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他行为研究综述

2018-04-02 10:01张燕贞张学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移情个体

李 梦 张燕贞 张学新

(1.汕头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 汕头515063;2.汕头大学 医学院,广东 汕头515063;3.复旦大学 心理系,上海200433)

一、概述

利他行为一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创始人孔德(A.Comete)提出,他用这个词来说明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后又被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Spencer)等人沿用。对于利他行为的研究由来已久,对于利他行为的定义也有所不同。Trivers认为有利于非亲密有机体的行为才是利他行为,根据基因的可遗传性而做出的行为不是利他行为[1]。有学者认为发出行为者付出代价并为他人带来经济收益才是利他行为[2]。巴特森认为利他行为可分为自我利益驱动性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3]。巴特森认为,当利他行为者在看到身处困境中的他人时,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心理,即专注于自我内心的焦虑和专注于他人的心理。如果利他行为者发出行为是为了减轻自身的焦虑则是一种自我利益驱动性的利他行为,如果利他行为者是为减轻他人的痛苦而发出行为,则为纯利他行为。

目前较为广泛的定义是,利他行为是个体主动帮助他人并且不期望得到回报的行为。如匿名的捐助行为、主动救助落水人员然后默默离去的行为均属于利他行为。以往的研究对于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并没有严格的区分,亲社会行为又称助人行为、利他行为、利社会行为等。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行为,如助人、共享、合作和利他行为等,因此Stub提出利他行为是一种最高水平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狭义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都是一种对社会有益的行为,只是利他行为所指范围更小,主要对象是人,且利他行为不带有任何个人目的,完全以他人的利益为动机。亲社会行为概念则更为广泛,指个体在社会交往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他人或集体以及社会的行为[4],包括任何不违法道德标准的行为。如法律对犯罪分子的惩戒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却并非一种利他行为。再如,警察击毙威胁人质生命安全的绑架犯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却不是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愿的行为、有利他动机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因此,本文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亲社会行为,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为提升他人福利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二、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研究

20世纪中,研究者对利他行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当时的研究者从进化的角度对利他行为进行解释。到20世纪中后期,随着认知领域的发展,研究者开始重视对利他行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产生了一些从认知过程的角度解释利他行为的理论。

(一)进化理论

亲缘选择理论是研究者从进化角度对利他行为进行解释最早产生的理论。亲缘选择理论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对利他行为进行解释,即个体会偏袒与自己有相同基因的人,即使个体自身不能复制自己的基因,他的基因也可以通过支持旁系亲属如兄弟姐妹和侄子等而保留和遗传下来。根据这个前提可以推测,当个体面临的受助对象有陌生人和亲属之分时,个体会倾向于做出帮助亲属的选择。Hamilton将这一认识发展成更广泛的理论,认为个体更愿意帮助那些能够使自己的基因得以传播和保存的个体。对于相同血缘关系的亲属,个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利他行为,也称为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5]。根据这个假设,当个体面临受助的对象全是亲属时,个体仍会做出倾向性的选择。尽管亲缘选择理论得到了一些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研究发现,相对于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明显的更愿意互相支持。但是,亲缘选择理论无法解释彼此没有血缘关联的个体之间的互助行为。

Trivers提出互惠利他来解释利他行为,他认为个体之所以做出利他行为,是因为帮助者期望被帮助者能给与回报性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即时的,也可以是延迟的[6]。如帮助者可能会期待受助者以后会在帮助者需要时给予帮助,或通过这次帮助能够提升自己的社会名誉。但是,有的利他行为既不能产生即时的利益,也不存在回报性的行为,如救人后默默离去的救人者。提出“强互惠利他”来解释这种没有回报的利他行为[7],这种理论可以预测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倾向,并且能够解释利他惩罚这种行为[8]。利他惩罚指个体对违反了群体规则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倾向,这种惩罚甚至可能会损害惩罚者的利益。

(二)认知理论

生物进化理论强调宏观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某种个体或个体所在的某种团体利益所驱动的。但是20世纪后期,这种进化理论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开始探讨认知过程对于利他行为的影响。

损失-奖赏激励模型和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强调利他行为产生中的认知评价过程。这两种模型均认为个体进行利他反应时,会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做出利他行为。损失奖赏激励模型认为个体在实施利他行为之前,会对实施这一行为所产生的损失、奖赏或者荣誉进行比较。如果实施这一行为所带来损失相对于不实施这一行为带来的损失大,那么这一行为被实施的可能性就会更小,反之,可能性将会增加。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认为,利他行为的产生经过体验到他人的痛苦和最终的生成反应行为等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个体会对自己实施利他行为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的反应结果给双方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然后做出决策。

