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迪亚

  • 种子向阳微笑成长 ——《园丁》阅读推荐
    成的。 以女孩莉迪亚给舅舅、姥姥和爸爸妈妈写的十几封信件与全景构图相结合,讲述了她近一年的生活经历。第一封信是写给舅舅的。莉迪亚在信中告诉舅舅, 她爸爸失业了,妈妈也无事可做。 在莉迪亚的叙述里,我们看不到生活的压力,只看到妈妈和舅舅的童年往事以及这些事情带来的开心和快乐, 还有莉迪亚的能干和乖巧。 第二封信是在出发前写的。莉迪亚对舅舅说了三件事:做面包、种花、关于舅舅对自己的称呼。看得出莉迪亚是个可爱的女生。 第三封信是莉迪亚在去舅舅家的火车上写的。 她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2年5期2022-09-17

  • 重要他人逝世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述了李家二女儿莉迪亚溺湖而死以后,家庭其他成员对此所展开的自我救赎道路。本文通过分析小说人物性格与行为,根据相应人物在莉迪亚死亡后的行为表现,探讨可行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强调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其中的作用。关键词:心理危机干预;自我接纳1引言《无声告白》是华裔作家伍绮诗耗时六年写就的第一篇长篇小说,主要讲述了李家二女儿莉迪亚溺湖而死以后,家庭其他成员对此所展开的自我救赎道路。美国历史教授、华人移民第二代詹姆斯和白人妻子玛丽琳结婚,生下三个混血子女--内斯、莉迪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5期2022-06-11

  • 跨越边界:一种理念先行的写作
    娜 摘 要:莉迪亚·戴维斯的短篇小说改变了小说的固有形式和内容,让人质疑关于小说的定义是不是还能涵盖她的写作,让人揣想关于小说的定义是否要推翻后再重新定义。写作的越界必然导致诗学来对其进行合理化的审视和观照。在此将莉迪亚·戴维斯的短篇小说视为诗化小说、诗话哲学来进行解读,承认这种创新性的写作,剖析作品中戴维斯的感受性主体视角。关键词:文体越界;莉迪亚·戴维斯;诗化小说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作品“情节不再清晰,叙事线索不再完整,冲突不再由精心搭建的场景来呈现

    大观 2022年3期2022-04-27

  • 《无声告白》中人物的 创伤与救赎解析
    裔家庭中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及给全家带来的伤痛。“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通过莉迪亚的死亡这一线索,深入了解这个混血家庭。这个家庭表面上虽一片祥和幸福,实则暗流涌动。莉迪亚的父母早期结婚并不被人祝福,后期以表面的和谐来维系空洞的家庭。父亲詹姆斯是大学教授,作为一位融不进美国主流社会的华裔,他婚后出轨了东方学生路易莎来慰藉寂寞的心灵。母亲玛丽琳是位慕强又自我的白人女性代表,婚后为了实现多年的人生梦想,她默默地抛下丈夫、孩子远走他乡,这一举动也给全家带来了

    新阅读 2022年3期2022-04-09

  • 《无声告白》的意象叙事功能
    。尤其是5岁的莉迪亚,她在厨房柜台上找到了那本母亲经常读的烹饪书,试图从中找到母亲离开的原因。当她看到被母亲泪水打湿的那页上面写着“什么样的母亲不喜欢和女儿一起做菜呢?”以及“什么样的女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学做菜呢?”。[1](P133)她好像突然发现是自己没有满足母亲的期待,所以母亲偷偷离开了。她暗自下定决心,等母亲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听话,满足她的所有的期待。在玛丽琳要回来时,莉迪亚偷偷把让母亲伤心的书藏起来并且告诉玛丽琳书被她扔了。但这让玛丽琳甚是开心,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8期2022-03-18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霍妮式解读
    篇就告诉读者“莉迪亚死了”,以少女莉迪亚的死因为线索,抽丝剥茧,用细腻沉静的笔触带领我们在回忆与现实之间穿梭,一步步逼近莉迪亚之死背后的残酷真相,从一个小切口展现了美国社会存在的深层文化困境。本文通过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探讨莉迪亚神经症人格的表现、成因以及造成这种人格的深层社会动因。一、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人格理论概述新精神分析学派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美国。“一战”后,传统精神分析学说日渐式微,新精神分析学派应运而生,它在批判继承弗洛伊德传统精神分析

