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段

  • 音乐剧《蝶》 唱段《心脏》 的艺术特征与演唱处理
    剧 《蝶》 中的唱段 《心脏》, 对《心脏》 的创作背景、 歌曲的艺术特征、 演唱方法和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一、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概念音乐剧是由喜歌剧和轻歌剧 (或称 “小歌剧”) 等演变而来, 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现代的舞台综合艺术形式[2]。 它是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表演形式, 其中戏剧、音乐和舞蹈是音乐剧最重要的三大要素。 通过优美的通俗人声演唱和多样化的舞蹈形体动作, 配合布景、 服饰、 灯光等形成整体的舞台表演艺术, 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表演呈现

    轻音乐 2023年9期2023-09-23

  • 民族歌剧《江姐》中江姐唱段的创作特征及演唱处理
    剧《江姐》中江姐唱段的创作特征(一)民族歌剧《江姐》创作背景分析民族歌剧《江姐》由革命小说《红岩》改编而成,记录的是解放前夕重庆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之间的斗争纪实。江姐是地下党组织中的重要人物,被捕后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在敌人的酷刑下英勇牺牲。江姐原名江竹筠,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重庆担任通讯联络工作,丈夫是游击队政委彭松涛,在婚后第三年的川东起义中,彭松涛不幸牺牲,江姐也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国民党军统的渣滓洞监狱中,江姐面对酷刑守口如瓶、毫不动摇,拒绝向敌

    黄河之声 2022年2期2022-11-22

  • 歌剧《星星之火》中小凤经典唱段演唱分析
    物形象,充分表达唱段的艺术情感,并赋予人物形象以全新的含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歌剧《星星之火》中小凤经典唱段演唱进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编写的第一部歌剧就是《星星之火》,它把东北抗联和抗日战争作为背景,讲述了中国共产党不畏艰险,英勇抗战,保家卫国的故事。是一部具有民族性、时代性、艺术性的民族歌剧。截至目前,多数文章研究关于《星星之火》整部歌剧的意义及影响,其研究目的,不仅展现了民族歌剧艺术的优异成果,还促进了声乐歌剧事业的发展,对后人学习民族歌剧,学习中国

    音乐生活 2022年7期2022-09-14

  • 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花》唱段的特点与演唱处理
    的一部精品。木兰唱段作为贯穿整部歌剧的音乐材料,在剧中很好地发挥了戏剧功能,同时又是我国歌剧创作中的一次重大突破与创新。而《木兰花》是《木兰诗篇》中的经典木兰唱段。文章阐述歌剧《木兰诗篇》的创作背景及剧情概要,分析其中花木兰唱段的音乐特点,探讨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花》唱段的演唱特点,以期能为新歌剧艺术表现和二度创作提供一些借鉴。关键词:歌剧《木兰诗篇》;《木兰花》唱段;演唱特点;情感表达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

    艺术科技 2022年13期2022-07-18

  • 民族歌剧经典唱段探究
    中国民族歌剧经典唱段,笔者认为是自五四运动以来,受新文化思想的影响,在我国各个历史阶段诞生的大量民族歌剧中的优秀唱段,经过表演艺术家们的演唱,并经过至少几十年以上的广泛流传并被大众认可接受的经典歌剧唱段。如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中的经典唱段《北风吹》、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经典唱段《洪湖水,浪打浪》等等。《白毛女》的诞生为我国民族歌剧走向高潮奠定了基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民族歌剧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中国民族歌剧步入了高峰。在

    剧作家 2022年2期2022-02-08

  • 论歌剧《白毛女》喜儿唱段中情感的渗透和融合
    人心,关于喜儿的唱段也是个个经典。作为民族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创作,歌剧《白毛女》中的唱段对于现今的声乐演唱依然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因而,老歌新唱也赋予了喜儿这个经典角色深厚的情感魅力,在数代演唱家的艺术诠释下,喜儿的唱段彰显出了动人的艺术色彩。在本文的研究中,以演唱中的情感渗透为切入点,结合三首声乐作品《北风吹》《我要活》《恨似高山仇似海》的演唱处理,突出了情感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和特色,以进一步呈现歌剧演唱中的情感魅力。一、歌剧《白毛女》中喜儿唱段的分

