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艺成型方法与表现形式研究

2015-08-26 15:42吴光荣
中国美术 2015年3期
关键词:壶嘴泥料底片

吴光荣

[内容摘要] 起源于明中期的紫砂茶具,在晚明的时尚生活中,获得了文人的青睐。做壶艺人名家辈出,并逐渐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的泥片成型工艺制作体系,其制壶艺人的背后,有着不可缺少的文人参与。

清初入主中原的满人,喜欢上了紫砂壶艺,在柿形紫砂素胎壶体上,绘制了珐琅彩。之后,乾隆皇帝对紫砂壶艺更是喜爱有加,大力推行。

阮元任浙江巡抚时的幕僚,西泠八家之一的陈鸿寿,深受其老师的影响。在陈鸿寿任宜兴相邻的溧阳县令时,闲暇之余,与宜兴紫砂艺人杨彭年等人合作,参与设计制作文人紫砂壶艺,一改紫砂壶艺的繁琐形态,在方圆中寻找其变化,使其形态趋于简洁,并与茶文化结合,将其诗、书、印融为一体,形成了文人壶艺的审美取向,并一直影响至今。

今天我们尝试着与传统不一样的成型制作方法,不受传统成型工艺的限制,就紫砂壶艺的成型方法及表现形式做深入探讨,以其达到我想要的结果。

传统的紫砂壶艺与茶文化的结合,引领了一种新的生活时尚。在过去的五百年里,深受社会不同阶层人们的喜爱。皇帝玩、文人玩、百姓玩、外国人也跟着玩,都乐在其中。因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喜好,所以也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紫砂壶艺,有宫廷的、文人的、宗教的、民间的、外销的,各行其道,共同发展。壶艺的成型方法均为泥片成型,有别于其它区域或是产区的成型方法。

今日紫砂壶艺的状况,大都延续了传统壶艺的造型及成型方法,鲜有突破传统壶艺的制作方法及壶艺形态。如何让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延续并有所发展,我们从多个角度在泥片成型方法上做了大量的尝试,首先我们不妨从认知紫砂泥料开始。

一、紫砂泥料的特性

产自于江苏宜兴丁山的紫砂陶土,极有特点。其共生优质的陶土中,有多种泥料:紫泥、朱泥、本山绿泥等。其色彩丰富、可塑性好,是其他地方出产的陶土所无法相比的。另外,紫砂这种泥料可能是国内唯一甚至世界唯一的,所以格外珍稀。 加工好的紫砂泥料,韧性及可塑性极高。无论是盘泥条、拉坯,还是泥片成型都可以。只是在宜兴,五百年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泥片成型制作工艺体系,因而紫砂壶能在方圆之中变化万千,是其它成型方法无法比拟的,是最具代表性的造型壶艺,所以人们一直延续着此种方法。批量生产时,人们可以借助辅助模具规范其成型,并依靠制作工具统一其作品的尺寸,但成型都是全手工制作。

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跃进”生产进入高潮时,人们曾经采用过注浆成型生产产品,但很快即被放弃,此后很少再用。

在掌握好泥料的干湿变化时,泥料的韧性、可塑性的优点都彻底的显现出来。制作、加工过程中,若是泥料干了,可喷上些水,待泥料将水吸进去后,泥料会变软。可接着继续加工。或者将半成品的作品放在套缸中(可起保湿作用)润一润,待半成品的泥料略为软一些,再接着继续加工。

二、传统紫砂茶具的设计与制作

传统的紫砂茶具造型有方器、圆器、筋纹器、花器(仿自然形器)。

方器成型为镶身筒,将加工好的泥片,一片片镶接起来,装嘴、把,直至完成。

圆器成型时将加工好的长泥片围起来,打成圆鼓型,装上满片、底片。 筋纹器形加工时,在加工好的球形身筒上,划好筋纹线,再用竹尖刀按照身筒上的筋纹线,由身筒底端至上端向下压,用力要均匀,一根根压过去。再逐渐交换工具加工,使其筋纹阴阳分明。

花器也称为仿自然形器,此种造型大多为仿竹段、树段或花果等形态,成型方法与上述大致相同,只是在具体形态中做些局部的加工处理,使其接近原形态。 传统的紫砂茶具或是设计新的壶艺造型,同样要有设计图纸,其各个部位都有具体的尺寸,细节变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

以传统壶艺中的“仿鼓”壶为例,选取四款不同时期的造型,比较古人于今人对同一造型的不同认知与理解。

邵大亨“仿鼓” (图1)、程寿珍“仿鼓” (图2)、顾景舟“仿鼓”(图3)、许艳春“仿鼓”(图4),四件“仿鼓”相比较,不难发现,其中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区别。这是因为每位制壶者的审美或是教育背景不一样所导致的。

