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坚
- 于坚的漫游:一边写诗,一边看世界
白莉莉诗人于坚诗人于坚又出书了,这一次是一本名为《漫游》的诗集。“面粉可以塑造各种意义,我的诗集可以说是一种我生产的面粉。”当一个诗人以漫游为名,开始在生活里探索的时候,他前往的漫游目的地也就“随心所欲不逾矩”了—它可以是承载一碗“加盐加料不加价”米线的故乡昆明,可以是埋藏最多日常细节的大都市巴黎,也可以是被高楼、牛奶、汉堡和果汁裹挟的纽约,以及诗人在不经意间造访的密西西比河。对于坚来说,从早年间行走在昆明的《尚义街六号》,到近年来因为工作和旅游的原因,前
看世界 2023年11期2023-06-25
- 于坚论
的代表人物,首推于坚。于坚之外,这个庞杂的大集团里还有其他一大批诗人,比较有名的,如与于坚一起创办《他们》杂志的盟友、提出“诗到语言为止”的韩东,如“下半身”写作的提倡者沈浩波,如莽汉主义的李亚伟,如制作“口语诗”宣言的“大学生诗派”重要诗人尚仲敏,等等。不过,同属所谓“民间立场”,他们之间的差异也很大,很难完全“通约”。这里着重说于坚。一、鸟瞰于坚咱们先从宏观上瞧瞧于坚是怎样的一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这之后,才能更顺畅地把握于坚那些特立独行的诗和文,以
江汉论坛 2023年1期2023-03-10
- 主持人语
于坚不但是具有诗学意识的杰出诗人,也是一位具有文本开拓意识的散文家。迄今纵横捭阖四十年,他锐意独行于人迹罕至的畛域,仍然在文学的掌子面从事着自己的开掘,其文字炼金术越发炉火纯青。这一组随笔新作,见识卓异、判断惊奇,有戛金断玉之势。触人所未至之境,书人所未发之论,写人所未道之言,别具“纵目”第三只眼的通识与通感,更有自己的在场意识与历史往来互动。文章流动起来,恰与一股不期而来的风携手并进,仿佛腋下生翅,意欲乘风归去,但大地的灯火又让他降临,直到“脚掌一次次陷
广州文艺 2022年10期2022-12-05
- 源头的启示
——读于坚的《在源头》
神性的一种存在。于坚在本书中写到了他对“源头”的跪拜,作为真正的诗人,对“源头”的跪拜也正体现了于坚对自然和神性的敬畏以及他和自然的衔接共通。这是诗人作为自然之子的跪拜:我来到这里,看到未来的大河就从这石头下泪水般地冒出来。我踉跄几步跪了下去,我一生从来没有这样心甘情愿地下跪过。泉水在我的两膝下汩汩而出,那不只是出水的地方,也是诸神所出的地方,是我的母亲、祖先和我的生命所出的地方,一个世界的源头啊!源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众生,也意味着人与自然不是征服与被征
青海湖 2022年6期2022-10-20
- “写一切”的雄心及其实现方式
冯娜摘要:于坚在诗歌写作和诗论方面皆自成一格,而其散文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写作范式中极具原创性的一种。庞杂、自由、口语化、滔滔不绝、对细小经验的雕刻、层出不穷的生动譬喻,这些风格都不同于传统散文。他有“散文就是写一切”的雄心,以“记”为“史”、诗文互证,在现代时间观念中亲近世俗、省察“正在眼前的事物”,却不放弃对永恒的追问。通过于坚的散文可见,写作要见到“我”,也要见到众生与世界;写作要有“我”的精神,但更重要的是,还要有他者的精神,有动物、植物的精神,
当代文坛 2022年5期2022-05-30
- 于坚:一个现代主义诗歌的逆子
文艺奖”诗歌奖。于坚是后现代主义领军人物中岁数较大上学较晚的一个。1954年出生,26岁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十几岁就爱上了诗歌,1979年见到北岛创办的民间诗刊《今天》,如获至宝,成为朦胧诗派的追随者。1983年创作《尚义街六号》,1984年与诗人韩东等创办民间诗刊《他们》,开始走上一条自己独立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之路。下面我们就从于坚的四首诗中看看他的诗歌风格和诗歌本质。他天天骑一辆旧“兰铃”/在烟囱冒烟的时候/来上班//驶过办公楼/驶过锻工车间/驶过仓
鸭绿江·华夏诗歌 2021年9期2021-12-16
- 于坚诗歌的口语化风格
□ 张明江诗人于坚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第三代”诗人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于坚的诗歌致力于生活当下,书写普通人的日常生存状态。他的诗歌整体呈现出口语化的风格,这种风格打破了以往诗歌的形式,拉近了人们和诗歌的距离,更能体现出生活的本真。在当时,口语入诗是趋势,也是对朦胧诗的反叛,使诗歌逃离虚无的“乌托邦”,走向真实生活。口语化诗歌的出现很快就引起了诗坛的关注,未经美化的语言入诗是不同于传统的诗歌写作,于坚诗歌呈现的口语化风格在一定
