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是来华留学教育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对外汉语教学要充分了解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把握中国形象教学传播中的跨文化对话性特点。在此基础上,以跨文化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为统摄,紧密联结文化中国和现实中国,讲好中国故事,合理处理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秉持文化主体间性原则进行交流,引导来华留学生建构和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4-0110-03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由于国际传播能力的不足,以及受西方话语霸权的影响,中国的国际形象常常包含着许多误解、歪曲的内容,成为中国发挥文化软实力的短板。因此,当前需要大力促进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获得与我国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来华留学生具有文化两栖身份,在扩大中国形象传播,促进中国的国际理解和认同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来华留学生作为文化“他者”传播中国形象的作用,2021年5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给北京科技大学巴基斯坦留学生和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都勉励他们多了解真实的中国,促进各国人民民心相通,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向来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在传播中国形象,培养中国形象的優秀传播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能够担任关键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
对外汉语教学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它应该服务于国家的战略,为促进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跨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因此,致力于传播中国形象,引导来华留学生“他我”形象的建构,培养传播中国形象的他方主体,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使命,也是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所在。
首先,充分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在要求。面对来华留学生这一特殊的教学对象,对外汉语教学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通过展现中国的良好形象,传播中国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用“中国心”影响和塑造来华留学生,培养知华爱华者,促进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这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在要求。中国形象内容既包括现实国情层面和历史文化层面,对外汉语教学活动要向来华留学生展示既富有现代活力,又具有历史底蕴的中国,要展示和平和合的中国文化传统,传达当代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汉语教师要始终牢记传播中国形象的使命意识,提升传播能力,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做到中国形象传播的日常化。
其次,促进中国形象的“他我”建构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关键目标。对来华留学生来说,中国形象原本是一种“他者”形象,是留学生基于自身的文化背景对中国文化或社会的想象,存在不少误解和偏见。而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生活,了解中国后,其中国形象会更多地融入我方的因素,而“他者”意味会减弱,形成“他我”形象。“他我”不同于“他者”形象,而是趋近于教学传播中“我”的形象。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应该积极引导和支持来华留学生构建“他我”形象。传播中国形象可以渗透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各种课程,文化课教学可以直接传播中国形象,汉语语言课在传授汉语知识、进行汉语表达训练的过程中,也蕴含着传播中国形象的环节和要求,汉语语言知识点也蕴含着中国的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这些内涵以生动的形象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潜移默化中促进留学生“他我”中国形象的建构。
二、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
形象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是建构性的,是“他者”的文化表征,是作者对他国的现实感知,它源于其隶属的社会或群体的集体想象。当代形象学创始人之一达尼埃尔-亨利·巴柔(Daniel-Henri Pageaux)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1](P155)依据这一理论,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形象是一种“他者”形象,呈现出两极性特征:
第一,在强化自身文化认同之时贬斥、否定、甚至憎恨异国形象。中华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他者”,其形象在西方长期趋于负面。有学者指出,西方文化通过塑造中国这一“他者”来完成对其自身观念和价值的认同和维护,其意义不在于再现或者反映中国的现实,而在于构建一种必要的、“为我(西方)所用”的他者形象。[2]就现实来说,来华留学生建构中国形象的文本不少来自西方的新闻、影视、漫画、图片、文学作品、历史文献等资料,它们往往是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化的中国想象。大量充斥于西方媒体中的中国负面形象,会大大影响来华留学生的中国形象,使得许多来华留学生在肯定自身文化认同时将中国形象作为反面参照,对中国形象产生一些负面观感,形成对中国文化及其价值的贬损态度。
第二,在贬抑自身文化之时表现出对中国形象的褒扬赞美。一些来华留学生质疑、否定本国文化时,将中国形象当成正面参照,褒扬中国形象。来华留学生基于自己在中国的文化学习及生活经历,其中国形象跟一般社会想象中僵化的“他者”形象有了较大的差异。同时,来华留学生选择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与中国形成命运共同体,这对其中国形象的建构起着正面影响作用。
基于来华留学生建构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形象要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消除“他者”与自我的对立,促进留学生对中国形象理解和认同。
三、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对话性特征
对外汉语教学活动对于塑造留学生的中国形象具有重要影响,相对于影视媒介等形式的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的跨文化对话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种中国形象在教学活动中趋向交流融合。教师将教学内容蕴含的中国形象展现给学生,学生的中国形象因此而得到调整、改善和丰富。教学活动中教师将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内容进行形象化、语境化、生活化、口语化的传达,引导留学生具体形象地体会中国文化,形成对中国形象鲜明、深刻的感知,促进留学生中国形象的重构,这是教师将我方理想的中国形象渗透、融合到他方建构的过程。
第二,师生的身份关系可降低交流中的文化排斥和冲突。教学活动中交往的双方是师生关系,教师是留学生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引路人,这有利于获得留学生的信任,减少文化间的警惕和拒斥。对外汉语教师的中国文化传授也有利于来华留学生更全面充分地了解中国,重构其中国形象。