    名作欣赏 2022年18期2022-03-14

  • 《无声告白》中美籍华裔女性的身份建构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身份建构(一)莉迪亚的身份建构:缺乏自我意识导致的失败作为生活在白人社区中的唯一一个华裔家庭,李氏一家的身份建构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身为二女儿的小说主人公莉迪亚拥有一双蓝眼睛,这似乎表明她比其他兄弟姐妹更容易成功完成身份建构,更有可能被主流社会接受,带着中国特征融入主流文化。然而事实却是“莉迪亚死了……”[14]1,华裔女孩莉迪亚溺死在湖中,这一悲剧性的开头似乎暗示着其身份建构的失败。在接下来的故事中,这一迹象逐渐被证实。但是,倍受父母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12-07

  • 《无声告白》中人物间的冲突、内心的痛苦及自我救赎
    儿子内斯和女儿莉迪亚的教育问题上,他也处处表现出自己想要他们也受欢迎,能够成功融入社会的心理,却从来不去思考甚至无视自己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内心感受,这也导致了他和孩子们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深的隔阂。詹姆斯是种族歧视的受害者,他从小到大都在感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但这种种族偏见更加加深了他对自身及本种族的不认同感。在伍绮诗的第二本小说《小小小小的火》中,作者也在一对美国夫妇想要和一名中国女性争夺一个中国女婴抚养权这个情节中讨论了相同的主题:一个人终究是不能逃避和脱离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11-29

  • 罕见,体内拥有两套DNA
    26岁时莉迪亚和她的伴侣杰米分开了,虽然这并不是这对夫妻第一次分居,但这次莉迪亚还怀着身孕。为了照顾另外两个年幼的孩子,莉迪亚决定申请经济援助,想要申请援助,莉迪亚就必须要提供证据来证明这两个孩子是自己和杰米的。亲生孩子不是自己的 这本来也是一个很正常的DNA检测程序,然而不久后莉迪亚就被告知,根据检测结果,虽然杰米确实是孩子的父亲,但莉迪亚并不是孩子的母亲。因为这份检测报告,莉迪亚不仅无法申请经济援助,她本人也成为了刑事调查的对象,检察官认为她通过充当孩

    文萃报·周五版 2021年32期2021-09-13

  • 无声的告白 沉重的感悟
    想的坎坷……“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开篇的第一句话,蕴含了一种撕裂的张力。莉迪亚是一个悲剧家庭的产物,她的母亲玛德琳是地道的美国白人女性,终身追求与众不同,渴望摆脱生活的平庸。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遇见了莉迪亚的父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与众不同的亚裔男性,出生于移民家庭,从小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养成了他格外敏感自卑的性格。两人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于是决定结合。可正是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8期2021-09-13

  • 走入精神病犯人的内心世界
    她书中一个名叫莉迪亚的女跟踪狂便是如此。这名患者曾威胁过一位男心理医生,我们姑且称他为W医生。以下内容节选自阿斯海德的书。阿斯海德医生大半辈子都在跟性侵犯和杀人犯打交道。父亲去世后,莉迪亚为了走出低谷,曾找W医生咨询。莉迪亚约了几次治疗,效果看上去不错。治疗周期结束后,他们没再见过面。不过六个月后,莉迪亚给W医生寄了一封情人节卡片,向W医生示爱。她在信中说自己想见W医生,“一刻也不想等”。她的文字让人觉得他们仿佛有过一段恋情。W医生谨慎地回了封信,说他没法

    海外文摘 2021年9期2021-09-09

  • 《无声告白》中餐桌上的女性异质伦理观
    个孩子:内斯、莉迪亚、汉娜。莉迪亚是他们最宠爱的孩子,因为她从一出生便具有其他两个孩子没有的特征—一双蓝眼睛。这给了父亲很大期望,他希望莉迪亚能够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受欢迎的人,而这一点是李小时候未实现的梦想。母亲玛丽琳希望莉迪亚可以完成她未完成的医学梦想,成为一名独立新女性。因而,莉迪亚从小就背负了别的孩子没有的负担,她竭力实现父母对她的期望,却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意识到无法实现期望的莉迪亚终于无法面对父母,每天晚上的晚餐让她喘不过气来。一天晚上吃

    青年文学家 2021年21期2021-09-05

  • 无声的告白沉重的感悟
    想的坎坷……“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无声告白》,作者伍绮诗。开篇的第一句话,蕴含了一种撕裂的张力。莉迪亚是一个悲剧家庭的产物,她的母亲玛德琳是地道的美国白人女性,终身追求与众不同,渴望摆脱生活的平庸。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遇见了莉迪亚的父亲,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与众不同的亚裔男性,出生于移民家庭,从小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养成了他格外敏感自卑的性格。两人都在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部分,于是决定结合。可正是这些差异,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个家庭的悲剧

