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筒
- 论紫砂方壶有形之美与设计
——作品《匠香壶》之创作感悟
,在壶底之上镶接身筒的四块泥片,壶身四角设计了菱花形转折,其形态如同月饼,块面之间带有肉感,镶接处塑内凹的垂直棱线,所以构成茶壶身筒的四块泥片并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左右弯折的曲面,在镶接时边缘处用刀削出切角,左右一合,在身筒内部处理好镶接痕迹,上下用满片封口。由于紫砂《匠香壶》采用了平肩设计,需要切出壶口,这部分的工艺需要小心肩口向内塌陷,同时壶肩的设计向上延续,壶口斜升颈上配壶盖,盖面的轮廓样式可以视为肩口的等比例复制,以梯次向上的形式往壶钮中心集中,壶口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2023-10-21
- 简述紫砂竹节茶壶的制作
处的竹叶一般贴在身筒的右上方,之间有枝攀在嘴中下处,枝长2~5公分左右,主竹叶竹尖走向偏向身筒上方5度左右,长4~5公分不等,一般是身筒一半左右且有一定的趋势性,竹叶厚度一般0.8~1毫米,较其它竹叶略厚一点,要有一定空间施展延伸的气势,且有刚劲有力、奋发向前的视觉,竹叶宽一般0~6毫米,呈尖灭再现状。竹叶厚薄变化要有序,若太厚烧成易翘起来脱落,若太薄就没有玉感无真正效果,因此,主干竹叶贴时要特别用功当心,在主竹叶旁的次竹叶相对小一点,竹叶尖角为锐角20~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2期2022-12-06
- 学艺者心静,为竹者虚心
——浅谈紫砂壶“劲竹”的创作
段竹子的形状,其身筒为不规则的圆柱型,身筒较粗,体现出竹子的年龄,其上饰以清晰的竹节线表现出竹子的劲拔;壶流为三弯流形式,从壶身蓄势而出、转折有度,不规则的造型宛若自然天成;壶把上承,与之相辅相成,流、把展现出昂扬的气势,给人以节节向上之感,且流、把均饰以清晰的竹节线,与身筒呼应,也更显形象生动;壶盖为截盖形式,与身筒严丝合缝,完美地融为一体,给人以和谐的整体感;壶钮如同一节新生的小竹节破土而出,虽小却气势十足,给人以蓬勃的生命张力。同时,此壶的壶身及盖面
江苏陶瓷 2022年5期2022-11-29
- 浅议《六顺提梁壶》的文化意蕴
庄,S形壶嘴与壶身筒的曲线相互照应,使壶本身显得和谐自然,以“六六大顺”之意取名“六顺提梁”。“六顺”一词源于《左传》: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谓六顺也。意思是国君待臣下仁义,臣下对国君忠诚,父母对儿女慈祥,儿女对父母孝顺,兄长待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尊敬,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是礼仪之邦,也历来重视仁义道德。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倡导“和”的处世态度,必定能够“六六大顺”,希望祖国能以“和”的方式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大家都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5期2022-07-20
- 民间工艺介绍(五十七)
经过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身筒或镶接与雕塑结合等步骤最终完成陶制品。成品以茗壶为代表,其制器物件有光器(又分圆器和方器) 、筋纹器和花器等不同的造型流派。紫砂器内外一般均不施釉,以纯天然质地和肌理为美,除了最常使用的陶刻之外,还有捏塑、彩绘、镶嵌、贴花、调砂、泥绘、印板等多种装饰方法。汪寅仙从事紫砂事業几十年,技术全面,兼容各派技艺之长。她在创作时注重用抽象概括的手法,突出作品造型特色及优雅的气韵,擅长调配泥色,将抽象与自然相结合,表达紫砂器丰富的层次和浑
阅读(书香天地) 2022年5期2022-06-04
- 人生当如荷
——浅谈紫砂壶《印日荷》的创作
作品取荷花造型为身筒,壶体饱满,一片片的荷花花瓣包裹着壶身,筋纹线条勾勒出荷花花瓣的形态,凹凸的块面感使得莲花造型更为立体饱满,每片花瓣大小一致,花瓣微卷、次第展开,给人以优雅之美;壶底设以高圈足,拔高了身筒,使得作品更为挺拔高雅;三弯流壶嘴胥出自然,犹如优雅的脖颈,转折有度,柔和而自然,提升作品的气质;提梁如同飞扬的羽翼,一道圆润流畅的弧线从身筒上方划过,轻盈飘逸,提梁形成了优雅的虚空间,中和了身筒的饱满厚重,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给人以形式美和韵律美;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3期2022-04-25
- 浅谈咏华壶的创作感悟
,就是以传统圆器身筒为主,加上符合当代审美的装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哲理至真至上。在一辈辈先贤圣哲的不断探索、积累沉淀的过程中,茶文化愈发深厚。结合书法、绘画等人文艺术形式展现在紫砂作品上,形成了现在的紫砂艺术。此壶身筒丰腴圆润,下丰而上敛,线条过渡流畅,毫无违和之感。加上底圈设计,既能凸显整体造型端庄稳重,也呼应壶盖设计。壶嘴上扬,弧度稍缓,保证在泡茶出汤时爽快。壶嘴与壶身连接处,光滑自然,肉感十足。壶盖为双层,加上圈盖设计更显丰腴。壶钮拿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7期2021-12-30
