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方言看湖南人性格

2016-10-25 15:44杨铭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9期
关键词:湖南人湖湘个案

杨铭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从湘方言看湖南人性格

杨铭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章通过总结湘方言的特点来选取有代表性的湘方言词汇请湖南本地人和湖南外地人感受湖南人的性格特征,并从地理气候环境、族群演变迁徙、湖南地域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湖南人性格的形成原因。

湘方言 湖南人性格 地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方言显一类性格。方言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地域性格的外在体现,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湘方言与湖南人性格互为表里,并与地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推进,这种关系为我们观察地域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一、湘方言

(一)概念界定

湘方言,又称湘语,是湖南省最具代表性的方言,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是生活在湘江流域及其支系一带湖湘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1]湘语根据内部语音的差异分新湘语和老湘语两类,新湘语主要流行于长沙和湘北,老湘语主要分布在衡阳、湘乡一带。本文所讨论的湘方言湘方言中新湘语的代表——长沙话,即长沙方言,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所谓长沙方言一般是指长沙主城区和望城区、长沙县大部以及宁乡县东北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区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市区方言又与湘潭市区方言和株洲市区方言大部分一致,基本相通。

主要是指以长沙话代表的新湘语。

(二)湘方言的特点

湘方言的新湘语受官话方言和赣方言的影响,其全浊声母多数清化,并多读不送气清音,多数有点独立入声调,但入声无塞音韵尾,明清白话词汇颇多。长沙话,作为湘方言新湘语的代表,湘音缭绕、楚语云飞、韵味十足,具有声调多,声母韵母多,发音短快平直高,用词夸张,喜用语气助词的特点。

1.声调多

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共有六个声调,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和入声。例如:在湘方言中发音相同的朱、渠、主、注、住、菊这六个字其音调与湘方言六个声调一一对应。

2.声母韵母多

普通话中,声母包括零声母共有22个,韵母39个。长沙话,作为湘方言新湘语的代表,其声母有23个,比普通话中的声母多一个;韵母有41个,比普通话中的韵母多两个。

3.发音短快、平直、高

短和快:对比普通话的发音,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大多数字的发音比普通话的发音要短,少半个音拍。发音短,说话自然就快了。

平和直:对比普通话四个声调,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其音调比普通话的声调要平,低半个音阶。因为没有绕舌音,没有后鼻音,bp不分,hf不分,nl不分,说话平而直。

高: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把舌尖后音zh、ch、sh读成舌面音j、q、x,例如:把猪55的声母zh读作j,把处51中的声母ch读作q,把书55中的声母sh读作x,所以湖南人讲话给人的感觉就是调子很高,说话像吵架。

4.用词夸张

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大量采用动词作为形容词前的程度副词,表示“很、非常”的意思,其词汇不仅丰富而且很多词语是固定的搭配,通过重读或拉长这些词语的读音,加强程度又形象生动地描摹情状和形态。如:嫩白的、通红的、刮瘦的、沁甜的、稀乱的、漂(pia51)淡的、浸咸(han35)的、冰(bing21)冷的、烧热(o51)的、喷臭的、喷香的、绷硬的、蜡软的等等。

5.喜用语气助词

以长沙话为代表的湘方言喜欢用一些语气助词做拖音,表达讲话人的神情、语句形式或时间状态,这是湘方言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常用的语气助词有:“哒(da)”,“咯(lo)”,“撒(sa)”。通常用“哒”表完成态,如:吃(qia)饭哒、走哒、好哒等等;用“咯luo”做疑问助词,如:干什么咯?好不咯?要不咯?用“撒”加强语气,如:你去撒。

二、湘方言中的湖南人性格

著名学者季羡林曾说过:“我相信,从一个人方言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的性格来。”[2]湘方言声调透露出湖南人什么样的性格呢?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湖南人大多具有蛮、倔、强悍等性格特点。笔者列出了湘方言中比较有影响力的方言词汇及大家眼里的湖南人性格特征,请湖南本地人和湖南外地人选择。

(一)湖南人性格特征自评

运用二分法多重反映问题的频数分析方法统计湖南人性格自评结果,在回收的341份调查表中,各选项的次数共有1645次,其中选择“火辣”、“爱面子”的均有 219人,占个案的 64.2%;选择“精明”的有207人,占个案的60.7%;选择“热情”的有197人,占个案的57.8%;选择“能干”的有 188人,占个案的55.1%;选择“好客”的有171人,占个案的50.1%;选择“倔强霸蛮”的有170人,占个案的49.9%……

根据湖南本地人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湖南本地人从湘方言的音和义感受到湖南人的主要性格特点依次为“火辣”、“爱面子”、“精明”、“热情”、“能干”、“好客”、“倔强霸蛮”等。

(二)湖南人性格特征他评

运用二分法多重反映问题的频数分析方法对外地人眼中的湖南人性格进行统计,在回收的239份调查表中,各选项的次数共有1046次,其中选择“火辣”的有142人,占个案的59.4%;选择“热情”的有122人,占个案的51%;选择“精明”的有104人,占个案的43.5%;选择 “倔强霸蛮”的有99人,占个案的41.4%;选择“能干”的有98人,占个案的41%;选择“好客”的有96人,占个案的40.2%;选择“爱面子”的有88人,占个案的36.8%……

