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为儒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师出同门,风格迥异
——对比表现主义作曲家贝尔格与韦伯恩的音乐创作风格
李为儒
(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 大庆 163318)
表现主义音乐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德国和奥地利兴起的一个现代音乐流派。相对于印象主义所表现的“风景画”而言,表现主义更为突出的是人物内心紧张、恐惧、剧烈的情感体验。贝尔格与韦伯恩都师承于勋伯格,也是勋伯格音乐创作道路上坚定的追随者。二人都为表现主义作曲家,但在创作中体现的个性却迥然不同。本文对贝尔格与韦伯恩最具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对其中所体现的个人风格进行深入探讨,试图阐释表现主义音乐创作在20世纪上半叶的多元化体现。
表现主义音乐;贝尔格;韦伯恩;音乐风格
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和他的两位高徒贝尔格与韦伯恩,他们三人都出生在维也纳,所以也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或“第二维也纳乐派”。作为乐派中重要成员,贝尔格与韦伯恩的特殊贡献在于传承勋伯格作曲技法的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
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成员之一。贝尔格出身于维也纳一个有教养的家庭,少年时期便显露出作曲才能。未跟随勋伯格学习之前,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写了约70首作品,主要涉及了歌曲与钢琴曲,体现着晚期浪漫主义的音乐风格。与勋伯格相遇,对他的艺术生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04-1910年,师从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1874-1951)学习,接受了无调性与十二音体系的创作思想与技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尔格应征在奥军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表了他在战前就酝酿的歌剧《沃采克》(1925年),这部歌剧在1925年于柏林首演,获得了音乐界的好评,也成为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品之一。在之后的十年中,他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继续作曲,采用了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他的代表作品还有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1925年)、《小提琴协奏曲》(1935年)以及未完成的歌剧《露露》。贝尔格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并不多,但却都是精品。1933年纳粹统治德国后,贝尔格的作品禁止上演,他因此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收入,陷于贫苦之中。1935年12月24日病逝于维也纳。
韦伯恩(Anto vonWebern,1883-1945),他与贝尔格一样出生于维也纳,儿时随母亲学习钢琴演奏,1902年进入维也纳大学攻读音乐学与作曲,以《论荷兰作曲家伊萨克的宗教合唱曲》一文获得博士学位。1904年,拜在勋伯格门下,这是勋伯格的第一名学生。在此之前,他的作品是有调性的,保留下的为《帕萨卡利亚》(1908年)。1908年之后,韦伯恩开始进行独立创作。1915年,他进入部队服役,后因视力不佳退伍,随即在维也纳郊区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5被迫迁居至萨尔茨堡,9月5日的夜晚,他因吸烟的亮光被一个美国士兵开枪打死。这一悲剧性的事件结束了一位作曲家的一生。
韦伯恩总共创作了31首乐曲,其中最长的10分钟,最短的仅十几秒,全部作品联合演出不足3小时。韦伯恩发展了一种高度浓缩、格言式的音乐语言。他使用音色序列法,使音色组合处在不停变化当中,一个音色组合只持续几秒钟。代表作品有《帕萨卡利亚》(1908年)、《六首管弦乐小品》(1909年)、《五首管弦乐小品》(1913年)、《室内交响曲》(1928年)、《康塔塔》(1939年)等。
贝尔格与韦伯恩虽然都师承勋伯格,以无调性与十二音的作曲技法为创作基础,但贝尔格的音乐彰显回归过去的倾向,音乐更符合传统审美,他代表者勋伯格教学过程中包含的浪漫主义音乐元素。根据19世纪德国文学毕希纳的同名戏剧改编而成的歌剧《沃采克》,描写的是社会底层士兵的不幸遭遇,这部作品在1925- 1936年间上演了180余场。歌剧的音乐部分大部分是无调性的,也继承了以往调性音乐的传统,把自然音阶、非自然音阶以及音列都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声乐风格具有多种特性,既包含德国抒情歌曲的优美旋律,也有勋伯格在《月迷彼埃罗》中使用的“念诵调”。《三首小提琴协奏曲》中,结合了音列、奥地利民歌和德国宗教音乐众赞歌的素材,使作品易于理解,优美动人。是20世纪最具有影响力的小提琴协奏曲之一。贝尔格的成就在于他把“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有机联系了欧洲传统音乐,在使用十二音作曲时,也加入特定调性因素,让人感到调性音乐与和声共存。他能够沿着连续且风格上不中断的演变而前行,这与他同时代的作曲家所缺少的特点。
韦伯恩更倾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前瞻性。在他的《五首管弦乐小品》(1913年)中创造了“点描主义”手法。这个名词是借鉴绘画上的点描派,即用各种色彩的点或很短的笔法,拼接成画面。在音乐上指以一个一个的音(或和弦)拼接起来,各自保持不同的音色、力度、发音法等。这部作品中的第四首短的出奇,只有六个多小节,演奏时间19秒钟。1924年起,韦伯恩再也没有写过有调性的作品。他采用十二音技术写作《三首宗教民歌》(1924),《弦乐三重奏》是韦伯恩十二音音乐发展的第一次重大突破,其中两个乐章仿照传统曲式结构,分别是回旋曲式和奏明曲式。但是独特之处在于每个乐章曲式结构与潜在序列结构之间建立起的紧密联系。这一风格很快在《交响曲》(1928年)得以确立,第一乐章整个被构建为一系列复卡农,卡农的每一个声部都源于十二音列。这样的音乐语言,缺少连绵的线条与畅快的声部进行,旋律、和声破碎不堪,导致每个声部之间的关系并不协和。音乐织体简洁,常使用不同乐器频繁交替演奏,突显不同乐器的的音色变换。比起包括勋伯格在内的其他十二音作曲家,韦伯恩在思考和变革传统原则方面践行得更多。但是,事实上他的音乐除了很少的同行不难理解,却总是被公众所排斥。
贝尔格与韦伯恩虽师出同门,都作为表现主义音乐的倡导者。但就二人音乐创作中所体现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贝尔格尽力让音乐回归“传统”,他代表着勋伯格教学过程中潜在的浪漫主义因素。而韦伯恩更倾向“先锋性”,他把勋伯格的作曲规则运用的更为彻底与极端,这使他的音乐语言更加抽象,带有实验性质。这两种不同的音乐语言,都促进了二战以后新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李为儒(1990—),女,土家族,湖南,本科,助教,东北石油大学,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