    江苏教育 2021年55期2021-09-03

  • 荣格人格理论下《无声告白》中莉迪亚陷入困境的分析
    口之家,二女儿莉迪亚跳湖自杀使家庭矛盾浮出水面,并且引发一系列关于民族身份,“他者”还有家庭教育等问题。这部小说引发了国内外著名媒体人以及学者的广泛议论和评价。当代评论家倾向从故事内容和角色进行分析:Mark Lawson认为这本小说揭示父母的偏执可以影响的一切。(Lawson 2014)美国著名评论家Alexander Chee对这部小说评价颇高。《纽约时报》书评认为,这本小说展现的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家庭斗争的故事,一个女性希望能从这种漩涡中挣脱出来,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8期2021-08-09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的成长历程
    声告白》讲述了莉迪亚在被家庭给予过多的厚望而无法忍受后走向不归路的故事,作者先把死亡的结局交代了,再回过头来带着我们抽丝剥茧追踪原因。“成长”与“爱、死亡、生命”一样,是文学主要探索与表现的对象,是具有经典性与永恒性的文学主题。小说聚焦莉迪亚的成长历程,在经历成长的困惑、成长的磨难,付出成长的代价后,放弃从外界寻找认同,最终找到真正的自己。一、成长的困惑詹姆斯一生都面临着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为了詹姆斯能够正常上学,他的父母放弃了加利福尼亚的工作,来到了爱荷

    青年文学家 2021年18期2021-08-09

  • 无声告白
    [美]伍绮诗莉迪亚小时候掉进湖里的那年夏天,正是玛丽琳失踪的时候。大家都想忘记这两件事,他们从不讨论,从不提起,但这两件事的阴影犹如难闻的味道,始终徘徊不去,时间一长,就再也无法冲刷干净。每天早晨,詹姆斯都会打电话询问警察,是否需要更多玛丽琳的照片?他还可以提供哪些信息?还需要给谁打电话?五月中旬,玛丽琳已经失踪了两个星期,负责此案的警官礼貌地告诉詹姆斯:“李先生,感谢你提供的所有帮助。我们一直在寻找你妻子的汽车,但我无法保证我们一定能有所发现。你的妻子带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8期2021-08-09

  • 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创伤叙事与疗伤之旅
    视不同,二女儿莉迪亚由于继承了母亲的蓝眼睛和父亲的黑头发,得到了父母的“特殊关爱”,承载了父母的所有期待。创伤理论本为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说的术语,表现出跨学科的特点,内涵也愈加丰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延伸至社会学、文学等学科。凯西·卡鲁斯(Cathy Caruth)将其定义为“创伤描述的是一种突如其来或灾难性事件的压倒性经历。在这种经历中,人们对事件的反应往往是延迟的、不受控制的、重复出现的幻觉和其他侵入性现象。”[1]小说《无声告白》以非线性的方式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1期2021-01-02

  • 肤色之殇 ——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人生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悲剧人生进行分析解读。《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3]是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Celeste Ng)历时六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4]。该书获得包括美国亚马逊网站在内的无数媒体评选出的2014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无声告白》主要讲述了20世纪50至70年代一个美国华裔混血家庭的故事。“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4]1开篇的悬念设置犹如惊雷[5],几天后,警察抽干了湖水,找到了她。尽管她的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12-28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亲密恐惧症解读
    《无声告白》以莉迪亚的死开头制造悬念,莉迪亚独来独往,没有任何朋友,与家人看似亲近,实则疏远,与最亲近的妈妈也保持着情感上的距离,这一心理行为模式推动了小说的演进。本文从心理分析中的亲密恐惧症出发,指出莉迪亚亲密恐惧症的表现,从她与家人、朋友的接触来看分析她的亲密恐惧症,并从莉迪亚的童年经历、家庭环境以及时代等方面揭示莉迪亚出现亲密恐惧症的原因以及给我们的启示。关键词:莉迪亚;亲密恐惧症;家庭[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青年文学家 2020年33期2020-12-25

  • 分析《无声告白》中女性独立与家庭教育的作用
    述的是一个名为莉迪亚的女孩自杀的故事。故事并没有开门见山地指出女孩自杀的原因。而是类似于《百年孤独》开头一样让读者带着好奇进入,“莉迪亚“离开了”,可他们还不知道”。他们还如往常一样,只是觉得莉迪亚没有时间吃早饭了。故事开头的他们指的是詹姆斯一家,父亲詹姆斯李是美籍华人,母亲玛丽琳则是美国白人,家庭成员还有哥哥内斯,妹妹汉娜。二女儿莉迪亚万众瞩目,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她背负着父母望女成凤的期望。但是她被迫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不断

