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

  •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k)·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于 坤 王哲源 彭雄良 王 佩 赵泽珺 严一丹 曹培悦(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北京 10087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于组织及其成员来说, 要想更好地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员工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愈发重要。新近研究发现利他行为具有动态性, 但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上存在严重不足, 无法获得利他行为动态可持续性特征的全貌, 对其前因机制的研究则更为缺失。因此, 本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22年10期2022-10-13

  • 感恩和领悟社会支持在上海市临床医学本科生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间的作用分析
    医学本科生的利他行为及其心理发生机制的研究值得关注。利他行为是指个体做出帮助或有益他人福祉的行为[3]。研究表明,共情能力是影响个体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3]。共情能力是指个体设身处地理解与分享他人情绪情感的能力[4]。共情利他理论认为[5],当个体目睹他人的痛苦或不幸时,共情能力会激发个体做出利他行为。可见,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关系密切,但二者之间的关系机制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共情能力是产生感恩的前提。高共情能力者容易产生更多的正性情绪体验,如感恩等。相

    医学与社会 2022年9期2022-09-20

  • 成人依恋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2]网络利他行为(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指个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3]比如,在网络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经验,免费提供他人所需的信息、资料或技术支持,提醒他人注意网络陷阱,揭露网络失范行为或实际生活中的不公现象,等等。利他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最高层次表现[4],一直备受社会的认可和颂扬。基于网民的迅速增加以及网络的便捷性和共享性,利他行为在网络中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5期2022-09-17

  • 修炼班主任利他品质提升高品质育人境界
    ;利他品质;利他行为;育人境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其中第一条便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灵魂,要提升师德水平,必须唤起班主任利他品质的觉醒。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修炼利他品质,其“为他人更好地发展助力的心态”将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一、利他品质的内涵要义“利他”一词是由社会学之父奥古斯特·孔德最先创造的,原意是“给予他人方便和利益不求回报”。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3期2022-05-30

  • 感恩对大学生道德认同与利他行为的中介作用
    问卷、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感恩问卷(GQ-6)对144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是道德认同能显著正向预测利他行为(β=0.497,P<0.001);感恩在道德认同和利他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31.3%);道德认同、利他、感恩在性别维度上不存在差异。结论是大学生的道德认同与利他有正向关系,道德认同与利他的关系受感恩的调节。关键词:道德认同 利他行为 感恩 大学生道德认同,指的是个体自我概念中一系列被内化肯定的道德特质的组成。这部分道德特质具有社会一

    公关世界 2022年8期2022-05-18

  • 浅谈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策略研究
    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深刻践行了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满足了当前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现实要求,实现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鉴于此,在整个学校德育教育期间,需要教师对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既要密切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又要为学生树立一些可以参照学习的典型和标杆,借助这些典型和标杆的作用来影响学生。【关键词】学生;公正感;利他行为;具体策略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作为教学的准则,加以奉行。然而,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8期2021-10-07

  • 关心教育理论视阈下利他行为意义阐释及培育路径
    庆华摘要: 利他行为是“关心教育”的深化和实践,有益于学生的品格提升。本文重点阐释了利他行为的价值意义,指出其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在培育学生利他行为的过程中, 学校从制度建立、实践活动、价值引领等方面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关键词: 利他行为;意义阐释;培育路径;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1)15-022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21年15期2021-09-17

  • 彩虹花唤醒记
    燕玲关键词:利他行为;教育戏剧;绘本故事;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0-0047-04【活动理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艾森伯格(Eisenberg)[1]就发现,儿童在小学期间,享乐主义倾向逐渐消失,而7~8岁的儿童已经逐渐能以他人和社会的准则来处理面临的问题,利他主义行为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郑健成、潘洁和李伯黍[2]研究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级儿童的利他行为呈上升趋势,利己行为呈下降趋势。同时,小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0期2021-08-12

  • 社会贴现:一种测量利他行为的新任务
    际交往过程中利他行为随着个人之间的社会距离增加而逐渐减少的现象。其研究任务首次將社会距离进行了量化,以个体愿意舍弃金额的数量换取他人获得定额的行为作为利他的标准。解释水平理论为社会贴现的内涵提供了理论基础,并解释了其内部机制。未来研究可以从自我结构的角度对社会贴现进行解释,也可以尝试使用社会支持相关的指标代替金钱,以避免金钱概念的启动所导致个体偏向自私的结论。关键词 社会贴现;自我控制;社会距离;利他行为分类号 B84-0DOI: 10.16842/j.c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4期2021-04-19