新疆艺术 2021年2期2021-11-22
- 于坚:一个现代主义 诗歌的逆子
李东海于坚是后现代主义领军人物中岁数较大上学较晚的一个。1954年出生,26岁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十几岁就爱上了诗歌,1979年见到北岛创办的民间诗刊《今天》,如获至宝,成为朦胧诗派的追随者。1983年创作《尚义街六号》,1984年与诗人韩东等创办民间诗刊《他们》,开始走上一条自己独立的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之路。下面我们就从于坚的四首诗中看看他的诗歌风格和诗歌本质。他天天骑一辆旧“兰铃”/在烟囱冒烟的时候/来上班//驶过办公楼/驶过锻工车间/驶过仓库的围墙/
鸭绿江 2021年26期2021-11-11
- 于坚:见证中国文博业40年风雨
作的副院长之前,于坚从没有挑过这样重的担子。此前他当了11年负责人的国家文物局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只有30多人,故宫却有上千员工,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他对找他谈话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表态说,自己2月刚过的生日,已经59周岁了,明年故宫博物院60周年大庆时自己也将60周岁了,就干到那时,保证把院庆搞好,然后就下台,请局领导准备好接班人选。那时的故宫,院长长期住院,主持工作的负责人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账上趴着的700万元专款要到期了都没人去动,难怪有人对他说,他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35期2021-09-23
- 日常生活诗学的再出发
人们纷纷转向时,于坚表现出了对日常之诗的坚守,这让他在1990年代末的论战中自然地成为了“民间写作”的发言人之一。1990年代是于坚的写作“更注重语言作为存在之现象的时期”,他相继创作出了《对一只乌鸦的命名》《0档案》《飞行》等诗,1999年创作的《在诗人的范围以外对一个雨点一生的观察》也是能体现于坚诗学理念的代表之作。从1980年代开始,一直到新世纪的诗歌创作,于坚所引发的争议从未停止过,其中最为突出的争议就在于他诗歌中的日常生活以及他对“拒绝隐喻”这一
江河文学 2021年1期2021-03-24
- 作为策略的“反抒情”
——论于坚诗歌中的抒情性及其反思
362021)一于坚的诗歌创作一直与传统诗歌的创作陈规保持距离,而一头沉入对诗歌本真,对诗歌语言的探索。他意识到隐喻(意象)对事物本身的遮蔽,而诗歌的工作就是清扫这些附着在事物之上的历史文化指向。附丽于朦胧诗人强烈的个体声音表达的意象和抒情,无不在宣告着作者本身的特质与主观意识。诗歌在朦胧诗那里,依然是抵达某种意义的“桥梁或工具”[1]13,而于坚则认为,诗歌就是诗本身,不传达诗歌之外的东西。于坚所关注的是诗歌言语以及言语的方式、生成过程。人们对于坚诗歌理
昭通学院学报 2021年6期2021-01-31
- 试论于坚诗歌中的河流意象
有着丰富的含义。于坚的诗歌中,河流这一意象也曾多次出现,它的含义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本文试图从生命意识、乡土意识、生态意识、平等意识四个角度,分析于坚作品中的河流意象,从河流这一意象进入于坚的创作世界,探寻其作品的深刻意蕴。关键词:于坚 意象 河流虽然于坚向来以“拒绝隐喻”的诗歌主张闻名,但其诗歌中意象的丰富内涵还是值得探讨与关注的。《文心雕龙》对“意象”作出解释:“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可
参花(上) 2020年11期2020-11-02
- 于坚,逆流而写
陈娟于坚。1954年生于昆明,诗人、作家。1970年开始写作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诗集《只有大海苍茫如幕》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0档案》《飞行》《昆明记》《建水记》等,近日出版散文集《巴黎记》。诗人于坚第一次到巴黎纯属意外。1994年秋,受荷兰莱顿大学之邀,于坚乘飞机去往莱顿市参加一个关于中国当代诗歌的国际会议。途中遭遇雷雨天气,飞机不得不迫降巴黎。当时正是深夜,“什么也看不见,黑沉沉的城,像大地上的星空,有几串星子在移动”
