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人
- 2023年第9期书屋絮语
出之象。近人对湖南人在中国近代史上非凡影响力的叙述也多零落孤立,如錢基博先生《近百年湖南学风》一气胪列十七位清季湖湘学人,却缺乏内在连贯性。他力图用“风气自创”“宏识孤怀”“独立自由之思想”“坚强不磨之志节”概括何为湖南人之神秘“精神”,终究不得要领。至于四点“精神”成因诉诸“北阻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蜀,群苗所萃,盖四塞之国。其地水少而山多,重山迭岭,滩河峻激,而舟车不易为交通。顽石赭土,地质刚坚,而民性多流于倔强”似乎更显牵强,江西、福建等多省亦多山的
书屋 2023年9期2023-09-20
- 金融范与烟火气的双向奔赴
里。热情大气的湖南人对办年货要求绝不含糊,懂得湖南人心意的,还属扎根本土多年的长沙银行。长沙银行弗兰社举办的第三届潮兔游园年货节实现了许多湖南人的“年货自由”。被人们称为“湖南本地生活指南”的长沙银行弗兰社将年货节办成了有意思、有惊喜、有实惠的盛会。线上,人们可以在长沙银行手机银行e钱庄进入弗兰社平台逛年货节,参与活动的商户都是长沙“吃喝玩乐美”的业界“顶流”,如南景饭店、大鱼海堂、茶颜悦色、华谊兄弟(长沙)电影小镇、你好漂亮、都市花乡等,几十家湖南人耳熟
时代邮刊 2023年1期2023-02-06
- 湖南人“辣”不怕
校的同学大多是湖南人,湖南人离不开辣椒。湖南人餐桌上的各种菜肴——辣椒炒肉、剁椒鱼头、酱板鸭,手里的各色零食——豆干、辣条、鸭脖……没有一个离得开辣椒。红彤彤的辣椒摆上餐桌,喜庆又热闹,像极了好客的湖南人。“能干泼辣”是湘妹子的名片。当年,宋祖英的一曲《辣妹子》红遍大江南北。那挂在墙上的串串红椒,那充满特色的民族服装,那铿锵悦耳的女高音……构成一场艳丽而刺激的视听盛宴,令人血脉偾张。俗话说得好:“江西人不怕辣,四川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湖南人的“无辣不
十几岁 2022年14期2022-11-19
- 我是湖南人
共同的名字 湖南人我是湖南人曾和魏源 蔡锷同饮资江水我是湖南人我自信惟楚有材 于斯为盛千年的岳麓书院呀那是我自豪的资本我是湖南人我认同自己是神龙的子孙虽然我现在浪迹天涯却依然心系炎帝故里我是湖南人因為血液里流淌的是浓浓的乡情我是湖南卫视的忠实观众我是花鼓戏的海外知音我是湖南人湘音使我们相识 乡情使我们相聚让我们在澳洲明媚的春天里播种友谊 收获幸福的人生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3期2022-07-06
- 湖南人眼中的辣椒
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作为一个湖南人,无辣不欢。酸菜鱼的泡椒是湖南人的灵魂,我记得有一句广告词叫:“这酸爽,不敢相信!”道出了正宗酸菜鱼的精髓。泡椒的汤汁把酸菜鱼的各个部分包裹住,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口,鱼的肉感紧实,一咬就烂,入口即化,而且没刺。小米椒我也很喜欢,别看它个头小,可辣了,配啥都好吃——小米椒炒肉、小米椒拌青瓜……特別是奶奶将小米椒剁碎配上秘制酱料做成的剁椒酱,那味道简直完美!夏天的中午,我们把桌子放在树荫底下,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小龙虾,再蘸上奶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21年10期2021-10-18
- 湖南人有多爱辣椒
!”我作为一个湖南人,可谓无辣不欢。尤其“酸菜鱼”这道菜的泡椒,那可是湖南人的灵魂。我记得有一句广告词叫:“这酸爽,不敢相信!”这句话说出了它的精髓,尤其泡椒的汤汁把酸菜鱼的每个部分都包裹住,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口鱼肉,一咬就烂,入口即化,而且没刺。小米椒我也很喜欢。你别看它个头小,那种辣可挺狠,而且配啥都好吃,像小米椒炒肉,小米椒拌青瓜等等。尤其是奶奶剁的小米椒配上秘制醬料,做成一碗剁椒酱,简直完美。每每盛夏来临时,我们总是爱把小桌子放在树荫下,摆上小龙虾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15期2021-09-13
- 湖南人眼中的辣椒
一个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作为一个湖南人,我是无辣不欢。泡椒是酸菜鱼的灵魂。我记得有一句广告词叫:“这酸爽,不敢相信!”这句话说出了这道菜的精髓。泡椒的汤汁把酸菜鱼的各个部分包裹住,香味扑鼻而来,尝一口,鱼的肉感紧实,一咬就烂,入口即化,而且没刺。小米椒我也很喜欢。你别看小米椒它个头儿小,但辣劲儿可一点儿不小,配啥都好吃,比如小米椒炒肉、小米椒拌青瓜等等。最绝的还得是奶奶做的剁椒酱,小米椒配上“独家配方”,简直完美。夏天的中午,陽光明媚。我们把桌子放在树荫下,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8期2021-08-25
