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涵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贝尔格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廖 涵
(四川音乐学院,四川 成都 610021)
《露露》是贝尔格一部未完成的经典之作,也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表现主义歌剧之一。本文以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文献为主要参照,以贝尔格相关的其他研究文献为支撑,对《露露》目前的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现状进行分析,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做必要铺垫。
露露;贝尔格;研究文献
歌剧《露露》是奥地利作曲家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一部未完成的经典之作,也是20世纪最为重要的表现主义歌剧之一。其剧本内容是根据德国剧作家弗朗克.魏德金(Frank Wedekind,1864—1918)的两部悲剧《地灵》(Erdgeist)和《潘多拉的盒子》(Die Büchse der Pandora)改编而成。贝尔格于1929年7月开始创作,1934年完成了整部歌剧的缩谱,到1935年12月病逝时,贝尔格完成了歌剧前两幕和第三幕第1—268小节的配器工作。贝尔格去世后,其遗孀海伦.贝尔格(Helene Berg)一直把持着第三幕缩谱的手稿,因此,1937年6月2日,《露露》只能以未完成的形式首演于瑞士苏黎世的国家剧院。直到1976年海伦.贝尔格去世后,人们才见到第三幕的手稿,奥地利当代作曲家弗里德里希.策尔哈(Friedrich Cerha)便根据手稿补齐了第三幕的配器,1979年2月24日,《露露》首次以三幕的完整形式在巴黎歌剧院上演。
《露露》曾被攻击为“文化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德国遭到禁演,这一作品的出现也曾饱受争议,有的是对剧本中有违伦理和塑造“情欲神话”的主人公形象不予理解;有的是对无调性十二音歌剧音乐难以接受;有的则是来自于业内专家们对贝尔格自由运用十二音技法的批评指责。但无论怎样,这部歌剧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歌剧的许多规则,既没有传统的咏叹调,也难以找到传统歌剧中那种连贯完整的旋律,更不是像19世纪歌剧那样沉浸于精雕细琢的浮华之中,取而代之的是将马勒的后期浪漫主义精神与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这部歌剧在现代音乐史和歌剧史上都占有重要的位置,成为了20世纪一部经典歌剧。2002年第五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露露》首次在国内上演,曾在业界引起轰动。
贝尔格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马勒音乐得以复兴,在精神上与马勒保持着密切联系的贝尔格也由此备受关注,得到了重新的评价。在这之前,由于整体序列在欧洲的不断崛起,贝尔格曾被认为是一个“自由的”、“无系统的”、“保守的”、“向后看的”作曲家,也被视为是一个不承认十二音体系的倒退者。这样一来,自然关于贝尔格的学术研究文献比较少见,仅有的研究成果包括:1975年,汉斯.雷德里希(Hans Redlich,英籍奥地利作曲家)出版了他的著作《阿尔班.贝尔格:评价的尝试》;1963年,贝尔格的学生威利.瑞希(Willi Reich)出版了他的著作《阿尔班.贝尔格:生活与创作》。这两部作品只对贝尔格做了初步的分析,前者甚至对贝尔格还有某些曲解之意。1975年,莫斯柯.卡纳(Mosco Carner)出版了他的专著《阿尔班.贝尔格:其人及其作品》,内容虽然包括传记和作品分析两个部分,但并没有深入的分析。直到贾尔曼和波尔两位理论家的研究成果的问世,对贝尔格的研究才进入到一种良性的轨迹之中。1979年,英国音乐理论家道格拉斯.贾尔曼(Douglas Jarman)完成了他杰出的著作《阿尔班.贝尔格的音乐》,此著作主要对贝尔格作品的音高组织、节奏和形式结构等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美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乔治.波尔(George Perle)先后出版了专著《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分别对贝尔格两部具有影响力的歌剧《沃采克》和《露露》做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1977年,波尔还从贝尔格《抒情组曲》的手稿中发现了贝尔格与情妇汉娜的秘密关系以及代表贝尔格宿命论的数字暗喻,这一发现,为研究贝尔格的后期作品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的线索。
国内对贝尔格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贝尔格诞辰100周年的纪念,关于贝尔格的相关研究曾在国内掀起了短暂热潮,在相应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些音乐理论家关于贝尔格的研究成果,例如,钱仁康先生在《音乐艺术》上发表的“一曲回肠十二音”,杨儒怀先生在《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了“在继往开来的创作中展现十二音序列技法”。两篇文章都是对贝尔格的辞世之作《小提琴协奏曲》的相关研究,钱先生的文章主要从作品背景、主题思想以及音乐素材几个方面来论述,而杨先生的文章则主要是以贝尔格的《小提琴协奏曲》为案例对十二音作曲技法所进行的研究。中央音乐学院余志刚教授的硕士论文“论阿尔班.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和博士论文《阿尔班.贝尔格的生活与创作道路》对贝尔格本人及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尤其是他的博士论文从生平、个人生活、创作经历、作品介绍等方面对贝尔格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其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称得上是国内研究贝尔格的专家。