    黄河之声 2021年16期2021-11-28

  • 《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及演唱技巧研究
    音乐剧,其中经典唱段的表现与诠释奠定了其在音乐剧舞台上的地位。一、《悲惨世界》经典唱段分析经典唱段是音乐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剧效果与情节的巧妙安排,促使经典唱段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简而言之,经典唱段是整个音乐剧的点睛之笔,将其连接到一起就是音乐剧所要表述的关键内容,透过经典唱段即可帮助欣赏者在头脑中构造出一幅气势宏伟的场面。在《悲惨世界》音乐剧中,渊源流传的经典唱段主要有下面几段:(一)I Dreamed a Dream该唱段出现在芳婷因同厂女工陷害而

    黄河之声 2021年5期2021-11-27

  • 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选段《乡谣》的创作及演唱研究
    慨激昂的民族风格唱段在观演群众当中激起了热烈反响和广泛好评。在这部由国家一级作曲王祖皆、张卓娅艺术伉俪捉刀的歌剧名作当中,鳞次栉比地排布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其中,《乡谣》作为闪耀着冀中民歌特有色彩的重要唱段,在《野火春风斗古城》一剧中呈现了四次,遂成为该剧主题乐段。在这令观众倍感亲切的《乡谣》乡音中,出现在《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六场,由歌剧主角杨晓冬、金环在芦苇荡中策反伪城防团长关敬陶的第二段《乡谣》,因其散发着浓郁的抒情气息,令观众听来尤其觉得娓娓

    黄河之声 2021年22期2021-11-26

  • 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的音乐特点及内涵价值透视
    人的光辉形象。在唱段《抖落征尘抬头望》中,杨晓东的工作是在完成党的宣传任务基础上结合当时、当地的抗日环境,充分动员群众参加抗战,从而实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的目标。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即杨晓东来到当地的主要工作是策反敌伪城防司令关敬陶,从而实现团结中国各阶层进行抗战的目的。在这个剧情中,关敬陶被塑造成一位具有抗日热情但对敌我形势缺乏判断的中间人物形象,是可以争取的抗战力量。因此,这首唱段对杨晓东的形象塑造是与关敬陶具

    戏剧之家 2021年26期2021-11-12

  • 黄梅戏《祝福》作曲的话
    嫂设计了五个主要唱段(不包括一些小唱段)和一个核心唱段。以下逐段介绍其结构与特点。一、《我要走!我要逃!》采用主调腔系,【平词】【平词二行】【平词数板】【阴司腔】,表达祥林嫂逃避追捕的急迫心情,也包含着她对自己苦难身世的诉说。二、《寒冬逝,暖春到》【彩腔】,祥林嫂因在鲁府暂时打了份工,因知足而欢乐。三、《布衣薄,布衣轻》【八板】【火攻】(变体)【二行】,表达祥林嫂对贺老六的感激,以及是走还是留的犹豫不决的心情。四、《七年的时光笑看过》【平词】,表达祥林嫂与

    黄梅戏艺术 2021年1期2021-03-29

  • 音乐剧唱段《I Know Things Now》中小红帽的角色塑造
    00000)一、唱段《I Know Things Now》简介唱段《I Know Things Now》选自音乐剧《Into the Woods》,是剧中小红帽的经典唱段。音乐剧《Into the Woods》在1986年由史蒂芬·桑德海姆(Stephen Sondheim)与詹姆斯·拉宾(James Lapine)合作创作,并于1987年上演。音乐剧《Into the Woods》将《格林童话》中的“长发公主”“杰克与魔豆”“灰姑娘”“小红帽”等多个童话

    北方音乐 2020年24期2021-01-27

  • 声乐作品《春来沙家浜》的演唱分析和艺术处理
    浜》中脍炙人口的唱段《智斗》一出的音乐体裁,有效融合了戏曲风与民歌风,对演唱者的演唱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极强,深受大众喜爱,成为各类文艺晚会和高校声乐教学的常用曲目,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唱段《智斗》  演唱分析  情感处理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3-0051-04 歌曲《春來沙家浜》是电视连续剧《沙家浜》的主题曲,作品以传统样板戏①为基础,在传统京剧《智斗》曲调的基础上

