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 新时期中学历史教学中理学思想再认识
发展过程中,宋明理学积极应对了时代的挑战,通过道德修养培育健全的人格来弥补社会的缺失,王阳明思想是宋明理学的精华,他“致良知”的论述对培养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宋明理学;王阳明思想;时代价值历史内容中的误解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与发展,在学习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对历史史实形成真实客观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解释。”[1]但目前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有关儒家思想和宋明理学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2022-07-02
- 宋明儒的“一体之仁”与儒家式的“共生主义”
源。关键词:宋明理学 一体之仁 万物一体 共生主义作者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刘思源,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 武汉 430072)。基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四百年来人类工业化的历史基础,人类对自然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已经变得极其脆弱。近年来,在全球不同地方出现的极端现象,如2021年7月北极圈附近国家出现的普遍的、反常的高温天气现象,中国新疆石河子市、河南郑州
孔学堂 2022年3期2022-05-30
- 《四库全书总目》对朱熹的学术批评
目》 朱熹 宋明理学 学术批评中图分类号:G257;B24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22)01-58-65《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规模庞大、卷帙浩繁,“(全书收入)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中的有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1。《总目》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对于每一部著录书籍的提要,“提要的内容,除了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外,还要‘列作者之爵里,‘考本书之得失,以及辨定‘文字增删,篇帙分合等
贵州文史丛刊 2022年1期2022-04-08
- 论韩愈哲学思想对宋明理学的贡献
如何影响到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关键词: 韩愈;宋明理学;《原道》;《原人》引言现阶段,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依旧集中于朱子学、阳明学及其后学的研究上,但对于宋明理学整体的脉络而言,却存在简单化的倾向,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缺少对韩愈思想的体系化研究。宋明理学问题意识的起点可以追溯至韩愈,其思想指出儒家发展的根基问题,进而创立道统并且建立了人性论。但对韩愈的研究却并没有被重视,例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只简单论及韩愈宣扬道统;陈来《宋明理学》一书中也只是将韩愈的思想归结
文学天地 2022年1期2022-03-03
- 厘清线索 突破重点 实战运用
——以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为例
教材必修三《宋明理学》一课为例,简要阐述二轮复习中重点、难点的突破方法。人民版必修三《宋明理学》一课向来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难点,要使该课真正为学生所掌握,达到高考应试要求,就必须将教材进行简化处理,同时,课堂操作方式也要从简,这样才能使学生从繁杂与深奥中解放出来。导致本课教学难度大的原因有三点:(1)本课内容时间跨度大,从魏晋开始,至明朝后期,跨越千年。学生需对这一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有一定了解,才能顺利展开课程内容的学习;(2)所涉及的历史人物较多,包括韩愈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1期2021-12-28
- 当代宋明理学美学研究
摘要:宋明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主导性哲学和社会意识形态,然而,其蕴含的美学思想却历来为学界忽视甚或否定。进入新时期,这种现象有极大改观,宋明理学美学从个案到学派、从范畴到命题、从内涵到影响,被学界逐渐重视,并推演研究。相关研究着重体现在对宋明理学范畴的美学发掘、对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的研究及对宋明理学美学理论品格的探讨等方面。尽管这方面研究还远远不够深入和系统,存在许多可拓展的空间,但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对当代宋明理学美学研究
孔学堂 2021年3期2021-11-07
- 王原祁画学龙脉的图像特征
分析,揭示了宋明理学的价值观(仁)和八股文思维方式等对画学的影响。关键词:宋明理学;仁;画学;画学龙脉;理趣一、王原祁画学龙脉理论的特点说起龙脉,人们常会联想到与风水文化相关的堪舆学龙脉。它与本文讨论的画学龙脉在原理上有相似之处,如重视脉络条理、主次尊卑,以及关注藏风聚气格局中生与被生的关系。但画学龙脉的特殊性在于,它探索艺术世界中气韵本体之仁在山水画格局中的生发关系。清初画家王原祁在《雨窗漫笔》中明确提出了画学龙脉说: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
书画世界 2021年6期2021-08-23
- 二元论与一元论:宋明理学人性论的演变
