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成余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人讲诸事顺遂,也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要顺顺利利的,从而“一顺百顺”,就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六顺提梁壶”(见图1)也正是在这种吉祥寓意的文化角度上进行深入地挖掘,使人们对于古代吉语文化吉祥寓意的内涵,对于美好愿望的祈福得到一种共鸣,从而产生一种愉悦的感觉。此壶整体以六块泥片拼接而成,壶身与壶把的曲线过渡流畅,整体造型端庄,S形壶嘴与壶身筒的曲线相互照应,使壶本身显得和谐自然,以“六六大顺”之意取名“六顺提梁”。“六顺”一词源于《左传》: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数者谓六顺也。意思是国君待臣下仁义,臣下对国君忠诚,父母对儿女慈祥,儿女对父母孝顺,兄长待弟弟友爱,弟弟对兄长尊敬,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是礼仪之邦,也历来重视仁义道德。在生活中以礼待人,倡导“和”的处世态度,必定能够“六六大顺”,希望祖国能以“和”的方式统一,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
大家都知道,易经卦象有六爻,分阳爻和阴爻,六个爻都是阴爻,卦名为“坤”,象征地。地载万物,也可使万物归隐,所以坤有归与藏的意思。坤卦是唯一的纯阴卦,是“至柔”、“至静”之卦,充分体现了大地之美、女性之美、阴柔之美。坤为大地,承载万物,顺应天时,化育万物,大地具有宽厚、包容、正直、宏大、安静的胸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世间万事万物,协调和平衡是至高法则。这把壶单就提梁和身筒而论,它是相对平衡和对称的一种存在。提梁所框架出来的这个虚空为阴,下面紧密连接的身筒是实的为阳,虚实的对比和协调正好也是一种有阴有阳的比例关系,在协调中有变化,在变化中达到了一种完美的平衡。以壶钮的中心点画一条竖线,这把壶就会呈现左右相对对称的一种存在,那么此壶有壶嘴的地方就可以把它设定为阳,另外一面为阴,这样就存在了一种阴阳协调,还稍微加点变化的状态。如果是从壶钮高度的中心点画一条横线,就可以把这个壶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面是一个虚空的,下面是一个实的,这种虚实也恰恰是一种阴阳的存在,它像天地覆载万物一样,形成了一个宇宙周天的循环。
对于艺术创作,作者肯定是要加入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审美取向的,是要放置一些和常人不一样的风格特色的。在制作过程中,所有的线条努力做到硬朗挺括、不锋不锐,厚而有度、厚而不臃、厚而见性、厚而显刚。壶身筒的弧线和嘴的弧线以及提梁的这种上放下收的弧线,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而又合适的、有度的呼应,给人一种刚健而又温润的感觉。刚健是乾、是天、是阳,温润是坤、是地、是阴。这种阳刚和阴柔之美汇于一处,这恰恰就是符合了道的特质和精神。这是中国道家的文化,也是儒家的文化,是在中国“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文化背景之下,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壶以字贵、字以壶传”,陶刻装饰在紫砂艺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把壶在壶身陶刻通转山水,也恰是在于肇示天地化育万物之功。这把壶具有虚实的这种空间对比,而且又有直线、方折的线和弧线,柔和的线,这种刚柔的对比以及协调呼应,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适度的融合。“六顺提梁壶”整体看起来敦厚俊朗,在刚硬当中还有一些偏于内敛的柔和之气,这恰恰就是这把壶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深刻内涵。是能够接通于道的:道在内部为道,道在外部、在万物为德。对于紫砂艺术创作来讲,最高妙的道或者说最好的德,就是充分利用紫砂的原料材质,运用好而适度的工艺,通过自己的积累、自己审美的高度,呈现给世人相对完美的、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
总的来讲,中国的传统文化,其实就是儒释道三家合一的文化,这把壶可以说是充分体现出了儒家的和道家所倡导的入世和出世的一种状态。入世是我们进取的、勇猛精进的状态;出世就是一种潇洒的、隐逸的内敛的状态。在我们为人处事的过程当中,如果能够把这种“入世、出世”的度把握好,肯定能够达到一个非常优秀的人生状态。希望爱茶、爱壶的朋友,能够通过在使用这把壶、在欣赏这把壶的过程当中,感悟到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意蕴,能够给自己带来一种欢愉、喜悦之心,并把这种美好的心境带到生活和工作当中,也许就是这把壶的最大的价值和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