    艺术评鉴 2021年23期2021-01-02

  • 试析歌剧唱段与艺术歌曲创作特征比较
    师范大学一、歌剧唱段与艺术歌曲在歌词创作中存在的同异性(一)两者间的相同之处在歌词创作中,歌剧唱段与艺术歌曲之间存在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的歌词都具有较好的文学水准。歌剧唱段中的歌词大多是以咏叹调或宣叙调为主的,这种曲调可加强歌词情感的表达效果,凸显作品的内涵。再加上歌剧唱段大多被应用在表述浪漫主义情怀的场景中,且可根据区域及民族信仰的不同,而变换情感的表达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宗教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歌剧唱段的艺术性。艺术歌曲的歌词大多以舒伯特艺

    艺术家 2020年2期2020-12-07

  • 浅谈黄梅戏《天仙配》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风格特点
    产,它的一些经典唱段久兴不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对黄梅戏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剖析,明晰了其唱腔、语言特点、音乐风格、美学特点,进而解析了其地域文化属性;探讨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传承和创新的意义;总结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型经验。关键词:夫妻双双把家还;风格;地域文化;活态传承黄梅戏于 18 世纪末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农村,从最初萌芽时的“乡间小调”到跻身全国五大剧种之列,只历时一百年多年,因而被称为“黄梅现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09-14

  • 京剧《春草闯堂》中的春草唱段赏析
    ;《春草闯堂》;唱段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14-0157-01一、引言《春草闯堂》是国家京剧院经典保留剧目之一,创演于1963年,历经几代传承,久演不衰,成为京剧移植新编剧目的典范。该剧唱、念、做、舞丰富多彩,在表演上诸多看点,无论大小角色,均大放光彩。二、剧情简介相府千金李伴月偕丫鬟春草至华山还愿,途遇吏部尚书之子吴独拦路调戏,幸得薛玫庭解救,主仆铭感,拜谢归去。后因吴独对民女恶念未遂,欲将其杀死,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5期2020-08-14

  • 谈淮剧艺术魅力
    力;《西楚霸王》唱段中图分类号:J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0-0036-01淮剧又名江淮戏,是中国江苏省江淮地区的地方戏剧,主要流行于盐城、淮安、泰州、扬州等地。淮剧素称能今、能古、能文、能武,表演层次十分丰富。淮剧是一个大剧种,开创了中国演出史上新的局面。本文以《西楚霸王》为例,借以剖析淮剧的艺术魅力。一、《西楚霸王》的表演特征秦朝失政,群雄逐鹿,项羽随楚军屯兵安阳,准备渡河救赵。因主将宋义临

    戏剧之家 2020年20期2020-07-20

  • 浅析中国歌剧人物形象塑造
    】伤逝;子君; 唱段;艺术形象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9-0034-01一、歌剧《伤逝》的创作背景《伤逝》是为纪念鲁迅先生100周年诞辰而作改编的同名歌剧,由中国歌剧舞剧院组织创作排练,由施光南谱曲,一经上演便在社会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这部歌剧最珍贵的价值就在于它融合了鲁迅作品的内涵和施光南的艺术才华。该剧的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的知识青年,不顾世人的眼光冲破封建

    戏剧之家 2020年19期2020-07-04

  • 唱段与音乐剧戏剧性的建构
    】 在音乐剧中,唱段的假定性状态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唱段的合理设置不仅能维系观众与舞台的交流状态,使观众不至于“出戏”,同时还是作品整一性的重要保障。唱段的设置是由作品戏剧性和角色情感发展逻辑合力导致的结果,唱段自身的戏剧性是重要的实现手段。【关键词】 音乐剧;唱段;戏剧性[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一门艺术要获得自我确认,需要与相近的艺术门类作区分。音乐剧作为一种有对话、有歌唱、有舞蹈的综合性舞台艺术,它不仅有话剧、舞剧、歌剧的某些特征,同时又

    艺苑 2020年5期2020-02-04

  • 探究西洋歌剧唱段的选取与实践教学
    刻剖析了西洋歌剧唱段的分类及教学意义,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西洋歌剧唱段选取的思路与方法。[关键词]西洋歌剧  唱段  选取  教学西洋歌剧是世界艺术宫殿的一大瑰宝,它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于一体,是一笔非常重要的文化财富。西洋歌剧教学对提高演唱者的综合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如何做好西洋歌劇唱段的选取和教学工作。西洋歌剧综述深入了解西洋歌剧的概念、产生、特点及声乐构成,是选取、演唱西洋歌剧唱段的前提和基础。只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12期2020-01-06