    海外文摘·艺术 2020年24期2020-11-18

  • 奥古斯与小书怪
    蓬斯 赵浩儒莉迪亚和我爸妈说,让我和她一起去她家做作业,爸妈欣然应(yìnɡ)允(yǔn)了。于是,我们饭后就立刻离开了家。这样,我们的时间就充裕(yù)多了。弗莱特先生意识尚不清醒(xǐnɡ),只能留在房间里。罗尔大厨和维特尔留下来照顾他,其他人则一起来到莉迪亚家。霍(huò)尔和德里罗克斯打开了《小红帽》,放在地上,然后,将一把椅子摆在桌上,让我们爬上去。我和莉迪亚都对这种滑稽(jī)的方式深表怀疑,但是,我们二话没说,按照妖怪们说的做了。布雷克斯抓

    红领巾·萌芽 2020年6期2020-10-27

  •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一位特殊的孕妇莉迪亚·奎因。莉迪亚三年前邂逅希腊富豪法兰·奎因,双双坠入爱河。婚后两人甜蜜恩爱,不幸的是,2013年11月,法兰与朋友潜海时发生事故溺亡。时年35岁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莉迪亚不顾医生竭力劝阻,坚持从米兰来到属于亡夫家族产业的福科尔·奎因医院生产。2.说起福科尔·奎因医院还有一段故事:1900年,在海外漂泊半生的富商福科尔·奎因回到故乡克里特岛。他目睹当地人缺医少药遭受各种病痛折磨后,出资建立了一家设备完好的私人医院。岁月沧桑,这家私立医院不

    奥秘 2020年8期2020-10-12

  • 少年的书架
    一切都让她想到莉迪亚。达·芬奇的《维特鲁威人》版画和居里夫人手里拿着试管的海报仍旧骄傲地挂在墙上,这些都是玛丽琳在莉迪亚小时候买给她的。莉迪亚从小就想当医生,和她妈妈一样。去年夏天,她甚至去大学旁听了生物学的课,这样就能跳级选修物理课了。记事板上挂着她参加科学展览获得的蓝色绶带、一张图文并茂的元素周期表、一副真正的听诊器——玛丽琳特地为莉迪亚的十三岁生日订购的生日礼物。书架塞满了书,有些书横着挤在排好的书顶上。《医学简史》,这本书莉迪亚是倒着读的,还有《罗

    中学生天地(C版) 2020年6期2020-07-01

  • 《无声告白》中的女性之声
    危机,路易莎和莉迪亚作为华裔女性处在更复杂的性别与种族的双重困境之中——中心与边缘的二元对立及男权社会与女性权利的二元对立。从路易莎到莉迪亚,白人至上思想下生存和成长的华裔女性一直受到白人中心主义和男权主义的双重影响和压迫,成了男权主义和种族主义下的“臣服者”和“牺牲者”。双重压迫的“臣服者”路易莎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华裔女性完全依附于白人主流文化和男权社会,习惯性认为男性所施加的压迫理所当然。面对詹姆斯的情感倾诉,路易莎不断迎合,期盼着他对她敞开

    新阅读 2020年6期2020-06-22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探析
    声告白》,分析莉迪亚死亡的多种深层原因,指出良好宽容的外部环境与稳健的心理素质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关键词:莉迪亚 家庭背景 社会环境 心理素质《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80后华裔女作家吴绮诗的处女作,作家凭借该作品一举荣获了2014年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奖第一名。美国作家赫克托·托巴尔在洛杉矶时报中评论该作品是“异常优秀、非常完整的一部处女作……这个故事令人心痛,吴绮诗非常巧妙地将这部复杂、跨越多个年代的小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05-21

  • 屈服·迷失·成长——《无声告白》中女性“逃离”主题探析
    丽琳、混血女儿莉迪亚和汉娜三位女性人物进行了剖析,展现了20世纪50-80年代,身处不同阶级的美国女性普遍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在逃离家庭束缚、社会歧视,追求个人幸福和精神慰籍时所遭遇的种种艰难。母亲玛丽琳、女儿莉迪亚和汉娜在逃离过程中,因个人选择的不同,致使其逃离的结局也大相径庭。玛丽琳无法战胜生育的自然规律,虽然有过短暂的挣扎,最终还是任由命运摆布,屈从于家庭和孩子。承受着父母畸形的爱,作为文化夹缝中生存的混血“他者”,莉迪亚迫切渴望得到终极自由,但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3-22

  • 《无声告白》的伪装行为书写
    描写了主要人物莉迪亚的行为伪装和次要人物杰克的性向伪装。本文将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对这部小说中人物的伪装行为进行阐释,在寻求其伪装行为发生的动机的同时,也对促使其伪装行为产生的社会深层原因进行剖析。莉迪亚的伪装行为《无声告白》描写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围绕着一个亚裔美国家庭的女孩莉迪亚的失踪展开。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一个只有三千人口的小镇,莉迪亚的父亲詹姆斯是第二代华裔移民,母亲玛丽琳是白人,他们是此地为数极少的亚裔混血家庭,因此他们总是显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03-02