近年来,国内有关贝尔格研究的学位论文也相继呈现,上海音乐学院邹彦的“贝尔格作品中的回文结构”(2003年)和张涟的“阿尔班.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研究:语境、分析、诠释”;南京师范大学马淑伟的“贝尔格歌剧《沃采克》的象征手法探究”(2006年)和雍凌淩的“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的形态创意与意义赋予”(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肖玥的“阿尔班.贝尔格序列写作技法探究”(2011年)和中国音乐学院史静雅的“阿尔班.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演奏技法研究”(2012年);西安音乐学院王倩的“贝尔格《抒情组曲》的创作技法研究”(2013年)和天津音乐学院张昱真的“贝尔格《抒情组曲》音高结构研究”(2014年);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伍翩翩的“‘双重’的镜像结构与‘交织’的细节处理—贝尔格《小提琴协奏曲》演奏研究”(2015年)等都从不同的视角对贝尔格以及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此外,还有其他一些音乐理论家也先后发表了关于研究贝尔格的文章,例如:钱仁平、钱亦平、郑英烈等。
通过CNKI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和不完全统计,关于贝尔格的相关研究文献有80余篇。在这80余篇文献里,有的是对贝尔格本人经历或作品背景的介绍,有的是对音乐形象或人物性格的分析,也有的是对演唱演奏技巧或作曲技法的探究等。其中,期刊论文有71篇,以《露露》为研究对象的有12篇,占比约17%;博硕士论文有14篇,以《露露》为研究对象的有3篇,占比约21%(参见下表)。
贝尔格中文研究文献统计表
通过表中统计不难发现,在国内众多关于贝尔格的研究成果中,以歌剧《露露》为题并展开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占有的比例也较低,相比而言,器乐作品《抒情组曲》和《小提琴协奏曲》在整个研究成果中占有比例的较大一些。其实,国外关于贝尔格及作品的相关研究,《露露》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这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部歌剧的第三幕配器注入了策尔哈笔墨,而国内外一些音乐家们对策尔哈补齐的第三幕是不太满意的,但法国作曲家、指挥家布列兹(Pierre Boulez)却对策尔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指挥首演了补齐的三幕歌剧①。此外,《露露》第三幕乐谱都搜集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从某种角度给研究者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在仅有十余篇论文中,访谈类文章有“弗里德里希.策尔哈谈歌剧《璐璐》第三幕的续编”(泰格尔译,《视听技术》1997年06期)1篇;以歌剧脚本、人物性格或音乐形象为研究视角的有4篇,分别是:“20世纪的歌剧经典《璐璐》”(赵骞、赵梦鹤,《音乐生活》2006年12期)、“20世纪现代歌剧之经典—《璐璐》”(刘智强,《歌剧》2009年02期)、“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及其歌剧名著《璐璐》”(谢凋,《视听技术》1997年06期)和“歌剧与爱情—贝尔格《露露》:神话的回流”(王晶,《音乐生活》2013年01期)。
余志刚教授的“贝尔格与歌剧《露露》”(《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04期)对《露露》的创作过程和艺术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武汉音乐学院彭志敏教授的“必然的对称—贝尔格《露露.间奏曲》分析”(《黄钟》,2002年01期)一文从十二音序列作曲的技术层面证实了剧中音高结构形式对称特点。
在3篇硕士论文中,天津音乐学院赵洁的“高度的逻辑控制与强烈的戏剧情感表现——从歌剧《露露》管窥贝尔格的音乐创作”(2007年)主要从创作过程、作品背景和音乐技法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逻辑控制与戏剧情感表现的结合与关系;福建师范大学宋方方的“女性视角下的露露音乐形象分析”(2008年)主要从创作过程、时代背景、女性主义、人物形象和音乐特征等方面作了深入的研究;天津音乐学院金鑫海的“从《沃采克》到《露露》—透视阿尔班.贝尔格歌剧风格的发展”(2010年)主要从《沃采克》和《露露》的创作背景、演出情况和音乐特征等方面对两部歌剧进行了阐述。
以音乐技法分析为主线的有4篇,包括郭蓉的“对歌剧《露露》中阿尔瓦及其音乐的解读”(《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赵洁的“高度的逻辑控制与强烈的戏剧情感表现—从歌剧《露露》中露露的歌唱音域管窥贝尔格音乐作品的二元性特征”(《平顶山学院学报》,2007年03期)、宋方方的“贝尔格歌剧《露露》中露露‘画像和弦’的音乐特征”(《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04期)和“古典与现代的交融—贝尔格歌剧《露露》中露露序列音乐的特点”(《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S1期》)。
《露露》作为贝尔格两部悲剧性题材的歌剧之一(另一部是《奥采克》),无疑体现了贝尔格的悲观主义情怀,贝尔格之所以选择社会批判性很强的戏剧作为自己的歌剧脚本,从这一角度也体现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与不满,虽然《露露》一剧的出现曾遭到过各种批判,但贝尔格对人物音乐形象的精心设计和对十二音序列写作的灵活处理,无不使之成为经典歌剧的重要理由。
贝尔格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尤其近五年,每年都有硕士毕业论文以贝尔格为题来展开研究,这充分证明贝尔格的作品在音高组织方面既具有理性的逻辑联系可供研究者们逐步深入,又具有感性的情感表现给予欣赏者们真实的内心体验。笔者通过对《露露》脚本的通读和三幕缩谱的分析,对贝尔格的作品尤其《露露》一剧有着浓烈兴趣,本论文也将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拉开序幕。在不完全的研究文献统计中,如有疏漏之处,请各位研究者批评指正并海涵。
注释:
① 泰格尔 译.弗里德里希.策尔哈谈歌剧《璐璐》第三幕的续编.视听技术,1997,06.
[1] 余志刚.阿尔班.贝尔格的生活与创作道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 [德]福尔克尔·舍尔利斯,刘梅 译.阿尔班·贝尔格.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3] Douglas Jarman. Alban Berg: Lulu.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4] George Perle. The operas of Alban Berg (Volume Two/Lulu).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