  • 歌剧《江姐》选段《巴山蜀水要解放》演唱解析
    词】歌剧;江姐;唱段;形象塑造;演唱解析【中图分类号】J608                             【文献标识码】A《巴山蜀水要解放》这首作品,是歌剧《江姐》中“江姐”这个主要人物出场后的第一次亮相唱段。它描写了1948年春,我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战略反攻,国民党反动派对山城重庆的统治已处于垂死挣扎的状态,就在此时,江姐带着省委重要指示离别山城,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完成重要使命的故事。那么,在这个唱段中,江姐慷慨激昂的演绎不断地推动着

    北方音乐 2019年22期2019-12-13

  • 点赞新中国歌剧中的优秀唱段
    一些歌剧中的优秀唱段由于脍炙人口而风靡全球,如《茶花女》中的男女声对唱《饮酒歌》《图兰朵》中的男声独唱《今夜无人入睡》,《蝴蝶夫人》中的女声独唱《当晴朗的一天》等,都是歌坛上爱不释口的外国优秀歌剧唱段。一些美声唱法的歌手经常选唱这些歌曲参加比赛,由于声线优美,音腔流丽,而常能获得成功。20世纪初,中国才引进歌剧,并尝试创编,由于当时缺少经验,大多昙花一现,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主要原因是这种长于发挥演唱短于铺展剧情的西洋歌剧形式不太适合欢喜“看戏”和“听戏”的

    音乐生活 2019年10期2019-10-28

  • 浅析《费加罗的婚礼》女高音演唱风格
    婚礼中经典女高音唱段为例进行演唱具体分析,探讨《费加罗的婚礼》中经典女高音演唱特征。关键词:费加罗的婚礼,女高音,唱段一、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艺术特点(一)歌剧的创作背景在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大面积正式爆发,正当这一时期创作了许多受战争和革命影响的悲情剧目,这些剧目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颇深。很多演员都在此次革命中获得了合法的公民身份,彻底结束了过去被压迫被歧视的生活,而且在这一时期也正式成立了劇作家协会来保障作家们的合法权益。博马舍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青年生活 2019年36期2019-09-10

  • 学唱京剧乐悠悠
    学,他学会了几个唱段。在去年单位组织的重阳节联欢会上,大会安排他唱了段《沙家浜》,唱完后,一位老友诚恳地对他说:“老宋,你以前对京剧没有什么基础,初学就敢上台唱,精神可嘉。但是,我听后觉得这不像唱京剧,倒像唱歌,没有京剧味。”老友中肯的意见提醒了宋明华,他没有灰心,为了使自己学有长进,他拜京剧唱腔纯正、教唱认真的祝老为师。从此,宋明华经常请祝老教他识曲谱,还跟祝老学习运气、吐字、拖腔等基本知识。在祝老的热心辅导下,宋明华进一步坚定了学好京剧的决心。为了熟记

    老友 2019年12期2019-09-10

  • 因材施教效果好
    体做法如下:一、唱段选择难易结合。金寨县老年大学京剧班每期学员都在30人左右,多半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女同志,主学青衣,年年跟班学的老学员占60%,新学员占40%,学员们演唱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个人喜好各不相同。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唱段选择上做到难易结合,首选样板戏或传统唱段四平调之类,因这种唱段喜闻乐见,比较上口,能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另外,我再教学每段4~6分钟的张派或梅派段子,最后教段西皮,这样新老学员都能兼顾,大家也很乐意接受。二、注重唱谱训练。充分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9年8期2019-08-24

  • 浅析歌剧《白毛女》在音乐鉴赏课堂的运用
    剧《白毛女》得歌唱段落与意义。【关键词】鉴赏;唱段;早期歌剧;民族素材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8-0061-01说到中国的歌剧,最早期、最能呈现出西方歌剧特点的应该属于歌剧《白毛女》了。中国的歌剧音乐真正发生变化的应该是在 “五四”运动以后,很多音乐创作者在歌剧音乐领域开始进行探索,音乐家黎锦辉通过自己编剧、作曲和作词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和《小小画家》等,向少年儿童传