  • 《无声告白》中主人公莉迪亚的成长历程
    家庭中,大女儿莉迪亚在父母的期待中长大,同时却为满足父母期待承受了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和交友压力。在家庭压力和族裔身份的双重裹挟下,莉迪亚不堪重负,渐趋麻木,不再追求上进,对父母的要求置若罔闻,逐渐与曾经的自己背道而驰。同学杰克对莉迪亚自我的质问使她开始反省。她终于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想通过游到湖对岸这一仪式实现新生,找回真正的自己,最终却因不会游泳溺亡。成长小说可追溯至德国的“古典文学”时期。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Wilhelm Mei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2期2020-01-09

  • 向内坍塌的人
    李瑞摘 要:莉迪亚·戴维斯是一位复杂而独特的作家,她的短篇小说创作堪称标新立异而又有着一以贯之的“私语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她的短篇小说中频繁地对自我身份进行建构和凸显;其次,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情绪传达欲,而这种情感、情绪的传递通过各种极具创新性、实验性的写作方式得以完成;最后,莉迪亚·戴维斯的作品中表现出了私人化的生活描写和鲜明、独特的女性主义特征。关键词:莉迪亚·戴维斯 短篇小说 私语性一、引言美国当代小说家莉迪亚·戴维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9期2020-01-08

  • 我从未告诉你的秘密,让我爱的无声
    被突如其来的“莉迪亚之死”打入深渊。在这个悲剧里,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他们让人心疼,但又都背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爱”让每个人的内心都藏了一座孤岛,“爱”让这个家庭脆弱的不堪一击,深深埋藏着那些无法言说的秘密、恐惧和痛。本文将从莉迪亚、内斯和汉娜三个孩子的视角,细说那些从未诉说的秘密。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内斯;汉娜作者简介:黄琦(1995-),女,汉族,四川省邻水县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2017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青年文学家 2019年32期2019-12-16

  • 从霍比莫克的“出走”看美国印第安人的身份建构
    作用。关键词:莉迪亚·玛利亚·查尔德;《霍比莫克:以前的故事》;身份建构自上世纪70年代点开始,印第安作家的作品相继出现,形成了“印第安文学复兴”时期。白人女作家莉迪亚·玛利亚·查尔德(1802-1880)在《霍比莫克:以前的故事》(1824)大胆地通过“欧洲白人和美洲印第安人间生育子女”这一禁忌话题,反映了十九世纪早期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盛行的美国社会中,整个印第安民族面对种族歧视,白人文化霸权时的彷徨和痛苦。本文试图应用后殖民主义批评的相关理论,通过分析

    高考·中 2019年9期2019-09-10

  • 论伍绮诗《无声告白》中的母女关系
    其次是玛丽琳与莉迪亚的矛盾。玛丽琳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大女儿莉迪亚身上,但莉迪亚本身对“医生”没有任何兴趣,她暗地反抗母亲对她的人生设定,通过抄袭完成测验,私自找邻居杰克约会,企图与杰克发生关系,最后沉湖死亡。在母女矛盾的发生及演变中,导致母女关系紧张的原因来源于三个方面:性别角色认知差异、女性经验、异质文化冲突。玛丽琳与沃克尔的冲突实际上来自性别角色认知的差异。凯特·米利特在《性的政治》中说道:“就两性的活动而言,性的角色规定由女人从事家务和照料孩子

    名作欣赏 2019年32期2019-07-14

  • 复调理论视域下《无声告白》的对话书写
    小说的开篇说“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3]1,叙事视角聚焦到16岁的莉迪亚身上。莉迪亚去世这一线索开始牵引着其他人展开故事情节,她目睹着她去世后家人们的生活,同时,故事里的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地充当了叙述者的角色,讲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叙事视角伴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切换。父亲詹姆斯讲述了他在美国的童年生活以及所遭遇的种族歧视、始终无法融入社会的成长经历,从而展现了他迫切想要“融入人群”的心愿。母亲玛丽琳的视角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学业、事业和家庭之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9年6期2019-03-21

  • 读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有感
    爱、渴望自由的莉迪亚、爱与压抑、中国式教育这几方面谈了笔者在阅读过《无声告白》之后的感想,希望可以为读者带来一定的思考。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伍绮诗《无声告白》是著名美国华裔作家伍绮诗笔下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其历时六年完成,小说故事情节巧妙,文笔内敛沉稳,一经出版后,就得到美国亚马逊等主流媒体的好评,成为《纽约时报》推荐的畅销书,并被评选为2014年度最佳图书之一。下面笔者就来谈一谈《无声告白》这篇小说给笔者带来的感触。一、《无声告白》简评《无声告白