的人性观点;宋明理学发展到了明代,王阳明依据“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论。依据这个发展脉络,笔者将简单阐述一下宋明理学的人性论演变史。关键词:宋明理学;二元论;一元论;人性论人性论一直以来都是儒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关涉着个人道德的品质行为,还体现着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政策指导,对教育、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从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判断;孟子就是最先主张性善论,提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之心,基
锦绣·中旬刊 2021年4期2021-07-16
- 从先秦儒学与孔子私学到宋明理学与书院教育
秦儒学 宋明理学 书院教育在古代思想和教育发展过程中,儒学一直以来都是很重要的内核。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成为官学发扬光大,经隋唐式微至宋明重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主流的思想,也成为官学的核心教学内容。当然,儒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绝不止于官学,兴起于民间的私学的演进与儒学发展关系密切。从儒学于先秦时创立到经学在两汉兴起再到隋唐时式微以至宋代的重建、理学的兴起,儒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私学的演进;从孔子私学到两汉精舍再到魏晋玄谈、隋唐
文教资料 2021年2期2021-05-06
- 二元论与一元论:宋明理学人性论的演变
的人性观点;宋明理学发展到了明代,王阳明依据“心即理也”提出人性一元论。依据这个发展脉络,笔者将简单阐述一下宋明理学的人性论演变史。关键词:宋明理学;二元论;一元论;人性论人性论一直以来都是儒家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因为它不仅关涉着个人道德的品质行为,还体现着国家的意识形态与思想政策指导,对教育、文化、社会和个人的影响都是很显著的:从先秦时期,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判断;孟子就是最先主张性善论,提出人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端之心,基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2021-03-16
- 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结果及现代启示
新的文化形态宋明理学。这一文化现象为当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仅存在冲突,更有着相互借鉴、相互交流的需要,这是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关键词:三教融合 宋明理学 现代启示分类号:G717.38 儒释道三家文化,从内容到思维方式都差别甚大,但是经过长期的碰撞和交流,最终形成更高阶段的文化形态,这一过程给中华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启示,而且融合发展也是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儒释道融合的结果宋明理学是儒释道三教融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2021-03-16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19-0071-02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历史教师的共识之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等五大素养,其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高中历史教学只有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才能体现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新动向。为此,笔者在教学中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0年7期2020-07-29
- 黄宗羲理气观新探
:理气关系是宋明理学的基本命题,黄宗羲反对“理气二分”的观点是基于其批判“知、行”分离的工夫论,他从本体论上予以论证“理为气之理”和“气为理之气”的基本观点,提出了对理气问题的新认知。关键词:黄宗羲;理气观;宋明理学理气关系是宋明理学的基本命题,张载、二程、周敦颐、朱熹均作出了重要论述,阳明心学兴起的使人们对理气关系的认知发生了一定变化。明末清初,黄宗羲通过编撰《明儒学案》系统地总结了有明一代学术思想的发展历程,并鲜明地提出了其“理气合一”的观点。一、黄宗
文存阅刊 2020年2期2020-06-01
- 论宋明理学对传统儒学中“仁”的重构
家“仁学”。宋明理学家注重在本体与工夫的会通层面对“仁”进行重构。在宋明理学家看来,对“仁”的理解不仅要有语义分析,更重要是要解决“仁”如何引领儒学的实践工夫,这是对“仁”重构的关键。明儒认为万物一体之仁,爱有差等,具有次第性的仁爱实践活动并不与万物一体的圣人境界相违背,恰恰相反,次第性的仁爱实践活动是实现万物一体的必经之路。【关键词】 宋明理学;仁;本体与工夫;一体之仁众所周知,以“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儒家孔孟之学被宋明理学家视为“圣学”,理学家(或称道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2020-05-11
- 武术文化对传统“道论”哲学的吸收与借鉴
学,主要源于宋明理学对于“道”的理解和解释,其中“道”具有“道德”“道理”“方法”等3个层面的含义;而武术与“道论”相结合主要采取了“道器不二”和“比附与借用”2种实现途径。武术文化对于传统“道论”哲学的吸收与借鉴,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观念层面完成对武术文化的理论构建,也为自身在传统文化的大氛围中寻找到存在与发展的“合道性”依据。关键词: 武术; 道论; 文化; 宋明理学; 合道性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4-01