    戏剧之家 2019年18期2019-07-25

  • 关于歌剧《白毛女》中主要人物形象及其唱段的探讨
    人物的形象及经典唱段展开详细分析,以期为有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关键词:歌剧 白毛女 主要人物 形象 唱段歌剧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其中人物生动、鲜活的表现上。人物间的冲突及矛盾,是推动歌剧作品剧情发展的主要线索。《白毛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便是经由上述方法表现出来的,不仅加深了观众对人物及情节的印象,且引发了观众对未展现情节的好奇,对深化作品的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一、歌剧《白毛女》艺术特点概述(一)利用音乐深化人物形象利用音乐对人物形象加以具体、深入的刻画

    参花(上) 2019年7期2019-07-16

  • 歌剧《再别康桥》中重唱艺术研究
    》中共包括16首唱段,其中5首二重唱唱段,1首四重唱唱段,而咏叹调唱段和对唱唱段分别为8首和2首。显然,《再别康桥》中的重唱唱段在全部唱段中所占比重为37.5%;《运河谣》中的重唱唱段为10首,而全部唱段共46首,所以重唱唱段在这部歌剧中所占比重为21.7%;《伤逝》中共有37首唱段,其中包括8首重唱唱段,重唱在这部歌剧唱段中所占比重为21.6%;《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部歌剧共35首唱段,重唱唱段所占比重为28.6%,共10首;《原野》共22首唱段,包括7首

    名家名作 2019年10期2019-03-16

  • 论《格萨尔王传》人物唱段音乐的多样性 ——以西藏那曲地区艺人的演唱为例
    造人物形象的人物唱段音乐,是一种有别于念诵形式的歌唱形式,属于歌曲类型,藏语称这类歌曲为“仲鲁”即故事歌。[1]《格萨尔王传》人物唱段的主要特点就是唱词多、曲调短。正因如此,为了使听众在易于辨识不同人物唱段的同时,又不会对过长的唱腔产生乏味感,《格萨尔王传》的人物唱段音乐在长期且广泛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形态特征。这就是,格萨尔说唱艺人在保持曲调总体形态特征的基础上,又能够灵活吸收各类民间歌曲和歌舞音乐,乃至吸收跨区域不同方言区的不同音乐类型,使得《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3期2018-11-12

  • 看立新说造假“不倒翁”
    还播放了三段京剧唱段,每一段说的都是一位历史上的“造假不倒翁”。放了一段新编历史京剧《宰相刘罗锅》中刘墉的唱段,不倒翁当然指的是清朝的大贪官和砷和大人;接着又放了一段传统京剧《打严嵩》,不倒翁指的就是明代的著名奸相严嵩;最后放的是传统剧目《宇宙锋》中赵艳容的唱段,不倒翁则是其父,即那个指鹿为马的秦朝丞相赵高。选择播放这三段京剧,一方面秉承了节目的一贯风格,活跃了节目的气氛;另一方面也画龙点睛,揭示了主持人要表达的主题。这几位造假不倒翁、祖師爷,虽然都曾一手

    北京广播电视报 2018年26期2018-11-07

  • 音乐剧《歌剧魅影》中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与唱段分析
    形象又是通过主要唱段来表现的,因此学习《歌剧魅影》就要对人物形象以及唱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一、《歌剧魅影》的背景与创作特点(一)《歌剧魅影》的创作背景韦伯诸多音乐剧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非1986年上演的音乐剧《歌剧魅影》莫属。这部音乐剧的脚本十分著名,是法国的勒鲁于1911年发表的介于侦探和荒诞之间的小说作品《歌剧院的幽灵》。在被移植为音乐剧之前就已有十分广泛的受众群体了。我国在20世纪30年代还以该故事为脚本创作了中国的第一部恐怖电影《夜半歌声》。因此这