- 传统紫砂壶艺的制作工艺探究
裁切好的泥片拍打身筒,这一步至关重要,好的身筒,是一把壶成功的一半;然后篦身筒,这是对上一步的改良修整,直至身筒圆润饱满周正;制作壶嘴,先捏出实心雏形再挖通壶嘴;制作壶把,先捏出长条形,再根据所需形状调整定型;制作壶盖,一般的壶盖由子口和盖面构成,先分别制作再用滋泥粘贴在一起;制作壶钮,先做一根圆柱,再用车刀进行车制,所以行话也叫“车的子”。以上,是制作一把仿古壶的大概过程,为什么说是大概呢?因为其中每一步又有很多没有描述出来的细化和分工及每一步的难度和精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2021-12-09
- 浅析紫砂“掇只”壶的制作过程与质朴之感
形,再围成一圈让身筒两端互相重合,用刀片将其切齐,然后用泥脂粘连,黏贴结实、牢固。接着就把身筒拍出掇只的块面形状,直到拍出自己预想中的尺寸为止,再翻过身筒继续拍打另一端,最后用泥脂封口,制作出泥抷的壶身。在制作泥抷的过程之中,应该要注意力特别集中,暂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壶把、壶嘴的连接与流畅,在把泥抷制作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壶的颈片和壶底的泥片了,用工具把壶底的泥片割出来,再把颈部与底部反复按压,让这两处的线条与轮廓更加分明,线条保持流畅,反复处理达到自己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4期2021-08-28
- 浅谈现代紫砂作品“幽篁寄情”的造型艺术和创作内涵
造型设计,茶壶的身筒与传统茶壶身筒造型有比较大的区别。此壶的成型方式也就是传统的泥片镶接成型,传统茶壶的满片和底片是在茶壶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但是此壶的满片和底片镶嵌在身筒上之后,再把身筒侧放下来进行之后的造型加工。身筒近似矩形,但是转角处理得比较圆润,不是一个绝对的直角,视觉上就会比较柔和,看起来不那么锋利,这个处理手法又借鉴了方器的一个特性:方中带圆、圆中带方、方圆并济。图1壶把也有别于传统形制,传统的要么是装在茶壶的侧面,要么是提梁装在茶壶的上方贯穿左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5期2021-07-10
- “凝香壶”的创作及评析
称和工整,在制作身筒的时候依旧采用紫砂圆形器的做法。先打出一整块泥片,泥片的两端先不着急切平,留出足够多的余地,按照传统可以先在泥片上敲上内壁章;之后将泥片围拢,不需要围的很大,按照壶身的大小让泥片重叠卷拢在一起;再用刀切削掉多余的泥片,在边缘处涂上脂泥,这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围身筒法。在身筒制作完成以后,再制作出壶身所需要的大致轮廓,这时候主要采用捏泥片的方法,将泥片一点一点的塑出内外线条。这个步骤很考验制作经验,不能太急亦不能太缓,要充分考虑到泥片本身的
山东陶瓷 2021年2期2021-05-24
- 浅谈“咏瓜提梁壶”的文化蕴含
个部件,壶嘴、壶身筒、壶把儿,包括壶盖、壶钮等各个部位的有机结合,塑造出一个完美的、协调的形态之美。它传达出一种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美感,有些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会心美感,让人产生共鸣。在很多中国人心里,都有一份发自心底的对于自然的亲近和对于个体生命的自我观照。这把“咏瓜提梁壶”(见图1)可以说是从花器为切入点,充分体现出作者对于自然万物的一种感悟与理解,同时表达出自己的一些情怀和审美情趣。图1南瓜是中国人所食用的蔬菜作物,在生活当中是非常常见的,将南瓜元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2021-01-14
- 论紫砂作品“心生水云”的艺术魅力
在,方器采用镶接身筒的方式成型,因此各边在烧制过程中极易开裂,更何况此壶各棱边曲中有直、直中有曲,身筒富于变化,更是增加了难度。水具有不同的形态,或云、或雨、或雪,水蒸发形成了云,云又带来了雨。我以此为创作灵感,制作出了这件作品,壶身呈四方曲线型,表现出水的变化之态,三段式的曲线,抽象地描绘了水化作云的这一过程,身筒由下部的饱满稳重到上部的刚正稍瘦,符合美学规律;底部平足,平添几分端庄、周正之感;四方形壶盖为嵌盖,与壶口严丝合缝、相互契合,形成整体,盖面与
江苏陶瓷 2020年6期2021-01-12
-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宜做壶,打出来的身筒容易出现不圆整、侧歪现象。如果泥料太湿,打泥条时就容易粘泥凳桌面,不易成型,打身筒时容易塌陷。我们就要把泥料的湿度调整到合适的湿度,把过于湿润的泥料放在外面自然晾干,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包起来,通过几天时间使整个泥料湿度均匀,这个时候的泥料就适合开始做壶了。泥料准备好了就可以开始做壶了,首先是打泥条、泥片、打身筒,这个步骤对泥的湿度要求很高,当把泥料拿出来后水分就开始慢慢蒸发,尤其是干燥的天气变干得很快,而且会湿度不均匀,尤其是泥条,长方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4期2021-01-06
- 心无挂碍,无拘无束
——浅谈紫砂壶“鱼乐”的人文意趣
