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形象

  • 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的中国形象建构
    客观与真实的中国形象;但受其身份、所处时代和思想所限,其中仍不免带有译者主观的想象与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关键词:翟理斯;《聊斋志异》;译介语言;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I2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595(2023)06-0106-08一、引言法国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认为,“异国形象应被作为一个广泛且复杂的总体——想象物的一部分来研究。更确切地说,它是社会集体想象物(这是从史学家们那里借用来的词)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对他者的描述(rep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6期2024-01-16

  • 中国共产党之于中国形象的百年嬗变
    中国共产党;中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9 — 0031 — 06 一、国家形象 (一)形象的内涵 人类对形象的认识由来已久。史前时期,人类通过壁画等形式留下他们对当时自然物形象的描绘。进入文明社会,人们对个人、组织以及国家等社会性形象则愈加重视。《周易·系辞上》提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1]这是“形”“象”二字的首次并用,此時取“天象变化、山川形貌”之意。二

    理论观察 2023年9期2024-01-1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叙事:内在意蕴、基本特征与实践理路
    信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树立守正创新意识,持续设计精准有效的叙事方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好中国形象“赋能”。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叙事;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 - 5381(2023)04 - 0040 - 07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3年4期2023-09-15

  • 《岳父岳母真难当》中的中国形象赏析
    真难当》中的中国形象,并从民族文化特质和比较文学形象学角度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关键词:《岳父岳母真难当》 中国形象 他者《岳父岳母真难当》是2014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讲述了的是一个传统的法国资产阶级家庭中女儿们的爱情与择偶的故事。克劳德和玛丽亚一对法国白人夫妻,他们信奉天主教,希望四个女儿的人生伴侣是法国人,最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可是三个女儿却分别与阿拉伯人、犹太人和中国人结婚,夫妻俩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小女儿的身上,没想到小女儿的男朋友是非裔黑人。因为价值观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8期2023-08-25

  • 日本操弄下的朝鲜半岛近代中、日形象建构
    报》;日本;中国形象;日本形象[中图分类号]1313.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23)02-031-07[收稿日期]2022-02-29[作者简介]1.吴玉娇,女,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韩语语言学、中韩语言对比、韩国文化;2.韩梅,女,文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韩国古典文学、韩国文化。(北京100089)朝鲜半岛“开化期”指1876年朝鲜与日本签订《江华岛条约》正式开港到19

    东疆学刊 2023年2期2023-07-17

  • 转文化传播视域下三星堆国际传播路径探析
    新。关键词:中国形象 三星堆 转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2021年3月20日,6座三星堆“祭祀坑”被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三星堆“考古热”。三星堆遗址作为古蜀文明的灿烂明珠,是传播中华文化、展现中国精神的重要价值符号和文化样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2022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

    传媒 2023年10期2023-06-29

  • 框架理论视域下《哈萨克斯坦真理报》中的中国形象呈现研究
    情时代该报将中国形象呈现为担当责任的大国形象、合作互助的伙伴形象、自然灾害面前沉着应对的可敬的邻国形象。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真理报》 中国形象 后疫情时代 新闻框架长期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往往趋向于负面报道。其通过一系列恶意报道塑造一个不完整的、片面和缺陷的、迅速崛起且带有威胁的中国形象,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发展不确定性的忧惧,其中又混杂着嫉妒与敬畏。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之后,针对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形象的“外塑”方面,我国学者往往将目光着眼于西方欧美国家

    传媒 2023年10期2023-06-29

  • 《面纱》:疫病电影表达与中国形象
    现了疫病之中中国形象。作为疫病电影,《面纱》将疫病与共同体意识、民族觉醒、科学理性精神联系在一起,为我们探讨当下和未来的疫情电影提供诸多启示。关键词:面纱;疫病表达;中国形象;后疫情时代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人民性研究”(2020TS031)阶段性研究成果。新冠疫情的爆发与全球蔓延,凸显了疫病的时代话语的影响与意义。电影一直有疫病的表达传统,并且每次的疫病影像表达,往往能够展现国家、社会、时代及

