拉姆斯诞辰100周年和瓦格纳逝世50周年的交汇。同年的2月12日,勋伯格受邀在法
戏剧之家 2017年11期2017-07-12
- 歌剧《露露》基本序列的截段集合及其运用
是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一部经典的表现主义歌剧,用十二音作曲技术写作而成。基本序列是贝尔格为本剧精心设计的一个音高材料核心,但对十二音序列的运用却比较灵活多变,用福特的音级集合理论对《露露》基本序列进行截段划分,以证明其音高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得出相应的截段集合,并对这些集合在剧中如何运用作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关键词:《露露》;贝尔格;基本序列;六音集合《露露》为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的一部未完成之作,是表现主
音乐探索 2017年2期2017-06-02
- 贝尔格歌剧《露露》的交响组曲创作历程
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创作的歌剧《露露》(Lulu,1928-1935)是其最后一部大型作品,也是贝尔格最为成熟的十二音作品之一。早在歌剧创作完成之前,作曲家首先将歌剧中重要的音乐段落编入了《歌剧的交响组曲》并使之独立成为一部音乐会交响作品。文章通过对组曲创作历程的溯源,探究作品创作的初衷并为研究分析未完成的歌剧作品提供原始材料依据。关键词:贝尔格;露露;交响组曲;柏拉图式中图分类号:J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艺术评鉴 2017年5期2017-06-01
- 浅谈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
0000)浅谈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袁 源 (四川音乐学院 610000)本文将从贝尔格生活经历,创作路程谈起,谈到贝尔格创作协奏曲的创作动机。协奏曲的创作手法,及作者想表达的创作意图。再细致分析每个段落贝尔格赋予作品的深刻含义。以及近年来国内外的参考资料详细的介绍了贝尔格协奏曲中对数字的神秘赋予含义。为读者介绍这部20世纪经典小提琴文献。新维也纳乐派;12音律;20世纪小提琴经典文献阿尔班.贝尔格,1885-1935.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作为勋伯格的学生,他
大众文艺 2017年13期2017-03-11
- 歌剧《沃采克》的简要概述与分析
歌剧内容含义。贝尔格擅用对比手法表现人和人所关切的社会内容,以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创作了一部部具有强烈社会现实感的悲剧性作品。他的创作突破常规戏剧模版,塑造了精神病患者沃采克、妓女玛丽、士兵、商人和老人等鲜活小众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类欲望、病态、恐惧、嫉妒、仇恨、痛苦的真实描述,向世人展现了一个阶级观念严重,劳动人民无法掌握自身命运的病态社会。撞击性的音符和凄凉的结局发人深省,将黑暗、可怕、真实的世界描述得淋漓尽致,以朴实真诚的小人物反衬社会阶级制度下的冷酷
黄河之声 2017年17期2017-01-28
- 贝尔格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610021)贝尔格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廖 涵(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露露》是贝尔格一部未完成的经典之作,也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表现主义歌剧之一。本文以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文献为主要参照,以贝尔格相关的其他研究文献为支撑,对《露露》目前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做必要铺垫。露露;贝尔格;研究文献歌剧《露露》是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一部未完成的经典之
黄河之声 2016年16期2016-12-23
- “灵魂”深处听惊雷
——阿尔班·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
——阿尔班·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创作给我们的启示傅薪颖(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北京 100000)阿尔班·贝尔格所创作的《沃采克》是一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也是整个西方音乐史中极为罕见的伟大作品。为了探讨作品创作的奥秘,笔者从作者创作的历史背景、过程、目的、方法、风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贝尔格为了忠实地反映内心的所思所想,勇敢地冲破各种障碍,大胆地在技法上进行创新,真实地再现了歌剧中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灵魂深处惊雷般的呐喊。他