环球人物 2020年10期2020-08-04
- 浅析于坚《昆明记》中的昆明
摘要:“昆明”是于坚的故乡,也是于坚的创作之根,凭借这样的“根”,于坚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来,而其中,与昆明相关的作品不在少数,《昆明记》就是集大成者。本文试图从“记忆中的昆明、昆明作为故乡的符号和还乡的愿望”三个方面考查《昆明记》中的“昆明”,发现“昆明”对于于坚的重要意义,同时挖掘出“昆明”背后于坚的生活观念和文学态度。关键词:于坚;《昆明记》;昆明;日常生活一、记忆中的昆明于坚在《昆明记》中写道:“多年前我相信我也会重返我少年时代长大的街道和大院,指
鸭绿江·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3-23
- 在沉默与言说之间
——于坚《开始之地——玉溪记》探析
0)云南著名诗人于坚,不但是当代诗坛“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散文方面也有独到的创获。在20世纪90年代蔚然成风的“新散文”作家群体中,于坚就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且直到今日依然不断推出大量引人关注的新作。他以对扎根大地、回归世俗的执着,对生活细节的强调,以及戏谑化的口语书写,成为新散文阵营的中坚力量。于坚的散文,往往以“某某记”的形式出现。这一别有意味的现象,尚乏深入探讨。《开始之地——玉溪记》(1)《开始之地——玉溪记》原载《海燕》2008年第9期,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2-22
- 作为灯光的可能性
摘 要: 于坚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重要代表,在诗歌创作上带给诗坛无限丰富的可能。其诗歌植根故乡的土壤,执着且朴素的语言内部敞开的是对于存在的思考和生命的顿悟。于坚以自身的写作实践对现时美学秩序进行反拨,让诗歌真正进入生活现场。《在漫长的旅途中》是于坚对于生命体悟的诗性提炼,本文试图对“灯光”这一主要诗歌意象进行文本分析。关键词:于坚 《在漫长的旅途中》 灯光 故乡于坚曾在《还乡的可能性》一书中写道:“故乡的丧失,使‘生活在别处‘在路上成为诗人普遍的命运。”于坚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10期2020-02-04
- 精神肖像:于坚是谁?
霍俊明于坚是谁?带着这个并非无关痛痒的问题,让我们看看“诗人形象”——诗人的众多侧面以及被人们容易忽略和盲视的那一部分!这实际上回到了写作者(包括各种艺术家们)的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捷克作家总是和普通人民日常生活打交道,这既适合于过去的伟大作家,也适合于当代作家:卡夫卡从没有不去作一个办事员,恰佩克是一个记者,哈谢克和赫拉巴尔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烟雾弥漫的小酒馆里。赫鲁伯从来没有离开他作为一个科学家的工作,而瓦楚利克执着地避免将他从最普通的市民生活中拽
滇池 2019年2期2019-03-18
- 浅析于坚及其作品的意义
付冯选理解于坚是困难的,因其大而无处下手。本文尝试提供一些线索,挂一漏万。“道在何处”一节,主要从“史”的维度来勘定于坚的身位;“诗人何为”一节则从于坚的思想本身着手,试着指出于坚及其作品的意义。一、道在何处1.第三代诗的得失所谓“第三代诗”及其“第三代诗人”,在我看来并不仅仅是艾青、北岛之后的第三代,而更重要的是说,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人是第一代,而他们要“背离”北岛等所建立的诗观及其话语方式,即不想成为沿承北岛一代的第二代。如此一来,第三代就有“他者”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12期2019-01-05
- 将月光的银子倒在梅花树下
——读《于坚近作选》
