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与主流媒体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

2021-08-27 05:18徐曼
传媒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中国形象

徐曼

摘要:2018年2月上线的国际融媒新节目《这里是中国》(This is China)以新颖活泼的传播方式、严肃守正的传播内容,拓展了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发声的途径。本文从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的精心构建,国际舆论环境中中国正能量的凸显,以及走向世界的新型融媒体传播矩阵三个方面来分析该节目的成功因素。

关键词:《这里是中国》 主流新媒体 中国形象 对外话语体系

2018年2月,《中国日报》推特官方账号推出了国际融媒新节目《这里是中国》(This is China),其在信息化时代成为延伸中国主流媒体对外发声的新途径,其中蕴含的“中国态度、中国事实、中国智慧”对建立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分析能够为我国对外融媒体内容建設提供借鉴。

一、中国态度:新时代对外话语体系的精心构建

作为我国主流媒体对外宣发的重要渠道,《这里是中国》在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中立场坚定地为中国发声,向世界展示“中国态度”。

1.不卑不亢,宣介中国立场。当前,随着传播的国际化,在复杂的国际舆论格局中,中国积极融入国际社会,但又不放弃自身的独立性,显示了中国对外宣介的明确立场。然而,仍有许多西方国家在不遗余力地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通过各海外社交平台不断将这种误导性信息传播给受众。在诸如中美贸易摩擦、朝鲜半岛局势、中国经济转型等海外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中,始终以“冷战思维”对中国妄加揣度。而《这里是中国》则将中国不卑不亢、有节有礼的态度融入到节目内容的策划与制作中。在一些重大事件中,其能够及时抓住关键的时间节点,采访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并采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在西方舆论对中国进行责难之时,以“有礼有利有节”的方式维护国家利益,并向所有海外受众宣布:“中国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国家,并且永远不会走上强国必霸的道路。”

2.守正创新,展现中国形象。《这里是中国》凭借极具特色的叙事风格与话语传播,由点及面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深入解读,在许多重大国际事件中都有力地发出了中国之声,为中国外宣媒体更好地在国际舆论环境中展现中国形象和增强自身传播力、影响力起到了重要作用。2019年10月1日起,《这里是中国》依托《中国日报》对“庆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主题事件进行了系统的素材挖掘与整合加工,并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其还在众多海外社交平台上开启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并发出重要讲话的全程直播,受到了海外网友的热烈欢迎。此外,国庆期间的18场直播也在海外平台上收获了网友们的关注与支持。诸如#2019国庆阅兵#《直播超燃阅兵式,扬我国威护中华!》这一场推送,即时向全世界观众展现出了中国军人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经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时的震撼场景。据中国日报社总编室资料显示,此次直播总传播量超过2000万人次,互动量也多达20万人次。节目成功做到了守正创新,在传播中国正能量的同时,也在国际舆论环境中牢牢把握住了话语权。

二、中国事实:国际舆论环境中呈现的中国正能量

《这里是中国》作为中国重要的外宣节目,还向世界传递了最真实可信的“中国事实”,起到了打破西方偏见的作用。

1.破除偏见,还原事实真相。长久以来,中国一直饱受西方媒体对中国固有偏见的困扰。反驳失真言论,打破固有偏见,是《这里是中国》策划、制作过程中的核心诉求之一。节目对西方舆论关于中国发展而发表的诸多不实言论给予了有力回击,尤其是针对境外媒体一直大肆鼓吹的“中国经济崩溃论”,其紧紧抓住了西方媒体所谓的“证据”,并在“事实与偏见”(#FACTS#)系列视频中推出了《方便面销量上涨就意味着消费降级?》《苹果美国造?贵37%你还买吗?》等作品,以事实与数据有理有据地对西方媒体的苍白“证据”进行了驳斥。此类内容凭借其回击境外不实报道与炒作的自信与底气,收获了大量国外知名人士与网友的关注与好评。

2.扎根民生,弘扬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不仅要采用外国人听得懂、能接受的话语体系与表述方式来生动鲜活地讲,也要注重贴近中国实际、贴近国际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入情入理地讲。在此思想的指导下,《这里是中国》将“讲好故事”的要求贯穿于对外宣传的过程中,力求将“我们想讲的”与“国外想听的”有效结合起来,在主题内容的选择策划方面做足功课,以求扎根民心,弘扬中国社会正能量与时代精神新力量。例如,“英雄在身边”(#EverydayHero#)系列报道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平凡”的中国英雄:他们可能是在加拿大乐于帮助邻居的中国老奶奶,可能是将外国女婿视如己出的中国父母,可能是在国外建立起艾滋病儿童学校的第一人,也可能是致力于帮助初到中国的外国人寻找合适工作的人们……字里行间,一桩桩一件件发掘自日常生活中的中国好人好事正在将中国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的传统美德展现给全世界。