  • 试论幼儿园混龄教育对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影响
    ,而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产生标志着幼儿内心发展趋于成熟。在混龄班级中年龄不同的幼儿也可以相互影响,大龄幼儿可以起榜样作用促进小龄幼儿利他行为的产生,大龄幼儿在帮助小龄幼儿的同时促进了自身利他行为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混龄教育会使幼儿更好的产生利他行为,促使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出现,幼儿的利他行为也发展了混龄教育。【关键词】混龄教育  儿童  利他行为一、概念论述(一)混龄教育1.混龄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在我们人类开始用学堂来传授知识的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教育者数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2021年3期2021-04-16

  • “有感而发”: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促进
    类型的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作用。研究一采用单因素三水平(感动类型:风景、亲情、道德)的被试间设计,考察不同类型的感动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相比风景组与亲情组,道德感动能够显著提升利他行为倾向。研究二采用2(特质共情水平:高、低)×2(感动类型:风景、道德)的被试间设计,进一步考察共情水平与感动类型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共同影响。结果显示:道德感动和特质共情对利他行为倾向均存在显著影响,在道德感动的情况下,高、低特质共情的个体其利他行为倾向都发生了显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1年3期2021-03-24

  • 寄宿制小学生利他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要〕本文采用利他行为倾向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广东省某寄宿制学校的 1147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利他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检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利他行为不仅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因此社会支持在寄宿制小学生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关键词〕利他行为;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寄宿制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年35期2020-12-28

  • 浅析利他行为对组织内其他员工的影响
    卫东摘 要: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人的行为,也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在企业中员工的利他行为很容易被发现,它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企业中每位员工。利他行为能够有效的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有效的促进员工更快更好的去完成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等,同时它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基于此文章着重介绍了利他行为,粗略地对利他行为给组织内其他员工造成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利他行为;员工主动性;影响DOI:10.12249/j.issn.1005-4669

    卷宗 2020年27期2020-11-30

  • 考虑利他行为和服务价值的双渠道供应链动态博弈与复杂性研究
    摘 要:考虑利他行为和服务价值的双渠道供应链动态博弈,分析网络直销渠道和传统渠道销售价格差别定价的市场行为,构建了一个单一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模型。基于动态博弈理论、复杂动力学理论,通过倍周期分岔和最大Lyapunov指数描述了模型的动力学特征。研究表明制造商和零售商决策变量的调整速度过快时,系统会进入一种混沌状态。在现实活动中系统的混沌状态意味着决策者无法对价格进行准确分析,导致市场定价偏离正确轨道,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10期2020-11-23

  • 大学生父亲在位、公正世界信念与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信念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进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方法采用父亲在位问卷的中文简式版(FPQ-R-Q)、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进行调查。 结论 父亲在位与公正世界信念(r=0.212**,**P【关键词】父亲在位;公正世界信念;利他行为;大学生1.研究综述1.1父亲在位研究概述随着家庭心理研究的发展,父亲在位这一研究方向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一直存在着‘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人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2020-11-23

  • 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策略研究
    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养成。关键词:公正感;利他行为;学生品德;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0-0025-01现在的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宝贝,家长们都对他们呵护备至,很多事情都主动帮孩子做好,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很多事情都依赖家长,养成自私自利,不会为他人着想的性格。这对于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培养良好道德非常不利,对于学生往后人生具有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对于培养学生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3

  • 混龄游戏促进幼儿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
    龄游戏对幼儿利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幼儿利他行为的认识和具体表现,可以由混龄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发展;在混龄游戏中,榜样的表扬强化,对幼儿利他行为的习得有重要作用;游戏的内外因素对幼儿产生利他行为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相互合作,扩大混龄游戏的组织形式。【关键词】幼儿;利他行为;混龄游戏;榜样;正面教育一、问题的提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赖于社会化了的个体来推动。而幼儿就是社会中的个体,是未来的社会化个体。现代社会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9期2020-10-12

  • 二孩家庭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
    养方式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在二孩家庭中,(1)民主型父母教养方式下幼儿利他行为比例更高。(2)父母的利他行为表现对幼儿利他行为的产生与表现有明显的影响。(3)父母缺少对于幼儿利他行为进行教育的方法。关键词:教养方式;幼儿;利他行为;二孩家庭一、概念界定(一)父母教养方式概述1.父母教养方式定义是指在抚养教育幼儿时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行为特征的总体概括,行为模式比较稳定。2.父母教养方式分类(1)专制型。这种家长常以自我为中心,不在意幼儿的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5期2020-08-04