    美与时代·下 2023年5期2023-06-28

  •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维度探析
    层面上塑造“中国形象”,社会层面上宣扬“大学精神”,个人层面上注重“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并分别就塑造“中国形象”、宣扬“大学精神”、落实“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探析。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形象 大学精神 大学生公民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仅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对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意义重大

    文教资料 2023年1期2023-06-11

  •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吾国与吾民》中国形象构建之反思
    为丰富全面的中国形象,澄清淤积已久的历史偏见,大大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林语堂在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前提下又能与之保持一定距离,摆脱“当局者迷”,从而达到“旁观者清”,真正做到了“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的辩证统一,这对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对外传译也有一定的启发。【关键词】中国形象;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吾国与吾民》【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10-0028-03【

    今古文创 2023年10期2023-05-30

  • 北京冬奥会标识话语设计的历程、经验与启示
    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形象贡献智慧力量。【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对外话语体系 国际传播 中国形象奥运口号是伴随着人们对奥运精神的认知而产生的标识性话语,是主办地对奥运理念、奥运精神认知的凝练表达。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运会口号受到国际奥组委和历届主办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与主办国意志的话语标识,以及跨文化、跨民族、跨国度传播的重要载体。2022年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在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广受好评。该口号作为标识性话语,既展示了中国致力于推

    对外传播 2023年2期2023-05-30

  • 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共情传播: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新路径
    社交媒体 中国形象一、国际传播的蓝海: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共情传播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新要求。当下,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虽然取得长足进展,但仍未达到预设目标。一方面,国家重视并加大了对外宣旗舰媒体的投入,但在国际舆论场上,《纽约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等西方媒体却仍然抢占舆论先机;另一方面,具体的对外传播实践

    对外传播 2023年2期2023-05-30

  • 试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三种境界”
    我”精神树好中国形象;“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抵达“无我”境界彰显东方智慧,贡献人类文明共同进步。 关键词:“小我”;“大我”;“无我”;人民故事;中国形象;东方智慧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1 — 0128 — 04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其论著《人间词话》中提出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需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

    理论观察 2023年1期2023-05-30

  • 嬗变、驱动与表征:奥斯卡电影里中国形象的意指实践
    ,研究其中的中国形象有助于把握美国社会对中国的态度及其背后的文化意图。奥斯卡电影里百年中国形象经历了从“东方古国”到“落后中国”“摇摆中国”再到“多元邻国”的嬗变,总体表现为多重性和复魅化的奇观社会。奥斯卡电影全球票仓布局与“两个美国”共同促成了这一形象的生成,美国电影文化力又按照自身价值体系改写中国文化,所塑造的“球土化”中国形象表征着西方对东方文化的拼贴与重组,也带给中国人身份认同的迷思和反思。【关键词】奥斯卡电影 中国形象 表征 奇观 “球土化”【中

    编辑之友 2023年1期2023-05-30

  •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研究的学科特征与未来进路
    合。关键词:中国形象 文献研究 学科谱系国家形象生成于国内外公众基于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感知与评价。在我国随着国内外交往扩大和国际形势变化,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已成为维护和扩大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在国际合作、国家战略目标实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報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在此背景下,以中国为塑造主体的

    传媒 2023年8期2023-05-20

  • 维护海外文化利益能力的症结点阐释与对策建议
    文化主权 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G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4-0001-10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中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①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布局中,推动中国文艺和文化在海外广泛传播,是树立新时代中国良好形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任务。《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會