- 继承传统与立异标新
史研究起步于宋明理学研究,其《朱熹思想研究》是学术界第一部研究朱熹思想的专著,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其《宋明理学研究》《陆九渊思想研究》《王船山思想研究》等也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开山之作。张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没有局限于宋明理学,也没有局限于国内学术界,而是从先秦“六经”跨越到现代新儒家、从中国跨越到韩国、越南,出版了《易经思想研究》《李退溪思想研究》《中国哲学思潮发展史》等开创性著作,发表了大量富有创见性的论文。在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中,张先生创立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1期2020-03-24
- 论张立文先生宋明理学研究的逻辑进路
张立文先生的宋明理学研究,坚持问题意识和人文关怀,梳爬经典,笃思明辨,遵循以下逻辑进路:从宋明理学家经典诠释文本之一的《周易》入手,撰著《周易思想研究》,奠定了全面论述宋明理学家哲学思想的学术根基;以朱熹研究为宋明理学研究的初步尝试,所撰《朱熹思想研究》成为“文化大革命”后学术界中国哲学史人物研究的典范之作;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王夫之为核心,系统考察宋明理学家思想演进脉络的《宋明理学研究》,主张宋明理学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主流又有三
贵州文史丛刊 2020年1期2020-03-24
- 朱子思想研究如何回归文本与问题?
:朱子学 宋明理学 问题史 思想再读作者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 200433)。一 [见英文版第16页,下同]回望四十年来中国哲学研究,早已今非昔比,特别是宋明理学研究已有丰厚成果,各种研究专著层出不穷,它们在理论广度、议题深度以及诠释视野和方法取向等方面都出现了喜人的变化。然而一段时期以来,笔者一直有一个疑惑:与阳明学以及阳明后学研究领域相关的各种专题论著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学术现象相比,朱子学以及朱子后学研究领域的专题论
孔学堂 2019年1期2019-10-18
- 基于历史解释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
?笔者拟以“宋明理学”为例浅谈基于历史解释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实践;宋明理学【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237-02一、从静态的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解释历史“宋明理学”一课,教材内容理论性极强,内容抽象晦涩,时间跨度大,学生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1.全局把握,探究内在逻辑。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曾说“正是时间长河中,潜伏着各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16期2019-09-17
- 中国古代常识思想与本土宗教关系辩
佛教本土化;宋明理学[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3--02中国古代常识思想是著名学者金观涛与刘青峰在他们合著的《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一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所谓常识合理精神有两重含义:第一,不去追问自然现象常识背后的原因;第二,视感情方面的常识为天然合理,即把人人都具有的自然感情(或人之常情)当作合理性终极来源[1]。魏晋士人认为万物各自独立存在都是合理的,并用它来支持门阀政治的家庭伦理的意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3期2019-09-16
- 戴震理欲观及启蒙意义
一批思想家对宋明理学的反省和批判,酿成明清之际思想启蒙运动,戴震就是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戴震批判宋明理学“理欲对立、以理杀人”的观点,提出人性包含了对欲望的追求和满足。他从自然、必然的视角出发,提出了“理存于欲、理欲统一”的理欲观,进而提出用合理的方式引导人欲使社会维持固有秩序。戴震批判“存天理,灭人欲”的观念冲破了宋明理学的禁欲观念,在哲学上具有反权威、反传统的精神。他提出“理在欲中,以理节欲”的思想,将人们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启蒙思想对后世
理论观察 2019年6期2019-08-16
- 宋明理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应用
祖春[摘要]宋明理学是秦汉以来儒学发展的新阶段,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逐渐成为官方占主导地位的统治思想。但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自身出现危机,为了应对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宋代儒学在融入和吸收佛教、道教思想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比较精致的理学体系。[关键词]宋明理学;教学背景;教学理念儒学自身危机和佛道兴起是理学兴起最重要的两点背景,佛道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动荡是息息相关的;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理学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教学理念的更新是指
