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群

  • 西南林业大学校园树木多样性特征分析
    研究对象,分析其类群、生长型结构、属分布区类型、花期果期等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共有树木262种,隶属于5纲32目65科157属,类群较多且以乡土物种为主;树木生长型以乔木171种(占比65.3%)、常绿156种(占比59.5%)为主;属分布区类型以北温带分布(占比18.9%)和泛热带分布(占比14.7%)为主;花期主要集中在4月和5月,而果期集中在8月、9月和10月。建议后续适当增加校园绿化树木物种,尤其是适应昆明气候的乔木、灌木树种。关

    南方农业·上旬 2023年8期2023-11-03

  • 张家界和湘西地区鲊广椒细菌菌群多样性比较分析
    鲊广椒中主要细菌类群以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为主,其所在团队亦对湖北省秭归[3]、荆州[4]和洪湖[5]地区以及贵州省遵义地区[6]鲊广椒细菌菌群多样性进行了解析,亦发现Lactobacillus为其优势细菌属。尹小庆等[7]对鲊广椒中微生物和风味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揭示,结果发现Lactobacillus与47种挥发性化合物显著相关(P<0.05),且鲊广椒特征风味的形成与乳酸菌类群构成息息相关[8]。由此可见,鲊广椒中蕴含了丰富的乳酸菌资

    中国酿造 2023年9期2023-09-28

  • 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节肢动物的群落结构:以贵阳市为例
    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研究发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和类群数存在差异,农林大型土壤动物无论是类群数还是个体数均高于草本植物和灌丛。【研究切入点】贵阳地处云贵高原黔中山原丘陵中部,是西南喀斯特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随着近年来城市化强度的不断加强,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明显改变,喀斯特生态系统生境脆弱,对外界变化响应强烈[16],但土壤节肢动物如何响应喀斯特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还有待明确。【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对贵阳市南明区

    贵州农业科学 2023年7期2023-07-21

  •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相似系数。计算各类群与各自交系的遗传相似系数,取绝对值,然后计算各自交系中各类群与其遗传相似系数的占比,构建群体结构图。2 结果与分析2.1 基于DUS测试性状的黄淮海地区玉米自交系多样性分析玉米自交系性状多样性分析结果见表3,各性状总体的平均等位变异数为5.026,变幅为1~9;平均有效等位变异数为2.919,变幅为1.000~6.053;平均Shannon 指数为1.133,变幅为0.000~1.928。其中,茎秆:支持根花青甙显色强度(Chr.22)

    河南农业科学 2023年5期2023-06-14

  • 人机交会:人工智能进化的类群亲历性
    到通用智能进化的类群亲历性。正是通用智能进化的类群亲历性,可以为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共同基础甚至同类关系理解提供更深层次根据。一、通用智能进化的类群条件和个体亲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仍然处在专用智能的水平。专用人工智能就是高级的自动化,可以人为设计和制造,并且可以像普通的机器那样在车间流水线上成批直接生产出来。与此完全不同,通用智能不是像工业产品那样制造出来的,而是必须在技术进化的基础上自主进化而成。而生物进化特别是其智能进化表明,进化是一种群体行为,而类人智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2023-04-16

  • 基于SNP 标记分析玉米品种新科910 的遗传基础和杂种优势模式
    理的玉米杂种优势类群划分以及杂种优势模式研究均对于提高玉米育种效率有重要意义[1-2]。20 世纪80 年代吴景锋[3]对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种质基础进行评述,指出国内种质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应当尽早重视。黄益勤等[4]利用RFLP 标记进行杂种优势类群划分,通过聚类分析将45 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 个类群,分别为热带种质类群、Mo17 类群、FRB73 类群、地方类群Ⅰ、地方类群Ⅱ和自330 或OH43 类群。曹永国等[5]利用SSR 分子标记进行聚类分析将