结合的创作手法,身筒模仿古代炉鼎的造型,壶身饱满敦厚、沉稳有力、骨肉亭匀,以流畅柔和的曲线勾勒出富有张力的身筒,契合了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身筒上小下大,底部下沉而不塌,弹性中见刚劲之美;底足为三足鼎形式,三足均匀分布于壶底,拔高了身筒,平添了几分挺拔、端庄之美,三足鼎造型彰显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壶盖以压盖形式与壶口严丝合缝、通转流畅,圆形壶盖向上盈起自然的弧度,与壶身浑然一体,给人以饱满的张力感;壶钮采用捏塑的装饰技法模仿鱼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0期2020-12-14
- 基于猴文化的新生代原创壶型设计
——分析“金猴献寿”壶的设计文化元素*
鲜明地强调了立体身筒,包括嘴把钮在内的变化和口底足盖的支配方向,追求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良好壶型,要从点线面不断推敲,利用空间视觉和形象力度灌输笔者的设计理念。壶的身筒是整壶的骨架支撑所在,老人的沉稳持重使得身筒造型不应该过于新颖,应该老成古朴,与老人气质相结合,因此采用一个上部小下部大的圆锥台为基础身筒结构,上铭刻祝寿语和印章,造型古朴中又不失稳重的造型特点,泥料上搭配红色降坡泥,有种喜庆和欢喜的寓意融入其中。为了融合对于造型的新理解,嘴把钮上都做了精心
陶瓷 2020年9期2020-11-03
- 论紫砂作品“龙凤呈祥”的造型艺术和文化意境
曲线勾勒出壶身,身筒圆润饱满,颇具张力,壶身中间饰以一条折合线,给人以刚劲之感,使作品饱满而不笨重,有筋骨、有肉感,高贵端庄;壶底为圈足,撑起壶身,平添了几分挺拔之美;壶盖与身筒浑然一体,通转流畅,盖面微微盈起,与身筒的曲线自然融合在一起;壶流以凤首形态,从壶身挺立而起,三弯流的形式增加了挺拔昂扬之态,又不乏优雅高贵,其脖颈向上、向前伸展,壶流开以小口,其上饰以凤冠,口下饰以卷起的毛发,与壶流相连的身筒上饰以展翅的羽翼,羽翼根根分明、光滑整洁,十分有力,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2020-10-20
- 浅谈紫砂《双龙壶》的创作意境
然后左右镶接组成身筒,壶呈四面所以分类属四方壶,但跟传统的正四方壶所不同的是,作品“双龙壶”的壶面带有向下滑行外扩的曲线,所以泥片要裁成两两相等的梯形,采用先肩后底的顺序来完成壶身,相比于一般的四方身筒制作难度极高。尤其是壶底部的制作,圈足跟身筒对应,同时还要跟圆形的壶口相联系,方形的圈足底宽度不能超过圆形壶口的直径,且跟身筒一样进行浑角处理,四边转圜如意,过渡平滑。在壶身筒制作好以后不能着急开口,需要采用拍、压等手法将原本的斜面壶身压缩成曲面,由于此时壶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6期2020-08-04
- 九天揽月寄雄心
——“揽月壶”创作体会
覆性的突破。壶的身筒整体上具有上腾的态势,其上半部分缓缓隆起直到壶盖的顶部,截、嵌结合的盖、口处理使壶身与壶盖浑然一体,并形成壶身向下漫延的扩张态势。进行这样的造型处理,就是要形象地体现出心目中月亮的美好。而这个形象又为壶的核心——玉兔造型的壶钮,营造了具有烘托感的立体空间,使玉兔形象的表达有了非常恰当的舞台。图1壶的整体造型围绕玉兔展开,这只玉兔是表达“揽月壶”的创作理念和中心思想的核心。在开始做壶前,先着手制作了这只玉兔,为的是能够以玉兔的尺寸确定壶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3期2020-05-21
- 浅谈紫砂壶“风帆”的设计创新和文化意境
壶型的优秀元素,身筒、流、把、底足等各部位都是从经典传统器型上取之,将之重组又经过艺人的巧妙构思融进现代美学理念与设计元素,呈现出全新的艺术特色,极具现代美学特色和良好的视觉效果。纵观此壶,作品是四方器型,方器采用镶接身筒的方式成型,烧制过程容易开裂,较为考验艺人的制作功底,但同时,方器刚劲利落、明快挺秀,表现出与圆器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让人收获美的感受,可谓独树一帜。此壶身筒呈四方梯形,由简单利落的直线勾勒而成,身筒上小下大,结构稳定,给人以庄重周正、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期2020-05-19
- “吉金博瑞”套组的紫砂艺术与青铜文化
础造型,在圆形的身筒之上加上层次分明的圈线装饰。圈线之间采用青铜器上提炼简化的纹样,与紫砂造型相得益彰。使用独特的色泥粉浆及嵌银丝工艺来表达图案,从而形成一整套形体气质统一、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形体流畅古朴的全新茶具形态。“吉金博瑞”套组无论是茶壶、茶杯、公道杯,都采用相同的身筒轮廓。其制作方法也大同小异,基本都是由壶身形态变化而来。在制作身筒的时候采用先口后底的方式,需要用竹拍子拍打出壶面的曲线。且采用无肩设计,壶口直接连通着壶面,腹鼓的曲线因此与壶
山东陶瓷 2020年6期2020-02-07
- 浅谈直筒型紫砂壶手工成型技法
圆形壶正好相反,身筒拍打成型难度较大,整体造型的把握及嘴、把的协调性需要作者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和对传统紫砂壶的构成法则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花器茶壶,比如树桩壶要做到自然生动,不仅仅是模仿自然,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提炼、表达意境。圆器直筒形壶在紫砂造型中比较常见,比如“洋筒壶”、“井栏壶”、“子冶石瓢壶”等。在紫砂壶里,凡是你感觉直的面或外轮廓线并不是平的,他们都带有一定的弧度,我们在手工成型这类紫砂壶时,关键就是把握好这些小弧度,不使它弧度过大、过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11期2020-01-06