- 湖南人的读书与成才
长沙、贾太傅。湖南人长志气啊,屈原在这里,贾谊在这里,柳宗元、刘禹锡在这里。然屈原老家是湖北秭归的,贾谊祖籍是河南洛阳的,他们都是被放逐被贬到湖南来的。湖南远离中原,古代是流放之地,虽然陆游写过诗狠狠地夸了一下三湘四水,诗曰:“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这话是实话。柳宗元若没到湖南,他写不出《永州八记》,王昌龄没到湖南,也写不出“沅水通波接武冈”。然则是,湖南在他们的眼里不是什么温柔富贵之乡,刘禹锡贬到常德,再入京都,逢人诉苦:“巴山楚水凄凉地,二
书屋 2021年6期2021-06-24
- “经济人”和湖南人
为“经济人”。湖南人,从通常的意义讲,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文化概念。当我们说起“湖南人”时,一方面,是指出生于湖南或长期在这个区域之内生活的人,这是“湖南人”的地域属性;另一方面,是指由于湖南地理、社会、历史、民族和习俗等,塑造出来具有特殊性情的这样一类人,这是“湖南人”的文化属性。我們在此谈到的“湖南人”,显然是偏重于性情的,其中“湖南”一词不只是表示地理区域,更是附加上了文化的内涵。或许这样说更简明、贴切,“湖南人”是湖南文化的产物。按照主流经济学的理论
书屋 2021年4期2021-04-21
- 药膳养生“三因”制宜
季炎热多雨,且湖南人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喜食辛辣、腊味,口味重咸、多油,这样的气候特点加上饮食习惯,导致湖南人多犯湿热疾病。所以在药膳方面,多注重除湿清热、健脾和胃。比如湖南人喜欢喝擂茶、芝麻豆子茶、茴香茶等,这些都是民间自制的药膳。擂茶的主要材料为茶叶、生姜、米仁,经过混合研碎后,加水煮成汤饮用,茶叶可提神解腻,生姜和胃解表,祛湿发汗,米仁則有健脾润肺、和胃的功效,对于“口味重”的湖南人,非常适合饮用。这些民间药膳,都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经验的总结,符合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9年11期2019-11-07
- 湖南,霸得蛮(下)
湘是什么?很多湖南人也说不清楚。湖南像一块夹心饼干,总体风格统一之下又各具特色,随便拎出几处都很有韵味。第一片,就是以常德为代表的湘北区域,常德之于湖南,就像潮汕之于广东,说的也是西南官话,它既有湖南的蛮勇,又有湖北九头鸟的精明,出状元,也出政治家。常德人经商厉害,从政也很厉害,拉帮结派、互相提携,湖南人讲起常德的时候总有点异样的感觉,这点也很像潮汕人。常德还有一大特色——米粉。米粉是长江流域中上游几个省份的硬通货,云贵湘赣都在争,各执一词,各有所长。其中
记者观察 2019年28期2019-11-06
- 湘潭的辣椒,湖南人的情怀
许多专家在研究湖南人吃辣椒的发展史时,发现湖南人大都能创造性地以辣代粮,以辣代盐,以辣代药,以辣调味,以辣取暖……而如今,“湖南人不怕辣”已经成了全国人民的共识,湖南人的血性脾气也在吃辣椒的过程中形成了。在过往很长一段时光中,有人形容湖南人一生只做三件事:吃辣,讀书,打天下。毛泽东一生最爱吃红烧肉和辣椒,特别是辣椒,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他曾回忆说:“长征的时候,吃不到肉不大想肉吃,只是老想有辣椒吃就好了。”1949年冬在西柏坡,毛泽东宴请苏联特使米高扬,也
科教新报 2019年8期2019-10-21
- 也谈湖南精神与湖湘文化
发扬光大,加上湖南人身上具有的优点,造就了湖湘学派的辉煌,湖湘学派所提倡的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忠义纯朴,敢为人先的理念,这些构成了湖湘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并且在长期发展的历史当中,有了自己的生命力。近现代的湖湘文化逐渐崭露头角,尤其是近代中国的风起云涌,造就了各路英雄,湖南人这个群体,再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这一切都是湖湘文化的重要支撑结果,湖湘文化也开始走出湖南,走向中华大地。钱钟书先生说,“中国有三个半人,一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2019-09-10
-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