    人文杂志 2023年4期2023-05-16

  • 微定制: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化符号传播对中国形象的影响及改善策略摘 要:文化符号是国家形象的载体。它一方面是传递国家形象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文化符号的跨文化传播可能出现编码意义和解码意义不相符合甚至相反的困境,造成国家形象的缺失、偏差甚至变形、扭曲。我国符号传播中出现的问题,既有我方符号选择的失误与传播能力较弱的原因,也有他方符号接受过程中渠道、环境与受众的原因。面对不利影响,以文化符号主动重构国家新形象的思路应以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为前提、以塑造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以中外文化的

    写作 2022年4期2022-09-07

  • 新时代新闻摄影国际传播的挑战与对策
    ;国际传播;中国形象一、新闻摄影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新闻摄影是用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有人称之为“摄影的新闻”或“用照片报道的新闻”。 1981年6月1日,作为中国国家英文日报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应运而生。创立伊始,《中国日报》就率先在报纸上采用大版面照片,充分发挥影像新闻的传播作用,并倡导通过抓拍照片让图片鲜活起来,创立了“新、真、人、活、大”的图片采编理念。 老一辈摄影家蒋齐生认为,“摄影记者首先要明确地树立

    国际传播 2022年2期2022-06-30

  • 中国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话语构建
    奥会成为塑造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理念、发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文化的新契机。从北京冬奥会的赛事筹备传播、比赛实况传播和冰雪项目普及三个方面,对相关的融合传播产品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冬奥会每个阶段的传播中,都渗透了中国理念、精神与文化的生动演绎,这为探索中国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建构提供了新的经验。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媒体融合 国际传播 中国形象 对外话语2022年初,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叠加之下,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这既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全球性体育盛会

    传媒 2022年11期2022-06-20

  • 从英国文学的中国书写看中国形象的塑造
    呈现出不同的中国形象,这与当时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双方国力的对比有密切关系。无论是褒是贬,中国形象都是在英国文学的虚实交加“他者”想象。借鉴上述历时性和共时性分析,中国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塑造国家形象,应当加强国际事务参与度,展现大国格局;用好“中国符号”,积极争取对外传播主动权;采用有效的叙事策略,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关键词:英国文学;中国书写;互文性;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9-0155-

    西部学刊 2022年9期2022-06-11

  • 援外培训对外传播与展示中国形象的思考
    的合作,展示中国形象。本文对援外培训对外传播与展示中国形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关键词:援外培训;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展示以国家利益为主,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援外培训的力度,在不同的领域向受援国传授知识和文化。使“新鲜血液”注入进受援国家中。在援外培训力度的加强下,我国的地位和实力都渐渐在世界援助中得到了认可,中国的影响力也在日益上升。同时在援外培训的背景下,对外传播和展示中国形象在培训中也渐渐被渗透,对中国形象达到了提升的作用。一、通过援外培训构建

    客联 2022年5期2022-05-30

  • 跨文化视域下《吾国与吾民》的中国形象想象与建构研究
    想象和建构的中国形象历来因其文化真实性而引发争议。文章结合林语堂所处时代中西文化交流环境的特殊性,探讨其重塑中国形象和建构中国话语的过程,阐明林语堂对跨文化交流策略的成功运用和理性立场,深入分析其对本民族文化的清晰洞见和中西文化互补的开放视野,从而引起人们对其作品文化真实性的进一步思考。关键词:中国形象;《吾国与吾民》;中西文化;话语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5-0-031 文化转型的时代语境20世

    艺术科技 2022年15期2022-05-30

  • 冬奥会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视阈下丰富了中国形象内涵,深入人心地传播了中国声音,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精神风貌,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现实、理解中国发展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让世界看到一个身体力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有信心、有能力为全球未来和人类共同命运贡献智慧和方案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 G811.212; G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50-03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5-30

  • 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多元建构与国际传播策略
    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战略传播体系的关键。长期以来,国际舆论的主导权被少数西方国家把持,针对中国恶意炮制了一系列负面言论,不仅有损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国家声誉,也阻碍了中外民众的友好交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国话语体系,探索国家形象塑造与传播的新路径和新策略,是当前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关键词】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 多元路径 国际传播 传播策略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面临随之而

