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丸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中国陶瓷史可以说是从原始人使用了火之后便开始了,其存在年代不会比人类存在的历史短多少,几乎可以说是贯穿了人类发展史,陶瓷的最初功能是生活器具,虽然也会加入一定的装饰,如刻划纹、印纹、绳纹等,后来也有彩陶的发明,但其最主要的功能还是实用性,观赏性是其次。对使用器的合规律性的形体感受和在所谓“装饰品”上的自觉加工,两者不但有着漫长的时间距离(数十万年),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李泽厚说过,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的合律件的形式要求(节律、均勾、光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的产物,“装饰”则是精神生产、意识形态的产物。
从文献上看,早在北宋时期即已有所谓紫泥器物出现。例如在宋梅尧臣的《宛陵集别卷十五)中曾有所谓“小石冷泉留早,紫泥新品泛春华”的诗句,可见其制作历史相当久远。明朝晚期,出现了有出土文物可考的紫砂壶(1965年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紫砂提梁壶,人称“吴经提梁壶”),这也是目前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中国最早的紫砂壶。这时候的紫砂壶已经是作为一种非必要使用器存在了,自此之后,紫砂壶与茶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后世的人们在继承前朝的传统上改良传统造型,设计新的款式,精进紫砂制作技艺,在材料和技术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诞生了一系列经典的造型。20世纪50年代起,徐秀棠、潘春芳、高海庚、储立之、吴震数十人先后赴中央工艺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高校进修、求学,开始系统地学习相关美术知识并融入自己的创作探索,围绕“设计”之主题,是紫砂创作走向现代的开端,众人一起谱写了一段百花争艳、百家争鸣的紫砂发展史。
紫砂套组“幽篁寄情”(见图1)就是将审美观念以及生活经历融合在一起设计出来的新的作品,属于典型的现代紫砂作品。作品以竹为主题,在保留传统紫砂壶造型壶嘴、壶把、壶盖的基础上,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采用了比较前卫的造型设计,茶壶的身筒与传统茶壶身筒造型有比较大的区别。此壶的成型方式也就是传统的泥片镶接成型,传统茶壶的满片和底片是在茶壶的正上方和正下方,但是此壶的满片和底片镶嵌在身筒上之后,再把身筒侧放下来进行之后的造型加工。身筒近似矩形,但是转角处理得比较圆润,不是一个绝对的直角,视觉上就会比较柔和,看起来不那么锋利,这个处理手法又借鉴了方器的一个特性:方中带圆、圆中带方、方圆并济。
图1
壶把也有别于传统形制,传统的要么是装在茶壶的侧面,要么是提梁装在茶壶的上方贯穿左右,此壶的把就是一根长而直的把,极像一根经过炎日照晒、雨水浸润的竹子,苍劲有力、生机勃勃,同时它没有任何的转角,这在紫砂壶造型中也是非常罕见的。壶嘴就是一个小孔,这是为了不破坏紫砂壶整体的造型,同时遵循仿生学设计,所以没有按照传统的嘴型来处理。茶杯的造型是按照茶壶身筒的造型来处理的,就是把整个壶身给竖了起来缩小比例制成的,站在远处看起来非常生动有趣。壶盖也没有类似正常造型的的子之类的,而是做成了两个竹节镶嵌在一起的造型,型韵、意味都是恰到好处,小巧且精致。整个壶把、壶身、壶盖、杯子上面都做了竹节,而且加上了竹子开裂的纹理,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个具有鲜明的竹子特征。
在泥料的选择上面,采用了传统黑料加红泥两种颜色的泥料混合使用的方法,黑料做底色,上面用红泥装饰成类似潇湘竹的斑点纹理,颜色素雅端芳,让朴素的壶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有趣、灵动。观赏者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是竹子的造型,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仿生器,保留了壶的最基本要素和竹的最基本特征,既保留了传统元素,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竹,又称簧。古诗云:“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簧指的就是生长在茂林里僻静之处的竹子。竹,中通外直,生而有节,被称为君子。竹谐音“祝”,有祝福之意。竹子的主干是一节一节的,又被赋予了节节高升的寓意。竹,终其一生都是青葱翠绿,寓意长寿安宁。竹,又是骨气的象征,国人自古以来就非常欣赏竹子坚韧的品格,也时常以竹自喻,宁折不弯。清代郑燮郑板桥赋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苏轼更是把君子与竹的相互关系推到了极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所以在传统文化里,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被赋予了非常深厚的文化意蕴。作者以竹为题,设计制作的一系列作品,也是希望在浮躁、喧嚣的当代社会里,寻求自己内心的宁静安详,不想被这纷杂的世界所影响,抛下现代人的急功近利,让自己的脚步慢下来,以便更好地认清自己,拥有独属于自己的一隅素净的角落。又同时希望自己像竹一样做个君子,正直且正义。“幽簧寄情”作品,既是作者脱胎于传统但又保留传统元素的匠心独运的一份创造力的体现,又是作者对自身寄予的希望,外直中通、积极向上、勇于攀高、自强不息、顶天立地,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正直且有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