国现代诗人来说,于坚的出现,犹如五四时期出现的白话诗,他的划时代意义至今无人可以超越。记得最早读过他的诗是1986年发表于《诗刊》的《尚义街六号》,纯粹口语语气写成的诗作,我最早对口语诗认识也是从于坚的这首诗开始,再到他后来的史诗性作品《0档案》,让我对他“非诗化”的诗歌实验有了更彻底的革命化认识。诗歌无论怎么写,里面都要体现人性与灵魂,体现精神的挣扎和超越。就像于坚写的,“哪怕只剩下一横/文明也会复活”;“我只是紧握着身上/那生机勃勃的/一竖/在虚无的包
天津诗人 2018年3期2018-11-13
- 先锋与传统的碰撞
——漫谈于坚的诗歌
守广新世纪以来,于坚往往给人这样一种假象:于坚这个当年的先锋诗人回归传统,趋于保守。表面上看,于坚确实不再“先锋”,甚至站在了与“先锋”对立的一面。于坚在《新诗应当正视它的成熟,不能总是一场青春期的胡闹》一文中提出“如何说”是无限的,而“说什么”是有限的。他不会与诸神绝交,而要为天地立心。于坚的骨子里存在着很强的颠覆性和叛逆性,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的感觉和道德是冲突的,我宁可冒犯道德。”但是他并没有舍弃传统,因为他知道若是没有传统和传统隔绝的话,他将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8年12期2018-11-12
- 于坚:让词的光辉,洞彻事物(中)
艾江涛对于于坚来说,“外省”透露出的雄心,同时也指向了传统与后来的文坛。一方面,他会经常想自己的诗与李白、杜甫、苏轼之间的距离,而“外省”这个词,在中国传统中,是相对于长安的。诗人为什么都要跑到长安去,因为长安是一个能肯定天才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也与当年中国文学的畸形的出口有关:要么到北京求生存,要么就在外省等死。“我这种人,在青年时代就比较傲慢,雄心勃勃,特别喜欢强调外省。”类似的压抑感,于坚在世纪末的“盘峰诗会”前夕,也有感受。1979年初春的一天,于
北广人物 2018年30期2018-09-05
- 于坚:让词的光辉,洞彻事物(上)
气。像往常一样,于坚喜欢将见面的地点约在钱局街白云巷的塞林格咖啡馆,我后来才知道,这片区域正是老昆明剩下的最后的街区。不远处的西仓坡6号,是诗人闻一多当年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故居和遇难处,再过去就是在云南大学和在西南联大旧址上建起的云南师范大学,也是于坚任教的地方。于坚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座他出生的城市。光阴中不断变迁的城市与街区,往往能触动他的记忆与灵感。很多年来,他便住在附近的一座楼上,那也是无数次出现在他诗文中的地方:“在这个有明清式古老建筑与法国式黄房子
北广人物 2018年29期2018-07-30
- 谢默斯·希尼
首诗中出现之前,于坚细数并列举了希尼诗中曾经出现过的东西。交代这些,如同在点数诗人获得的劳动奖章,这当然是在致敬这位活跃在世界诗坛的伟大诗人。中国诗坛对希尼并不陌生,对他的成就也都倾心折服,当然,他们大多只读过他的诗,没有像于坚那样幸运地看到过他还握了手。除了敬意,于坚也保持着自己的分寸,他基本上用平视的目光打量这位“农家子弟”“中学教员”“文字劳工”还顶着一头白发的大诗人,这样的处理,的确使得被打量的对象更容易走进我们的心灵。于坚用陈述和描述完成了这首诗
江南诗 2018年3期2018-07-25
- 于坚:让词的光辉,洞彻事物
气。像往常一样,于坚喜欢将见面的地点约在钱局街白云巷的塞林格咖啡馆,我后来才知道,这片区域正是老昆明所剩的最后的街区。不远处的西仓坡6号,是诗人闻一多当年在西南联大任教时的故居和遇难处,再过去就是云南大学和在西南联大旧址上建起的云南师范大学,后者也是于坚任教的地方。上世紀90年代在昆明家中的于坚,那时的他还没有确立后来标志性的光头造型于坚始终没有离开过这座他出生的城市。光阴中不断变迁的城市与街区,往往能触动他的记忆与灵感。很多年来,于坚便住在附近的一座楼上
三联生活周刊 2018年26期2018-07-10
- 感受于坚,还原事物本真
问题。笔者发现,于坚的这一篇散文中,处处显现着一个初次发现大自然的美的孩子般的天真无邪,那么,是否可以专门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学生就此问题出发,去发现作品中这些充满童真的地方,并进而去理解感受于坚这位作者的独特情感呢?笔者大胆的做了一次尝试。此次尝试是本课的第二课时,有了第一节课对全文的大致行文思路和作者感情的梳理后,这第二堂课,就进入了一个深层次讨论的层面。第一节课后,笔者布置了预习题,找出本文中你觉得含有作者童真一面的表述文字。课上,讨论交流。大多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23期2018-06-07
