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爱林
读完《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我想得最多的是“担当”二字。凭着“担当”,13万湖南人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以来,远赴云南边陲,创造了在禁区种植橡胶的奇迹;凭着“担当”,作家薛媛媛将这段尘封的悲壮历史生动地呈现在了人们面前。担当成就梦想。当今中国,已经吹响了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进的号角,《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告诉我们,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的传承,“担当”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一
2012年,湖南有关方面在向社会发布的“湖南精神”中,“担当”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所谓担当,就是“在其位,谋其政”的责任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担当”作为“湖南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意味着湖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较之其他地域的群体来看,显得更特别和更强烈一些。这说明,对于湖南人来说,“担当”是一种历史传承,是一种文化积淀,是一种浓于血脉的遗传基因。关于这一点,专家学者结合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做了充分的论证。《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则对这种“担当”精神作了最生动的诠释。
在《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里,“担当”精神首先从13万湖南人毅然决然、背井离乡的抉择中表现出来。湖南人祖祖辈辈身处洞庭鱼米之乡,每一寸土地对他们来说都是那样熟悉和亲切。但为了种植橡胶、屯垦戍边的伟大事业,13万湖南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踊跃报名,加入了支边队伍的行列。书中特别提到这样一个生动的情节,正当人们因难舍故乡而犹豫不决时,醴陵县召开了一个特殊的动员大会。会上,作为县长的颜傲秋挺身而出,对着话筒大声说:“乡亲们,我们是毛主席家乡人,我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我颜傲秋第一个上!”就这样,写血书、搭对子、“闪电”式结婚,涌赴边陲的动人场面一幕接着一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没有一种甘愿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如果没有一种身为毛主席家乡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这种痛苦的选择,是很难下定决心的。
“担当”精神其次从13万湖南人在身处异地且环境艰苦的情况下的坚持和坚守中表现出来。离开家乡远赴云南前,13万湖南人对云南的生活虽处于一种未知中,但仍然有着一种美好的期待。“头顶香蕉,脚踩菠萝,摔倒还抓把花生来,出门看大象。”如果生活果真如此,背井离乡的孤独和忧伤或许还能得到缓解。然而,等待他们的生活环境完全出乎他们的想象。瘟疫横行,猛兽出没,没有房子,没有粮食。面对这种恶劣的环境,有人开始动摇,有人准备逃离,特别是在火灾频发把好不容易建起的家园烧个精光、一头野象摔死了女职工、家乡传来分田的消息等一系列事件发生后,他们中的许多人情不自禁地想起家乡的富饶,一股返湘风开始刮起。于是,是坚守还是当“逃兵”的抉择,煎熬着这些湖南人。应该说,当时的湖南人有着十分复杂的心情,他们不想返湘,但他们难受;他们返湘,又心有不甘。最后,绝大多数的湖南人留了下来,作为毛主席家乡人,他们把苦难化成为责任,不再为眼前的险恶环境动摇,为了祖国的橡胶事业,他们选择了坚守。这种坚持和坚守到了他们的第二代也不曾动摇。当十万知青返城开始后,正是他们的第二代勇敢地挑起了农垦大梁,承载起祖国橡胶事业第二次创业的重担。
二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让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担当”精神,不仅表现在13万湖南人远赴云南种植橡胶的英雄壮举中,还表现在作家薛媛媛以一种高度自觉的使命感和以一种不惧艰辛的精神最终完成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决心中。
面对湖南支边的壮举,薛媛媛以一种大爱的担当精神去发掘这段尘封的历史。在作品的后记,作者提到写作这部作品缘起于旁听了别人交话费时的一次闲谈。作者把这种创作动机称之为“一种召唤”。这种召唤就是薛媛媛内心的“担当”。面对这样一个尘封已久的大题材,她深知所要面临的艰辛,在没有任何部门或机构要求的情况下,她义无反顾,主动去写。她在书中写道,在采访中她有过对许多难以逾越的困难的顾虑,有过对不知前景如何的彷徨,也有过热脸遇到冷脸的尴尬。但她决不气馁,也不为之动摇和退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知识分子关注民生、心怀社会的责任感使然。