    乐府新声 2018年3期2018-10-13

  • 浅谈歌剧《运河谣》中唱段《运河谣》《灿若星辰的目光》
    情。本文简要分析唱段《运河谣》 和《灿若星辰的目光》,通过对唱段分析,进而更好把握剧中人物角色,对演唱者理解、分析唱段情感表达有所帮助,以达到良好舞台演唱效果。【关键词】歌剧《运河谣》;唱段;分析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10-0056-01一、歌剧《运河谣》的创作背景、特点歌剧《运河谣》是由“旋律之王”作曲家印青担当,黄维若、董妮编剧, 2016年6月在国家大剧院首演,这是国家大剧院以民族唱法为载体创作

    戏剧之家 2018年10期2018-06-08

  • 民族歌剧绝唱唱段相关问题研究
    蹈学院)■“绝唱唱段”简述(一)“绝唱唱段”创作意识的萌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进入了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尤其是在借鉴和吸收了一些戏曲因素后,散发着更为耀眼的光芒。1957年,南京军区政治部其那先文工团创作了名为《红霞》的歌剧,这是一部成功借鉴戏曲元素的民族歌剧。在歌剧《红霞》中,“绝唱唱段”出现在第四幕中,即《我把青春迎光明》和《凤凰岭上助红军》,这是歌剧主人公红霞慷慨赴死前的内心独白,表达出红霞对亲人的告别,对革命前景的展望,对生的眷恋,对死的不惧

    民族音乐 2018年1期2018-04-18

  • 咏叹调《鞭打我吧》的情感因素诠释及表达
    唐·璜》中的经典唱段。一、《鞭打我吧》的基本曲式结构从曲式结构上来看,《鞭打我吧》拥有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行板,它由一个三段式(A—B—A)结构所组成,其中像B部分调性变化极大,一度从F大调过渡到C大调再转回到F大调。而后两小节拥有典型的切分音细节,专门为作品从四二拍转到八六拍做过渡。在该作品的第二部分则为快板,简言之它就是一段拥有八六拍的圆舞曲,这其中为了加强演唱感情,莫扎特专门采用到了乐句扩展的音乐表现手法。二、《鞭打我吧》的音乐情感构成与形象理解

    丝路艺术 2018年9期2018-04-01

  • 音乐剧中声乐演唱特征及教学研究
    影》中几个代表性唱段为例,探讨音乐剧声乐演唱的特征,希望能够为音乐剧学习者的表演提供一定参考。关键词:音乐剧 声乐演唱 唱段 成因《歌剧魅影》是著名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代表作品,由法国作家勒鲁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相对于现代早期音乐剧,该剧在创作时采用了大量古典音乐,不少研究者称之为舞台剧和歌剧的融合体,虽然该剧部分继承了传统歌剧的音乐风格,但在声乐演唱的处理上却颇具现代性,这也对现代音乐剧日渐自由的声乐演唱风格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诸多经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8年2期2018-03-31

  • 情景交响歌剧《木兰诗篇》中“木兰”的主要唱段分析与研究
    中“木兰”的主要唱段分析与研究曹明明(大同大学音乐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0)《木兰诗篇》是一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为题材的大型情景歌剧,这部作品的音乐创作具有鲜明的戏剧本质及音乐地域特性,尤其是其中的木兰唱段对全剧戏剧功能的展现和戏剧情节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并对阐释歌剧主题思想、塑造英雄儿女花木兰的形象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木兰诗篇》作为我国歌剧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佳作,在以音乐塑造人物形象这一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实践,对中国歌剧创作发

    北方音乐 2017年18期2017-11-23

  • 音乐旋律的级进模式与人物形象的同构
    人物性格 形象 唱段歌剧是从西方引入我国的一种艺术体裁,在结合中国文化语境逐渐民族化、地域化的过程中,歌剧的民族化语言、题材、气质、风格等探索也随之深入。由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和著名作曲家谭盾合作而成,并由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高加盟主演的现代歌剧《秦始皇》(“The First Emperor”),于2006年12月21日首演之际便受到了世界文艺圈的关注,充分展现出了我国21世纪以来的歌剧创作实验成果。这部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首演的中国歌剧作品采用外籍演员,用英

    艺海 2017年10期2017-11-11

  • 音乐剧中表演与歌唱的整合艺术表现
    关键词:音乐剧;唱段;舞蹈表演中图分类号:J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0-0086-01随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音乐剧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很快以其视听兼备、雅俗共赏的特质吸引了一批固定的并且正在不断扩大的群众。在音乐剧的整合艺术表演中,基于戏而产生的不同角色的唱与动相互穿插或同时进行,是音乐剧区别于其他舞台艺术形式的重要标志,而歌唱与形体动作的有机结合是现代音乐剧表演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7期2017-09-04