李倩什么是湖南人的精神?最早提出湖南人精神这一概念的,是中国五四运动的旗手、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的陈独秀。1920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撰文《欢迎湖南人底精神》,并将湖南人的精神概括为奋斗和创新的精神。然而,湖南人精神的研究在20世纪并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直至进入21世纪。2002年,刘健安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湖南人的精神》一书,明确提出湖南人的精神“可用填写在三湘大地上的豪迈诗句作概括。那是屈原仰首问天的神姿,‘路漫漫其修远兮
湘潮 2019年6期2019-08-15
- 家之所在,无问西东
向哪?我爸爸是湖南人,妈妈是福建人。我呢,在福建出生并长大;六岁那年,我们家从滨海的福建搬到了山城重庆。我不会说湖南方言,不会说闽南话,也不会重庆言子。面对自己的多元身份,贯穿东西,我真的很疑惑,我的“家”究竟在哪里?我曾定义自己为福建人,伴我一生的身份证号码确实也是福建的编号;可爸爸说我是湖南人,我也因湖南卫视的知名度而以湖南为荣,可我回湖南老家也不过三五次,湖南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印象。我问爸爸:“我们是湖南人吗?”爸爸斩钉截铁地说“嗯”,妈妈总是笑而
中学时代 2018年10期2018-11-20
- 湖南米粉,天下第一
城市的“尊严”湖南人的一天是从早上嗦一碗米粉开始的。准确讲,并不能用“湖南米粉”去形容或概括这碗粉,因为每一碗都应以地级市甚至是更小的单位为区分,而不是以省为划分,在湖南一个县一种方言一种米粉。对于长沙人,扁粉才是灵魂,洁白如玉,柔软顺滑,吸收汤汁更易入味。对于常德人,圆粉才是王道,Q弹有嚼劲韧性足,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吃货界的灵魂人物,因执导《舌尖上的中国》而被人熟知的导演陈晓卿说:“粉的形状对湖南人来说是关乎尊严的问题。”所以并不存在去到粉店里老板
意林 2018年19期2018-10-31
- 千万不要相信湖南人说的“一点都不辣”
辣到怀疑人生,湖南人说不辣,那是要你命。”湖南人不是天生能吃辣,但是他们为了吃辣可以不要命。一位湖南岳阳的妹子,嘴里长了7个口腔溃疡,聚餐时依然坚持要吃特辣火锅;另一位长沙满哥,胃溃疡也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往碗里加剁辣椒。湖南人在吃辣这件事上,是真的厉害。辣椒,一个来自美洲的调味品,十六世纪末被海淘的商人带回中国。第一站,它来到了浙江。然而浙江人只把它当作观赏植物,明代汤显祖《牡丹亭》里称之为“辣椒花”。拜托,我辣椒明明有才华,你却当我是个花瓶!于是,在浙江怀
意林 2018年17期2018-09-30
- 从中医理论看湖南人的“嗜辣”
天。作为地道的湖南人,我们对北京的饮食不太适应,尤其是父母抱怨较多。网上许多人力荐的北京美食,父母都觉得索然无味,他们更愿意吃自己带过来的剁辣椒。饮食五味与特定地域环境的关系在中医经典中已有较详尽的论述。譬如,湖南人爱吃辣是与湖南湿润的气候特征密切相关的。湖南人以嗜辣而闻名全国,饮食口味以酸辣的湘菜为主。湘菜源远流长,在战国时代,屈原的《楚辞》中,就已提到楚酪、醋豚、醋狗、炙鸦、蒸凫、煎鲫等美味佳肴。湘菜的辣,往往以酸辅之,酸中带辣,辣中透酸,以辣盖酸,以
中医健康养生 2018年2期2018-01-29
- “江西填湖广”基本属实
入湖南。当时,湖南人口很少,有待开发的区域很广,土地很多。江西人迁入湖南,有两次高潮。一次在明朝初年,這是江西人迁入湖南规模最大的一次。朱元璋统一长江流域后,下令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今天一半湖南人的祖先,就是这个时候从江西来的。江西人迁入湖南的第二次高潮是在清朝初年。这时候,湖南人口已经饱和了,很多湖南人为了更好地发展,迁入四川,所以有“湖广填四川”的说法。但这时候,依旧有很多江西人迁入湖南。今天湖南北部、中部的人口,八成以上是江西人的后裔。南部比例
特别文摘 2017年7期2017-04-19
- 欢迎湖南人的精神
(整理)欢迎湖南人的精神陈独秀(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欢迎湖南人的精神》原刊于1920年《新青年》,后收入《陈独秀文章选编》、《独秀文存》卷一。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及首任总书记,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间党的最高领袖。文章提出了湖南人的精神,赞扬了毛泽东等湖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8期2017-02-28