许艳春制作的“仿鼓”壶艺尺寸:围片直径12.6厘米,墙高6.8厘米,底片直径8.6厘米,满片直径8.8厘米,颈外径9.1厘米,颈高0.9厘米,假底片外径8.4厘米,假底厚0.2i厘米,口线片外直径9.3厘米,盖片直径9.4厘米,盖面片直径9厘米。 每位制壶者,制作传统壶艺作品,每款都有这样具体的数据尺寸。这种具体数据的得来,是经过长期学习、理解,并根据自己的审美、认知所得出的。

三、异想天开的尝试

学习制作紫砂壶艺,首先得学习传统制作方法,由练习打泥片开始。在打泥片过程中,首先要熟悉泥料的干湿变化。要想掌握这种泥料的干湿变化的规律,只有用手去触摸感知,没有其它办法。只有掌握了泥料的干湿变化、熟悉泥性,方可进行各种壶艺造型的设计制作。熟悉和掌握传统的制壶成型工艺,是必须要有的基础。缺少这些基础,便无法实施后面的所有工作,更难以达到驾驭泥料表现能力的水平。

(一)尝试“摔”的成型方法。 在制作传统壶艺身筒过程中,发现在加工好的壶体上,满片中心有一小孔,有时开着,有时封闭着。圆形的软壶体是靠气来支撑的,刚开始时拿的时候不当心,会将身筒拿变形。熟练的制壶者,会用嘴吹气,让壶体形状复原。

发现这一有趣现象,便想利用“摔”的方法,让传统规整的壶体变形,以观其究竟。在用传统方法将身筒加工好后,便开始使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摔。摔的过程中,将满片中心的小孔敞开,否则会将身筒摔开裂。刚开始时,孔敞开的要小,摔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且不可用力过大。尝试继续,一切都在顺利中进行,意想不到的曲线变化,就这样在摔的过程中慢慢呈现出来。

是否可以变化再大一些?是否可以按照自己想像中的设计形态,完整地再现出来?这需要做反复尝试。是否可以在摔之前,在加工身筒时,先做些调整,以便摔的时候,让身筒朝着自己想要的形态发展,通过实验,都慢慢出现了我想要的形态。

高钟壶(图6),形态来源于传统壶艺造型,只是成型方法与传统成型制作方法略有不同。采用软硬适当的泥片,在围好身筒时,先将身筒的上端,拍打成圆形,将满片装上,翻过来再将底片装上。待接缝处的泥浆略为干后,即可进行用适当的力摔。因追求形态要对称,所以摔的时候,一定要居中,且用力均匀,这样身筒下端向外扩张的弧线即可出现。不满意的地方,可做些调整。将身筒的形态整理好后,即可装口片、假底片,然后根据身筒的形态,设计、制作出壶嘴、把、钮的形态,最后进行粘接组合加工。这里的壶体外轮廓曲线变化是“摔”出来的,显得比较自然。传统的曲线形成、变化,是靠制作工具加工出来的。

上竹段圆壶(图7)采用软硬适当的泥片,围好身筒后,将满片、底片、假底片一起装上,待接缝处泥浆稍干后,用力去摔。因设计时,想要得到不对称的形态,故用力不均匀,偏向一边。另外,口片及假底片由于在摔的过程中是由于泥片的结构问题出现了一些小的变化。这种意想不到的细节变化,增加壶艺的趣味,要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待身筒形态完整后,再设计制作出相呼应的壶嘴、把、钮等。

写意圆壶之一(图8),此壶造型中的身筒,已能熟练掌握用力去摔,只是在这种简单的造型中,如何设计制作出与之协调的壶嘴、把、钮等。做了许多尝试,最后选择了将加工好厚度为1.5厘米的泥片,切出嘴、把、钮的大概形状,再用木搭子敲打,由1.5厘米厚的泥片,加工出1.2厘米厚的泥片,泥片的厚度要掌握好,过厚或过薄都不大可能出现理想的边缘。在重力打压的加工过程中,原由的切边出现了丰富的变化,这正是我想要的,略加修饰即可,然后进行粘接组合。

写意圆壶之二(图9)此壶造型的身筒,是在围好身筒时,满片及底片未装之前,在身筒里外做了手脚,让身筒变形,然后再装上满片及底片,再用适当力摔,结果产生了这种身筒。壶嘴、把、钮选择了与身筒形状相似的细圆筒,加工而成。

竹段壶(图10)前面几件作品都是将加工好的身筒垂直用力去摔。如果将加工好的身筒,横着用力去摔,首先就要考虑到,横摔时口盖如何开。这就需要在设计好的身筒内壁适当的位置预先贴上一层大小、厚薄适中的圆片,以备开壶口用。横摔,同样需要有点技巧,用力均匀,根据自己设计好想要的形态掌握好重心即可。

上竹段壶(图11)在围起身筒时,根据之前的设计,让身筒有些变化,因为是要横放的造型。事先要将口片贴在身筒内壁上,再将两端泥片嵌上,将加工好的身筒,进行多个角度,用力去摔。先竖摔,再横摔,可反复进行,以寻找理想中的形态出现。在摔的过程中,要小心把握住摔的每一步的变化,欠一点不美,过一点可能前功尽弃,待理想形态出现后,再根据壶身筒的造型设计出相协调的壶嘴、把、钮等。