  • 环境优化视域下初中生利他行为培养研究
    110034利他行为的概念在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中均有所涉及。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主要目的的,对受助者的个人利益有增益作用,而对施助者的个人利益可能带来损失的道德行为。初中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利他品质的现状,决定着我国未来公民道德素养的发展状况。教育学范畴内影响学生个体道德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英国教育家洛克、我国古代教育家墨子和荀子等人都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他们强调环境在个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7-06

  •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技能、兴趣、利他行为、家园共育幼儿的社会交往是生长发育与个性发展的需要,是完成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在当今的幼儿园教育对象中,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的溺爱,加上单元式的住宅环境,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交往范围和机会。研究在本园随机抽取50名4-6岁的幼儿,通过问卷调查、跟踪事件抽样观察、个案访谈等方式发现幼儿在交往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交往意愿、同伴关系、合作与分享意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归纳起来,幼儿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自我中

    新一代 2020年12期2020-06-28

  • 小学生利他行为倾向问卷的编制
    提出(一) 利他行为的概念法国的社会学家孔德将利他这一概念从神学和哲学的思想中分离出来以后,利他概念第一次有了明确清晰的内涵界定:“利他是一种为他人而生活的愿望或倾向。”[1]关于利他的研究,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更多地使用利他主义的概念,倾向于在抽象的理论层面上探讨利他主义,利他主义更像是一种信念,是一种不具私心、舍己为人的助人意愿,是“对他人的无私心或仁慈的关心,即因为他人的缘故,而不是作为一种增进自己利益的方式促进他人的福祉,或把他人利益放在自己利益之先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02-27

  • 中学生利他行为摭探
    杨丽摘 要:利他行为是指一种自愿且不求他人回报的助人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生活的和谐稳定有重要意义。文章研究现阶段中学生群体中利他行为的总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份较为翔实且可供参考的资料。本研究表明,中学生群体的利他行为程度属于中等水平,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两个因素对利他行为有显著影响。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社会行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9)28-0017-02利他行

    成才之路 2019年28期2019-11-25

  • 当代青年心理问题探索及建议
    了当代青年的利他行为渐弱趋势、消费心理畸形、政治素质弱化三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思想、心理、行为问题。当代青年与历史青年相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他们在思想、心理和行为等发面有一定的变化。历史青年的思想有其先进性和前瞻性,当代青年要结合当代社会状况继承发展历史青年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思想,同时要摒弃历史青年的落后思想。当代青年背负着发展社会,建设社会的历史使命,在艰巨的历史责任驱使下,当代青年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使命感,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看

    学习与科普 2019年4期2019-09-10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唤醒青少年的利他行为。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心理问题是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指导的核心,但是青少年的品质却被忽略,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取得理想中的效果。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有效弥补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不足,更加倾向于引导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从发挥网络的作用及提升青少年道德品质等多个角度入手,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世界观,这对青少年道德建设及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青少年;利他行为积极心理学从属于当代心理学,是近些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

    锦绣·上旬刊 2019年4期2019-08-13

  • 浅析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的策略研究
    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道德品质。关键词:小学语文;公正感;利他行为;策略研究公正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追求的人人平等的理想状态,利他行为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一种社会行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公正感和利他行为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社会公德的有效途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我会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表演情境、树立正面典型、列举生活案例的方式,帮助学生

    新课程·中旬 2019年4期2019-05-10

  • 浅析动物的利他行为
    其中,动物的利他行为使生物之间构建了一种奇妙的联系。动物的利他行为是指动物自愿进行的有利于其他个体的行为。本文列举了几种常见的利他行为,包括亲缘利他、互惠利他和纯粹利他的行为。总结了几种对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展望了利他行为的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关键词:利他行为;亲缘利他;互惠利他;纯粹利他中图分类号:Q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06-0229-020 引言在自然界中,由于残酷的竞争和环境对个体的选择,大部分动物的行为都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6期2019-05-08

  •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培养策略
    福感;而缺乏利他行为,则会带来成长成才的障碍。为了教育小学生学会利他,从个人对情境的感受、环境影响两方面,分析促进利他的因素;然后探讨可能会抑制利他行为产生的因素;最后提出培养策略:强调他人与自我的关联,创造利他的机会,以规范促成利他的认知,判断需要助人的情境,在学习与评价中习惯利他等。关键词 利他行为  同理心  旁观者效应  内在动机利他是意图使他人获益的自觉自愿的情感与行为,助人者没有明显自私动机,不图回报,这类情感与行为有时可能会牺牲自身利益,甚至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9年2期2019-04-18