凭着“担当”,面对采访中的重重困难,薛媛媛仍然坚持,从不动摇。她历经风霜雨雪,走入从未到过的西南边寨,踏上缅甸、老挝种植橡胶的土地,去探寻当年湖南人垦边开荒、种植橡胶的尘封历史。在撰写《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的过程中,只要能采访到,只要有湖南人的地方,薛媛媛都要跋山涉水地走进去。她历时三年,三上云南,共计7个月,沿着澜沧江、伊洛瓦底江、红河4000多公里的边境线走访了19个农场、34个分场、80多个生产队,走坏了三双跑鞋,采访了500多个湖南支边老人。
毫无疑问,作家薛媛媛这种不惧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当年湖湘垦荒人的艰苦创业精神是一脉相传、同宗同源的。正是前辈们的艰难创业历史感染了我们的作家,薛媛媛女士才会有那么巨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以一种大无畏的创作精神来抒写前辈的创业史。当年,13万湖南人用“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气馁”的湖南精神,实现了在云南边陲种植万亩橡胶的奇迹,而薛媛媛则以“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不气馁”的湖南精神将这一奇迹以文学的方式表达出来。
可以说,我的感动和震撼,既来自于那一代艰苦卓绝的垦荒人,也来自于锲而不舍的作家薛媛媛。据薛媛媛透露,创作中她经常接到农场老乡电话,问书什么时候能写好?书出版后,她赶紧给湖南老乡寄了200本过去。她说:“我一直以为,在诸多事业中既然选择了写作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就意味着,我要对社会和人民负责,对社会和人民有种担当,从深处表现人民的痛苦和愿望,为人民孜孜不倦地写作。”作为一个作家,只有从书斋里走出去,像薛媛媛女士那样和血带泪地去体验,才能感受历史的厚重、时代的脉搏,才能让自己的根、作品的根,深深地扎在这一片广袤的大地上。
三
有梦想才会有担当,有担当才能成就梦想。梦想与担当紧紧相连。自古以来,湖南人之所以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就在于他们有梦想,决心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告诉我们,担当成就了新中国的橡胶梦。13万湖南人为了国家的需要,凭着“担当”的精神,毅然奔赴云南边疆开荒戍边,在禁区种植橡胶,为新中国建设提供宝贵战略资源。为了一代橡胶林,他们付出三代人的努力。国家的梦想就是他们的梦想。现在,橡胶已进入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人们对它熟视无睹,一点也不觉得稀奇。但在建国之初,“有没有橡胶”跟“红色政权究竟能支撑多久”简直可以直接画上等号。西方反华势力为了达到将新生政权扼杀在摇篮里的目的,对中国实行严厉的橡胶封锁政策。专家们又断言,橡胶树只适合赤道南北10度以内的热带地区生长,南纬10度到北纬17度以外的地区绝对是种植橡胶的禁区。这几乎是给中国下达了一道橡胶种植的死亡通知书。而当时百业待兴的中国,对橡胶的渴求又如久旱之盼甘霖。怎么办?只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绝地里自己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橡胶的种植史就是一部新中国针对列强打压的抵抗史,就是一部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离开了“担当”精神,在禁区种植橡胶的奇迹就不可能创造出来。
“担当”成就了薛媛媛的文学梦。凭着“担当”精神,薛媛媛写出了《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实现了自己的文学梦想。也许,薛媛媛自己没有想到,当她把《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作为自己文学梦的时候,她已经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文学梦与中国梦联系在一起了。她通过对13万湖南人农垦戍边、种植橡胶等事情的描述,使读者切实看到那个时代的沸腾气息,看到从灾难中走过的人们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无私。凭着“担当”精神,薛媛媛把这段尘封的历史打捞出来,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语言还原了新中国在封锁的环境下突围的历史真相,这在当下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如许多专家所言,这是一部既有文献价值也有文学价值,更有精神价值的充满了正能量的作品。
《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是一部追忆13万湖湘子弟云南屯垦戍边的创业史,更是一部激励当代中国人追寻“中国梦”的奋斗史。换句话说,当13万湖湘儿女在云南边陲与各族人民一道谱写种植橡胶的奇迹的时刻,“担当”就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成为了他们继续创造奇迹、成就梦想的重要精神力量。历史、现在和未来,在薛媛媛的笔下通过不朽的担当精神勾连了起来。当今中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路上,我们仍将面临重重困难,仍需创造种种奇迹,这就需要和离不开担当精神。《中国橡胶的红色记忆》让我们了解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要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继承和发扬“担当”精神。只要敢于“担当”,我们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也没有实现不了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