    中国种业 2023年2期2023-02-26

  • 因式分解法在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
    误差,当一个物种类群对,即两个物种类群的物种序列分子彼此两两相互比较,其总误差可表示为[6](3)(4)根据高等数学中多元函数极值条件,将式(4)中s分别对xA(i)、xB(j)求一阶偏导数并令它们分别为零,两式展开整理后有(5)和(6)由式(5)和式(6)可以看出,两式较为复杂难以直接求解.而三物种类群和四物种类群分别由3个和6个物种类群对组成,问题更为复杂.幸运地是,文献[6]在计算出的物种分歧时间与化石年龄十分接近的成功体系中,发现参与计算的同一物种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4期2023-01-05

  • 太湖流域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的分组,即“功能类群(functional group,FG)”. Padisák 等[7]基于前人研究,完善并更正了部分在分组上被错配的物种. 目前,大家公认的FG分组已达39个[2]. 功能类群分类法划分高效,生态特征明显[8-9],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利用该方法对湖泊[10]、河流[11]、水库[12]等水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群落分布和演替进行研究. 刘毛亚[5]使用FG、MFG(morpho-functional group)、MBFG(morphol

    湖泊科学 2022年5期2022-09-05

  • 使用序列差异率直接确定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物种组成
    的形式来表示生物类群的进化关系,一直是系统发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1]。不过,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方法在计算物种分歧时间时,大多基于分子进化速率恒定的“分子钟”假说[2],不过大多数生物分子在长时间尺度和不同谱系的进化速率并不恒定,从而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化石年龄往往存在较大偏差。如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分歧时间化石给出的年代大在5.55亿~5.60亿年前,而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生物分子钟方法推算结果大多介于8.51亿~12亿年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5-10

  • 基于EST-SSR标记的福建云霄县和尤溪县野生茶树遗传多样性分析
    树栽培种属于2个类群,亲缘关系较远;陈立杰[12]等基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显示,贵阳花溪古茶树资源分为乔木型与灌木型,且由乔木型向灌木型进化;安红卫[13]等认为遗传变异存在于144份贵州茶树种质资源个体间,不同海拔群体间存在较强的基因交流;有研究分别对安徽省太平猴魁茶产区柿大茶群体种[14]、广西省野生茶树种质资源[15]、云南西双版纳茶资源[16]、云南大叶茶种质资源[17]和四川大邑移栽野生大茶树[18]进行分组与遗传多样性分析。因此目前野生大茶树种质

    茶叶学报 2022年1期2022-04-07

  • 高原鼢鼠干扰强度对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可以影响土壤动物类群结构和多样性[15—16]。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营地下生活的植食性啮齿动物,其采食、掘洞和推土造丘等行为造成草地生境破碎化。同时,高原鼢鼠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重要的生物干扰源之一,对植物-土壤界面的生态学过程具有显著影响[17],进而可引起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的差异性[18],且不同土壤动物类群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变化响应的敏感性不同[19]。目前对于土壤动物功能群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因素对功

    生态学报 2022年3期2022-03-07

  • 退耕还林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研究
    样方的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总数,同时分别记录成虫与幼虫的数量(表2)。2.4 数据处理群落多样性特征及相似性系数计算公式如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lnPi(1)Pielou均匀性指数:E=H/lnS(2)Simpson优势度指数:C=∑(ni/N)2(3)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1)/lnN(4)Jaccard相似性系数:q=c/(a+b-c)(5)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CMH=2∑(ai·b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10

  • 宁波地区不同生境茶园杂草群落特征
    压力下形成的植物类群。杂草的抗逆境能力比作物更强,同时通过长时间的人工选择、自然进化,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良好的适应性[1]。近几年随着茶园化学除草剂的使用及控草技术的推广应用,茶园杂草的群落组成与结构也逐渐发生更替,阔叶类杂草得到了有效控制而呈下降趋势,禾本科杂草群落则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成为次优势种。要实现科学化防控茶园杂草,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杂草防控策略,必须优先掌握茶园杂草群落组成及演替规律。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宁波地区不同茶园类型进行调查,现具体论述如下