- Conversation with Poet Yu Jian: A Moment of Poetic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orld
ng.標题:对话于坚:中国与世界的诗歌交流内容摘要:作为中美诗歌与诗学协会(CAAP)第六届年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采访了中国当代诗人于坚,由美国评论家玛乔瑞·帕洛夫等诗人和学者共同参与。本文在访谈视频记录的基础上,摘录了对话的要点。大家普遍认为于坚先生的诗歌与语言派诗歌有众多相似之处,同时又具有显著的中国诗歌的特质。访谈中诗人和学者们还比较了中美文化和语言的细微差别,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诗歌翻译的问题。虽说诗歌翻译极具挑战并且争议不断,诗歌创作主要与形式相
外国语文研究 2018年6期2018-05-14
- 相识经年,唯几言可嚼
说过几句话,比如于坚。早年,我们在一个院子里做事,虽说一直是他做他的,我做我的,碰头见面的机会说来也不算少,可细细一想,从80年代中期到现在,三十多年一晃而过,我和他总共竟只说过那么几句话,很短,很有限。这事,想想还真有点怪。上世纪80年代,正理想主义盛行。1985年3月初,我刚刚从一家企业,到云南省作协做事。那是我从没想象过的,仿佛天上掉馅饼。去后我干的头一件活,就是筹办全省青年诗人作品研讨会,初选了几个年轻诗人,名单交给当年的主席、诗人晓雪,说可以,便
鸭绿江 2018年4期2018-04-24
- 浅析于坚诗歌中来自民间的悖论
间以来,诗坛关于于坚的诗歌作品是否为诗的讨论可谓是沸沸扬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于坚诗歌语言的先锋性特点,尤其是口语化色彩。于坚主张诗歌的“无意味”和“拒绝隐喻”,却在尝试和探索中陷入了“无意味与无穷意味”,“隐喻与拒绝隐喻”这两个悖论。关键词 于坚 口语诗 悖论中图分类号:I207.25文献标识码:A于坚诗歌中对口语的大量运用挑战着人们的阅读惯性,这些口语有日常谈话中的口语词,也有具有民间色彩的俗词或粗话,还有看似未经修饰或整理的情急乱语等等。需要说明的是,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5期2018-04-23
- 特立独行的乌鸦
——读《在夜晚的高原上——当代诗人十二家》有感
诗选中收录了——于坚、王小妮、王家新、汤养宗、陈东东、李元胜、娜夜、小海、胡弦、池凌云、西渡、杜涯共十二位诗人的三百余部作品。在夜晚的高原上,我看到王小妮坐在那儿,目光明澈,像一个旁观者,轻且耐心地同你说出那句沉重的话——你找的人不在,你找的人他绝不会在;我看到封面上的王家新笑得柔和温暖,字里行间却又都是他那份坚守的寒冷与沉重,这个一整个冬天都在吃着桔子的诗人啊,他说,“嘘!”安静,听他说——我们永远也说不清,那一声凄厉的哀鸣,是来自屋外的雪野,还是来自我
莫愁 2018年2期2018-02-09
- 特立独行的乌鸦
诗选中收录了——于坚、王小妮、王家新、汤养宗、陈东东、李元胜、娜夜、小海、胡弦、池凌云、西渡、杜涯共十二位诗人的三百余部作品。在夜晚的高原上,我看到王小妮坐在那儿,目光明澈,像一个旁观者,轻且耐心地同你说出那句沉重的话——你找的人不在,你找的人他绝不会在;我看到封面上的王家新笑得柔和温暖,字里行间却又都是他那份坚守的寒冷与沉重,这个一整个冬天都在吃着桔子的诗人啊,他说,“嘘!”安静,听他说——我们永远也说不清,那一声凄厉的哀鸣,是来自屋外的雪野,还是来自我
莫愁·时代人物 2018年1期2018-01-30
- 失踪的蜗牛
霍俊明品读:当年于坚的“拒绝隐喻”和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在今天仍然有争议,但是其意义在于诗人有责任对语言负责。这看似是一种赘述的语言意识的翻版,但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反拨了以往诗歌写作和语言方式的惯性,刺激那些写诗的人时刻提醒自己是一个具有创设能力和重新发现事物的特殊语言群类,而非是一个复写者和仿声器。这既是重新激活語言的过程,也是重新发现事物甚至自我的过程,因为在这个经验世界已经空前复杂且空前膨胀的时代,已经没有多少诗人能够“发明”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经验和
江南诗 2017年5期2017-10-30
- 写作观