    对外传播 2022年2期2022-05-09

  • 中国形象”的图像建构
    表达和建构“中国形象”这一问题。2004年,在中央宣传部、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的联合组织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筹划启动,历时五年于全国美术界遴选上百名美术家共同参与推动主题性美术创作活动。在这一时代契机下,“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于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中国美术馆承办的“伟大历程 壮丽画卷——庆祝中华人民共

    中国美术 2022年2期2022-05-05

  • 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的策略探析
    ]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是来华留学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对外汉语教学要充分了解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把握中国形象教学传播中的跨文化对话性特点。在此基础上,以跨文化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为统摄,紧密联结文化中国和现实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合理处理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秉持文化主体间性原则进行交流,引导来华留学生建构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 G642              [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4期2022-04-28

  • 14世纪末朝鲜朝文人权近《应制诗》中的中国形象书写
    地书写出这一中国形象。明太祖朱元璋直接促成了该形象的书写,并对满足自身期待的作品做出积极反馈,为推动权近《应制诗》成为朝鲜王朝文学典范并引领中国形象书写发挥了作用。[关键词]朝鲜朝文学;中国形象;权近;应制诗;朱元璋[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I31209[文献标志码]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4917(2022)02-0076-07异国形象是一个民族对异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是一个民族与对象国家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程中的体验与相关自我想象相结合的产物[1]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4-27

  • 18世纪访华游记中的中国形象
    相同或不同的中国形象,影射着同一时期东西方历史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异同。两部游记分别塑造了不同的中国形象,使朝鲜朝和英国选择了全然不同的对华政策,从此彻底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一国的国际形象不仅在本我与他者的视角下存在差异,而且在东西方他者视角下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关键词] 《热河日记》;《马戛尔尼私人日志》;中国形象;镜像自我[中图分类号] I312.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007(2022)01-082-06[收稿日期]

    东疆学刊 2022年1期2022-04-05

  • 当代网络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
    对其所构建的中国形象加以分析,挖掘其作品在对外传播中塑造中国形象的价值与意义。【关键词】网络科幻小说;中国形象;刘慈欣;对外传播【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2)02-189-03【本文著录格式】郭姗姗,张颖,赵超,梁继红.当代网络科幻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以刘慈欣作品为个案[J].中国民族博览,2022,01(02):189-191.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2021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省级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期2022-04-03

  • 对外汉语教育视角下中国形象的传播
    外汉语教育 中国形象 中华文化国家形象是国内外公众对一国本身、一国行为、一国各项活动等方面给予的总体评定,是一国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是一国综合国力的象征,是一国最为重要的无形资产[1]。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形象成为一国软实力的重要外在体现,越来越成为各国相互较量的关键指标。目前,国内对于国家形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传播学、形象修辞学、国际关系学等角度,研究领域尚待拓宽。随着世界范围人们对汉语学习的热情不断高涨,对外汉语教育成为了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3期2022-04-02

  • 冬奥会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视阈下丰富了中国形象内涵,深入人心地传播了中国声音,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精神风貌,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现实、理解中国发展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让世界看到一个身体力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有信心、有能力为全球未来和人类共同命运贡献智慧和方案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 G811.212; G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50-03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冬奥会国际传播与中国形象塑造
    视阈下丰富了中国形象内涵,深入人心地传播了中国声音,生动真实地展现了中国精神风貌,为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现实、理解中国发展架起一座沟通桥梁,让世界看到一个身体力行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有信心、有能力为全球未来和人类共同命运贡献智慧和方案的新时代中国形象。[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  中国形象;  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 G811.212; G2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3-0050-03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