    河北农机 2022年11期2022-02-06

  • 干旱绿洲区不同生长年限枸杞林地面节肢动物群落分布特征
    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个体数在群落总个体数中所占比例,将其划分为优势类群(占比>10%)、常见类群(占比为>1%~10%)和稀有类群(占比≤1%)。1.4 植被调查和土样采集分析采用钢卷尺测量每个取样点附近5株枸杞灌丛的高度、基径和冠幅,得到每个样地枸杞灌丛生长特征(表1)。在每个取样点,首先,采用铝盒采集剖面土壤测定土壤(0~15 cm)含水量。然后,采用5点取样法在枸杞根部附近采集0~15 cm表层混合土样,装入自封袋后放置在保温箱中,带回实验室用于土壤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21年9期2021-09-28

  • 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中的物种选择规则
    环节动物作为物种类群A和物种类群B,另外选用了腕足动物、轮虫动物、线虫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分别作为物种类群C,参见图1.文献[7]的计算表明:所得的原口动物与后口动物物种分歧时间数值很相近,且与化石年龄相符很好,远好于现有文献结果,说明计算结果令人满意.图1 寒武纪物种分歧时间的计算框图表1 寒武纪物种分歧时间计算中同组同源序列分子的平均未突变概率由表1可以看出,当同组同源序列分子的遗传距离取kit的倍数时,其对应的平均未突变概率取自然对数后的比值r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5-31

  • 基于功能类群分析呼兰河口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种类划分为同一个类群,形成了具有相同生态适应特征的分组,即“功能类群”。随着功能类群研究的不断深入,Salmaso[11]等通过植物功能型和FG功能类群的优点提出了MFG划分法;Kruk[12]等根据浮游植物的形态特征,提出了MBFG划分法,这种划分方法大大简化了功能类群的应用。目前,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方法已广泛应用在湖泊[13]、河流[14]、水库[15]及湿地[16]等水域生态系统中。湿地生态系统是水陆两种生态系统的过渡区域,与湖泊、河流等水体相比,水体

    生态学报 2021年3期2021-03-31

  • 模拟柴油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9],其个体数和类群数则是研究柴油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石油污染对大多数土壤动物具有抑制作用,部分类群甚至消失;但也有研究表明,一定的石油污染浓度对一些土壤动物具有正向效应,如石油污染对食细菌线虫数量具有促进作用[10],蚯蚓可以促进土壤石油烃的去除,但其数量随石油烃浓度的增加而减少[11]。因此,土壤动物对石油类污染的响应总体受土壤动物种类和污染物浓度的影响,部分种类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下呈现抑制作用。但是,由于土壤动物类群众多,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3-20

  • 宝天曼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各不相同,但许多类群在功能和食性上相近,占据着相似的生态位,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似的生态作用[3-6].土壤动物主要通过各个功能类群间的食物网关系发挥其生态作用[7],单一类群很难完成这一作用过程.按照食性、取食方式、生活史策略等差异将土壤动物划分成不同的功能类群,简化了复杂的生物群落研究环节,便于系统性地认识和理解不同功能类群的生态作用过程[8-9].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土壤动物功能类群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国外学者Root针对同功能类群物种首次提出了“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2021-01-15

  • 青藏高原不同种源麻花艽光合特征比较
    取成熟叶片,每一类群植物用打孔器取0.7 cm叶圆片30片,分3组,分别浸泡于丙酮乙醇混合水溶液中(乙醇∶丙酮∶水=45%∶45%∶10%).密封4 ℃暗浸提10 d后用岛津UV-1602测定663、652、645、470 nm等处的光吸收值,按照Arnon[25]的方法计算叶绿素各组分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1.2.2 光合气体代谢参数测定 选择天气较为稳定的全晴天,于苗圃选取健康植株,采用Yaxin-1102型光合蒸腾测定仪(北京雅欣公司),依次测定不同种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20年5期2020-11-17

  • 杞柳优良无性系品质性状指数聚类分析
    1 气干密度指数类群划分以气干密度指数为依据进行聚类,23 个无性系可划分为3 个类群,如图1。第一类群:高密度类群。包括rkx-1 共1 个系号,占总数的4.35%。第二类群:中密度类群。包括038-14、061-3、061-6、059-2、2、047-3、5、053-1、055-2、023-12 共10 个系号。占总数的43.48%。第三类群:低密度类群。包括047-17、059-1、058-6、047-31、055-1、048、033-31、040-