- 浅谈紫砂壶“相濡以沫”的艺术特色
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饱满圆润、鼓腹突出,壶身虽扁却气韵十足,身筒造型沿袭“合欢壶”上下折合的特点,但有所创新,并非传统的上下相同,此壶身筒下部呈碗形,中间折合、自然过渡,上部曲线内敛、蜿蜒有致,如同柔软而瘦削的肩部,给人以端庄之韵;壶盖为压盖形式,与壶口子母线吻合,严丝合缝、通转流畅,盖面微微盈起,呈圆润自然的弧度,与壶身线条自然衔接、浑然一体;壶流从身筒折合处蓄势而起,如同优雅的天鹅脖颈挺拔自然,流线柔和而有力,给人以舒展之美,壶流与身筒衔接恰到好处,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8期2019-10-16
- 自然之美,妙趣天成
——浅谈紫砂壶“青蛙”的文化意境
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饱满敦厚,鼓腹圆润突出,线条流畅、一气呵成,给人以张驰有势之感;身筒稍扁却端庄沉稳,壶底为圈足,稳定地立于平面撑起壶身,十分有力;壶肩过渡柔和,短颈与圈足相呼应;壶盖为压盖,与壶口通转流畅、严丝合缝,盖面向上隆起,盖面光滑圆润,其弧度与身筒相契合,浑然一体,形成饱满的张力,整个身筒以曲线勾勒而成,极具抽象美,充分展现出线条的美感,契合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壶流模拟荷叶的形态设计而成,一弯流蓄势而出,匀势有力,表面被自然蜷曲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8期2019-10-16
- 论紫砂作品“痕”的艺术特色
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呈端庄稳定的圆柱形,重心沉稳、周正有力;底部圈足,稳定地立于平面;壶肩光滑平整,与底足相呼应;圆形壶盖略微凸起于身筒,壶盖与壶口子母线吻合,通转流畅、贴合紧密;壶钮为圆柱钮,从盖面立起,挺拔大气,壶钮为整壶制高点,柱钮形式给人以大气感。从上而下俯视整壶,从柱钮、盖面到身筒,圆形平面由小渐大,呈渐进的同心圆,给人以层次感和立体感,提升了作品的空间格局。壶流采用三弯流的形式,挺拔优雅、转折有度、匀挺有力,给人以刚柔并济之感;壶把为正圈把形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8期2019-10-16
- 浅谈“老茶馆”的创作意蕴
壶,从它圆柱形的身筒上获得了启发,茶馆用器,需要茶客在茶馆里待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对于茶水的保温就有了一定的要求,更利于散热的扁壶身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同洋桶一样的高身筒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浑圆的身筒,有几分龙蛋的韵味,但这样的身筒未免过于秀气,与大气的茶馆主题并不适配,于是在“龙蛋”之上,如同洋桶壶一样,再加上一道垂直的升颈,顿时使整体的气质发生了改观,而升颈适当的加高了壶身高度,又与高耸的提梁相互搭配,再加上向上隆起的壶盖,以及高高的柱形钮,整把壶的上
山东陶瓷 2019年3期2019-08-27
- 风霁猗猗散青玉
贯特点,尤其是壶身筒的塑造上不会轻易地去破坏这种特点,倘若壶身身筒的外形与竹子形态有所冲突,则宁可放弃某些竹子的特点,也要维持茶壶结构的完整,亦或者是将竹的元素纯粹以装饰的方式来予以呈现,但在眼前这件“古风壶”上,却两者皆有,一方面其壶身身筒采用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形态结构,运用竹子装饰的切入点也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在设计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最初并不是以塑造出竹子来思考的,而是如何运用竹子的形态融入到茶壶中以创造出更多的“古韵”。“古韵”这两个字实
江苏陶瓷 2019年2期2019-08-13
- 浅谈钧瓷壶泥片拍打成型制作工艺
后分别分割好:壶身筒、上下封片、壶底壶口、壶流壶把、壶盖摘手的大体用泥备用,这是制壶的首要环节也称“做作料”。三、拍壶身筒首先将作料拍打成所需的大小,这一环节可以随意(按自己作品设计要求),泥片厚度掌握在3mm左右为宜。然后裁切泥片,落墙款:然后打上款章,在这里重点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将款章落在壶中,只是一个对纯手工钧瓷壶的一种鉴定方式,只有这样做的壶才可以说明此壶是纯手工工艺流程制成。也是制壶者的一种低调内涵的表达。再围成圆柱状,粘接好连接缝。拍打泥片(壶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5期2019-07-17
- 领悟自然,享受生活
——浅谈紫砂作品“玉宛壶”的文化意境