活力 2019年10期2019-07-21
- 论壮族先民思想观念的儒学渊源及《传扬歌》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
陆王为主体的宋明理学浸润渗透于壮族先民地区,同时集中表现在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这是我国历史上壮族先民在精神文化上能够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可资总结弘扬的思想经验。[关键词]壮族;儒学;宋明理学;传扬歌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9)03-0044-06壮族是从我国岭南地区古代百越的“西瓯”“骆越”发展而来的少数民族,在其传统文化的演变和构成中,壮族先民的思想意识受到过儒学观念的重要影响。
民族学刊 2019年3期2019-07-19
- 《宋元学案》中黄百家的哲学阐释与思想立场
代浙东学派;宋明理学;一本万殊[中图分类号] B24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4479(2019)03-0043-13黄百家(1643~1709),孺名竹,又称祝,[1](P85)原名百学,字主一,①号不失,又号耒史,别号黄竹农家,浙江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今余姚市明伟乡浦口村)人,国子监生,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黄宗羲的季子,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成员。他自幼承袭家学,精研天文、历法、数学等专门学问。清康熙26年(1687)到康熙30年(169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9年3期2019-06-19
- 张载“虚空即气”与道德思想微探
彩。关键词:宋明理学;张载;虚空;气自魏晋以来,老庄、佛道大行于世,儒学的主导地位受到冲击。从唐中叶到北宋初,一些著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开始批判、融合佛道之哲学思想,力图全面恢复儒家的权威,张载便是其中之一。他敏锐地发现儒家没落究其本源还是因为缺乏一套可以论证的体系,于是他便创建“太虚即气”这一学说,这个体系是他哲学思想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张载层层说理,通过将道德理性和道德价值贯注于自然秩序之中,使自然秩序呈现出明显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色彩。一、对张载学说的探讨张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2019-06-15
- 儒学演进视野下的宋明理学精义及其影响
研究有时难窥宋明理学之全豹,若以儒学演进大势的长程眼光,用宏观方法,方可知宋明理学是相互关联、相互解释的诸多概念范畴织成的系统,该系统由天道论(天)与心性论(人)通过知行论(修养功夫)的连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力图通过事功实践,将其在社会人事领域实现出来。宋明理学不是“理本、心本、气本”相互割裂的“三系论”,而是以“生生”为本,统合心、理、气“三位一体”的生命哲学;不是天道、心性、事功实践的相互割裂,而是三者的相互统一。不理解这些,就不能把握宋明理學
船山学刊 2018年4期2018-10-29
- 浅谈历史长河中的宋明理学
的发展过程中宋明理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宋明理学发端于宋代,在一众理学家的研究下,又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关键词】宋明理学;认识论;经学观;心学;现实意义【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033-01一、宋明理学的产生理学之名,始见于南宋。所谓“理学”不仅指伊洛之学。[1]宋明理学发端于宋代,并在宋明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它同时借鉴了道家、玄学甚至是道教和佛学的思想,是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5期2018-08-10
- 浅析历史片段教学的有效策略
;有效策略;宋明理学片段教学是指教师在实际没有学生的情况下,只是面对着教学同行和评委围绕某一片段内容展开的模拟有学生在场的虚拟教学。要很好地完成片段教学,首先要清楚片段教学的特点和意义是什么?一般来说,片段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 限定性和完整性。片段教学一般限定在10~15分钟完成,就字面理解只是一节课的一个片段,但是片段教学又不能是单纯的片段,他要围绕一节课中的某一个重点或难点进行相对完整的表现,所以一个完整的教学片段需要有课标解读、导入、讲授互动、小
考试周刊 2018年60期2018-07-26
- 挖掘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 宋明理学,立意,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9-0041-05宋明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史学界对这一思想的评价却争议颇多。学术上的争议导致中学教师在教学上有无所适从之感。本文试图引用近年来的学术研究成果,结合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谈谈本课的教学策略。1.学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1)历史上宋明理学的地位理学创立于北宋,南宋时得到发展,明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8年5期2018-06-24
- 《天主实义》与宋明理学的关系探究
,利玛窦批判宋明理学也引起了若干难题。虽然利玛窦也强调以自由意志进修“习善”的功夫,但他的修养功夫非与上帝身后的奖罚结合不可。因而这种态度被儒学视为非以成就道德为目的的一种功利论而受到排斥。【关键词】利玛窦;基督教;儒家文化;宋明理学利玛窦到中国之后,一方面认真地学习儒教经典,另一方面通过他在西洋所学到的知识积极地与中国文人交流。1594年11月他结束了《四书》之拉丁文翻译,而继续钻研《六经》。为了证明天主教教理中极重要的概念,利玛窦从中国古典经传里查询到