    山东林业科技 2020年3期2020-07-22

  • 型不变量为(e,3,1)的有限正则非交换p群的分类
    ,则G属于下述六类群之一:Ⅰ 〈a,b,c|ape=bp3=cp=1,[b,a]=c,[c,a]=aipe-1bjp2,[c,b]=akpe-1bhp2,[b,ap]=[a,bp]=1〉,p≥3.Ⅱ 〈a,b,c|ape=bp3=cp2=1,[b,a]=c,cp=aipe-1bjp2,[c,a]=akpe-1bhp2,[c,b]=alpe-1bmp2,[b,ap2]=[a,bp2]=1〉,p≥3,i、j模p不全为零.Ⅲ 〈a,b,c|ape=bp3=cp3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18

  • 旅游踩踏对婺源篁岭景区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多样性变化和功能类群的影响,以期为婺源篁岭景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及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提供基础数据。1 研究区概况婺源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霜期较短。年平均气温为16.8 ℃,平均降水量为1 962.3 mm,4~6月为明显雨季。婺源篁岭景区位于婺源县东北部,海拔约500 m,地处婺源石耳山脉,面积15 km2。本试验分别选取婺源篁岭景区内地理坐标为29°18'~29°32' N,118°12'~118°6' E的样地,调查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图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6-05

  • 西藏林芝不同植被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
    被对地表节肢动物类群的影响,从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多度、多样性以及营养功能群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青藏高原农田害虫的防治提供 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试验在西藏林芝市境内西藏农牧学院实习农场进行,该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西藏自治区林芝县境内,研究样区生物资源丰富,受印度洋暖湿季风影响,冬春干燥,夏秋多雨。年降水量600~1 000 mm,年平均温度8~10 ℃,≥0 ℃ 积温为3 000~3 500 ℃,≥10 ℃的时间约180 d。农场

    西北农业学报 2020年2期2020-04-22

  • 残塬沟壑区果园复合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壤中均有分布,且类群数和个体数丰富,因而被广泛作为反应土壤质量的指示生物[7]。目前,关于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已有部分报道[8-9],但对黄土残塬沟壑区不同复合种植模式对苹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此,本研究于2017年8月系统调查了黄土残塬沟壑区4种复合种植模式,即果-蔬[MB]、果-草[MH]、果-荒[MW]、果-粮[MZ]的果园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结构及种群数量,通过对其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复合种植模式对果园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0年1期2020-04-08

  • 基于SNP标记的粳型香稻品种品质性状差异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成分分析,明确各类群的分群特征[13]。2 结果与分析2.1 香稻品种品质性状及RVA特征值变异在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垩白度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 142.1%、160.5%,性状变化幅度在1.0%~73.0%、0.1%~26.2%,平均值为 13.6%、4.2%。透明度、籽粒长宽比、蛋白质、整精米率、碱消值的变异系数在10.0%~27.0%,性状变化幅度在 0.50~0.80、1.6~2.7、5.4% ~8.1%、46.9%~78.9%、3.0~7.0级,

    辽宁农业科学 2020年1期2020-03-18

  • 长江上游典型人工植被下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
    势度指数和密度-类群指数对土壤动物进行多样性分析。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lnPi.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1)/lnN.Pielou均匀度指数(J)=H′/lnS.Simpson优势度指数(C)=∑(ni/N)2.式中:Pi= ni/N;ni为该区内第i 个类群的个体数;N为该样区内所有类群的个体数;S为样区内类群数。式中:g为群落中的类群数;G为各群落所包含的总类群数;Di为第i 类群个体数;Dimax为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12-04

  •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
    共收集获得12个类群2349只土壤动物个体,优势类群整体以鞘翅目、蚁科、蜘蛛类群为主。探讨了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的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群落相似性。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和生境土壤环境条件是决定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多样性、相似性的重要因素。试验结果可为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生态学的研究打下一些基础,为保护区的健康评价提供一定的科学支撑。关键词:荒漠生态系统;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类群;多样性分析中图分类号:S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