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呈饱满的上小下大的球体,重心沉稳、鼓腹突出,曲线柔和、一气呵成,整个身筒圆润而有张力,壶肩与壶盖采用镂雕的技法,模仿竹篓的造型设计而成,排列疏密有致,具有立体的层次感,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给人返璞归真的韵味;肩颈与壶盖衔接自然,壶盖向上隆起,与壶身浑然一体,形成饱满的张力;壶钮也是采用镂雕技法,与身筒相呼应和谐,壶钮呈扁圆形。从身筒、壶盖到壶钮皆是圆与圆相叠,由大渐小、比例协调,具有层次感和韵律感,造型简约而雅致,肩颈及盖钮又融入镂雕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9期2019-05-03
- 浅谈紫砂作品“福泽壶”的制作
采用打泥条泥片围身筒镶接成型法,而方器则多采用裁切泥片镶身筒成型法。所谓的镶身筒就是根据设计好的茶壶大小,裁切出合适的泥片,然后再用脂泥粘接的制作方法。在制作作品“福泽壶”的时候同样采用这种成型方法,其造型上丰下收敛,壶面平缓光润,在接近壶底部的时候有一个内收的曲线,这与很多传统的茶壶下丰上收敛的形态有所不同,所以这把壶在制作身筒的时候需要将上下泥片的镶接顺序颠倒过来,先制作壶口的泥片,然后再处理壶底部的泥片镶接,在镶接完成以后,用竹拍子拍打出柔和收敛的壶
名家名作 2019年10期2019-03-16
- 浅议制壶与装饰的节奏变化
窑虎符提梁壶”的身筒是横向取势的,圆润的壶身搭配浑厚的压盖,一弯小嘴骄翘延伸,所有的曲线搭配很是饱满, 精气十足又有一种向上的张力;提梁是纵向取势的,但是和壶钮又形成了一高一低、一放一收的呼应变化。 单看盖子和身筒,也是同中有异、异中趋同的。 如果我们把身筒和盖子算为一个整体,是实的话,流和壶钮以及提梁就构成了对这个“实”之外的“虚”空间的占领和分割变化,而且还极富节奏。 按照这个概念和顺序,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这把壶还能够找到类似的不止十个“节奏变化”
江苏陶瓷 2019年6期2019-03-12
- 浅谈紫砂套组“梅花颂”的艺术特色
为原型设计而成,身筒为横置的不规整圆柱形,整个形态朴拙自然,毫无矫揉造作的痕迹,身筒表面疤结突出、纹理粗糙,树桩裂皮的痕迹分外明显,将梅桩古老苍劲的形态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彰显了梅树历经寒冬的沧桑之感;壶底由四个鼎足承托,鼎足宛如从粗壮的梅桩上自然生长的小树枝,短小而有力,撑起壶身,提升了作品的空间感,给人以挺拔之势;壶流从身筒自然胥出,向前伸展,出水顺畅而有力;提梁式壶把从身筒向上立起,靠近壶流处的两个枝节连为一体,与另一端相承接,提梁粗细变化均匀,树皮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2019-02-12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论紫砂壶“钻石”的文化意境
部为等边六边形,身筒棱线曲中有直、直中有曲,富有张力,给人以方圆并济之感,底部平足,稳定地立于平面,庄重有势,壶身上平面亦呈等边六边形,与壶底比例协调、上下呼应,极具形式美与韵律美,整个身筒比例协调、转折圆润、体态饱满,显出刚柔并济的张力;壶流粗壮,平贴身筒胥出,衔接自然,壶流呈稳定的三角状,饰以棱线,与壶身呼应,壶流上翘、出水顺畅,充满了生命之力;圈把为倒把,柔顺而有力,由粗及细变化均匀自然,流、把转承自然而有力,构建和谐,提携了整壶的气势;壶盖呈半圆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2019-02-12
- 从紫砂壶“如意”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圆器为基本形制,身筒以流畅柔和的曲线勾勒而成,扁圆形身筒鼓腹突出,充满了张力,其骨肉亭匀,给人以珠圆玉润之美,充分契合了圆器“圆、稳、匀、正”的造型特点;壶底采用鼎足的形式,三个鼎足均匀分布于壶底,鼎足来源于古代青铜鼎,青铜鼎作为古代的礼器,象征着权力和威严,选用鼎足形式,既撑起了壶身,拔高了身筒,中和了壶身的厚重,平添了几分挺拔之感,又彰显出悠悠国风和厚重的历史气息;壶流为暗接,从身筒蓄势而出,转折柔和、匀称自然,出水顺畅而有力;壶把微微上扬、转承有力,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2019-02-12
- 浅谈紫砂壶“石榴”的艺术特色
成熟饱满的石榴,身筒以圆器为基本形制,浑圆饱满、张力十足,圆形身筒稍欠规整,看似无意、粗糙实则是故意为之,拙朴可爱,表现出石榴的自然状态,身筒表面好似石榴皮裂开,露出了颗粒饱满的石榴籽,石榴籽紧凑一起,汁水饱满,给人以可喜之感,让人垂涎欲滴;壶盖为嵌盖形式,与壶口相互契合、严丝合缝,通转流畅,与身筒形成浑然统一的整体;壶钮造型为石榴的果蒂,向上有开口,造型生动可爱,十分逼真;壶流与壶把采用仿生手法设计成树干造型,表面疤结突出,树皮纹理逼真,向上乘势而起,给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9年11期2019-02-12
- 浅论“混方提梁壶”的创作
法。在传统泥片镶身筒成形的时候,这种很高的曲率实际上不能采用一般的用泥片围成身筒的方法,因为曲线过渡更大,用常规的方法镶接泥片之后就必须采用不断拍压的方式确定壶身的高度,这样一来制作工艺就过于复杂,在上壶口满片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身筒的曲线,将两者结合起来考量,利用满片的重量,让壶身的泥片自然弯曲,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制作出壶肩。然后反过来制作壶底,由于壶口满片先一步制作,会给予一定的支撑力,此时加上壶底以后,由于后期水分的蒸发、壶体自身重量等因素,壶身底部会出