3.呼吁共鸣,追求时代梦想。为了更好地突出国际视野,贴合海外受众需求,《这里是中国》也做到了用更加国际化的表达方式来讲述中国故事。尤其是通过“借外嘴发声”的创新模式,以巧妙的“他塑”形式代替以往的“自塑”,激发了海内外受众的共鸣,以求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自上线以来,《中国日报》的外籍“网红小哥”方丹以及艾瑞克等人的身影便常常出现在带队镜头中。作为外籍记者的他们就曾在2018年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系列短片中带队出镜主持,走访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经济区。通过这些外籍记者的所见所闻与深度采写,中国在改革开放迎来40周年之际所取得的巨大经济成就与高速发展态势,在外国受众面前也得到了更为真切的展现。

三、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新型融媒体传播矩阵

《这里是中国》乘着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东风应运而生,不仅在构建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方面做足了功课,对于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可视化、社交化的发展趋势也有着深切的洞察与把握,体现了“中国智慧”。

1.定位鲜明,碎片化视频传播抢占先机。打造海外社交媒体视频品牌便是节目的鲜明定位。作为《中国日报》旗下的新兴海外融媒体产品,《这里是中国》自上线起便统筹运用直播、原创短视频、图文综合等多种立体化传播形式讲述中国好故事、展现中国新形象,力求以新颖活泼、简洁明了的碎片化视频传播方式活跃于国际舆论汇集的前沿阵地,并着重突出内容的时效性与话题的广泛性。以2018年“两会”系列报道为例,据中国记协网统计,《这里是中国》着力聚焦“两会”,围绕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经济与科技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等热点事件,进行了150余场直播,发布相关话题视频超过500条,图文推送多达1000余篇,最终取得了海外播放量超1亿人次的不凡传播效果,并一度在国际社会产生巨大影响。

2.分众传播,多角度舆情分析求同存异。打通对外传播路径,多渠道共同发挥对外传播优势,是《这里是中国》着力体现“分众传播”这一重要创新点的匠心独运之处。其凭借着《中国日报·国际版》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既有的海外力量进行全新整合,并着重强调加大海外信息传播差异化的力度,根据平台特色、考虑文化背景、结合受众需求,从而开展差异化、精准化传播。以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系列报道为例,为了更好地贴合美国、欧洲以及非洲等地的海外受众的阅读期待,在栏目内容策划中依据不同的时区划分、不同的国家受众等因素,分别在其阅读高峰期进行了信息发布。其中便包括一系列有关西藏、新疆的敏感问题,也包括中国红十字会海外医疗援助等主题。此外,在许多国际性重大主题报道中,节目还推出了许多采用“借船出海”模式的高质量产品,如在《多国驻华大使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视频中,拉脱维亚、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印度等多国驻华大使的出现吸引了海外网友的广泛关注。

3.聚焦海外,跨平台矩阵构建领航创意。强调品牌化认知,加强产品对“外”的贴合性亦是栏目走向世界舆论平台的强大推动力。自上线以来栏目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多个海外社交媒体平台落地开花,不断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并以他们更为熟悉也更感兴趣的话语进行报道。栏目还在国内重点社交平台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发力,搭建融媒体传播矩阵。栏目凭借着跳脱出“内”视野的创意与努力,全力聚焦海外,转而向“外”世界的受众视角出发,在力图“讲述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同时,也为中国媒体争取国际舆论话语权、提升国际舆论影响力做出了贡献。

四、结语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环境中,如何利用手中的媒体抢占先机、宣介自身,越发成为一种现代化的对外交往形式。如今,公开的海外社交软件给了中国官媒发声的平台,以《这里是中国》为代表的对外融媒体产品的问世,可以为中国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宣介中国态度、陈说中国事实、展现中国智慧提供更为直接可行的传播渠道。《这里是中国》重塑生产流程,以最为抓人眼球的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在众多海外社交平台上搭建起了一种全新的融媒矩阵,对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国际话语权大有裨益。

作者系齐齐哈尔大學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周树春.以创新发展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J].新闻与写作,2019(10).

[2]宋婧,徐小丹.如何做好重大主题对外报道——以《中国日报》为例[J].对外传播,2019(12).

[3]王露瑶.微信公众号对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以“中国日报双语新闻”公众号为例[J].今传媒,2019(09).

[4]戴长征.《中国日报》国家形象建构研究(1981-2013)[D].上海:上海大学,2014.

[5]司若,许婉钰,刘鸿彦.短视频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6]范红.国家形象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编辑:王秦】

猜你喜欢
中国形象
解构电影《面纱》里的中国形象
美国保守主义权势集团对杜鲁门政府对华政策的影响
东方主义在大正日本文学中的探讨
西班牙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画报中的晚清中国镜像
从香港恐怖片看中国内陆形象的演变
讲好中国故事:政府对德传播媒体该怎么做
欧美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与误读
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及其文化意义
新媒体中的中国形象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