根据湖南外地人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湖南外地人从湘方言的音和义感受到湖南人的主要性格特点依次为“火辣”、“热情”、“精明”、“倔强霸蛮”、“能干”、“好客”、“爱面子”等。

综上所述及调查问卷分析:湘方言可以听出湖南人的性格来,即使是湖南的外地人一样可以感受到。

三、湖南人性格成因

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许多学者认为性格形成的因素与其地理、历史上的移民、经济斗争有关。就湖南人性格形成的特点,笔者分别从地理气候环境、族群演变迁徙及湖南地域文化这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如下:

(一)地理气候环境的影响

湖南省位于长江中游,绝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称“湖南”,又因湘江贯穿境内南北而简称“湘”。[1]湖南属内陆省份,是中国的东南腹地,东邻江西,北郊湖北,西连重庆、贵州,南接广东、广西,有“荆豫唇齿,黔粤咽喉”之称。湖南省内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北部平原展布,为向北敞口的不对称马蹄形盆地。境内河网密布,除少数属珠江水系和赣江水系外,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水四水及其支流汇聚于洞庭湖再向北注入长江。[1]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温多变,秋温陡降,严寒期短,暑热期长;春夏多雨,雨水集中,热量充足,秋冬干旱。湖南如今的山水洲城,在被视为蛮荒之地的古代却是穷山僻水。在生存条件恶劣又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下,湖南人通过武力和蛮霸凶顽来求生存,也因此磨练出了霸蛮悍勇的性格。

(二)族群演变迁徙的影响

湖南从古即为多民族交错聚居之地,一方面,汉族同少数民族长期的争斗,使湖南人练就了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另一方面,与少数民族的互通婚姻致使湖南人血液里有一种野性和强悍之气。汉族同少数民族既相互争斗也互通婚姻,形成了新的血缘和新的群体,造就了湖南人独特的性格。[4]另外,《湖南氏族迁徙源流》中通过对以上一府一州一县共700余个氏族的迁徙状况统计分析,最后得出如下结论:1.湖南人来自天下,江、浙、皖、闽、赣东方之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东方之什九;而庐陵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什九。2.江西人之来移湖南也,大都以稼穑耕垦;江苏、安徽、河南、山东人之来移湖南也,大都以官作宦,以经商服贾。自古以来,湖南的原住民、各个时代的移民共同生活在湖南这块地域,在共同的经济生活中,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语言和心理,这些共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文化精神积淀凝固形成了湖南人的性格。

(三)湖南地域文化的影响

湖南文化源远流长,从最早生息于此的原住民地域文化及后来陆续迁徙进来的“三苗”、“荆楚”等多民族创造的古越文化到以秦汉为降作为主流文化传入的汉民族中原文化发展到荆楚文化直至今天的湖湘文化。[3]随着历史的变迁,特别是宋、元、明、清的几次大规模的移民,使湖南人民在人口、习俗、语言、心理及思想观念上均发生了重要变化,从而发展出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形成了“湖湘文化”的基本精神:勇于艰苦创业,勤于开拓创新,乐于牺牲奉献,善于包容互补。这种文化精神深刻地影响着湖南人民,受这种文化精神的洗礼,湖南人全身内外无不散发出这种气质。从本质上来说,地域性格是地域文化特质的表征,也是地域文化模式的外在显现。[5]凝结在湖南人性格中的蛮、倔、强悍的传统性格,造就了湖南“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等文化形象。湖南人性格是湖湘文化的外在体现,更是湖南发展的根基。随着历史发展,湖南本土文化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仍在延续,湖南人性格成为湖湘文化的生命体现,是湖湘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结语

湖南人性格立论于地域特点,植根于地域文化。湘方言是在湖南地域文化背景下孕育发展的,能够直接、全面、客观地体现湖南人特有的性格,深刻地反映出湖南地域文化的特色。因此,重视湘方言的使用不仅有利于湘方言资源的传承和保护,还有利于湖南民俗文化的弘扬,更利于湖南地域文化的传承。

注释

①湘方言中新湘语的代表——长沙话,即长沙方言,属于湘方言新湘语的一支。所谓长沙方言一般是指长沙主城区和望城区、长沙县大部以及宁乡县东北部所使用的语言(而且长沙县和望城区方言与城区方言略有区别)。至于宁乡县和浏阳市的方言则与市区差异较大,其中浏阳东部的方言还属于赣方言和客家方言,不能与长沙方言互通。长沙市区方言又与湘潭市区方言和株洲市区方言大部分一致,基本相通.

[1]唐永芳.湖湘旅游文化[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季羡林.世态炎凉[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

[3]杨铭.方言与旅游地文化形象的感知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张军.移民与湖湘文化[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02):13-16.

[5]王爱丽.黑龙江人的地域文化性格特征及其再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6):65-69.

杨铭(1982-),女,湖北黄冈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汉语语言及文化。

猜你喜欢
湖南人湖湘个案
我是湖南人
湖南人精神的深度开掘——读《湖南人的精神》有感
放下偏执,路还很长——访谈两位个案医生及家长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中文阅读学习个案考察与分析
直派批评的理念与个案
湖湘扫描
湖湘扫描
大数据告诉你湖南人如何“打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