  • 利己之心与利他行为
    将利己之心与利他行为相结合,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关键词】利他行为;利己;利他经营;价值观一、利己之心与利他行为的概念陈诉2017年理查德·塞勒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似乎给社会传递一个信息:经济学的生命力不仅在于他自我的精致化、复杂化、标准化,更在于能否回答人类社会与时俱进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同样的,管理学、社会学、生物学也是如此,一种范式、理论、方法的进一步发展要不断的去适应时代的潮流。从社会的主流思潮的视角出发,社会的前进需要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就要充分开放

    智富时代 2019年2期2019-04-18

  • 中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刍探
    应重视对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让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人”。要想有效培养中学生的利他行为,教师要挖掘思想品德教材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形式、开展法治教育实践活动。关键词:品德教育;利他行为;培养;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2-0022-01一些中学生具有叛逆、自卑、人际交往和青春期困惑、思维受认知不足的阻碍等特点,表现出迫切的朋友交往的需求和获得帮助的需求。另外,一些中学生对他人、

    成才之路 2018年32期2018-11-29

  • 共情训练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
    训练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选择了育华小学四年级20名同学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两个月的共情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两组同学实验前后采用基本共情量表(BES)和自编小学生利他行为问卷进行测量。对于测量结果以及学生和老师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参加共情训练的小学生利他行为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共情训练的小学生(t=-2,41,p〔关键词〕共情训练;利他行为;小学生〔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25期2018-09-30

  • 榜样对大班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样对大班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从榜样类型、榜样数量、榜样是否被表扬强化三个方面入手,得出研究结果:同伴榜样较之其他榜样对幼儿利他行为的影响更大;观看多个榜样的幼儿比观看单个榜样的幼儿更易发生利他行为;榜样被表扬强化后更易引起幼儿利他行为的发生。研究者对此提出:给幼儿树立真实亲切并符合幼儿发展规律的榜样;加强引导幼儿主动寻找自己心目中的榜样;家园共育,给幼儿树立多个榜样;榜样教育过程中加强对榜样的表扬强化。【关键词】榜样 大班幼儿 利他行为【中图分类号】G61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2018-09-17

  • 国内近30年来利他行为的研究述评
    宋琳婷摘要:利他行为作为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近些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基于此,以近30年来中国利他行为研究的文献为基础,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回顾,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利他行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关键词:利他行为;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未来展望中图分类号:B8406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400890319世纪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comte)最早在伦理学上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4期2018-06-15

  • “穷则独善其身”:自我损耗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
    我损耗程度与利他行为的关系,以便为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提供心理干预和理论支持,采用积极与消极情绪量表、行为实验、大学生利他特质调查问卷对天津市某所高校的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我损耗与利他行为呈负相关.不同损耗程度下个体的利他行为数据有显著差异。且自我损耗程度低的个体比自我损耗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做出利他行为。经过多元回归分析,得出自我损耗程度对利他行为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的结论,自我损耗比利他特质对个体利他行为的预测力更好。个体在自我损耗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4期2018-05-25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高职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引导途经包括从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促进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从网络道德品质角度引导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通过情感认知的加强鼓励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鼓励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这些途径对高职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促进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關 键 词] 积极心理学;高职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9-0136-01积极心理学自20世纪以来,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0期2018-05-14

  • 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3)一、概述利他行为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创始人孔德(A.Comete)提出,他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后又被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等人沿用。对于利他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对于利他行为的定义也有所不同。Trivers认为有利于非亲密有机体的行为才是利他行为,根据基因的可遗传性而做出的行为不是利他行为[1]。有学者认为发出行为者付出代价并为他人带来经济收益才是利他行为[2]。巴特森认为利他行为可分为自我利益驱动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8年1期2018-04-02

  • 利用心理活动课,提升小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务,激发学生利他行为的发生;注重学生活动策略的指导,激发学生勇于追求目标。〔关键词〕主观幸福感;感恩;利他行为;追求目标〔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08-0031-02主观幸福感是个体根据自定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满意程度、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三个方面 [1]。让小学生体验到幸福应成为小学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研究者发现幸福个体在学业、友谊、身体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8期2018-03-29