观近读的文字中,于坚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上的答谢辞——“写作这种魅力”给我启发最大。写作的魅力,无须费舌,从古至今,对待文字,不乏恭敬者虔诚者,“文章千古事”,这多半源于写作之魅力;而写作魅力究竟谓何,说清这个问题,却也并非易事。于坚说:“魅力可以追溯到人之初,魅力就是有心,魅力的觉醒使人脱离黑暗,找到语言,语言命名但不确定,不确定是魅力的特质。言此意彼,诗在其中,写作是人类幸存的最古老的魅力,文明由此而生。”语言的不确定,是
名作欣赏 2017年13期2017-09-25
-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魏妍婷摘要: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在80年代成名,创作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作品。作为“后朦胧诗”的一个代表人物,于坚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极其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的隐喻,于坚的诗歌大多数都呈现出一种口语化的特点,给人留下一种世俗化的印象。本文就围绕于坚诗歌的口语化特点来进行讨论。关键词:于坚;世俗化;口语一、口语化特征的体现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的理论,在诗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前我们欣赏的诗歌大多都是和隐喻联系在一起的,在诗歌
北方文学 2017年20期2017-08-01
- 关于于坚诗歌口语化特征的探究
大学文学院摘要:于坚是第三代诗歌的代表人物,他在80年代成名,创作了很多人们耳熟能详作品。作为“后朦胧诗”的一个代表人物,于坚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在他的诗歌中,找不到极其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晦涩的隐喻,于坚的诗歌大多数都呈现出一种口语化的特点,给人留下一种世俗化的印象。本文就围绕于坚诗歌的口语化特点来进行讨论。关键词:于坚;世俗化;口语一、口语化特征的体现于坚提出的“拒绝隐喻”的理论,在诗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从前我们欣赏的诗歌大多都是和隐喻联系在一起的,在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2017-07-27
- 从前有个地方,叫做昆明
明土生土长的诗人于坚却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故乡昆明。虽然刮了阵疾风,下了场阵雨,但8月初的昆明依旧保持着她“春城”的体表最佳温度。昆明城区的街道上,主旋律依旧是花背心、彩色裙和超短裤。诗人于坚说,昆明很缓慢,昆明是天堂。来到约访的五华区某咖啡馆后,他摘下墨镜,点头微笑,短短数秒,已然将其外表的“光头、墨镜、粗壮身材”的印象褪去,一句“音量太大会不会影响我们谈话”,编织出一个“外表草莽,内心细腻”的人物形象。一如昆明,这里的实际温度,总比那些天气预报播出的冷
青年文学家 2017年4期2017-05-18
- 于坚:新诗也还是兴观群怨
张喁 图片_网络于坚:新诗也还是兴观群怨文_张喁 图片_网络诗人于坚,中国现在被翻译成外文版本最多的活着的诗人,不是之一,基本在前三位。2014年,于坚在接受采访时确认,当年之内,自己就有英语、波兰语、西班牙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日语的诗集正在翻译或者将要出版。于坚认为,新诗已经“合法化”了。“它不再是革命的衍生物,而是中国诗的主流并且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汉语。它不再是新诗,而是诗。而曾经是诗的古体诗现在我们叫做旧诗。”中国是有诗教的国度,在两千多年前,孔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7年3期2017-05-17
- 回到汉语的原始神性