    绿色科技 2019年14期2019-11-19

  • 西藏林芝青稞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天敌类群多样。【前人研究进展】青稞(HordeumvulgareL. var.nudumHook.f. 2n=7x=14)又称裸大麦,是普通大麦种(HordeumvulgareL.),多棱大麦亚种的裸粒类群[13-14]。青稞作为海拔5000 m以上唯一能生长的作物,是藏区人民赖以生存的主要食量,含有丰富的营养活性成分,符合现代人们“三高两低”的饮食结构,对于调节身体机能,预防各种疾病有良好的作用,因此青稞产量及其群落多样性受到广

    西南农业学报 2019年9期2019-11-11

  • 薏苡种质资源ISSR分子标记筛选及亲缘关系分析
    一致,均分为3个类群,云南、贵州、福建3个省份的种质表现出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他省份的多样性水平相对较低。关键词:ISSR标记;遗传多样性;种质资源;薏苡;类群;主成分分析中图分类号: S519.0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05-0032-05收稿日期:2018-04-23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计划(编号: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4]6023、黔科合支撑[2016]2608);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項目(编号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5期2019-09-02

  • 黄淮麦区263份小麦种质材料的聚类分析
    试材料被分为6大类群,可为进一步配置杂交组合提供选择基础;孙允超[9]等以9个主要农艺性状为指标对2015年引入的51份美国小麦种质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第1类群10份种质的千粒重、有效穗数、产量是4个类群中最高的,可作为重点亲本利用,其余种质可依据类群特征作为改良某一性状的中间材料利用;张彬[10]等以6个农艺性状为指标,对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近年来选育的18个高代品系进行了聚类分析,发现被聚为4个类群,并依据各类群的特点提出了不同的改良目标。这

    陕西农业科学 2019年6期2019-07-19

  • 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相关研究
    代和子代分为两个类群,其中第一类群中包含7个亲代,第二类群中包含一个亲代和F1代。在第一类群内可以细分两个亚类群,第一压类群为2、4、6、8四个亲本;第二压类群为1、3、7三个亲本。第二大类群包含P5亲本和F1代。综上,P5亲本和以上其他亲本存在显著遗传差异。4.2 遗传多态性分析 根据SSR分子标记可以看出,全部的玉米种质遗传距离在0.57到0.9之间,以0.65的相似性为标准,可将36个植株分为六个类群,其中第六类群分为四个亚类群。其中包含5个亲代的类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19年12期2019-06-16

  • 秦岭南五台山缓步动物群落及其多样性
    .77%,为优势类群。采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和修正的Hill指数来分析各生境缓步动物群落结构特点。研究结果显示,海拔和季节均对缓步动物群落个体数影响显著,对物种数影响不显著;物种数和个体数的顶峰在冬季,二者均随海拔上升而增加。季节对群落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信息指数影响显著,4月份群落物种的集中性最高,而物种丰富度最低;11、12、1月份群落物种的优势集中性指数较低,而物种丰富度较高。6月份群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6期2019-01-04

  • 玉米间作种植对黑土区农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鉴定到科的水平。类群等级按个体数占总个体数比例进行划分:10%以上为优势类群,1%~10%为常见类群,1%以下的为稀有类群。1.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分析时,采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进行分析[10-11]。对中小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的分类时,参考徐演鹏等[12]和林英华等[13]的方法进行分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8年6期2018-12-25

  • 基于60个核心SSR标记的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交系被划分为5大类群(见图2、表4)。第一类群以JS0381为代表,包括11个自交系,称为JS0381类群;第二类群以衡白522为代表,包括15个自交系,称为衡白522类群;第三类群以西南地区优良糯玉米自交系S181为代表,包括9个自交系,称为S181类群;第四类群以通系5为代表,包括19个自交系,称为通系5类群;第五类群包括14个自交系,这些自交系地理来源广泛,未能明确地划分到其他4个类群,称为中间类群。将类群划分结果与自交系系谱来源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聚