  • 传承利他文化 弘扬助人品质
    注意对人进行利他行为教育,不能为社会培育出具有积极利他观念和利他行为的人。一、利他的概念“利他”一词是由孔德率先提出的,他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的先驱,他利用“利他”一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受到人们普遍赞扬和争议的行为。不同的研究取向就会有不同的解释:社会学家将利他行为定义为一种“对履行这种行为的有机体明显不利,而对另外一个于自己没什么关联的有机体却有利的行为”;生物学家把利他主义界定为“对他人有利而自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7年8期2018-03-28

  • 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的修订
    制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的信效度,为国内利他行为研究提供有效的自陈问卷。方法:以大学生为被试,回收有效问卷445份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444份用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和校标效度的检验。结果:修订后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包括18个题目,分为利他行为、关心和关注自己和利己性行为与观念三个维度。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修订后的《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具有良好的心理测量指标,可以作为利他行为的有效测量工具。关键词

    考试周刊 2017年98期2018-02-03

  • 人格特质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
    解人格特质对利他行为的影响,采用整群抽样法对45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人格特质中的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的得分较高,神经质、外倾性的得分较低。女生在神经质、宜人性上得分均显著高于男生。在尽责性上非独生子女的得分高于独生子女的得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利他行为水平比较理想,且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有更高的利他表现。(3)人格特质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人格特质五个维度中,尽责性、宜人性、

    考试周刊 2017年89期2018-02-03

  • 主观社会阶层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阶层与低阶层利他行为差异不显著;对社会距离远的他人,高阶层的利他行为显著大于低阶层组。研究结论:主观社会阶层较高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社会距离起调节作用。关键词 主观社会阶层,亲社会行为,社会距离,人际关系取向,利他行为。分类号 B8491前言社会阶层早期的研究源于社会学家对不同社会阶层所引发的社会现象的讨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社会阶层(social class)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地位差异,它取决于个体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社会资源(收人、教育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年4期2018-01-22

  • 公务员利他行为及其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
    的政府形象。利他行为属于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相关概念之后,初步探析公务员利他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从个体心理的需要和动机角度解释了此种利他行为的产生。【关键词】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利他行为;心理机制一、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概述(一)公务员组织公民行为的来源在一个运转高效的组织中,员工要做出两类行为,一类是在组织工作职责内、有明确的工作条例要求的行为,称为角色内行为,另一类是出于员工个人意愿,由他们主动做出的、超越自身职责范围、对

    丝路视野 2017年15期2017-10-20

  • 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探析
    雪晴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探析谢莉莉,谭雪晴利他行为的产生是儿童发展成熟的标志,学前儿童利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利他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学前儿童产生利他行为是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依托文献对学前儿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进行分析。认同、自尊、移情、榜样的作用、自我决定等是利他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内在动机的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这些因素与利他行为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可通过移情训练、树立榜样等方法培养儿童的利他行为。学前儿童;利他行为;内在动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2期2017-03-29

  • 医患矛盾背景下医学生利他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研究了医学生利他行为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了《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南京中医药大学195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利他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家庭满意度存在性别差异。利他行为与生活满意度及积极情感呈正相关。结论:医学生利他行为越多,越有利于提升主观幸福感。【关键词】医学生;利他行为;主观幸福感隨着电视剧《心术》的热播,3·23哈医大血案及浙江温岭杀医案等被曝光,医患关系的讨论再一次被推入风口浪尖。而医学生将来承担的是救急恤患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2017-03-14

  • 论大学生利他行为能力的培养
    2)论大学生利他行为能力的培养王 昊a,刘晓亮b(武汉东湖学院 a.管理学院; b.学工处,湖北 武汉 430212)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不仅可给他人带来帮助,也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但受制于群体的压力、家庭教育的“失位”、高等院校发展方向的偏离、由社会转型引起价值观的“错位”等因素,部分大学生利他行为缺失。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心态的培养及训练、家庭的责任感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等,培养他们的利他行为能力。大学生; 利他行为;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镇江高专学报 2017年2期2017-01-28

  • 小学生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金志玲摘要:利他行为是个体道德发展到较高层次的外显行为,如果发展顺利,利他行为有助于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助于个体社会关系形成,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查阅、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发展规律、特点、影响因素及培养方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关键词:小学生;利他行为;综述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基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及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为社会化打下了基础,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