    学习与研究 2022年3期2022-03-23

  • 融入中国元素 展现中国形象 讲述中国故事
    计系统,推动中国形象景观设计不断发展,同时更好地引领大众走近冬奥,领略冬奥设计之美以及冬奥设计中的中国故事。摘要:奥运会拥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形象景观设计策略。历届奥运会举办国都试图通过独特且新颖的奥运形象景观设计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彰显本国文化和形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形象景观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及美学思想,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视觉体系。本文系统梳理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形象景观的设计理念与方法,立体化地呈现了冬奥形象景观系统的构建思路。关键词:冬奥

    中国艺术 2022年1期2022-03-07

  •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医疗类纪录片中“中国形象”的建构
    条中树立了“中国形象”的概念。后疫情时代的医疗类纪录片作品,相比于以前,无疑在作品品类和作品数量都比之前有了极大提升。《武汉:我的战“疫”日记》《金银潭实拍80天》《中国医生》战疫版等一系列作品重构了“中国形象”在影片中的文化表征和视觉传达背后变现的一定的符号意义。一、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医疗纪录片的影像叙事(一)叙事内容:家国共度时艰的集体记忆塑造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1]同时,集体记忆也具有连续性和可再识别

    传媒论坛 2022年4期2022-02-17

  • 严歌苓新移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和平崛起,“中国形象”问题逐渐引起各学界关注,形象学领域下的“中国形象”更多地致力于对主体自身认识的批判。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着力于塑造冷静、全面、客观而又丰富的中国形象,通过对严歌苓新移民小说在“东西方文化冲突”“历史沉浮”“女性弱者形象”及“文化交融”四个不同纬度下“中国形象”书写的阐释和提炼,探索在全球化语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本性,创造出真正的中国形象,弘扬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关键词】新移民小说;中国形象;弱者;知识分子;文化交融【中图分类号】I

    今古文创 2022年3期2022-02-03

  • 论新时代对外文化教材塑造“中国形象”的四个维度
    国家媒体对“中国形象”直接传播而引发外国民众的抵触情绪。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文化传播,也是一种话语传播,对外文化教材以展示文化内容的方式通过“中国式话语”来塑造“中国形象”,因而对外文化教材的话语策略和文化内容都影响着“中国形象”的建构。在当下世界多元文化交互激荡的语境下,通过对外文化教材塑造“中国形象”,在全球范围内推进“了解中国”“理解中国”的行动无疑是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种实践形式。在对外文化教材中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形象”,要尽量选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1期2022-02-03

  • 跨文化视域下的多模态话语建构与中国形象对外传播
    中国名词》;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多模态话语坚定文化自信、全面贴近受众、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全球传播新格局中我国外宣媒体的总纲领。后疫情时代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正面临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文化思潮,部分国际受众对中国的认知依然存在片面化、碎片化的偏差解读,有效讲好中国故事面临严峻的国际挑战[1]。與此同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趋完善,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众传播得到了深度融合,呈现多元化色彩。以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打通了复杂的舆论传

    传播与版权 2022年1期2022-01-09

  • 《喜福会》中的中国形象解读
    事构造出一个中国形象,为当时的西方人了解中国提供了想象的空间,然而小说中的中国形象却包含着很多封建、落后与迷信的元素。本文对小说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解读。关键词:谭恩美;《喜福会》;中国形象谭恩美在1989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作品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四个移民家庭的故事,字里行间充斥着中美两种截然不同思想的碰撞。一、硝烟弥漫,战火连天吴素云的故事发生在桂林,她想象中的桂林,“青山绿水,翠微烟波,层层叠叠的山峦,白云缭翔,真是个世外桃源”,但是当她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2021-11-29

  • “异托邦”的中国形象: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之外
    个维度来审视中国形象,中国就难以摆脱“意识形态中国”和“乌托邦中国”二元对立的困境。破解这一难题需要强化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主体性,然而日渐壮大的主体性往往使中国的身份由“视而不见的他者”转向“巨大的他者”,招致“强国必霸”的威胁想象。福柯的“另类空间”理论为我们思考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一种思考视角,以民间力量作为跨文化传播主体构筑起一个超越“意识形态中国”和“乌托邦中国”困境的“异托邦”的中国,而这也将成为中国形象建构的重要文化资本。【关键词】中