山东陶瓷 2018年4期2018-11-21
- 谈“六方合斗”审美感受
所以在制作这把壶身筒的时候,需要注重一个“快”字。快速的镶接好壶身筒,将口底开出,为了让造型在视觉上更具有张力,壶的上部采用无肩设计,身口一体,直接开出壶口,这样一来加上嵌入式的壶盖,口盖和壶身就基本形成一体。作品“六方合斗”的壶钮采用过桥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壶身具有刚硬的线条,壶的钮盖又同壶身形成一体的轮廓,所以无论采用方钮还是圆钮,都会显得线条僵硬凸出,唯有过桥的曲线,加上钮身的线棱形成“方”味,才使得壶钮完全融入整体的轮廓之中,刚柔相济,阴阳互
山东陶瓷 2018年4期2018-11-21
- “忆陶”制作感悟
制作,整个壶先从身筒做起,采用传统的围身筒、压身筒、拍身筒相结合的方法,先以拍子拍成厚薄均匀的泥片,然后按照所要制作壶身的大小,来控制泥片的长度,泥片的厚度以二点五至三毫米为佳,围成身筒后,用脂泥去掉镶接线,然后在壶颈处均匀的拍压出曲线,为了保证壶肩的强度以及防止内部开裂,需要注意控制这一部分泥片的湿度以及成形的时间,不易过久,因为时间过久泥片内部的水分流失,在烧制的过程中容易引起内部的开裂,在处理好身筒后,先上壶底片,然后封壶口,壶口片封好以后,内部的气
山东陶瓷 2018年3期2018-11-21
- 浅析紫砂壶制作工具
.拍子主要用于打身筒,拍片子,拍口。材料以红木为最佳,厚度是根据材质而定,拍子用过后也不能浸在水里,应放干燥处,要避免单面受潮,并要防止拍子开裂。3.尖刀的种较多,分铁尖刀,竹尖刀,通嘴尖刀,弯尖刀等。尖刀是用于琢嘴把,琢钮,转足,革小平面的一种普通而常用的主要工具,实际也是简单的雕塑工具。材料用普钢,铜,不锈钢,老竹子等。其形中间宽,一头尖,一头稍狭圆,两面线条要对称,中间厚,边上薄,成弧形。尖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选用,厚薄,宽窄要求不一。4.刀是成型中使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2018-05-29
- 紫砂壶工艺流程
术将泥巴拉出壶的身筒。至于壶嘴、壶盖、壶把等,以及最后的组合成型,仍然要用手工制作。4、灌浆成型灌浆成型就是把紫砂泥浆灌到用石膏制成的模具里面,紫砂泥巴干了,可成壶、成杯、成雕塑、成花盆、成酒瓶等等。灌浆成型适宜大批量生产,成品率极高,若用心修坯,每把壶都能做得非常完美一致,但工艺价值极低。二、全手工紫砂壶制作工艺分类:全手工制作紫砂壶大体上可以归纳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类。这两种成型方法在宜兴地区历史悠久的日用陶生产中早就采用,在紫砂成型工艺中,已将此发展到
收藏界 2017年1期2017-06-21
- 紫砂方形壶的历史名作及制作要领
的制作是打泥片围身筒,拍打成圆形,俗称拍打成型法;而方形壶则是打泥片后,再刀具把泥片切成片后,然后再一片一片镶披成型。俗称“打片镶接法”,紫砂方壶与圆壶共同成为紫砂艺的组成部份。宜兴;陶瓷;紫砂壶;方壶;身筒紫砂方是紫砂器中主要的一类。宜兴紫砂器分为光器类、花货类和筋纹器类。光器又分为圆器和方器,在紫砂陶器中最常见的有壶、盆、瓶、鼎等造型,除方型的盆较多见外,方壶、瓶等都比较少见,一般认力方壶没有圆壶实用,其实不管是从欣赏性还是实用性或把玩性来看,方壶是丝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12期2015-10-29
- 浅析“三足石瓢壶”的设计感悟和体会
角形的对照变化,身筒与盖合为一个大的三角,把圈为三角,钮为三角,三足也构成三角,甚至直流与身筒也构成了“虚”的三角。这些三角巧妙而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石瓢壶”是几何壶型中运用三角形的经典之作。壶身呈扁圆形,上窄下宽,富有稳重感;壶盖为扁圆状,壶钮似一缓坡的拱桥,壶底有三只圆足,线条流畅,寓意深邃;壶底和身筒过渡较为圆润,身筒也相对饱满,桥钮、壶把、嘴也有所修整,整体更显豪气。壶体线形单纯、流畅,粗犷敦厚,整体感强,略带拙味和稚气的椭圆形态,充盈着朴拙之美,
江苏陶瓷 2015年3期2015-10-09
- 紫砂壶艺成型方法与表现形式研究
)。方器成型为镶身筒,将加工好的泥片,一片片镶接起来,装嘴、把,直至完成。圆器成型时将加工好的长泥片围起来,打成圆鼓型,装上满片、底片。 筋纹器形加工时,在加工好的球形身筒上,划好筋纹线,再用竹尖刀按照身筒上的筋纹线,由身筒底端至上端向下压,用力要均匀,一根根压过去。再逐渐交换工具加工,使其筋纹阴阳分明。花器也称为仿自然形器,此种造型大多为仿竹段、树段或花果等形态,成型方法与上述大致相同,只是在具体形态中做些局部的加工处理,使其接近原形态。 传统的紫砂茶具
中国美术 2015年3期2015-08-26
- 浅析紫砂茶壶的制作技法
不一样,前者用打身筒的方法,后者是用拉坯的方法。据《阳羡茗壶系》中描写金沙寺僧的作壶方法是“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之后供春也效法寺僧“茶匙穴中,指掠内外……胎必累按,故腹半尚现节腠”。按照当时的说法是先将整块的泥,用匙之从中间刳空,形成一个外形,然后装上把、嘴、盖。在刳空的过程中,没有别的工具,只有用匙子,不断用手指掠刮表面与内壁。为了保持壶的整体不变形,仍须不断按捺。这是古代人的制壶方法。紫砂壶成型的方法不外乎“打身筒”与“镶身筒”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8期2015-08-15