    东方教育 2016年12期2017-01-12

  • 培养学生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
    、养成良好的利他行为习惯;加强对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关键词:中学生;公正感;利他行为;缺失原因;培养方式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4-01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娇生惯养,自私、冷漠、怯懦、缺乏正义感的人越来越多了.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形成,而中学阶段更是关键,因此树立学生明辨是非的公正感和利他行为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应弘扬正义,加强中学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7期2016-11-08

  • 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困境及原因分析
    志萍摘 要: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帮助他人而不期望回报的行为,是一种高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在当前教育中,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遇到多重困难,利他对象选择广度小、利他纯度差、利他行为具有严重的从众性。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校沦为升学工具,忽视对利他行为的培养;二是由于家长利己观点的灌输扼杀了小学生利他的动机与意愿;三是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削减了小学生的利他行动力。关键词: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困境;原因分析【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9期2016-11-05

  • 互助与成长 ——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
    长 ——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符珞珈蒋晓丽【摘要】如今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通信软件。大学生在微信中实施利他行为,获得社会支持,利他与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研究从新闻传播学视角入手,借助利他行为和社会支持理论,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探究大学生微信交往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在年级因素上差异显著,微信社会支持在性别、年级、学科中差异显著。大学生微信利他行为与社会支持息息相关,二者具有滞后、社交性等特点,情

    新闻爱好者 2016年4期2016-07-18

  • 大五人格与利他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
    现人格因素对利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大五人格模型是人格心理学领域广泛使用的人格模型,文章對其与利他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在其基础上发展出的HEXACO模型以及一般人格因素模型与利他的关系。最后讨论了大五人格模型与其他影响利他行为的个体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未来人格与利他行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 利他行为;大五人格模型;HEXACO模型;一般人格因素;利他人格1利他行为简介1.1利他行为概念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2016-05-30

  • 先秦墨家思想中的利他行为
    墨家思想,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这些思想主张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及社会教育意义。关键词:墨家思想;利他行为;教育意义[中图分类号]:B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墨家学说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除此之外还有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等主张,在一片愚昧未知的洪荒里,墨子能提出这样的主张是非常超前的利他行为同时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2016-05-09

  • 5~6岁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研究
    个群体进行了利他行为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和情境行为测验,并结合《长处和困难量表》,考察了幼儿个体对利他行为的内隐认知和行为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5~6岁幼儿存在显著的利他行为内隐认同倾向,两个群体差异边缘显著。(2)在利他行为的内外一致性上,幼儿利他行为的内隐态度与其分享行为存在边缘显著相关。(3)幼儿利他行为表达及其亲社会特质的教师评定结果存在部分分离现象,帮助行为与亲社会特质关联较大,分享行为与亲社会特质关联较小。【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24

  • 大学生利他行为和心理健康关系
    教育•大学生利他行为和心理健康关系孔玉玲,裘玲珊,丁佳恩,许亮文(杭州师范大学,浙江 杭州 310036)[目的]研究大学生利他行为和心理健康是否存在相关,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下沙64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用χ2、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等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年级、专业、性别大学生利他行为存在差异(P大学生;利他行为;心理健康;相关性利他行为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自愿无私助人而不指望得到任何外

    卫生软科学 2016年10期2016-02-16

  • 中庸实践思维视角下的网络及现实利他行为比较
    的网络及现实利他行为比较曾艺敏(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抽取138名被试,使用中庸实践思维量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和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考察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在中庸实践思维上的差异.结果发现:(1)中庸实践思维与现实利他行为和网络利他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高中庸实践思维组在现实利他行为问卷的利他行为责任性、尊重和关心他人、利他行为表现3个维度以及现实利他行为总分显著高于低中庸实践思维组,利己行为与观念则显著低于低中庸实践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10-17

  •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关于校园利他行为培养的实验报告
    们不禁要问:利他行为,这一恒古以来被中华民族倡议的美德是否会在新一代的人群中彻底沦丧?利他行为的弱化有可能突破道德底线,使学生丧失义务感、责任感,从而导致理想信念的危机,研究当代校园利他行为的现状与干预策略,已刻不容缓。“利他”一词由社会学家孔德首先提出,他用“利他”一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对利他行为的定义有以下两种取向:一、社会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强调利他行为的结果,即有利于他人而无利于行为者本身,当然,在这里指的是外部可见的利益。至于利他主

    当代教研论丛 2015年3期2015-02-09

  • 试论利他行为及其培养
    50007)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高尚行为,是一种自愿的,以帮助他人为目的的社会行为。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利他行为一直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伦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尤其是七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实验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利他行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质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利他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上的重要概念利他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一般是这样来定义的,即一个人所作出的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2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