    新闻爱好者 2021年10期2021-11-14

  • 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建设
    速的发展,“中国形象”与国际汉语推广二者息息相关。但同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的认识相对刻板单一,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负面认识仍然存在,外国媒体对中国也有许多不实的报道与言论。基于此,本文以叙事范式理论为指导,分析对外汉语教材选文中“中国形象”元素的融入、选文的价值取向等。并就建设符合新时代“中国形象”的对外汉语教材提出相应的建议。一、汉语国际推广与对外汉语教材中的“中国形象”建设的关系1.汉语国际推广是规划与塑造“中国形象”重要途径。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散文百家 2021年12期2021-11-13

  • 心系古人, 挽在舞中致
    词】现代舞;中国形象;中西融合;跨文化;舞蹈形象【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9-0085-02一、从现代舞在中国的发展进程中,探寻传统的印记(一)寻找阶段: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与中国舞者身体的碰撞現代舞,顾名思义是指当下现代社会的新舞蹈。因为不断地吸取实时的文化价值取向和与时俱进的特征,使得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诞生并被取名为现代舞的它到了今天依旧被称为现

    今古文创 2021年39期2021-10-26

  • 新世纪以来《经济学人》杂志封面的中国经济形象变迁研究
    人》;封面;中国形象;经济;他塑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经济学人》是一份由詹姆斯·威尔逊创办的英国英文新闻周报,涉及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事务,对议题提供深入分析评论,具有古典自由主义、社会自由主义等政治立场,读者包括诸多高管和决策者,支持自由贸易和自由化。二战后发行量逐渐上升,2017年均周发行量达144万份。1 《经济学人》封面设计《经济学人》封面一贯采用简洁、稳定、和谐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渐行渐远的花木兰与“他者”视野下的中国形象
    下虚拟魔幻的中国形象。尤其在真人版电影中中国文化与历史出现了被误读以及符号混搭的情况,说明时代语境对中国形象域外构建提出的新要求更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全球审美只有与中国元素有机融合,才能生出强大的艺术魅力。关键词:《花木兰》;系列电影;中国形象;花木兰形象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02自《木兰辞》开始,木兰的故事历经民歌、诗词、小说、戏剧、电视剧、电影等多种形式的媒介表达,形成了庞大的故事谱系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韩国媒体涉华报道倾向研究及对策
    】韩国媒体 中国形象 中韩关系 涉华报道中韩为友好近邻,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特别是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快速发展,中韩经常开展高层往来,增进互信共识,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两国在经济领域互利合作不断深化,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在地区及国际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2021年是“中韩文化交流年”,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两国关系迎来深化发展的重要机遇。但是由于中韓两国的

    对外传播 2021年9期2021-10-12

  • 对俄罗斯青年群体讲好中国故事
    ,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对于深化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塑造中国形象、加快两国关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俄罗斯青年群体对中国的接受和亲近度明显提高。中俄青年是两国发展、友好交流的未来。对俄罗斯青年群体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是未来我国对俄传播工作的重点方向。【关键词】对俄传播 青年群体 社交媒体 对华认知 中国形象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

    对外传播 2021年9期2021-10-12

  • 国际传播视域下塑造中国形象的路径探析
    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可从三个路径着手:一是破解国际传播中的刻奇困境,实施好国际传播的分众化表达,树立谦谦君子的国际传播观;二是在总体外交布局下谋篇布局,重视大国传播中的对华友好民意培养,巩固亚非拉传播中的优势基础;三是发挥好中国警务国际传播的亮点作用,塑造平安中国的国际形象,在维护我国海外利益安全的同时为世界人民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关键词:中国形象;刻奇;警务国际传播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9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2021-10-12