- 紫砂壶艺创作方法新探
制作方法,方器镶身筒、圆器打身筒,大多采用手工成型,有个别异形的造型,则采用模具搪身筒成型。传统的成型方法已很难满足当代紫砂陶艺的表现需求,为了突破传统的成型方法,笔者做了多种成型方法尝试,以期在创作成型方法上有新的探索。[关键词]紫砂壶艺 创作方法紫砂壶艺在传统紫砂陶艺中最具代表性。因与茶文化完美结合,在晚明时就有评“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壶艺也以此名扬天下。今日紫砂壶艺的发展,与过去并无很大区别,人们仍以使用为目的,延续着传统
创意设计源 2014年5期2015-04-23
- “阴阳莲子壶”创作漫谈
后左手插进围好的身筒,用手掌挡住身筒的半部,右手用拍子拍身筒,一边拍,一边带动转盘自右而左地慢慢转动,拍子也由上而下轻轻地拍,逐渐将底部的缘口缩小打圆,使圆口大小与底片相同时止。在底圆上敷上脂泥,贴上底片,用拍子拍圆、拍牢,再用旁皮刀刮光刮平,使底部圆稳平正。然后把身筒翻过来,把底部放在弧度与底部相称的座子里,以同样的方法,把身筒打圆缩小,使圆口与满片相同时,再敷上脂泥贴满片,并把满片拍牢、拍圆,刮光合缝处的胶泥,这样就成为一个圆整的球形身筒。根据壶型搓好
江苏陶瓷 2014年6期2014-12-27
- 宜兴“五朵金花”之均陶与紫砂陶的技艺概况
的创作技能——拍身筒和镶身筒,身筒内外部的泥门松紧是不一样的,拍身筒时通过木拍子的拍打,外部泥门较紧,而身筒内部是手托着,则泥门较松,所谓的“内松外紧”,壶的透气性好。半手工挡身筒制作时,需用搪皮来压紧身筒内壁达到整形的目的,故身筒内外泥门松紧是一致的,相对于全手工壶的透气性而言,从理论上说要稍逊一筹。全手工壶更能体现艺人的技能水平和紫砂壶的神韵。均陶产品的贴花装饰技法在明代后期开始形成,现存于宜兴陶瓷博物馆的“龙头荷花缸”就是早期平贴技法的代表作,作品周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9期2014-02-12
- 紫砂圆器的制作工艺和成型手段
刀的精到等。“打身筒成型法”,这种成型方法是紫砂传统工艺里最为关键的手法,适用于圆形产品。在围身筒的基础上再以左手衬在圆筒内,以右手握着薄木拍子,很自然地一拍一拍向圆筒拍打过去,逐步收口。顺序为,一般先拍器皿的底部,待口收到与尺寸一样时,就用脂泥把底片粘接在身筒的收口上,翻身过来,用竹拍子去掉筒底部黏接的多余滋泥。接着开始拍打器皿的上半部,拍打至口径符合要求,再用口片粘好口面,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球鼓形的空心壶身;待身筒晾至一定干度后才能继续操作,并依操作程序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9期2014-02-12
- 紫砂筋纹器的制作技法与特点
技术、打泥片、打身筒、用明针、熟悉基本的代表造型、掌握基本功等;再就是临摹老师和他人的作品,老师从旁指点。临摹也是学习美术的一种入门办法。紫砂历史名家的名作历来是后辈学习的楷模,有的临摹作品达到甚至超过前辈的水平。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云水纹等形体分为若干等分,生动流畅的筋纹纳入精确严格的设计中,是筋囊纹器的基本要求。相对而言,筋纹器制作难度较高,费时费工,口盖既要吻合又要面面可换,除了制作技巧外,“样板”的准确非常重要。全手工成型制作时,其筋纹全是在光圆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9期2014-02-12
- 简谈紫砂筋纹器的制作
手工制作筋纹器的身筒,跟制作圆器身筒基本相同。只是筋纹器的身筒,是在加工好的圆器身筒上,用竹尖刀逐个压出筋纹。首先用木搭子的侧面将切好的泥条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用起泥刀的背面,将泥片刮压平整。用墙车裁出所需泥片的宽度,将加工好的泥片,用规车裁出所需尺寸的满片和底片,将裁好的底片置于辘轳车中间,以待围泥片用,在裁好的底片上围上泥片,形成圆柱形,并将多余的部分切除,用毛笔蘸水涂在裁切好的斜面接缝处,并粘接起来。用木拍在筒形处抵住,里面用小竹拍紧压接缝处,并在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6期2014-02-11
- 漫谈紫砂壶的制作工艺
本上可以分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大类。“打身筒”法适用于圆形类产品,将泥料打成泥片,放在转盘上,用手工拍打成空心体壶身,在粘接上用手工搓制成的壶嘴、把、颈、脚、并加制壶盖,以至作品胚体完整。 “镶身筒”法是将泥料打成泥片,按设计意图,配成样板,依样裁成泥片,镶合而成,然后加工成壶胚。 但是,不管是“打身筒”还是“镶身筒”,都需要在壶胚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加工。精加工必须做到把壶胚处理得器形结构严谨,轮廓线条分明,筋瓢纹理清晰,达到珠圆玉润,脱手则光能照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4年2期2014-02-11
- 紫砂壶艺创作方法新探
制作方法,方器镶身筒、圆器打身筒,大多采用手工成型,有个别异形的造型,则采用模具搪身筒成型。传统的成型方法已很难满足当代紫砂陶艺的表现需求,为了突破传统的成型方法,笔者做了多种成型方法尝试,以期在创作成型方法上有新的探索。紫砂壶艺 创作方法紫砂壶艺在传统紫砂陶艺中最具代表性。因与茶文化完美结合,在晚明时就有评“茶壶以砂者为上,盖既不夺香,又无熟汤气” ,紫砂壶艺也以此名扬天下。今日紫砂壶艺的发展,与过去并无很大区别,人们仍以使用为目的,延续着传统的造型。文