三、利他行为发生机制

(一)移情激发个体利他行为

1.移情

移情,也有人称之为共情,最初产生于动物的亲代对于子代的养育行为,在这个过程中,亲代父母需要对子代的饥饿或疼痛做出反应,这种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环境中[9]。爱护子女的家长之所以会因为孩子的不同情绪而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会因为孩子感到痛苦而痛苦,也会因为孩子感到高兴而高兴,正是因为他们有移情。针对成人个体的研究表明,移情和利他行为相关性显著,个体移情能力越高,则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情能力不同,对他人感受更加能感同身受的个体更可能做出利他行为[10-11]。移情能产生真正的利他动机,从而做出利他行为,当个体能够以他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心理感受时,更倾向于做出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被帮助者的伤痛或提升其福利,而不是为了提升行为发出者个人的福利。

Hoffman提出的移情动机理论、移情信息理论和Batson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说都认为移情对利他行为起决策作用。Hoffman认为,个体通过观察到在困境中的个体处于真实的忧伤状态因而自己感到忧伤,从而帮助受困者,在这一过程中,移情起动机作用能够直接引发亲社会行为即帮助受困者这一行为,且移情能激活道德原则并跟道德原则起共同作用从而引发亲社会行为。巴特森及其同事提出的移情-利他假说也认为移情可以帮助个体增强利他动机[12]。巴特森把移情和个人忧伤通过严谨的实验区别开来,并认为移情和个人忧伤分别有不同的作用。移情引发助人者的利他动机,助人者出于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帮助他人更受益的原因做出利他行为。而个人忧伤之所以能激发个体的助人行为是因为助人者希望通过助人行为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感、逃避惩罚或者是减轻自己的厌恶感,个人忧伤引发的是助人者的利己动机。巴特森通过实验控制情绪反应(移情和个人忧伤)和逃离助人现场的难易程度,结果发现,即使在容易逃离的情况下,发生移情的个体仍然会选择帮助。这表明移情能产生真正的利他动机,从而做出利他行为,当个体能够以他人的立场体会他人的心理感受时,更倾向于做出利他行为。这种利他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减少被帮助者的伤痛或提升其福利,而不是为了提升行为发出者个人的福利。尽管如此,这两种行为都是一种利他行为,其结果能够提升他人的福利,因此这两者都是可以提倡的。

巴特森的移情-利他假说得到研究证实,认为移情是引发个体利他行为的动机[13-14]。针对不同种族群体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与他人利益倾向的个体相比,自我利益倾向的个体,移情能力更低[15],即移情能力更高的个体,越倾向于提升他人的福利。不同个体之间的移情能力不同,而移情能力高的个体即对他人感受更加能感同身受的个体更可能做出利他行为[16]。Edele等人利用独裁者博弈(dictator game)(被试总是被“随机分配”为支配者,支配者支配金钱给自己和接受者,接受者有权提出拒绝,拒绝时两者都得不到,支配者分配给对方的金额衡量利他性)方法验证了上述结果,结果显示情感移情和利他分享显著正相关[17]。国内的相关研究也证明了移情和利他行为的关系,针对成人个体的研究表明,移情和利他行为相关性显著,个体移情能力越高,则越有可能做出利他行为。

实验室研究证实了移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Aileen等人首先通过独裁者游戏中被试分配给接受者的金额总量来衡量被试的利他行为,结果发现,相对于移情能力较低的个体,移情能力高的个体更愿意分配给接受者更多的金额[18]。Daniel等人得到了同样的研究结果。研究者通过情绪启动短片控制被试的移情状态,发现移情组被试较中立组被试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帮助别人,再次证明了移情—利他模式的正确性。以大学生为被试群体的实验研究同样证实了移情-利他模式[19]。

此外,移情不仅可以直接对个体的利他行为产生影响,还可以通过其他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移情通过影响个体神经质人格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同时个体的幸福感在神经质部分中介移情和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说明移情不仅直接能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还通过个体的神经质人格对其利他行为产生影响,这一过程还受到个体幸福感的调节作用[20]。自我中心特质同样能与特质移情和状态移情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

(二)神经机制

在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开始重视移情对利他行为产生影响的生理条件,从认知神经角度对移情和利他行为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关怀利他主义的利他行为以提升身处困境中的受害者的健康为主要目的,这种关怀利他主义和移情关注紧密相关,与皮层下神经系统、特别是能促进激素产生的结构体,包括杏仁核、纹状体等结构紧密相关[21]。情感移情代表了个体的个人情感的激活和共享替代的情感[22],大量的研究表明,当个体目睹或推测另一个体正在遭受痛苦会导致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激活,如前脑岛和背扣前带回在个体经历痛苦时,会做出反应,这种现象可能是旁观者把另一个人的痛苦映射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中,从而产生与受害者相同的、带有社会和情感成分的痛苦[23]。这种激活能够促进个体做出有利于受害者的行为。如前扣带回皮层和前脑岛之间的紧密联系能引发个体建立在移情-利他模式基础上的利他行为[24]。