  • 例谈旅行写作的特点
    的屏风上》 中国形象旅行写作同时具有着文学的艺术美感和议论文的思想深度 。通过探究毛姆的《在中国的屏风上》为例,浅析旅行写作的特特色。一.旅行写作是一种旅行文学(一)旅行文学具有文学的表述技巧旅行写作是一种以真实或抽象的地方为重点写作对象的一种体裁。这种类型的写作涉及各种风格,可以是对旅途的叙述或是对过往行迹的回忆,可以从古迹或是过去新闻获取材料,超越时空界限。旅行写作也可以被称为旅游文学,因为它本身就被认为是文学。旅游文学具有文学价值。旅行写作通常描述作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9期2021-09-27

  • 从《中国游记》看芥川龙之介与东方主义
    中国游记》 中国形象1921年3月31日,《大阪每日新闻》刊登了一系列题为“中国印象记”“冲入眼帘中国”的报道,报道指出日本对于中国的了解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必须要更加了解中国改变这一现状。在舆论的加持下,日本的知识分子和记者们纷纷赶往中国,并开始以纪行文和报纸文章的形式向公众宣传自己的中国之旅。芥川龙之介便是中间的一员,他以大阪每日新闻社海外特派员的身份前往中国,开展了为期4个月的中国之旅。芥川龙之介花了4个月的时间,游历了上海、苏州、杭州、杨州、南京、

    文学教育 2021年9期2021-09-27

  • 《栈云峡雨日记》的晚清中国形象
    。该书描述的中国形象主要包括风景风貌和人物形象。想象的诗意中国与现实的落后中国形成巨大反差,竹添由此构建了复杂的中国形象,这些形象既表达了作者游历前的期待以及游历中的失望,也反映了他渴望国家文明进步的诉求。【关键词】 《栈云峡雨日记》;竹添光鸿;晚清;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2-0043-02《栈云峡雨日记》是明治初期的三大汉文游记之一,是日本汉学家竹

    今古文创 2021年32期2021-09-22

  • 人文共同体:中国形象传播的区域实践
    人文共同体;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区域形象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1)14-0036-06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重庆官方海外传播策略研究——以iChongqing为例”(项目编号CYS20182)。后疫情时代,“种族优越论”“文明优越论”等民粹主义甚嚣尘上,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合作均面临不同程度的倒退,中国形象的传播受到冲击。但与此同时,“西方的缺失”(Westlessness)与中国综合实力

    新媒体研究 2021年14期2021-09-18

  • 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论
    :美国诗歌;中国形象;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摘 要:20世纪美国诗歌的中国形象之所以呈现一种异于19世纪西方文学中国形象的风貌,与诗人们想象中国的方法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大致而言,20世纪美国诗歌建构中国形象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再造性想象、互文性想象、相反性想象。运用再造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再造中国器物表征与再造中国化视觉空间,旨在通过“发现”中国来言说自我。运用互文性想象,20世纪美国诗人对中国诗歌文体、句法结构、立意进行仿拟,对中国字和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09-14

  • 新时代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度与媒介塑造
    俄罗斯民众;中国形象;对外传播;媒介塑造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58-03一、引言目前,俄罗斯民众对中国的认知还处于比较浅层的阶段,亚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中俄两国后续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只有不断加深媒介合作,构建良好的中国形象,才能有效加深中俄两国的关系。二、新时代俄罗斯民众对华认知度分析(一)俄罗斯民众对华好感度提升根据拉林的数据分析,过去俄罗斯民众对华好感度并不高。2002年,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8期2021-09-10

  • 拉丁美洲媒体视域下的中国抗疫形象研究
    疫情时期提升中国形象。关键词:拉丁美洲;中国形象;新冠肺炎疫情;话语分析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8-0110-05一、引言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部分西方媒体借机“污名化”甚至“妖魔化”中国,抹黑中国形象。新闻创作者和其所在机构的意识形态影响媒体的话语选择以及话语使用方式,进而影响国家形象的构建[1]。目前学界将研究视角主要投向美国等西方话语集团,很少关注第三世界国家对于中国抗疫的态度。拉丁美洲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8期2021-09-10