北方音乐 2016年17期2016-11-16
- 森林救星
斯托夫·布罗姆贝尔格和芭芭拉·布罗姆贝尔格徒步穿越原始森林。明媚的阳光透过树叶铺洒在大地上,树梢传来阵阵清脆的鸟鸣声,灌木丛中时而发出窸窣的响声。克里斯托夫·布罗姆贝尔格和芭芭拉·布罗姆贝尔格在位于喀尔巴阡山脉的森林中。布罗姆贝尔格夫妇正处在位于喀尔巴阡山脉中部的罗马尼亚皮亚特拉-克拉约国家公园,喀尔巴阡山脉全长1500公里,绵延经过7个国家。山脉中栖息着狼、猞猁、棕熊、野猪、鹿、鹰、稀有蛙科动物、蝙蝠以及众多其它物种。喀尔巴阡山脉拥有欧洲除了俄罗斯之外现
海外文摘 2016年10期2016-10-13
- 93岁老人:一份工作做75年
日,她已在布朗贝尔格珠宝公司供职整整75年。来自伯明翰的莫尔自1939年11月21日起即供职于这家珠宝店。起初,莫尔负责抛光银器,每周只能挣8美元,但她却很开心,因为当时坐车去工作的花销仅仅是每周7美分而已。不久,她转做礼品包装。到1970年左右,莫尔开始负责管理该公司价值数百万美元的珠宝库存。莫尔在接受采访时一边给戒指和手镯贴标价签一边说道,“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活到75岁,更别说在一家公司工作75年了。”据莫尔介绍,父母曾教导她要努力工作,而且布朗贝尔格是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6年3期2016-06-08
- 包括埋入式阳极氧化物结构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址:德国诺伊比贝尔格发明人:H-J·舒尔策;I·莫德;I·穆里Int. Cl.:H01L21/762(2006.01)I;H01L21/335(2006.01)I;H01L21/331(2006.01)I;H01L29/78(2006.01)I;H01L29/739(2006.01)I优先权:14/594,838 2015.01.12 US摘 要:该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根据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从第一侧将第一沟槽形成到半导体本体中。通过将半导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22期2016-05-30
- 声乐教学研究的创新
纪新音乐作曲家贝尔格创作的艺术歌曲《闭上我的双眼》为例,追溯新音乐中的传统因素,以抛砖引玉,为当今的歌唱者们拓宽其必要的学习演唱曲目。【关键词】声乐;教学研究;创新;贝尔格;新音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075-02一、20世纪的新音乐20世纪的新音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它和一切生发存在的客观事物一样,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对既往传统的继续、延伸、拓展或在此基础上的变异。20世纪新
戏剧之家 2016年8期2016-05-23
- 表现主义作曲家使用的序列技法(一)
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的序列用法作为研究对象,探析表现主义序列用法之间的差异。关键词:表现主义 勋伯格 贝尔格 序列技法阿诺德·勋伯格(1874—1951)是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他以天才的创新精神和不懈的努力打破了音乐创作的调性功能体系,开创了无调性音乐的先河,与此同时还进一步完善为十二音序列作曲法,从而影响了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进程。可以说,勋伯格在20世纪音乐的发展中占据这重要的地位。勋伯格对和声材料的
艺术评鉴 2016年7期2016-05-14
- 《唐顿庄园》作者用手机应用发行新作
的下一个项目《贝尔格莱维亚》中,费罗斯采用了古老的叙事形式——查尔斯·狄更斯延续下来的连载小说传统;而且采用了全新的数字传播方式——手机应用。《贝尔格莱维亚》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伦敦,故事开始于几十年前的滑铁卢战役。它探索出旧有贵族阶层与工业革命期间发家的新富家族之间的阶级差异,但是它并没有给出小说完整的叙事弧,而是像一部新电视剧一样徐徐展开。小说将做10个星期的网络连载,届时,电子下载会自动出现在读者的手机、平板设备或电脑上。每章价格是1.99美元,
凤凰周刊 2016年5期2016-02-24
- 结束即开始
——析歌剧《沃采克》第一幕第一场
