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岳中
图1 老茶馆
茶馆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有很深的历史积淀,同西方的酒馆文化一样,东方的茶馆一样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和窗口。据传两晋时期便已经出现茶馆,早在唐代玄宗年间,“茗铺”即是爱茶者的乐园,人们在茶馆里休息、放松、交流,充分反映了同时代的社会生活状态。图1“老茶馆”便是由此作为创作的主题,通过引入茶馆文化,提炼和转变成紫砂壶造型,以全新而独特的视角来诠释茶文化、茶馆文化、紫砂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唐代陆羽的《茶经》中,明确的阐述了中国古代茶叶的来源,不过从中国人发现茶到茶馆诞生,中间仍然经历了漫长的饮茶发展史。我们现代人对于茶馆的印象,大多来源于几十年前的记忆。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曾经经历过一段茶馆林立的时代,在那时讯息传递远没有现在这么方便,而一座城市当中,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无疑正是茶馆,所以老茶馆除了承担起“饮茶”这一理所当然的任务外,还具有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作用,由此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紫砂壶作为一种饮茶器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亦是茶馆内的必备,茶馆与茶的关系就如紫砂壶与茶的关系,两者平行而并列,曾经共同兴旺。但时光荏苒,岁月更迭,老式的茶馆逐渐消失,原本交流讯息的场所早已经被更为便利的物联网通讯工具所取代,在当下以茶馆为题来进行紫砂壶的创作,并不单是塑造一个简单的跟茶馆有联系的造型,而是一种文化的追溯,是紫砂艺术独有的传承和铭记的方式。
“老茶馆”融入了自身独有的创作元素,借鉴了传统老茶馆中所使用的“烧水壶”造型,此类造型有两个标志性的特点,即是有一个高大的提梁以及很长的壶嘴,这两者的设计完全是秉承老时茶馆的实用风格,提携时为了防止被蒸汽烫伤的高提梁,以及更加方便添加茶水的壶嘴,这两者的设计糅合了老茶馆所特有的风味特色,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这种古朴喧嚣的感觉。不过将这些传统的设计风格元素融入紫砂壶的结构,自然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造。当代社会对紫砂壶的审美需求已经发生了改变,古早之时的大壶虽然因为烧制难度更高,工艺技法更难而使人惊叹,但却并非眼下这个时代所流行,所以即便制作烧制的工艺提升了整整一个台阶,整个社会对紫砂壶的整体需求却是以中小壶为主,所以“老茶馆”的体积就不可能做的很大。而当整体的轮廓体积缩小以后,其余部位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变化,如何保留住“老茶馆”的“老”味,以及“茶馆”的气质就成为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老茶馆”的设计思路便在于利用现有的形体特点,尽量保留和还原“高提梁”以及“长壶流”的形体特征,并以此来重新设计壶身。这时候笔者就想到,传统茶馆吃茶所用的紫砂壶中,有一把壶颇具代表性,那便是著名的“洋桶壶”。同为提梁壶,从它圆柱形的身筒上获得了启发,茶馆用器,需要茶客在茶馆里待尽可能多的时间,所以对于茶水的保温就有了一定的要求,更利于散热的扁壶身显然是不适合的,所以同洋桶一样的高身筒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浑圆的身筒,有几分龙蛋的韵味,但这样的身筒未免过于秀气,与大气的茶馆主题并不适配,于是在“龙蛋”之上,如同洋桶壶一样,再加上一道垂直的升颈,顿时使整体的气质发生了改观,而升颈适当的加高了壶身高度,又与高耸的提梁相互搭配,再加上向上隆起的壶盖,以及高高的柱形钮,整把壶的上部空间被很好的填充,观之并不会出现上下失衡的感觉。前后的壶柄采用暗接的方式,与壶肩自然融合,这是当下提梁壶式较为普遍的选择,这样的处理让圆弧形的硬提梁更加自然,上下两个圆相互嵌套,结合紧密。而在横向的设计上,长长的壶流从壶身中部呈四十五度角斜出。这时候就会发现,由于提梁和身筒的高度都比较“高”,采用传统中短壶流,其在视觉上难免头重脚轻,反而是搭配上长直壶流,横向平衡的稳定性便自然产生了。
综上所述,这是一件根据创作主题而不断调整的紫砂壶,制作这把壶的核心理念在于对形体和视觉比例的把控,不同的创作主题有着不同的形态特点,将这些形态特点融入紫砂壶的结构,就需要对整体的比例进行调整,因地制宜的完成整把壶的搭配,这就如同多元的茶文化一样,喝茶虽然方式不同,但喝茶的目的总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