    北方文学 2019年5期2019-03-15

  • 浅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
    诗概况出发,对莉迪亚悲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究,希望为高中生们提供一些帮助和建议,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关键词:莉迪亚;无声告白;悲剧性莉迪亚的悲剧不光是一人的悲剧,是不同种族家庭间的悲剧,也是社会造成的悲剧。青少年关乎民族兴旺与国家发展,而家庭则是其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教育的形式会极大地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因此,研究莉迪亚悲剧的主要原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一、伍绮诗概况(一)伍绮诗简介伍绮诗是一名华裔、美国国籍的作家,在美国出生,毕业院校是哈佛大学。在201

    北方文学 2019年3期2019-03-10

  • 分析《无声告白》中莉迪亚的死亡原因
    白》以华裔女孩莉迪亚的死亡悲剧引出极端家庭教育、种族歧视、个人性格缺陷等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本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即莉迪亚的父母,哥哥内斯,杰克还有莉迪亚自己的形象进行分析,挖掘这些人物对莉迪亚死亡的助推作用。【关键词】莉迪亚;死亡原因;人物形象分析【作者简介】韦慧妍,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无声告白》是伍绮诗耗时六年完成的处女作,故事编排精妙,文笔细腻,出版后便广受好评,成为2014年度最具实力且众望所归的文坛黑马。本书落脚于美国一个华裔家庭,讲述了一个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1期2019-02-26

  • 亡命救赎绝地求生,父女情长
    /惊悚故事:在莉迪亚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进了监狱,她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骨子里继承了父亲约翰·林克的基因,十分叛逆。一次闯下大祸后,莉迪亚走投无路,联系到多年未曾见面的父亲约翰·林克。为了解决女儿的困境,约翰·林克鼓起勇气、挺起胸膛,用鲜血为女儿换来了重生……炎热的荒漠地区。约翰·林克在简陋的房车里给客人纹制图案,而客人从旁边的照片聊起了约翰·林克的女儿莉迪亚。可是,约翰·林克并不想主动提及莉迪亚,因为他内心有愧疚,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莉迪亚了。值得一

    电影故事 2018年21期2018-11-20

  • 镜像理论视角下《无声告白》中华裔女性莉迪亚的离散身份构建
    优等生;大女儿莉迪亚以及小女儿汉娜。大女儿莉迪亚“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7]莉迪亚不想成为医生也没有美国朋友,但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她假装自己热爱她讨厌的物理课程,假装自己有很多美国朋友,所有这一切使莉迪亚的身份建构困难重重。她的身份在成长的痛苦中无处找寻,在内斯被大学录取即将离开时,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用这种悲剧的手法构建了她的离散身份。二、小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8年11期2018-10-23

  • 希腊克里特岛“幽灵孕妇”惊魂
    一位特殊的孕妇莉迪亚·奎因。莉迪亚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意大利服装设计师,三年前邂逅希腊富豪法兰·奎因,双双坠入爱河。婚后两人甜蜜恩爱,不幸的是,2013年11月,法兰与朋友潜海时发生事故而溺亡。为丈夫家族的血脉延续,时年35岁又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莉迪亚不顾医生竭力劝阻,坚持从米兰来到属于亡夫家族产业的福科尔·奎因医院生产。说起福科尔·奎因医院还有一段故事:1900年,在海外漂泊半生的富商福科尔·奎因回到故乡克里特岛。他目睹当地人缺医少药而遭受各种病痛折磨后,

    奇闻怪事 2018年7期2018-10-22

  • 《无声告白》:畸形的爱,越多越是伤害
    磕绊绊。二女儿莉迪亚之死,宛若暴风雨袭来,先前的暗流涌动频频发力。以花季少女失踪为开篇,我以为该小说又是一部层层递进的、找线索破案的推理小说。然而,作者没有过多地纠缠于花季少女是否死于他杀,而是把笔锋转向她为什么会死。在莉迪亚还未离世之前,爱在这个家如同哑巴,躲在自己心里,难以真正抵达所爱之人的内心深处;她死后,爱逐渐学会了开口说话,让在世之人反省“爱到底是什么”,或“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的”,我们要用言语和行动珍惜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