智富时代 2018年3期2018-06-11
- 王阳明心学探源
文学轨迹中,宋明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在古代是中央集权制,宋明理学一直是官方文学,因而其发展的尤其迅速,占据主导地位,对人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模式其实上是统治者的统治工具,使百姓的思想逐渐僵化,但这种思想也有积极作用,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文化体制,表现出其特色,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的一块里程碑。关键词:宋明理学;心学;王阳明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大家,其中分为两个分支,一个是程朱理学,以程颖程颐和朱熹为代表的理学;一个是陆
北方文学 2018年11期2018-05-25
- 儒家提倡的纲常名教对于古代立法与司法的影响
古代司法 宋明理学作者简介:梁明良,广州大学法律硕士(法学)。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007贯彻于中国古代,人们思想与行动的准则为:纲常名教。百科对于“纲常名教”的释义为:纲常,三纲五常;名教,以正名分为中主心的封建礼教。旧时为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对人们思想行为而设置的一整套规范。其中,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人们对于纲常名教的
法制与社会 2018年10期2018-05-21
- 宋明理学与劳伦斯文学伦理观比较研究简评
丁礼明摘要:宋明理学生成于朝代更替、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敏感时期,理学家们用“克己复礼”、“存天理,灭人欲”恢复儒家礼教和道德体系,重塑伦理纲常和理性体制。英国文人劳伦斯处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传统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规范已经严重阻碍人性自由和社会进步,劳伦斯借助文学创作和文艺理论建构传达出崇尚感性、恢复人性本能的理念。纵观两者,它们虽然分处东西方,国情民俗各异、文化背景不同、社会体制差异明显,但是彼此在文学创作体系的形成、思想理念发展上或多或少存在关联与联系
北方文学 2018年6期2018-03-31
- 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宋明理学》教学活动
养的形成。《宋明理学》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章节,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这个章节的教学活动当中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本文就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目标下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开展《宋明理学》教学活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关键词:历史素养;高中历史;《宋明理学》一、 前言历史是高中阶段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以及正确的历史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课程中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具有关键性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其中《宋明理学》这个章节的内容
读天下 2018年24期2018-02-15
-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衔接
要内容。以“宋明理学”为例,其思想核心与思政教育的道德认知趋同、实践方法统一,价值追求一致。经过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当前的思政教育实现价值衔接,从而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宋明理学;思政教育;价值衔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种温情的敬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当前实际继承发展出新的时代精神,更好地
考试周刊 2017年82期2018-01-30
- 清儒黄百家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代浙东学派;宋明理学;一本万殊中图分类号:B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7)04-0005-14黄百家(1643-1709),孺名竹,又称祝,参见杨小明:《黄百家年谱简编》,《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第85页。原名百学,字主一,结合黄百家的字“主一”及其名“百家”来看,可知其名字已经蕴含有黄氏父子“一本万殊”的思想史观的意味在内。即道是儒学各学派的共通之物而非一家一派之私物,各学派虽然各自提倡其自得之学,但其实只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10-17
- 论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价值衔接