    江西农业学报 2018年12期2018-12-20

  • 苗圃国槐林和沙棘林春季大型土壤动物群落格局差异
    棘林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及数量以探索土壤动物与林分的关系,以更好地解释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地概况研究地选择山西农业大学林业站,占地近70 hm2,站内混种多种苗木。林业站地处黄土高原,海拔790 m,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较为干燥,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在6~8月份,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干旱少雪。全年日照平均为2300 h。站内土壤以褐土为主。2.2 材料和试剂2.2.1 研究材料试验选择山西农业大

    绿色科技 2018年19期2018-11-29

  • 猕猴桃复合种植对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数(C)和密度-类群指数(DG)对土壤动物进行多样性分析[16]。H′ = -∑PilnPi;J=H′/lnS;C=∑(ni/N)2;DG=g/G∑DiCi/DimaxC。式中:ni为该区内第i个类群的个体数量;N为该样区内所有类群的个体数量;Pi=ni/N;S为样区内类群个数。Di为第i类群个体数;Dimax为各群落中第i类群的最大个体数;g为群落中的类群数;G为各群落所包含的总类群数;Ci/C为相对次数,即在C个群落中第i个类群出现的比率。1.4.2

    西北农业学报 2018年10期2018-11-29

  • 豫南稻区机直播单季中籼杂交稻丰产优质品种筛选
    被聚为5类,第Ⅰ类群包括23个品种,分别为广两优476、扬两优6号、C两优396、C两优华占、徽两优858、皖稻153、珞优8号、广两优272、中浙优1号、天优华占、深两优5814、超优千号、丰两优6348、丰两优4号、两优3905、五山丝苗、中浙优8号、新两优6号、广两优香66、钱优911、丰优香占、E两优476、新优188;第Ⅱ类群包括6个品种,分别为E两优60、徽两优996、中浙优10号、新两优6380、徽两优6号、丰两优香1号;第Ⅲ类群包括6个品种

    河南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2018-10-31

  • 金河湾城市湿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演替及驱动因子
    于浮游植物的功能类群的概念[7],随后Padisák等[8]补充完善了功能类群的划分及生态特性,最终形成了探索浮游植物生态过程的重要理论[9]。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法以浮游植物的功能性特征为基础(包括生理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将同一生境下共存的藻类归为一组,同组内的浮游植物通常具有相似的环境适应性特征[8]。关于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生理和生态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当今水域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湖泊、水库等生态系统的研究与保护中[10- 12]。城市

    生态学报 2018年16期2018-09-28

  • 22个冬小麦品种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状图(图1),各类群性状平均值见表4。在欧式距离43处,将22份材料聚为五大类群:第Ⅰ类群仅有中梁24号1个品种,该类群的主要特点是农艺性状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均低于其他4个类群,品质性状粗蛋白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其他4个类群,沉降值低于第Ⅳ类群,高于其他3个类群。综合分析,此类群可作为抗倒伏和提高品质材料供育种者使用,与产量有关的穗粒数和千粒重表现不好,可利用价值不大。第Ⅱ类群包括7个品种,农艺性状中株高均高于其他4个类群,品质性状中籽粒粗蛋白含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8期2018-09-12

  • 北京八达岭地区油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研究
    土壤动物分为不同类群:10%为优势类群。依据所鉴定到的最小分类单元(科或目)计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标,计算公式如下[20]:(1)Shannon-wiener指数(H′):H′=-∑PilnPi。式中:Pi为第i种类群个体数相对于群落个体总数的比值。(2)Simpson优势度指数(C):(3)Pielou指数(J):J=H′/lnS。式中:S为类群数。(4)Margalef丰富度指数(D):D=(S-1)/lnN。式中:N为群落中所有个体的总数。按照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9期2018-08-10

  • 53份小麦品种农艺性状的聚类分析
    分析2.1 品种类群的划分对53个小麦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经过数据处理后进行聚类分析。由图1可知,在欧氏距离为22.6时,参试品种可划分为4个类群,分别为类群Ⅰ,Ⅱ,Ⅲ,Ⅳ,其中,类群Ⅰ中23个品种(洛旱6号、洛旱7号等),类群Ⅱ中1个品种(洛旱10号),类群Ⅲ中26个品种(洛麦26、周麦18等),类群Ⅳ中2个品种(周麦26,百农207)。2.2 不同类型品种农艺性状特征从表2各性状指标来看,类群Ⅰ除株高较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低;类群Ⅱ株高偏高,其余各项指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7期2018-07-13