    求学·素材版 2018年8期2018-09-12

  • 摆脱假面,活出自我
    个“异类”女孩莉迪亚的悲剧。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说:“即使我们熟知身边有这类故事,也从来没在美国小说中见过。起码,在伍琦诗之前,没有谁触碰过这些故事。”“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小说开篇的第一句话便让人心里“咯噔”一下。当莉迪亚的家人知道这个消息时,只觉得不可置信。在莉迪亚父母的眼里,莉迪亚几乎是个完美的女孩,并没有自杀的理由。所以,当警察判定莉迪亚是自杀时,他们认为这不可能。然而,警方调查时,却发现莉迪亚是一个与她父母眼里截然不同的女孩——学习用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4期2018-04-09

  • 论《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死亡的原因
    女作,从主人公莉迪亚溺死在河中开始,倒叙了一个跨种族婚姻家庭的悲剧故事。本文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对莉迪亚本身的性格等方面分析这场悲剧的原因,认为种族歧视、父母沉重的爱和期望、莉迪亚自身性格等问题共同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死亡原因;种族歧视;父母的期望;华裔文学《无声告白》是作者伍绮诗用六年时间写出的作品,运用倒叙的手法,表现了种族歧视、家庭教育、文化冲突等一系列炙手可热的话题。小说一经发布就被评为2014年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

    魅力中国 2018年51期2018-04-08

  • 拷问“模范少数族裔”:家庭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无声告白》
    。然而,二女儿莉迪亚的自杀揭开了这个成功家庭所面临的多重危机的面纱。当前,国内学界主要从存在主义、他者理论、文化身份等视角对文本进行解读,研究成果并不多,而将情感关系作为切入角度的研究则更少。本文拟从家庭系统理论(Family Systems Theory)出发,解析外在社会压力对詹姆斯家情感场域的异化作用,并以家庭为单位探索美国“模范少数族裔”政治话语下族裔群体所面临的种族歧视问题,以及多元文化主义背景下消解种族二元对立、实现种族和谐共存的可能性。二、过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2-09

  • 莉迪亚和玛丽琳
    特的结局。其中莉迪亚和玛丽琳作为《无声告白》中的代表性人物,人物角色特点十分鲜明。本文就此展开分析,探究人物背后所隐藏的痛苦,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内涵。关键词:《无声告白》;莉迪亚;玛丽琳;矛盾冲突作者简介:赖福聪(1978-),男,江西信丰人,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6--01女性作家伍绮诗的《无声告白》出版于2014年,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且成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6期2018-01-12

  • 《傲慢与偏见》中贝内特家庭教育影响下的婚姻
    其影响下形成的莉迪亚虚荣的婚姻观。通过对比女儿幸福与荒唐的不同婚姻结果,反思家庭环境及教育对子女的不同影响,揭示理性教育的重要性。关键词: 教育;婚姻观;贝内特夫妇;伊丽莎白;莉迪亚《傲慢与偏见》著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品。小说主要讲述贝内特家庭中几个女兒的婚姻选择与婚姻状况。从伦敦新搬来的单身汉阔少宾利先生爱上了温柔美貌的大女儿简,他的朋友达西则倾情于二女儿伊丽莎白。但由于伊丽莎白听信了年轻军官威克姆的谗言而对达西产生了偏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3期2017-04-10

  • 她靠这部小说“征服”了欧美文坛
    全寄托在大女儿莉迪亚身上。大女儿莉迪亚,是“全家的宇宙中心,尽管她不愿意成为这个中心——每天都担负着团结全家的重任,被迫承载父母的梦想,压抑着心底不断涌起的苦涩泡沫”,这也是导致莉迪亚死亡悲剧的根源。儿子内斯虽然被父母忽视,却是这个家庭中最善于自我调节的人,因此他也是最幸运的人。他的改变从母亲失踪后吃不上水煮蛋开始,从被父亲打了一个巴掌开始,更是从迷上太空和宇宙开始。最终凭借自己的兴趣和努力,考进了哈佛大学。汉娜虽然是最小的孩子,她是让妈妈放弃梦想,重新回

    中关村 2016年12期2017-01-19

  • 莉迪亚·戴维斯带给小说的困扰
    瘦竹莉迪亚·戴维斯的这些小说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一幅幅速写,这些速写有时呈现的是生活的一个场景,有时是一种心境,有时干脆什么也不是。莉迪亚·戴维斯是美国著名小说家,2013年布克国际奖得主,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以风格独特、另类而著称。从我有限的阅读经历来看,几乎找不到与莉迪亚·戴维斯的小说风格相似的作家,在她这里以前关于小说的种种定义都是失效的,换句话说,在她这里小说是没有边界的,她的小说必将给批评家们带来困扰,也给做小说梦的人带来了希望,以为写小说是件