要内容。以“宋明理学”为例,其思想核心与思政教育的道德认知趋同、实践方法统一,价值追求一致。经过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当前的思政教育实现价值衔接,从而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宋明理学;思政教育;价值衔接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优秀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数千年的历史积淀造就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种温情的敬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吸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当前实际继承发展出新的时代精神,更
青年时代 2017年24期2017-09-29
- 宋明理学的道德取向对武德的影响
光辉摘 要: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其影响不亚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理学极力推崇“内圣”之道,强化内在的价值追求与道德涵养,其独特的道德取向对武德影响极为深远。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科研方法,对宋明理学的道德取向与武德的影响进行分条缕析,认为宋明理学的道德取向对于武德的构建、武德传承、武德自觉等具有内在联系和积极影响。关键词:宋明理学 武德 影响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4—0
武术研究 2017年4期2017-07-20
- 儒学发展历史简述
晋隋唐儒学、宋明理学四个部分简要介绍了儒学发展的历史,特别注意提揭各个时期儒学的特点,及各历史时期前后思想承接脉络。对儒学与经学、文学、史学的关系,儒学对各时代政治哲学、伦理思想、社会思潮的影响,儒学在中国文化核心价值的树立上所起的作用,儒学与佛家、道家的互相吸收、互相影响的关节点,也作了说明。关键词:六经;儒学;先秦诸子;魏晋隋唐儒学;宋明理学从雄奇的青藏高原到浩瀚的太平洋,从奔腾不息的黑龙江到璀璨的明珠南海诸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伟大的中华
船山学刊 2017年3期2017-06-21
- 宋明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柔和
二期儒学——宋明理学。为何理学会在军事上不强胜、地域上不广阔、民族问题上不统一,且还有积贫积弱之称的宋朝兴起?为何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融入理学思想?这是今天依然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关键词】宋明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价值【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68-02一、 理学的概念及其发展轨迹(一) 何谓理学理学,学术界对于其概念有一致的解释,即自宋以来把理气、心性等哲学问题作为讨论焦点的一种思潮
世纪桥 2017年5期2017-06-06
- 为了镣铐的起义
;儒家思想;宋明理学;束缚[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02长期以来,《水浒传》被人们认为是一部以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造反”精神深入人心,使其成为人们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腐朽和黑暗的一大利器。然而,《水浒传》的字里行间依旧以“宣扬封建礼教”为主旋律,以“存天理,灭人欲”为正能量,多处体现了作者的心灵深处对传统纲常礼教的认同。一、束缚的表现(一)《水浒传》对兄弟情谊的狭义界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6期2017-04-26
- 思想史教学应注重思想发展的“源”与“流”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
流”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周治安(广东省博罗县博师高级中学,广东博罗516100)理学,心学,世俗化,哲理化,道统化,知行合一一、设计说明宋明理学是古代中国思想史甚至是整个必修三中最难的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力图打破教材体系,重构教学内容体系。一是将背景、内容、影响等历史事件因素有机整合成一个整体,便于学生理解理学深刻的思想内涵。二是突破只以宋明理学为截断面的教学,续接先秦、汉唐儒学发展历程,打通儒学发展的知识体系。在汤因比“挑战—应战”理论指导下以变迁
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2017年3期2017-03-11
- 麦都思神学思想初探
”的观点深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是当时中西宗教和思想传统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于认识中国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意义。他利用中国文化元素阐释基督教神学的探索是近代中国基督教神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为西方解读中国宗教乃至文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通道,也为中国人认识基督教作了理论上的说明。[关键词]麦都思;神学思想;上帝;神;自然神学;宋明理学一、问题的提出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西方传教士是非常活跃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但传播基督教(除非注明,本文的基督教特指新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4期2016-12-18
- 宋明理学的双重任务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双重使命