  • 外宣翻译视角下国外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英文媒体中的中国形象,提出了在尼泊尔媒体进行外宣翻译时需要遵守“受众内外有别”的原则,并探索怎样通过适当的翻译策略,如翻译中国特色词汇采用直译加释译策略、报道中国热点新闻采用编译策略等,在国外英文媒体上对我国进行正面宣传,以建构良好的中国国际形象。关键词: 外宣翻译;南亚媒体;中国形象;尼泊尔外宣翻译是指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张健将外宣翻译定义为:“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以让世界了解中国为目的,以汉语为信息源,以英语

    时代商家 2021年11期2021-09-10

  • 后疫情时期摩洛哥《晨报》涉华报道研究
    域中呈现出的中国形象,探究影响中国形象塑造的原因,以期为中国在非洲的国家形象塑造提供参考。关键词:后疫情时期;《晨报》;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2-0070-03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是国际社会对这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自然要素的综合认识与评价,是主权国家重要的无形资产,是国际关系中的一种软国力或软权力”。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中非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格局中占有极为特殊的战略地位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2期2021-09-10

  • 《团扇歌》俄译本诗词多角度剖析
    ;中国元素;中国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1-0019-05基金项目: 本文系江苏科技大学2020本创项目《别列列申文学创作中的中俄文化交融研究》的研究成果。一、別列列申与中国的情结瓦列里·别列列申(1913-1992)是著名的俄侨诗人,作家兼中国文学翻译家。别列列申1920年随母亲来到中国,把中国视为第二祖国,受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响,在自己的诗中融入了中国

    今古文创 2021年1期2021-09-10

  • 西方作家眼中的中国形象
    作者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关键词】 赛珍珠;《大地》;中国形象;西方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0-0006-03一、文本外部分析莫哈在《试论文学形象学的研究史及方法论》中指出“形象学拒绝将文学影响看作是对一个先存于文本的一国的表现或一个异国现实的复制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异国形象是一种“社会集体想象物”。由此可见,作者创作的异国形象,是根据当时自

    今古文创 2021年20期2021-09-10

  • 谈《古韵》中的异域中国形象
    想象和虚构了中国形象,为西方读者展现了中国的独特气韵。同时,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其书写也对异域中国形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关键词:凌叔华;《古韵》;中国形象凌叔华是20世纪的重要短篇小说家,小时候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清末传统家庭的闺帷之中。她的教育除了深受父亲和私塾老师影响之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西式教育影响。像很多现代女性一样,她婚姻自主,崇尚白话和西方文学,素有“中国的凯瑟琳·曼殊菲尔德”之称,作品多在国外出版。她所经历的战争,她的国外生活,

    文学天地 2021年5期2021-09-10

  • 《这里是中国》与主流媒体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
    主流新媒体 中国形象 对外话语体系2018年2月,《中国日报》推特官方账号推出了国际融媒新节目《这里是中国》(This is China),其在信息化时代成为延伸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发声的新途径,其中蕴含的“中国态度、中国事实、中国智慧”对建立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对外融媒体内容建設提供借鉴。一、中国态度: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的精心构建作为我国主流媒体对外宣发的重要渠道,《这里是中国》在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立场坚定地为中国发声

    传媒 2021年15期2021-08-27

  • 国外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具有显著的差异和区别,同时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外文学作品的中国形象也有显著的差异。为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国形象在国外文学作品中的变迁,本文将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证。關键词:国外文学作品;中国形象;变迁从20世纪初期开始,西方文学作家已开始对中国形象进行研究,相关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涉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等。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交流越来越便捷,英美文学作者对于中国形象的了解也越来越全面。国外文学作品对于中国形象的固有认识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而这种变

    锦绣·上旬刊 2021年8期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