第三,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有利于超越留学生中国形象的“成见”。中国教师和来华留学生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由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价值判断,这就是“成见”。“成见”易成为跨文化交流的束缚,影响其中国形象。对外汉语教学活动是直接地、面对面地进行深度的跨文化交流,經过教师的合理引导,答疑解惑,“成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可以消解、减弱,不会对学习和交流造成太大的障碍,大大减少文化的摩擦和冲突,从而促进留学生中国形象的正面建构。
四、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的策略
基于来华留学生建构中国形象的两极性特征,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形象的跨文化对话性特点,对外汉语教学需要采取有效的教育传播行为,把中国形象的内容自然地传达给来华留学生,让来华留学生理解、接受和认同中国形象。具体可采取以下五方面的策略:
第一,以跨文化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为统摄。中国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应贯穿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体现在丰富的教学内容中,除了专门的课程介绍中国文化,展现中国形象的内容,汉字、词语、短文、对话等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中国形象的传播。因此,重要的是始终抱有传播中国形象的自觉意识,各门课程、各种课型、每一堂课、各项活动都要落实传播中国形象的具体内容,全方位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形象的功能。
第二,紧密联结文化中国和现实中国传播中国形象。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的讨论中,有学者提出要兼顾“文化中国”与“现实中国”。[3]中国形象包括文化中国形象和现实中国形象,两者紧密联结。文化中国形象包含历史、文学、民俗、礼仪、信仰、传统价值观等内容,其蕴含的生存智慧、民族精神、价值观念等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而现实中国形象更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文本,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是因为当代的巨大发展成就,积极的国际作为和强大的世界影响力。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成就、创新发展、世界贡献等等,汇聚而成活力迸发、和谐包容的当代中国形象。总之,建构中国形象也是多层面、多角度的,既要有历史的维度,也要有现实的维度;既要揭示中国独特的生存经验,展示民族核心价值,又要提炼人类生存的共同文化价值等等。
第三,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形象传播。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传播中国形象,可以让中国形象显得立体、丰满。故事能够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地呈现真实的立体的中国,避免抽象概念和空洞说教,表达的内容让人自然接受。故事是对自身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通过对过去的事情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对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作用。王一川先生说:“文化本身也同样离不开讲故事……倘要完整地把握中国,就不能不尝试认识当代中国故事里所蕴含的中国想象,幻想或传说,即中国形象。”[4]李云雷先生亦云:“‘中国故事’是指凝聚了中国人共同经验与情感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5]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中国发展历程、中国人的经验、情感、观念,即使讲授俗语、成语、词语、汉字等,也可以故事方式道出其中的寓意或意蕴,帮助留学生走进中国文化的语境,走进中国人的生命世界、情感世界,用心灵去体悟中国文化,建构中国形象。中国的改革开放故事、落后赶超故事、经济繁荣故事、“一带一路”建设故事、抗疫国际支援故事等等都值得好好讲述。
第四,合理处理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套话”是形象学的核心概念,它是指一个民族描写异国文化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站在己方文化立场对他者文化言说的基本表述单位,是基于民族心理定式对“他者”的固定看法,揭示出有关“他者”的某些本质化类型。“套话”常常带有对“他者”形象贬抑或误解意味,有学者指出“套话”是理解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形形色色的误读的关键。[6]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要注意捕捉剖析和解构中国形象的“套话”。中国作为一个与西方文化迥异的重要国家,从古至今常常是西方国家构建自我认同的重要参照对象,有关中国形象的“套话”复杂多样。如某些西方经典的文学、影视所展示的中国人的形象往往形成某种中国的“套话”,对来华留学生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汉语词汇方面,某些词语成为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的一些“套话”,如功夫、京剧、狗肉、旗袍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对中国形象的某些误解。在“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关系之中,会带有某些文化偏见,来华留学生往往习惯将中国某些习俗放在中西对比的背景中,以传统与现代,落后与先进的对立思维模式对中国的文化进行贬抑,这些是需要在教学中改变纠正的。对外汉语教学是影响留学生中国形象重构的机会,对外汉语教师要生动具体地呈现“套话”的谬误之处,揭示“套话”所产生的根源,达到充分地理解和沟通,使留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中国。
第五,秉持文化主体间性原则进行教育传播。对外汉语教学传播中国形象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两者都是自主、能动的活动主体。教师与留学生进行交流时应秉持文化的主体间性原则,不同文化体之间是平等共存的,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切忌抬高己方形象而贬低对方形象,也不应贬抑己方形象而抬高对方形象。要让学生理解各种类型文化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土壤和境遇,不能以一种文化凌驾于另一种文化之上。不同文化间要平等地对话和交流,增加了解,设身处地,了解对方文化形象的生成、发展历程,达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包容、欣赏、借鉴的目的。要倡导文化之间是互补关系而非对立关系,主体间性的文化交流促进互相学习、理解、包容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张建琴,宋伟.西方文化想象中的中国形象[J].辽宁大学学报,2016(3).
[3]胡晓明.如何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4]王一川.当今中国故事及其文化软实力[J].创作与评论,2015(12).
[5]李云雷.如何讲述新的中国故事——当代中国文学的新主体与新趋势[J].文学评论,2014(3).
[6]胡淼森.西方汉学家笔下中国文学形象的套话问题[J].文学评论,2012(1).
(责任编辑: 杜家和)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建构的实证研究”(17ZD008)。
作者简介:刘衍军(1975—),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来华留学生教学、中国文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