- 奋斗的湖南人
整理)奋斗的湖南人梁启超(原著)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1922年9月1日,梁启超在长沙遵道会讲演《奋斗的湖南人》,由纬文、余盖合记,9月3日刊于长沙《大公报》,又刊《湖南教育杂志》1922年第1卷第11期,修改较大。兹据《湖南教育杂志》整理。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近代中国的思想启蒙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著有《饮冰室全集》。文章详述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8期2017-02-28
- 赵恒惕与湖南人的生命和人格
理)赵恒惕与湖南人的生命和人格尼甫(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1922年2月5日,尼甫《赵恒惕与湖南人的生命和人格》原刊于中国共产党北京区机关刊物《工人周刊》第28期的评论,后收入《中国工运史料》1958年第4期、《罗章龙与早期铁路工人运动》。兹据原刊整理。尼甫,应为笔名,孔子美称,作者生平不详。文章期望湖南人从深信赵恒惕能实行省宪的迷梦清醒过来,并指出黄庞之事是湖南新旧思潮开始实际冲突的第一个征象,最后疾呼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8期2017-02-28
- 湖南人
瑶(整理)湖南人窳 君(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窳君《湖南人》,原刊于《涛声》1933年第2卷第32期。窳君,原名曹礼吾(1901-1966),湖南长沙人。曾从教于暨南大学,先后任《涛声》、《芒种》的编委。《涛声》是文艺性周刊,1931年8月15日创刊于上海。窳君在《涛声》发表多篇文章,有《糺纕室零林》、《教书匠(一)》、《教书匠(二)》、《秋兴四律》、《咻咻》、《晚眺》、《他人的话》、《谈话体诗》、《题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2-25
- 堕落的湖南人
整理)堕落的湖南人艮 生(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艮生《堕落的湖南人》原刊《醒狮》1926年第87期,是一篇时评。刘人熙(1844-1919),字艮生,号蔚庐,湖南浏阳人,光绪进士,曾任湖南教育总会会长、湖南督军兼省长。此文署名“艮生”,应当另有其人。《醒狮》于1924年10月10日在上海创刊,是国家主义派的主要刊物。文章从多个角度对当时湖南社会现状提出批评,“盖于责备之中,犹存希望之心”。文末有“愚公”的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2-25
- 湖南人·湖南人
瑶(整理)湖南人·湖南人楚 楚(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编者按:楚楚所著《湖南人·湖南人》,原刊于《建国》(长沙)1928年第26期。作者生平不详。文章从党争、危难、灾害、希望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南社会现状,阐述了湖南人倔强朴实、吃苦耐劳、有干劲的特点,勉励湖南重建与复兴。楚楚;湖南人;湖南民性从前,有许多人把湖南人比作牛。这种比譬,骤看起来是侮辱湖南人的,实质上却不是的,这是说湖南人有像牛一样不辞劳苦的干劲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2-25
- 世界第二次大战与湖南人的责任
界第二次大战与湖南人的责任沛(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世界第二次大战与湖南人的责任》原刊于《旅省衡山学生》1934年4月,署名沛,文末写有“祖沛脱稿于一中”,祖沛生平不详。文章从军事、建设、政治三个方面了描述了二战前中国毫无准备的危险情况,从历史上、地位上、民性上、经济上分析了湖南人是救中国的重心,并对肩负救中国重任的湖南人提出几点意见。祖沛;二战;湖南人依今日的趋势,与各国军事家的忖测,第二次的世界大战,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2-25
- 湖南人的抵抗性