摘要:宋明理学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两个层面的任务:抵制佛老之学;批评俗学霸术。前者已得到较多关注,这里重点讨论后者。二程、张载等在王安石变法后意识到以权谋霸术为核心的王安石新学对社会的影响比佛教更深远,他们的学说对此有所应对。不过,这种应对并不是应急性、战术性的,而是战略性、哲学反思性的,即认为正己才可正物,良好的政治须从育人开始。这种通过教育提升权力中的人而非制约权力本身的做法在王朝稳定时期曾起积极作用,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当代中国哲学也承担了双重使命,宜
船山学刊 2016年5期2016-11-17
- 作为中国哲学“四大主潮”之一的新儒家哲学
要:方东美将宋明理学划分为“唯实主义的新儒学”“唯心主义的新儒学”和“自然主义的新儒学”三个流派,探讨了这三派之间见解歧异的原因。他认为,宋明理学的理论归趣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即“归趣孔、孟、荀之古典传承”和“染上了一层道家及佛学色彩”。他批评宋明理学家“固执于道德理性”和“执着于道统观念”,尤其严厉地批评理学家维护儒家道统的“固陋狭隘”心态。但是在批评宋儒的同时,方东美提出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四大主潮”之一,并且高度肯定其对于中国哲学形上学的巨大贡献。方东
孔学堂 2016年1期2016-05-30
- 宋明理学教学设计的思考兼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培养
摘要:宋明理学属于高中必修三专题一的内容,长久以来源于其理论抽象性,在教学中对于师生都是一个很不好处理的内容,要么浮于表面不得其“理”,要么陷入其中“理”不清道不白。本文试从儒学信仰重建的角度对《宋明理学》进行设计,在其中也穿插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关键词:宋明理学 儒学信仰重建 阅读能力培养阅读材料:相传朱熹出生时,其父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其说未必可信,但后人因朱熹在儒学
魅力中国 2016年9期2016-05-14
- 康有为视界中的王守仁
秦诸子,就是宋明理学家,这其中就包括王守仁。康有为对王守仁的关注具有自己的独特理念和视角,不仅受制于立孔教为国教的孔学观,而且与他的哲学观一脉相承。因此,康有为视界中的王守仁不仅提供了解读王守仁的别样方法,而且展示了康有为本人的王学观和孔学观。关键词:康有为;王守仁;宋明理学在考辨中国本土文化“学术源流”的过程中,康有为关注、提及最多的人物除了先秦诸子,就是宋明理学家,这其中就包括王守仁。不仅如此,早年的康有为尊奉朱熹,后来由尊朱而转向陆王。伴随着思想的这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3-18
- 论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影响
000)论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廉政思想的影响王兴文(中共定西市委党校,甘肃定西743000)[摘要]宋明理学一经构建并成为后期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它引出的文化效应,波及中国传统廉政思想。其对廉政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三方面:1.”天理”是对礼治秩序的重建,为反腐倡廉提供了哲学高度上的理论依据;2.“内圣外王”,二者有机结合,不相割裂,完成了中国式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系统;3.理想人格的建树,为清官廉吏性格的铸造构建提供了准绳。[关键词]宋明理学;传统文化
甘肃理论学刊 2016年4期2016-03-16
- 朱熹与大慧宗杲交往及其思想史意义
介。关键词:宋明理学;儒佛关系;朱熹;宗杲作为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不仅因创造性地发展了宋代理学而闻名于世,而且他与南宋著名僧人宗杲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一交往过程对朱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朱熹与宗杲师徒的交往在中国历史上,僧人与士大夫密切交往的事例很多,其中尤以大慧宗杲与士大夫的交往为多。在宗杲及其弟子交往的士大夫中,朱熹是较为著名者。1.1朱熹与道谦的交往道谦,两宋之际福建建州人,俗姓游,生卒年不祥。出生于儒学世家,早年聪慧,读书过目不忘。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6年2期2016-03-15
- 周敦颐与宋明理学思想谱系的相关问题
)周敦颐与宋明理学思想谱系的相关问题周建刚(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摘 要:周敦研究中,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清理。这些问题主要有“周程授受”的可靠性、《太极图》的源流、周敦颐思想的性质等。宋明理学思想谱系研究中的问题则是如何合理分判宋代以后的理学分流。在传统的“濂洛关闽”说之外,目前学术界的主要分歧观点有牟宗三的“三系说”和中国大陆学者的“三分说”。在“三系说”中,周敦颐影响有限;在“三分说”中,周敦颐对于理学各派均有深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2016-03-08
- 目前国内外周敦颐研究状况
词:周敦颐;宋明理学;研究状况周敦颐的历史地位,是从北宋到南宋逐渐形成的。在北宋时期,周敦颐的学术声望并不算太高,但随着二程“洛学”的兴起,周敦颐作为二程之师,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陈来先生说:“周敦颐的地位和受关注的程度是和南宋前期程氏学主要是伊川学的命运相联系的。”[1]这一论断是有依据的。程门学者依据二程的言论,将周敦颐归为道学的先导者,同时《太极图》的传承,最早也是在程门弟子中进行的。南宋绍兴年间,湖湘学者胡宏在《周子通书序》中说:“周子启程氏兄弟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3-07
- “薛宝钗”形象中的儒家权变思想探微