    新民周刊 2017年2期2017-01-11

  •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探析
    《无声告白》中莉迪亚悲剧原因探析李润润张慧荣(安徽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吴绮诗在《无声告白》中讲述了一个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故事。从族裔理论、创伤理论以及人格分析理论视角解读《无声告白》,可以发现,莉迪亚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跨种族家庭的悲剧,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无声告白;种族;莉迪亚《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是80后华裔女作家吴绮诗(Celeste Ng)的处女作,作家凭借该作品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7期2016-03-25

  • 《无声告白》的叙事特点
    故事围绕二女儿莉迪亚的死亡展开。父亲詹姆斯是华人移民第二代,是美国历史教授,一心想要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却被心仪的大学拒绝,而后把希望放在继承了白人母亲的蓝眼睛的二女儿莉迪亚身上。妻子玛德琳是美国白人,在当时女性主义思潮影响下追逐梦想、寻求自己的医学事业,却在结婚后不得不成为一名家庭主妇,生下三个孩子,内斯、莉迪亚和汉娜,也因此把自己的学医梦想寄托在莉迪亚身上。他们作为社区里唯一的混血家庭,处处被人排挤和歧视。在这样的家庭和环境背景下,二女儿莉迪亚“是全家人

    文化学刊 2016年11期2016-03-16

  • 《无声告白》:跨族裔家庭的生存困境与再生
    优等生;二女儿莉迪亚,十六岁的高中生及被忽略的小女儿汉娜。整部小说都没有超出一个家庭的范围。作者伍绮诗抛弃华裔的身份与美国本土人的身份,在作品中表现一些超越民族和文化的、具有普世价值的东西,即普遍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爱和失去,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从书中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小说描写了家庭成员恐惧被抛弃的命运,所以隐藏真实的自己,维护表面的和睦关系,承受他人给予的而不是自己想要的爱,终于死亡将一切问题显现,每一个人不得不直面残酷的现实。小说中呈现出的亲子关

    文教资料 2016年17期2016-03-16

  • 《无声告白》:于无声处听惊雷
    个家庭的大女儿莉迪亚在湖中溺水身亡。她因何而死?是意外事故?是遭遇谋杀?是绝望自杀?小说犹如侦探剧一样的开篇令人们不禁想要探究事实的真相,而在所有人中,最渴望找到答案的是莉迪亚的家人。莉迪亚一家生活在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社区。父亲詹姆斯·李是华裔,娶了白人妻子玛丽琳。这个家庭采用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李先生在大学教历史,玛丽琳是家庭主妇。夫妻俩育有三个孩子。长子内斯已经考取哈佛大学,即将去读书。大女儿莉迪亚正在上高中。小女儿汉娜还在读小学。从表

    新东方英语 2016年1期2016-01-07

  • 几乎没有记忆
    是美国当代作家莉迪亚·戴维斯的短篇小说集,85篇各具特性的小说形式灵活,给人全新感受,极富冲击力。戴维斯用节制的、疏离的甚至是带着滑稽感的笔调描写一些琐碎的不为常人所注意到的事物,传达着她对于细节的观察、对于孤独和情感困境的感悟与思考,其简洁到冷峻的笔法被称为是“对固有小说形式的突破”、“对小说疆界的扩展”。作者:[美]莉迪亚·戴维斯译者:吴永熹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定价:39.50元

    读者欣赏 2015年4期2015-07-03

  • 索契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顶尖选手竞技实力研究
    冬奥会冠军L·莉迪亚则是我们的头号对手。依目前情况,可以说除了我国程爽、张鑫与白俄罗斯的T·阿拉、S·阿索尔以及美国的C·埃米丽等人之外,2014年索契夺金战将主要在徐梦桃与L·莉迪亚二人之间展开。那么谁将笑到最后?除了所谓的偶然因素之外,主要还取决于竞技实力。因此,有必要对徐梦桃与L·莉迪亚的竞技实力做全面的对比分析。L·莉迪亚自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夺金后至今未在空中技巧世界赛场露面。为了全面地、更加有根有据地对比分析她与徐梦桃的竞技实力,显然不能仅凭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11-01

  • 金婚,始于饭店夺人之举
    时我坐在一个叫莉迪亚·克拉克的姑娘身后。她的爱尔兰式浓发和婀娜的背影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令我心弦颤动,神不守舍。课间休息时,我试着找些现成话说:“嗨,你觉得这堂课怎么样?”但我却不知怎样使关系发展。这之前,我还从没和姑娘约会过呢。姑娘们大都期望约会时男孩给她买汉堡包和可口可乐,有汽车送她回家。但我却囊中羞涩,没有汽车,连跳舞也不会,姑娘们对于我,好比七色彩虹,赏心悦目却难以接近。但命运似乎在有意助我,我和莉迪亚被选入了同一个剧组演出。我扮演一个古装剧里的中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96年10期1996-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