相关研究和实验室研究均能证明移情-利他模式的正确性,移情作为一种个体对他人感同身受的能力,能促进个体利他行为的发生。但是相关研究和实验室研究结果并不能得到有效推广,因为以上研究较少考虑生活情境的不同,研究均设置在安全性较高的环境中。此外,虽然移情能够作为利他行为的动机促进利他行为的产生,但是有动机并不一定会发生行为,还涉及个体自身的知觉评价过程。因此,可将移情-利他模式和利他行为的认知理论如损失奖赏激励模型和社会信息加工模型相结合,建立利他行为发生的建构模型,以期利用模型提升个体的利他行为水平。最后,虽然移情在利他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相关研究较少涉及如何提升个体的移情能力,如何通过提高移情能力从而提高个体实施利他行为的频率。

四、展望

利他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有利于创造更和谐的文明社会。研究利他行为,创造更有利于利他行为发展的社会环境,显得至关重要。以往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更多关注利他行为影响因素,对于利他行为发生的神经机制以及如何培养个体的利他行为关注较少,对于不同特征人群的利他行为比较研究较少。因此,今后对利他行为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细化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人群的利他行为。如在大学生的范围内,将研究对象细化,将作为特殊职业者,如医学生与普通大学生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的职业特征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利他行为。

其次,进行研究方法的创新。目前关于利他行为的研究多以自陈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尤其在国内的研究领域,这种现象更为普遍。国外对于利他行为研究的方法创新启示我们,利用实验的方法对利他行为进行研究的可能性,这应该是以后我们对于利他行为研究的一个方向。

第三,探讨利他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从认知神经及生物角度探讨个体利他行为的发生。

第四,探讨提升个体利他行为频率的培养模式,以及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可操作方法,从而提升个体利他行为水平。

利他行为的产生由来已久,对于利他行为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研究利他行为的产生机制或影响因素等能够有效帮助人们了解利他行为,反思自身没有做出利他行为的理由,使得人们再次面临相同状况时,能够克服自我因素,实施利他行为。因此,对于利他行为研究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TRIVERS R L.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1971,46(1):35-57.

[2]FEHR E, FISCHBACHER U. The nature of human altruism. Nature,2003,425(6960):785-91.

[3]BATSON C D, DUNCAN B D, ACKERMAN P, et al. Is empathic emotion a source of altruistic motivation?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981,40(2):290-302.

[4]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1):113-116.

[5]王瑞乐,刘涵慧,张孝义.亲缘利他的不对称性:进化视角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6):910-917.

[6]肖凤秋,郑志伟,陈英和.亲社会行为产生机制的理论演进[J].心理科学,2014(5):1263-1270.

[7]GINTIS H. Strong reciprocity and human sociality[J].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2000,206(2):169-179.

[8]FEHR E, GäCHTER S.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J]. Microeconomics,2003,415(6868):137-140.

[9]潘彦谷,刘衍玲,冉光明,等.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共情的进化[J].心理科学进展,2013,21(7):1229-1238.

[10]李文辉,李婵,沈悦,等.大学生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5):571-577.

[11]FARRELLY D, MOAN E, WHITE K,et al. Evidence of an alternative currency for altruism in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J].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5,11(1):100-111.

[12]BATSON C D. Addressing the altruism question experimentally [J].APA 2002:89-105.

[13]MORISHIMA Y, SCHUNK D, BRUHIN A, et al. Linking brain structure and activation in temporoparietal junction to explain the neurobiology of human altruism[J]. Neuron,2012,75(1):73.

[14]RICHMAN S B,DEWALL C N,WOLFF M N. Avoiding affection, avoiding altruism: Why is avoidant attachment related to less helping?[J]. Personality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76:193-197.

[15]CHOI D, MINOTE N, SEKIYA T, et al. Empathy, Compassionate Altruism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Contemplative Practitioners across Five Traditions[J]. Psychology,2016,6(6):989-1000.

[16]DANIEL F,EMMA M,KRISTI W, et al. Evidence of an Alternative Currency for Altruism in Laboratory-Based Experiments:[J]. Europe's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5,11(1):100-111.

[17]EDELE A,DZIOBEK I, KELLER M. Explaining altruistic sharing in the dictator game: The role of affective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and justice sensitivity [J].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4(5):96-102.

[18]EDELE A,DZIOBEK I,KELLER M. Explaining altruistic sharing in the dictator game: the role of affective empathy, cognitive empathy, and justice sensitivity[J]. Learning &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3,24(5),96-102.

[19]林沐雨,王凝,钱铭怡,等.女大学生中共情对自我中心和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科学,2016(4):977-984.

[20]李文辉,李婵,沈悦,等.大学生共情对利他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31(5):571-577.

[21]MARSH A A, STOYCOS S A, BRETHELHAURWITZ K M, et al. Neural and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ordinary altruist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14,111(42):15036-15041.

[22]BERNHARDT B C,SINGER T.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012, 35: 1-23.

[23]LAMM C, DECeTY J, SINGER T. Meta- analytic evidence for common and distinct neural networks associated with directly experienced pain and empathy for pain [J]., NeuroImage,2013,54,2492-2502.

[24]HEIN G, MORISHIMA Y, LEIBERG S, et al.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veals human motives [J]. Science, 2016, 351(6277):1074.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移情个体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大学生利他行为探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