  • 浅谈歌曲审美与歌剧唱段审美的特点
    谈歌曲审美与歌剧唱段审美的特点冯丹宁(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6)歌曲审美与歌剧唱段审美分别具有着自身的一些特征,但存在着很多的联系,它们相互包含,又相互独立,本文将先分别从歌曲审美特征和歌剧唱段审美特征谈起,进而谈到它们两者在审美中的联系与区别。歌曲;歌剧;审美一、歌曲审美的特征(一)诗乐美歌曲的创作离不开歌词与旋律,在中国古代,歌即是诗,诗也是歌,二者本是一家。它既有着诗歌的韵律,又有着音乐的律动,它基于着诗歌本身所具有的诗情画意,又加入更

    黄河之声 2017年15期2017-08-15

  • 当下越剧流派经典唱段受欢迎度抽样调查报告分析
    当下越剧流派经典唱段受欢迎度抽样调查报告分析赵晓亮文章从2017年2月份的一份“当下越剧流派经典唱段受欢迎程度调查问卷”着手,考察越剧戏迷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经典唱段的偏好。综合而言,各个流派经典唱段以建国后的创作更受欢迎;建国前创作的流传唱段多为唱段流传但剧目不再流传;各唱段受欢迎程度在不同性别和年龄层之间的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我们对不同类型越剧戏迷特点的认知。深究这些现象背后的诸多原因,对当下越剧音乐创作乃至剧目创作不无裨益。越剧;越剧流派唱腔;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3期2017-07-12

  • 《窈窕淑女》中伊莉莎唱段的演唱分析
    窕淑女》中伊莉莎唱段的演唱分析蓝静波 (四川音乐学院 610021)音乐剧《窈窕淑女》是音乐剧轻歌剧流派中的经典之作,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不可多得的传世之作。女主角“伊莉莎”唱段的设计精巧,风格变化较多,而这部音乐剧演出的成败与女主角的演唱必然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对《窈窕淑女》中“伊莉莎”的独唱唱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希望藉此机会与同行们进行交流——演唱在音乐剧表演中应根据不同的规定情景,进行与规定情景相适应的演唱,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在规定情景中演唱正是音乐

    大众文艺 2017年11期2017-06-21

  • 论黄梅戏《天仙配》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风格特点
    产,它的一些经典唱段久兴不衰,广为传唱。本文通过对黄梅戏经典唱段《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剖析,明晰了其唱腔、语言特点、音乐风格、美学特点,进而解析了其地域文化属性;探讨了《夫妻双双把家还》的传承和创新的意义;总结了《夫妻双双把家还》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典型经验。关键词:夫妻双双把家还;风格;地域文化;活态传承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222-02黄梅戏于18世纪末发源于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的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2期2017-03-20

  • 歌剧《屈原》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之我见
    。其中女主角婵娟唱段《离别之歌》是女高音的主要唱段。作者在演唱《离别之歌》这一唱段时,借鉴了众多歌剧演员和参赛选手的演唱,结合自身的演唱总结经验并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关键词]唱段《离别之歌》;演唱;常见问题;解决方法唱段《离别之歌》是歌剧《屈原》中婵娟重要的唱段之一,也是很多音乐会和参赛备选曲目中,常以女高音独唱的形式来演唱。笔者在学习和演唱《离别之歌》时,参考了王静、雷佳的演唱,从中吸收了一些好的经验。同时,在观摩一些大型赛事

    艺术评鉴 2016年4期2016-11-19

  • 歌剧《魔笛》选段《复仇的火焰》艺术特点初探
    绍,以及其中经典唱段《复仇的火焰》的作品分析与演唱提示,来浅析该唱段的艺术特点,以供品读。【关键词】莫扎特;歌剧;魔笛;唱段中图分类号:J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3-0045-01一、创作背景《魔笛》是莫扎特生平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于1791年9月30日在维也纳奥夫·狄亚·韦登剧院举行首演。当时莫扎特的经济状况拮据,生活极为困窘,但他心中渴望创作一部以母语写成的、符合大众的、新的德国式歌剧,《魔笛》就是德国歌剧作品