软提梁提包壶(图12)此壶身筒成型有些难度,身筒为三片大小形状不同的泥片相接而成,均为单片相接。在相接的过程中,类似包的边缘接缝如何处理,都是必须要慎重考虑的。即要符合泥性的特点,又要有包的那种材质感觉出现,这就需要注意到有一些细节的表现。身筒加工好后,装上满片、口片,形态即可固定了,再稍作调整。根据身筒的形态,设计出与之协调的壶嘴,软提梁、钮等。

摔方壶(图13)将围好的身筒,捏成近似方形。按照事先的想象设计,使身筒形态有些变化,再装满片、口片、底片、假底片。待接缝的泥浆少许干后,再进行用力去摔,然后根据身筒的形态,设计、制作出相协调的壶嘴、把、钮等。

方壶之一(图14)随意裁出四片形状相似、尺寸大小相近的长方形泥片,相接而成,底端平直,上端呈不同弧线形,装上盖片、底片。壶嘴、把、钮采用了图8中壶嘴、把、钮的相同做法,只是局部有些变化。

上述几种“摔”身筒的成型方法,或圆或方或异形,或简或繁均可使用。只是在成型之前,对所做作品要有充分的想象,大概的形态要有。还有是:随意画些想象中的形态草图,在具体制作过程中,根据干湿不同泥料偶然所出现的形态,进行调整、加工、细节处理等。多数是顺其自然的变化,让想象、随意、或是自由设计的可能变成现实。

(二)尝试“捏”的成型方法

传统的泥片成型方法,很容易让我想到北方的面食制作,包包子和包饺子。如果用包包子的方法制作壶艺,效果会如何?

通常情况下,会将几块干湿不同的泥料加工成泥片。太软的泥料,加工时可将泥料放在布面上进行,以便好掀起。将干湿变化不同的泥片进行成型,尝试结果是较软的泥片比较容易成型。但由于泥片太软,成型容易,保持和固定形态就有些难度,这时就需要借助一些辅助工具或是用电吹风快速固定形态,待满片装上后,壶的形态基本上就可以固定了,待稍干后,即可做后续的加工。

捏壶(图15)将加工好的泥片,围起身筒。通过“捏”的方法,让身筒呈现出上端较大,下端较小的形态,装上口片、底片。在捏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身筒边缘捏的痕迹,待身筒形态固定后,再设计制作出相协调的壶嘴、把、钮,最后进行粘接组合。

捏方壶(图16)将围好的身筒,捏成方形,在捏的过程中,做些夸张的变化处理。壶嘴、把、钮采取何种形式,在捏身筒的过程中就要考虑。有些捏身筒成型较为顺利,但有些形态在捏的过程中,并不理想,但丢弃了又可惜。这种事情也常有发生,所以就将后续要做的壶嘴、把、钮,提前来设计考虑,或许能起死回生。

圆形捏壶(图17)用比较软的泥片,先围好身筒,将身筒上端如同捏成褶皱状向内收起。收起的形状、大小需根据设计要求,然后装上满片。待里外褶皱缝处理好后,再装上底片,使其身筒形态固定,再做调整,再设计、直到制作出相协调的壶嘴、把、钮。

四方软提梁捏壶之一(图18)将裁好的泥片,先围成圆形,将身筒上端捏成方形。利用小汤勺之类的工具,由身筒内向四面拍打,使身筒形态达到想象的要求。下端则与上端相反,采用工具由外向内,压捏出形似海棠形。装上满片、盖片、底片、假底片,稍微干后,再用一定的力垂直去摔,使其方形的身筒腹部四周呈向外凸起,形态达到满意为止。此壶的身筒成型,使用了捏、摔方法,使身筒造型多了些变化。

“捏”的方法制作壶艺,让我再次认识到紫砂泥料可塑性的长处。依靠紫砂泥料的自然属性,再通过其它辅助成型的方法,可将随心所欲的想法,一一再现。

四、对传统紫砂壶艺表现形式的反思

在传统的紫砂壶艺中,最为精彩的我认为是文人壶艺,尤其是以陈曼生壶艺为代表。其曼生壶在几何形态中,有着众多的变化,曼生将此前的繁琐壶艺形态造型,进行了极简形态变化的处理。加上与茶文化的结合,开辟了紫砂壶艺的新天地。成为了清中期紫砂壶艺的主流,并一直影响至今。

然而,当代紫砂壶艺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从业人员之多、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所出作品,虽然多为继承传统造型作品,却很少有人能扬长避短。制作工艺虽然精细,但缺少神韵。传统紫砂壶艺发展至今,实用已不再是唯一目的。这就使得我们有机会可以另辟蹊径,探索新的成型制作方法,以满足今日人们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需求。

猜你喜欢
壶嘴泥料底片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
语法填空
保护光明的“底片”
社会底片
“扫描”珍贵记忆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