瑶(整理)湖南人的抵抗性胡庶华(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湖南人的抵抗性》原刊于《衡风》周刊1933年第1卷第9期,前面有编者按。文章是胡庶华在湖南大学的学术演讲稿,除此文外,胡庶华在湖南大学发表的演讲还有《学界总动员》、《未来的新兵器》。胡庶华(1886-1968),字春藻,湖南攸县人。现代著名教育家、冶金学家。历任武昌大学代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同济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大学、湖南大学校长等。著有《铁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9期2017-02-25
- 湖南人!起来
瑶(整理)湖南人!起来佚 名(原著)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湖南人!起来》原刊于1937年《福湘旬刊》第116期,文章未署名。《福湘旬刊》创刊于1931年冬,是湖南长沙私立福湘女子中学的校刊。文章举出警报后湖南人的种种无知行为,重在警示湖南人在全面抗战的非常时期不能耽于享乐,要担负起重大的使命,继续以往的光荣。湖南人;使命湖南,提起这两字,谁也有点尊敬她,因为在历史上,她①曾经过几次光荣的记载,就是现在,她也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02-24
- 湖南人
瑶(整理)湖南人郭维麟(原著) 刘 瑶(整理)(湖南科技学院 国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湖南人》原刊于1937年《论语》第110期。《论语》于1932年9月16日创刊于上海,是一本提倡幽默的刊物。郭维麟,江苏武进人,生长于长沙,其余不详。郭维麟另有《略谈钱史》刊于《论语》116期,《佛教应尊为国教说》刊于《论语》117期,《漫谈女人的服饰》刊于1937年《妇人画报》第48期。文章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描绘了长沙以及湖南的人文风情。郭维麟;湖南人;人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2017-02-24
- 辛亥时期“排满”语境下的湖南人形象塑造
排满”语境下的湖南人形象塑造陈晨(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晚清最后几十年,湖南人在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由于此重要性,湖南人的形象在近代历史上一直被不断地建构,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经历了诸多变迁。而到了辛亥时期,在整个国家对满清政府的作为不甚满意的大背景下,革命党人利用“排满”语境下取得的话语权,将旧湖南人的形象塑造成满清之走狗,满酋之奴隶,以此鼓励湖南,乃至全国的汉人与清王朝进行决裂,推动革命进程。革命派;湖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3期2017-01-28
- 吃辣与造反
人,你莫见笑,湖南人待客爱用辣椒。虽说是乡下的土产货,天天可不能少。要问辣椒有哪些好?随便能说出好几条。去湿气、安心跳、健脾胃、醒头脑,油煎爆炒用火烧,样样味道好。没有辣子不算菜呀,一辣胜佳肴。毛泽东能如此流畅地把这首并不算短的民歌唱出来,说明从小就受到湖南浓郁辣文化的熏染。其实,湖南人早已经把辣椒从物质享受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某种程度上,辣椒是湖南人倔强性格的象征。作为一名革命者,毛泽东自然又把湖南人赋予辣椒的精神隐喻推进了一步,上升为革命理论的一部分。当
特别文摘 2017年2期2017-01-24
- 吃辣
口味,一直都是湖南人的饮食习惯。无辣不欢的湖南人,爱的就是“口味”。什么菜,只要在前面加上“口味”二字,绝对能风靡整个湖南!口味虾、口味蟹、口味蛇、口味牛蛙……多年来,它们一直爆红于各大菜馆和夜市大排档。口味菜,关键在于“调”,老长沙人有句口头禅叫“调口味”,他们能把全世界的口味调得适合长沙人的饮食习惯。学者王力说:“辣椒之动人,在辣,不在诱。而且它激得凶,一进口就像刺入了你的舌头,不像咖啡的慢性刺激,只凭这一点说,它已经具有刚者之强。”辣椒是刚烈之人和勇
读者·原创版 2016年4期2016-11-25
- “湘军”南下启示录
、烹湘味饭菜的湖南人。有人说是“五十万湘军下广东”,有人说得更玄:“在广东,每三个外地人中,准有一个湖南人。”广东的大市场上,到底有多少湖南人,谁也说不清。跨过宜章往南,第一站便是广东乐昌县的坪石镇。这是个仅2万来人的小镇,据镇工商所介绍,湖南人在镇上开有米行10家,肉摊40处,饮食店10家,还有打铁的、补鞋的、弹棉花的、搞建筑的、打零工的,不下1000人,还不包括开车挑担做生意当天打回转的。坪石工商所的同志说得更风趣:“坪石市场的大半个天下靠湖南人呀!”