儒家;权变;宋明理学薛宝钗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继宝黛之后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历来争议颇多。她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贞静为主,女工居次,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1]的儒家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同时又看不惯封建官场的种种丑恶。那么这位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和教导的贵族小姐,是如何在封建贵族大家庭中凭借着个人智慧和儒家思想的伦理教导获得众人好评的呢?本文试着从儒家权变思想的角度略作分析如下:一、“性即是理”:宝钗的权变思想本源一般认为,儒家权变思想起源于孔子,此后经过历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03
-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三书理学史料来源初考*
字义疏证》对宋明理学做了彻底清算。考察其明确引用宋明理学家的言论系直接依据何种文献,可作为全面评价戴震对宋明理学之把握程度的参考。经考察,戴震写作《疏证》系列三书时大量依据了明《性理大全》,此外也使用了《近思录》和《西山读书记》;具体到《近思录》,戴震很可能用的是宋叶采注而非其师江永注;至于有关陆王的材料,则多出自明陈建《学蔀通辨》。尽管使用二手资料并不影响戴震哲学的历史地位,但对其评骘宋学特别是陆王心学的学术严肃性必然会打折扣,所以戴震在写作《疏证》时已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2-26
- 宋明理学与官德修养
的道德取向。宋明理学具有一套系统而又完备的道德修养方法,这些道德修养方法对于官德修养具有重要作用,宋明理学强调的立志、内省、改过、慎独等道德修养方法对于提高官德修养、改善官员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官德;修养;宋明理学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4-0037-02习近平于2004年在《求是》上发表的《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的文章中对官德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习近平认为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
学理论·下 2015年8期2015-10-14
- 张载对宋明理学的历史贡献
地位是一个与宋明理学的产生发展及地位密切相关的问题。然而对于张载在理学史上的定位则长期不准确,或被认为是程朱理学之支脉,或根本就不予肯定。张载著述虽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并且具有创造性。张载的学术思想具有历史超越价值。对于今天的现代化建设也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关键词:张载;宋明理学;历史地位中图分类号:B2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在北宋凤翔郿县横渠镇(今陕西省眉县横渠镇),出了一位大学者、大思想家张载(1020-1077),他是北宋关学领袖。关学
西部学刊 2015年7期2015-08-20
- 从宋明理学缘何变成送命理学说开去
在。关键词:宋明理学;变故;送命理学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73-01一、“送命理学”的出现每学期每逢有教师上“宋明理学”一节(高中历史教材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3节),总能听到大家把“宋明理学“调侃为“送命理学”。此说法虽是调侃之词,但却表达了教师们在此节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焦灼。二、“送命理学”出现的背景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有思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2015-07-17
- 《平山冷燕》中的儒家思想
平山冷燕》 宋明理学 李贽 先秦儒学 明清之际,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领域发生着重大的变革,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地位受到动摇,以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更被批判的体无完肤。然而这种变革终究是民间自发的变革,明清封建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将二程与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作为官方思想在与新思想的碰撞中摇摇欲坠,封建专制统治日渐瓦解。 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认为理或天理是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的根本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5年1期2015-01-05
- 文化—文本的交织
:耶稣会士;宋明理学;文化诠释;卫方济;沃尔夫;启蒙早期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14)3-0037-05一、导言十五世纪以来,欧洲征服者和传教士展开了世界范围内的殖民活动。在此基础上,欧洲文化尤其是基督教文化便获得了不言自明的优越性。欧洲文化因传教士的精神而获得内在拯救,这同时也是欧洲中心主义的另一种说法。正是基于此背景,耶稣会传教士在十六世纪翻开了传教士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他们很早便已认识到,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
华文文学 2014年3期2014-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