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音
二十世纪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二音作曲法”是由勋伯格创建的,勋伯格说,这种方法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可怕,它是一种实现逻辑的方法,目的是为了让人理解。
勋伯格作品欣赏
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 年9月13日出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商人。八岁那年,勋伯格开始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并同时开始练习作曲,由于酷爱音乐,他学习起来如饥似渴,只要有音乐会或歌剧演出便会想方设法去听。少年时期的勋伯格家境非常穷困,父亲去世后,他不得不早早在一家银行谋了一份办事员的差事。
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末,勋伯格结识了三位朋友,这三位朋友对勋伯格产生了终生受用的影响。第一位是小提琴家阿德勒,他使勋伯格了解到音乐理论的存在,激发了他对诗歌和哲学的兴趣,并帮他对古典音乐有了真正的了解。另一位是文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大卫·巴哈,他对勋伯格性格的形成起到了很大作用。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勋伯格心目中伟大的作曲家捷姆林斯基,勋伯格曾跟随他学习作曲理论,并为他的歌剧《萨列马》编写过钢琴曲。勋伯格在《我的发展》一文中曾谈到捷姆林斯基对自己的影响:“在认识捷姆林斯基之前,我曾是一个‘勃拉姆斯派,而他一视同仁地热爱勃拉姆斯和瓦格纳。认识他不久,我也变成了对这两位作曲家不偏不倚的坚定崇拜者,所以当时我所写的音乐中反映出这两位大师的影响也就不足为怪了。”
1899年,勋伯格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重要作品——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这首乐曲根据德国诗人德麦尔的同名诗作写成,乐曲深沉凝重、感情浓郁,是勋伯格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部作品。
第二年,勋伯格开始动手创作另一部力作《古雷之歌》,但因为与捷姆林斯基的妹妹成婚后需要养家糊口,他不得不中途搁笔前往柏林,在那里的一家艺术酒吧编写轻歌剧并担任指挥。勋伯格在柏林逗留了两年,虽完成了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杰出的作品,却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工作。1903年,他携妻子返回维也纳,寄居在捷姆林斯基家中。这时,《古雷之歌》已完成的第一部分被理查德·施特劳斯看到大为赞赏,于是他推荐勋伯格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勋伯格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不久,他的名字渐渐引起了维也纳艺术界的注意,但截止到这时的作品,包括断断续续完成的《古雷之歌》,仍然如勋伯格自己所说,看得出瓦格纳和勃拉姆斯的影子。1906 年,勋伯格完成了自称为自己第一创作阶段的高峰作品《室内交响曲》,这部作品已反映出勋伯格对一些新手段的追求。
1912年,勋伯格根据比利时诗人基罗的诗作创作了《月迷的皮埃罗》,在这部作品中,他使用了半说半唱的朗诵曲调,到处是滑上滑下的音高感觉,连调也不清楚了。于是,人们把这种音乐称为“无调性音乐”,但勋伯格自己对这一说法很不以为然。
有人曾对《月迷的皮埃罗》在柏林的一次演出做过如下描述:“我听到了什么?最初好像是精细的瓷器碎为千百块发光碎片的声音,在那些来回摩擦的一片混乱中,在那些几乎使耳朵流血、眼睛流泪、头皮发紧的声音中,我简直控制不住自己。这是什么音乐,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旋律,没有主题,但是每个乐句中每个细节的发展却又非常精巧熟练。”
斯特拉文斯基听过《月迷的皮埃罗》后在《自传》中写道:“我对这一作品中的唯美主义一无热心,但作为器乐上的成就,《月迷的皮埃罗》的总谱无疑是成功的。”
从这部作品起,勋伯格作为一位富有创新思想的作曲家,渐渐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勋伯格因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役两年而中断了创作。军队中有人听说勋伯格是位作曲家感到十分神秘,悄悄问勋伯格为什么要当作曲家,勋伯格淡淡地说:“有这么一份职业总得有人干,别人都不想当,只好我当。”这种因无可奈何才当上作曲家的“解释”一时间在军中传为笑谈。
1918年,勋伯格回到维也纳,召集他的学生成立了“非公开音乐演出协会”,会中规定:“谢绝评论家参加,事先不公布曲目,禁止鼓掌。”这个组织对勋伯格作曲学派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前,勋伯格的写法被称为“自由无调性”,按照勋伯格自己的话说就是“用音来写作”。进入二十年代后,勋伯格渐渐摸索到一种新的方法,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十二音作曲法”,并由此引发出所谓“序列音乐”。根据这种方法,无调性不再那么“自由”,多少有了些规则。十二音作曲法在二十到三十年代间非常盛行,而且至今余波未减,许多刚出道的年轻作曲家更是对它趋之若鹜。不管怎么说,勋伯格的努力具有一种划时代的意义,他为人类的作曲技术提出了一种令人眼界开阔的新思想。
勋伯格自己运用这种方法在二十到三十年代之間写了一系列作品,其中最重要的是1927到1928年之间完成的《乐队变奏曲》。抛开别的不谈,这部作品还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意义,那就是向人们证明运用十二音技术不仅能写小型作品,即便写大型作品也毫不含糊。用勋伯格自己的话说,就是用十二音技术写出来的音乐是可以理解的,它能够塑造形象、表达意境,能够动人心弦,同时也并不缺乏趣味和幽默感。
1925年,勋伯格应邀去柏林普鲁士艺术学院教授作曲。1933年,由于奥地利政治局势恶化,身为犹太人的勋伯格被纳粹解职后被迫出走,几经辗转,后定居美国洛杉矶并入籍美国,在加州大学担任作曲教授。
二战期间,勋伯格怀着对法西斯独裁者的刻骨仇恨写下了《拿破仑颂》,战后,他又创作了《华沙幸存者》这部传世佳作,对法西斯残害犹太同胞的罪行提出了强有力的控诉。
勋伯格的工作作风据说与斯特拉文斯基恰恰相反。斯特拉文斯基有条有理、按部就班,写作离不开钢琴,每曲必定完成;勋伯格则从来不用钢琴,兴至而写,尽兴则罢,所以留下了许多未竣的作品。有趣的是,这两位现代音乐泰斗同居一城,相距亦近,虽鸡犬相闻,却一直未曾往来。
勋伯格的作品听起来非常复杂,但对他自己来说井然有序、条理分明,因为他的音高听辨能力极其发达,异乎寻常。据维也纳出生的美籍指挥家齐佩尔说,他少年时曾随勋伯格去听《乐队变奏曲》排练,乐队中的每一个错音勋伯格都听得一清二楚,指挥偶有疏忽,他立刻出面予以纠正。可见,如此复杂的乐曲全是勋伯格殚精竭虑周密思考的结果,他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了若指掌。
勋伯格一生中的教学工作也值得大书特书,他自己主要靠自学成才,为人师表后,仍然坚持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他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强调传统基础的重要性,从不教学生所谓的现代手法,他说如果学生对前人的手法如数尽悉,新的手法便会应运而生,这话实在是至理名言。他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不仅著有非常著名的《和声学》《对位法》《作曲基本原理》《和声结构功能》等教学著作,还培养出一批相当出色的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有贝尔格,他的歌剧《沃采克》和《小提琴协奏曲》都已成为二十世纪的音乐经典。
1951年7月13日,在毁誉参半中度过一生的勋伯格于洛杉矶逝世。可以说,勋柏格的伟大不仅在于他的创作本身,还在于他的艺术胆略以及对二十世纪音乐强烈而深远的影响,人们可能因他有所争议,但并不妨碍对这位伟大革新者的衷心崇敬。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