文史博览·文史 2016年10期2016-10-28
- 背影
我才想起,原来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不过我们觉得,我们剩的未免太少了点。如果我们能记得湖南人也是喜欢吃苦瓜的,我们早就会分给他了。现在,只剩了一个盘底儿,又是吃剩下的,实在不好意思。但是他满不在乎,这就使我们也觉得不该在乎了,索性把剩得不多的苦瓜,连盘子都端给了他。他亲手端过去,连声笑着说:谢谢!这时,我看到了他的背影——平直的背脊,轻快的脚步。我心里想:他不是别人,他是我们的将军!这个称号,和他是多么相称啊!在灯光下,我似乎跟着他的话音,也看到了一个正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8期2016-10-27
- 从湘方言看湖南人性格
学院从湘方言看湖南人性格杨铭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文章通过总结湘方言的特点来选取有代表性的湘方言词汇请湖南本地人和湖南外地人感受湖南人的性格特征,并从地理气候环境、族群演变迁徙、湖南地域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湖南人性格的形成原因。湘方言 湖南人性格 地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方言显一类性格。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性格的外在体现,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湘方言与湖南人性格互为表里,并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推进,这种关系为我们观察地域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独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2016-10-25
- 书碟快报
杰的音乐世界。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美) 裴士锋 著,黄中宪 译中国近代史上,反清革命领袖中有一半是湖南人,同盟会中湖南籍成员最多。湖南所产生的改革者、军官、革命家之多,居中国诸省之冠。史学研究却鲜有对湖南进行连贯性的探讨。《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以湖南为中心,认为湖南在内部进行的思想改革与论述,牵动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作者裴士锋以17世纪的湖南隐士王夫之为现代湖南人性格的原型,分析其打破传统窠臼的思想如何影响后来的湖南复兴运动,并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梳理出自鸦
初中生 2016年13期2016-09-05
- 湖南人与“湖湘精神”
史和未误读的“湖南人”在浩渺壮阔的太平洋彼岸,一位年轻的美国学者,有些意外地把眼光聚焦在中国内陆省份之一的湖南,他就是耶鲁大学中国史博士裴士锋(Stephen.R.Platt)先生。他所著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一经面世,马上触发了众人对“湖南人”的热议。虽然说,“湖南人”早已是颇具动静的话题,但这次与以往大不相同。这次不是中国湖南人的自言自语或自说自话,也不是中国其他省份人有褒有贬的感性描述或理性判言。作为一个货真价实的外国人,裴士锋先生完完全全说的是“局
书屋 2016年4期2016-07-18
- 历史上的湘江与湖南文化
却养出了不同的湖南人。清朝中叶以前,湖南人在国史上罕有表现。但到了近代,湖南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精神面貌。在平定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湘军出了14位总督和13位巡抚。特别是到了共和国开国,湖南人的表现更加突出,十大元帅中湖南人占了3位。同一方水土为何会有如此转变?这与湘江流域在不同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有关。秦汉时期,首都位于关中,外贸港口以北部湾为主,湘江流域正处在这两点之间最短的联线上,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北方人口一次次的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文化的发