  • 氮添加对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动物中十分重要的类群之一,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后生动物,由于土壤线虫是普遍存在的并在土壤腐屑食物网中占有重要位置,对外界环境变化反应迅速,因此土壤线虫被看作是生态系统变化的敏感性指示生物[6- 7]。以往有关线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病原线虫的防控方面,当今生态学关注的重点则倾向于土壤线虫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例如,土壤线虫与其他营养级生物的关系研究——土壤线虫与植物、大型草食动物、昆虫、土壤动物、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一些环境气候因子作用下土壤线虫的响应特点,例

    生态学报 2018年10期2018-06-23

  • 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对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影响
    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类群的影响,于2015年4、7、10月,在中国科学院吉林省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设在四平市梨树县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的常规和免耕有无玉米秸秆覆盖的各样地上进行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各样地以腐食性个体密度为最高,类群数量以捕食性类群居多。相对于常规耕作样地,免耕有无秸秆覆盖增加了腐食性和捕食性类群个体密度,但对植食性和杂食性类群影响不显著。各样地腐食性和捕食性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而植食性和杂食性则无一致性表现。在季节变化上,腐食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17期2017-11-15

  • 不同来源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多样性分析与改良
    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类群内各性状变异分析,并比较了郑单958和先玉335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与同类群其他自交系的性状差异。结果表明,供试玉米自交系间各穗粒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表现为行粒数﹥百粒质量﹥穗长﹥穗粗;供试自交系可分为10个类群,其中类群G1—G6包含101个自交系,占93.52%,百粒质量和穗粗均以类群G10最高,穗长和行粒数均以类群G7最高;两大杂交种的4个核心骨干自交系各自所属类群相比,4个类群分别有单个或多个自交系单个性状较优

    河南农业科学 2017年4期2017-04-12

  • 西方蜜蜂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Ⅰ富含A+T非编码区单倍型类群(续)
    T非编码区单倍型类群(续)李兴安 牛庆生 薛运波(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132108)续《中国蜂业》2016年第10期因此,根据A.m.的COI-COII NC单倍型类群分析的原始数据,A.m.非洲世系为DraI RFLP谱图表征的3个COI-COII NC单倍型类群(表1)。在A.m.进化过程中,阿尔卑斯山以北直至乌拉尔山的宽阔地域及其比邻的突尼斯、摩洛哥、撒哈拉沙漠近地中海地带等地是A.m.的一个自然分布区[5,8]。昆虫形态变异分析(和昆虫系统地

    中国蜂业 2016年11期2017-01-04

  • 基于低拷贝核基因的组分特征研究十字花科植物的系统发生关系
    科可分为3个主要类群,但是这些类群内部以及类群间的进化关系还不明确。旨在快速准确地解决十字花科物种系统发生关系,通过选取39个十字花科物种及两个外类群物种作为研究材料,使用系统发生基因组学方法获得了覆盖所选物种的低拷贝同源基因集合。进一步通过CVTree方法分析低拷贝核基因的组分特征,得到了高度支持与稳定的十字花科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十字花科被分为6个主要的类群,其中3个主要类群的划分与前人的分类结果高度一致,并且增加了两个新类群,此外,前人研究中存在

    生物技术通报 2016年12期2016-12-12

  • 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
    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类群结构特性分析蓝江林1,栗丰1,2,刘波1*,史怀1,黄素芳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03;2.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福州350108)采用定点取样、平板分离的方法,分析养猪发酵床垫料微生物的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在30个样点5次取样过程中,微生物含量总体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细菌含量变化幅度最大[(33.72~197.23)×105cfu·g-1],真菌含量变化相对较小[(7.87~48.64)×103cfu