4日,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成功于柏林歌剧院首演。它的成功被认为是当时德国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原本默默无闻的贝尔格也因此在一夜间成为知名人物。不论是歌剧从排练到演出所一直伴随着的反对甚至造谣中伤,还是演出后的欢呼赞誉,都足以说明这部歌剧的影响力之大。1914年,贝尔格在观看了在维也纳首演的毕希纳的话剧《沃依采克》之后,产生了将这部戏剧改编成歌剧的想法。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经历了战争的苦难的贝尔格改变了他对战争的认识,并对沃采克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认
黄河之声 2016年20期2016-02-21
- 师出同门,风格迥异
——对比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
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李为儒(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表现主义音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和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音乐流派。相对于印象主义所表现的“风景画”而言,表现主义更为突出的是人物内心紧张、恐惧、剧烈的情感体验。贝尔格与韦伯恩都师承于勋伯格,也是勋伯格音乐创作道路上坚定的追随者。二人都为表现主义作曲家,但在创作中体现的个性却迥然不同。本文对贝尔格与韦伯恩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对其中所体现的个人风格进行
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2016-02-03
- 浅析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的主题动机及特征
通过对阿尔班·贝尔格的研究,分析他的作品《钢琴奏鸣曲》(op.1)。主要从曲式、和声、旋律、动机等方面分析此作品。此作品是贝尔格跟随老师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学习的最后阶段完成,也被贝尔格本人称为是成熟期标志性的一部作品。贝尔格早期的创作受到马勒等作曲家的后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因此,此首作品从某些方面来讲,它是一首有调性的作品。关键词:贝尔格 钢琴奏鸣曲 主题 动机 和声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是第二维也纳学派
艺术评鉴 2015年7期2015-05-28
- 20世纪歌剧巡礼
毕希纳的诗剧。贝尔格的这部歌剧的音乐是无调性的,声乐部分都用说唱的形式。而每幕都按照古典的音乐曲式排列,第一幕是个五乐章的组曲,第二幕是个五乐章的古典交响曲,第三幕则是一组六首变奏曲式的创意曲。这是“表现主义”歌剧中最经典的一部作品。虽然无调性音乐的表现领域相当有限,它无法很好地表现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如沉思、浪漫、爱情等等,但它对刻画人类的内心痛苦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那种尖锐的音响和不协和音很容易描写一种病态的心理特征。所以,对《沃采
歌剧 2014年4期2014-06-06
-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三)表现主义音乐
——贝尔格与韦伯恩
主义音乐 ——贝尔格与韦伯恩文/张宝华贝尔格阿尔班·贝尔格(德语:Alban Berg,1885年2月9日-1935年12月24日),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也逝于该地,是与勋伯格、韦伯恩齐名的表现主义音乐代表人物。贝尔格的音乐集马勒的后期浪漫主义和勋伯格的无调性手法和后来的十二音序列之大成。虽然他一再强调自己是旧有传统的捍卫者,但是无可置疑,他是20世纪音乐的革新者。贝尔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有教养的家庭。早年即显示出作曲天才。1904年开始,贝尔
音乐生活 2014年5期2014-04-25
- 利比亚枪手
黎波里战士叫做贝尔格斯姆。那是在摩洛哥,在深夜,在一个因为停电黑麻麻一片又只有三个乘客的火车头等包厢里。列车在原野上行驶,昏黄的过道灯光映照下,我看到对面两个脸颊密布胡子茬的年轻人一直躲在暗影里瞅我,我满心警惕,直到其中一位也就是贝爾格斯姆主动给我包饼干,我的紧张感才退去。有着两条瘦长腿的贝尔格斯姆,显然并不危险,还没聊几句,他摸摸自己的衣服,蹦出两个词:“中国人,利比亚!”我知道他的意思是说,利比亚到处都是中国货。贝尔格斯姆是从的黎波里飞到摩洛哥旅行的观
看天下 2014年12期201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