环球人文地理 2016年3期2016-05-10
- 地方认同与民族意识
文涛裴士锋的《湖南人与现代中国》给读者描绘一幅近现代湖南人与众不同的思想史。这是一部以湖南人为主角的近现代中国史,而非既有的区域史研究。作者研究视角的转换及其成就体现在与两种彼此相通研究取向的区别中。在近现代中国整体史研究中,北京及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现代性的先发地区,内地则是现代性被动的接受者。近现代中国区域史研究虽将论述的内容放置在地方,但贯穿其中的精神却依然反映对中心区域现代性的承接。本书作者则反是,立足湖南,挖掘湖南人的思想世界及对近现代中国的引领。
财经 2016年10期2016-04-07
- 无辣不欢
容丝毫瑕疵。在湖南人看来,酸甜苦辣咸五味之中,辣更多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觉,辣作用于口腔舌尖,是一种痛感。吃辣椒找疼痛感,无论怎样说都是一种带有自虐意味的行为,这却在湖南人的饮食习惯中有着多重表现,灼热的疼痛之后胃口大开的酣畅淋漓,是嗜辣之人在饮食中寻求的一种痛快,长久下来却也形成了一种习惯、一种风味特点,奠定了湘菜的基本特点。湘辣菜品的民间色彩极其浓厚,无论粥粉面饭,还是炒菜做汤,多是用些简单易得的原料烹制,制作上也没有太复杂的工艺,很家常。一盘剁椒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15年7期2015-09-10
- 开始尝那儿的食物,才开始懂那儿的情份
三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背后总要嘀咕,说那样的一个面疙瘩,干巴巴,无滋无味,有什么好吃不好吃的。北方美女也丝毫不跟我们一般见识,照样啃着她的馒头,腰圆体壮,就像那个馒头一样。这个干粮渐渐成为了我们半夜肚子饿时候的佳肴,谁饿了,一定能在她的饭盒里找到个冷馒头,来点儿湖南风味的老干妈辣椒酱裹上,津津有味地啃一顿。十二姐写了一篇文章,说吵架后男人莫名其妙回了家,看见肉汤里还放着一个黄澄澄的荷包蛋,立刻心下柔软。有人在下面回复说:真有人往肉汤里放荷包蛋?靠,还不如给狗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4年8期2014-10-29
- 担当与梦想——《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启示
担当”,13万湖南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远赴云南边陲,创造了在禁区种植橡胶的奇迹;凭着“担当”,作家薛媛媛将这段尘封的悲壮历史生动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担当成就梦想。当今中国,已经吹响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号角,《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告诉我们,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传承,“担当”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一2012年,湖南有关方面在向社会发布的“湖南精神”中,“担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担当,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感,
文艺论坛 2013年24期2013-08-15
- 湘商:天下当实业 经营利义爱
,好像怀疑它是湖南人虚构的一个弥天大谎。湖南人为了激发自己的商业自信,也为了证实湘商不是凭空生造出来的一个名字,在2009年端午节,他们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湘商寻祖”活动。在《经营天下的湖南人》一书中,我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近代以来,湖南人将天下都是当实业来经营的,所以近代湖南的人物,都是以实干家的形象出现。就我们通常所说的实业(今天泛指商业),湖南现代也有一个标杆性的人物:范旭东。他是中国化工实业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奠基人,被称作“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中国商人 2011年12期201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