    福建农业学报 2016年6期2016-11-01

  • 宜州市喀斯特地貌桑园土壤动物群落季节动态与害虫生态调控
    的季节动态、功能类群及其与害虫生态调控的关系,2012年4月、7月、10月及2013年1月采用手捡法、干漏斗法(Tullgren)和湿漏斗法(Baermann)对宜州市境内桑园土壤动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四季共捕获土壤动物870只,隶属5门12纲20目22类,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和蜱螨目,常见类群为双翅目幼虫、颤蚓目、泄管纲、鳞翅目幼虫、双尾目、正蚓目、膜翅目和蜘蛛目;桑园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季节动态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个体数季节动态为春

    贵州农业科学 2016年10期2016-04-11

  • 淡水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及其生态学应用研究进展(综述)
    淡水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划分方法及其生态学应用研究进展(综述)田永强 (厦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 厦门 361012)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分类方法是一种以浮游植物个体生态学特征为依据的生态分类法,弥补了传统分类方法在生态学应用上存在的不足,是开展淡水生态研究的重要工具。文中概述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理论基础、分类依据及其生态学研究中的优势,并介绍功能类群分类法在国内外淡水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和现状,最后探讨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浮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5年4期2015-10-06

  • 海洋玫瑰杆菌类群研究进展
    05海洋玫瑰杆菌类群研究进展陈正浩1, 2, 张永雨2, 3, 杨素萍1,*1 华侨大学, 生物工程与技术系, 厦门 361021 2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21 3 厦门大学, 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05海洋玫瑰杆菌类群(Roseobacterlineage)是属于α-变形菌纲中的一类系统发育相近,但生理代谢功能多样的细菌类群,包含40多个不同的细菌种属。它们在海洋中丰度较高,且分

    生态学报 2015年5期2015-03-11

  • 绵阳市撂荒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季节性变化
    8只,隶属13个类群,其中切叶蚁亚科在各个季节均为优势类群;地蜈蚣科、泄管纲、新蛛下目及食木虻科幼虫仅在部分季节为优势类群,而在其他季节为常见类群,其余8个类群则为常见类群。撂荒地大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和个体数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递减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表聚现象(P0.05);撂荒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呈多样性季节动态变化,多样性指数(H′)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均匀度指数(J)依次为秋季>夏季>冬季>春季,优势度指数(C)依次为秋季大型土壤动物; 垂

    贵州农业科学 2015年5期2015-02-28

  • 1990年代文学时尚:类群命名的无差别变换
    然会历数那个年代类群命名的繁华以证明那种辉煌:新写实主义、个人化写作、身体叙事、底层叙事……,似乎只要能被类群命名和被现象归纳就是有价值的,甚至,为那些现象命名似乎就是为那个文学时代命名,而这些命名似乎就是刻在那个时代纪念碑上的铭文。虽然一些人引以自豪地为1990年代的诸多文学现象进行类群命名或迎合这些类群命名,但如果把中国1990年代层叠而出的文学类群命名现象看作一种款款而来的文学辉煌标志,或者看作某种更高文学成就的起点,那么现在就应该已经看到了这之后的

    小说评论 2014年3期2014-11-14

  • 基于浮游植物功能类群的广东省大型水库生态分区初探*
    物归纳为同一功能类群[9-10],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浮游植物个体组成随机性大、种类适应生境相互重叠等不足[11].目前,有关浮游植物功能类群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湖泊、水库及河流等水体中的空间异质性、季节演替规律及其与环境相互关系等已成为研究热点[12-14],已有成果表明功能类群分类方法包含着完整的浮游植物生存策略信息,能够简单而有效地描述热带、亚热带地区不同类型水体的生物和生境特征,具有作为水体管理分区指标的潜力.广东省虽是水资源大省,但时空分布不均匀,水库

    湖泊科学 2014年1期2014-08-28

  • 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分布研究
    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类群及分布2.1 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类群据调查,河南野生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共计32科、56属、135种及变种(表1).其中种较多的科是樟科(19种)、卫矛科(11种)、蔷薇科(9种)、山茶科(9种)、壳斗科(8种)、杜鹃花科(6种)、冬青科(6种),种较多的属是卫矛属(11种)、冬青属(6种)、栎属(5种)、楠木属(5种)、山胡椒属(5种)、柃属(5种).表1 河南野生常绿木本阔叶植物类群及分布区域Table 1 The species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年5期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