创意设计源 2014年4期2014-02-06
- 壶小乾坤大 一壶装天下——“国粹壶”创作谈
拼紫泥制作。壶的身筒造型由传统瓶类器型演变而来,圆中带方,似百寿瓶的中段,大气而不失韵味。为便于装饰,如花瓶般的对称壶体上带有一定的平面度,圈足配合口盖的高度,使之看上去重量更加平衡。为配合大容量的身筒,壶嘴、壶把借鉴了制壶大师何道洪的风格,粗嘴、粗把。这种粗嘴、粗把十分难做,稍不留神就会显得笨重而别扭,与身筒不协调。所以弧度必须拿捏得很有分寸,才能做到粗而不失力度,粗而不显笨拙,与身筒相映成趣,显得大气稳重、骨肉亭匀。壶钮是一条盘成圆球型的中国龙,这是利
江苏陶瓷 2013年3期2013-08-29
- 浅析宜兴紫砂制作工艺
槌片、围圈,把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镶接法结合起来,砂壶从有记载以来金沙寺僧、供春到时大彬,从初始的捏制法、模印法、车胎法,到拍身筒镶片成型法,由粗到细,经历了巨大的飞跃,如今的紫砂制作工艺就是大彬之法打泥条、打泥片、拍打身筒、镶接而成的成型制作工艺,一直沿用至今。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为泥片成型,与陶瓷的手拉坯不同,是将自然陈腐加工好的泥料,用木搭子敲打成厚薄均匀的泥片,再拍打成身筒,镶泥片等等工序,接着做壶的嘴、把、盖钮等,组合在一起,便是一把成型的壶了。之后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3年8期2013-02-15
- 紫砂壶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
“捏塑法”、“打身筒”、“镶身筒”的基本成型方法,甚至还借用造缸的模具辅助成型。这一时期的紫砂陶器因原料不纯、淘练不精、混于缸瓮陶窑附烧等原因,成品较粗糙,色泽较单一,陶器表面多有“飞釉”和“火疵”的现象。到草创期的后期,紫砂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与传统的日用陶器慢慢分离,成为独立的工艺体系。历史文献所记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正德年间的金沙寺僧和供春。紫砂艺术的古代风格与现代风格。一、古代的风格从明代至今,因为时代背景不同,制作的工具、步骤、形成之法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4期2011-11-16
- 如何识别全手工壶
围起来粘接两头成身筒,在粘接处有接痕,而半手工(挡坯壶)是泥片放入模具后,搪(转动模具,用手在壶内抹平整的过程)身筒出来的,所以内壁是光滑的,一般没有接头,现也有仿全手工壶,在壶把处贴上点泥条的,一看比较假的,后贴上去的。另外底片和身筒处也有自然接头,有时会用刮片处理一下,但接头能看出。二、在壶身表面我们会发现全手工壶有着明显的拍打留下的痕迹,类似于皱纹。有的壶明显一点,有的壶则需要仔细观察,但不管怎么样艺人们不会抹杀这些能证明全手工制作的痕迹。三、因为是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6期2011-03-19
- 试论全手工与半手工
付紫砂壶模具包括身筒、嘴、把、盖、的子)紫砂壶的成型里,身筒(也就是壶身)是最基本上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壶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筒。有些壶成型时不靠模,但是嘴、把、盖、的子等都是靠模具成型的,这样的壶上市后也称之为“全手工”,所有全手工壶的辩识标记它也都具备,但他跟全手工壶在附件成型上所花的工夫是不一样的。它混迹于“全手工”之列,对真正的全手工壶作品是一个绝大的不公平。归纳一下,市售壶从低到高分四大类:一、最低端的灌浆壶,这类壶成型时只需往事先准备好的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3期2011-03-18
- 浅淡石瓢壶
求外,其流、盖、身筒、钮、把亦是自得章法。石瓢;流;盖;身筒;钮;把;石瓢以骨肉亭匀者为美,崇骨力、厌肥肿;慕简洁,恶重饰。除整体形制有几点平行之要求外,其流、盖、身筒、钮、把亦是自得章法……流流嘴面应当平而挺。从嘴面到流体的边缘线的角度要清晰明朗,干净利落,如有楞角、菱角的处理皆不可取也。由嘴平面到流的暗接根部之前端三分之一处应成直线,如此则能显秀,随后应渐渐舒展放开,与壶身的连接,其意非流接壶,其势应由壶身引出相接,若树之新枝,浑然天生。盖整体要求盖面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年5期2011-03-17
- 心手慎思-乾坤
成型又可分为“打身筒”和“镶身筒”两种形制。“打身筒”形制,适用于圆类紫砂壶坯件的成型;“镶身筒”形制,适用于方器或其他几何平面状的紫砂壶成型。只有遵循成型法规制的造型规整之壶方符造型要求。即使是仿生自然形如供春、报春等造型的成型,也是有法可依的,也即自然之法,只有在法规的监督下,才可形成整体统一饱满丰韵的气度。在紫砂壶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人们总结了这些制作经验进行规范并形成了产业化,时至今日,壶之造型千万,然遵循之法规基本而论无外乎“身、鋬、嘴(流)、盖”
景德镇陶瓷 2009年1期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