    戏剧之家 2016年6期2016-04-16

  • 浅谈如何学好外国歌剧唱段
    如何学好外国歌剧唱段王杰(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摘要:歌剧是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并以歌唱为主的戏剧,是西欧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歌剧已经传唱数百年,经久不衰。历史上创作歌剧最多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俄国等等,其中包括了各种题材各种语言。歌剧是用背离生活不现实的手法即用唱歌代替说话对白,然而时时刻刻引导着听众的感情的恰恰是用唱歌对话这种很难让人相信的方式,具有一种让其他表演方式不可比拟的优势。在西方,这种特殊的表演方式

    人间 2015年13期2015-10-13

  • 音乐剧《雪狼湖》中宁静雪一角三个唱段分析
    中宁静雪一角三个唱段分析李 璇 (河北传媒学院 051430)音乐剧《雪狼湖》在剧中塑造了很多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也有不少经典唱段广为传唱。剧中的女主角宁静雪,她的唱段优美动人,,感情细腻,需要较强的演唱和表演功底。本文将从声乐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音乐剧表演上的诸多特征进行阐述,以音乐剧《雪狼湖》中宁静雪一角为例,细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其中的唱段与角色演绎,对音乐剧的表演和演唱等方面进行简单探索。《雪狼湖》;宁静雪;音乐剧;唱段音乐剧唱段是音乐剧中非常重要的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2015-07-12

  • 漫谈京剧月琴的演奏
    没弹几首就开始弹唱段了,到最后弹奏唱段的数量真是不少但没有一段能听的,弹了很多年也没有什么进步。问题就出在基本功太差。在我们练习好基本功的前提下才可以练习弹奏基本唱段,初学者在练习弹奏基本唱段时最好以老生、花脸、老旦的《二黄原板》《西皮原板》为主。为什选择《原板》唱段呢?因为《原板》唱段的节奏相对比较平稳,不快也不慢,中速的节奏,这对初学者来说易于掌握。选择老生、花脸、老旦唱段的原因则是力度大,右手较能放开。在练习弹奏唱段时要求把唱段的旋律和唱段背下来,学

    剧影月报 2014年2期2014-11-21

  • 如何演唱好剧目中的伴唱及其它
    如描写美丽风景的唱段可以用明亮的音色跟带有抒发情意的柔合气息的感觉来完成;如描写人物内心跌宕起伏,挣扎矛盾的唱段,则可以有虚实结合的气息感觉加上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觉来完成;如描写人物内思考的唱段则可以用略带疑问的那种状态来完成,总而言之,伴唱演员的每一段唱腔都要跟着戏的节奏、戏的情境、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演唱,要用丰富的声音感觉来体现一部戏中的每一段不同唱段的意境,万不可千篇一律,不把伴唱的唱段当一回事,随心所欲地去唱。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如伴唱在整部戏中没有

    戏剧之家 2014年14期2014-07-11

  • 试论音乐剧词创作中的评论式唱段
    词创作中的评论式唱段陈 岚 (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评论式唱段”在西方已经运用到文本中。本文以评论式唱段为主题,分析了它在音乐剧创作中的起源和作用,并对它在未来的文本改革中的推动进行了探讨,以期对革新我国的当代音乐剧提供指导性作用。音乐剧词;创作;评论式唱段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音乐剧词(这里重点指的是音乐剧声乐唱段中的歌词)的研究比西方的要稍微晚一点。评论式唱段作为音乐剧的创作特征之一,已经于上个世纪60年代在西方得到了发展,但是在

    大众文艺 2014年6期2014-03-13

  • 《费加罗的婚礼》经典唱段演唱举隅
    发声,演唱好这些唱段是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关键词: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声乐;唱段。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9)03-0068-03莫扎特是世界音乐史上罕见的天才,在他短暂36年的生涯中就创作了600多部音乐作品,他对音乐的巨大贡献毋庸置疑,为人类留下了辉煌的艺术遗产。他除了在器乐领域里,创作有那些标志着一个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形式的作品之外,吸引我们的无疑还有他的

    音乐探索 2009年3期2009-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