为丛书之一种的“于坚诗话”的原始文字:它们或为诗学随笔,或为诗学访谈,都是诗人于坚近年来关于诗及诗学的个人“断想”。其中一小部分文字,我从于坚的随笔集《还乡的可能性》(商务印书馆,2013)中已读过,多数文字,则是首次见到。经沈奇先生举荐并得到于坚的同意,我有幸参与了“于坚诗话”初稿的摘录与集成工作,历经数月而成初稿,复呈于坚先生校勘修编定稿。由此,我也成为《为世界文身——于坚诗话》(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版)的第一个读者。抛开个人的趣味与好恶
湖南文学 2017年4期2017-04-17
- “飞行”之后的行进
——论新世纪以来于坚的诗歌创作
——论新世纪以来于坚的诗歌创作宋宁刚一、新世纪的分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至今,于坚在文学道路上已经走了四十余年。如果我们将这个称得上漫长的写作生涯简单地划为两部分,或许可以以新千年为界。从于坚自身来说,他在上世纪90年代完成了两部为时代“命名”的长诗:《O档案》(1992)和《飞行》(1996-2000)。前者被谢冕教授称之为“‘自杀性’的创作事件”[1],后者则以自己新的创造性、综合性和开阔性,让论者不再担心于坚在《O档案》之后写什么的问题。人们
星星·散文诗 2017年20期2017-02-14
- 撕开世界的平乏
——关于于坚的未定笔记
的平乏 ——关于于坚的未定笔记[法]克洛德·穆沙撕开世界的平乏——关于于坚的未定笔记“作为诗人 只不过是无事生非”——于坚“我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世界。”——英格博格·巴赫曼“暂时的 一切都是暂时的 座位是暂时的 时间是暂时的这个航班是暂时的 这个邻座是暂时的上帝是暂时的 单位是暂时的 职业是暂时的妻子和丈夫是暂时的 时代是暂时的 活着是暂时的”这些诗句出现在于坚的长诗《飞行》中,接近中间的一段里。“暂时”,在这里是作为揭示的对象而被写到吗?对所有现代人都在
星星·散文诗 2017年20期2017-02-14
- 行走在“反叛”的路上
的结果。本文认为于坚对诗歌内容和语言的开掘与创造深入到了诗歌的内部,其诗歌主张和创作实践拉近了诗歌与人们之间的距离,为诗歌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维度,同时也大大改变了人们对诗歌的传统理解和传统阅读方式。与传统诗歌相比,于坚独立的诗歌精神立场、充满时代特征的审美意识和独特的呈现方式,使当代诗歌在言说丰富琐碎的现代生活和复杂的现代心态方面具有可供挖掘的更大的潜力。关键词 口语诗 于坚 “反叛”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1于坚和“他们”的存在背景说到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9期2016-12-23
- 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
——从于坚的诗歌流向中有所悟
一样思考 ——从于坚的诗歌流向中有所悟赵 欢(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2014年这个年份,对于坚这个中国当代“第三代诗人”的标杆代表来说是特殊的一年,他已经整整走过了一个甲子。于坚的创作力一直持续着,而且愈来愈蓬勃。在当代诗坛,写诗超过三十年的诗人少之又少,而于坚却老而弥坚,并且从成名开始,一直以自己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引领着中国当代诗歌向前发展。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和自觉的诗艺创新力使他以一种平常心来专注对个体生命以及日常生活的思考,所以其诗平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2016-12-06
- 一个诗人的档案意义
国当代诗歌史上,于坚已经展现了不可替代的价值,甚至可以说已经进入了“经典”的行列。但是,囿于“当代无史”的传统认知,对他作全面、系统的梳理、解剖其实还是相当缺乏的。幸好,有了这位“隔海相望”的黄粱先生,距离给了他跳出当下人际关系场域审视对象的可能,也给了他厘清“于坚和他的时代”复杂关系的机会。所以,当代诗歌批评史上的这篇长文也就有了值得特别推荐的理由。“声音”栏目不仅仅针对当下的文学现象发表即时性的意见,我们同样需要对于当代中国文学历史与现实的深沉而理性的
红岩 2016年5期2016-11-05
- 于坚文学作品中的审美意识价值体现
于春梅摘 要:于坚以诗人的身份,在生存的大地上行走,在本真的日常生活里甸旬,在丑陋的工具理性时代里寻觅本真。目的是以海德格尔所说的“筑造”诗化的手段,以艺术创作的方式,来向世人传递应对失语之境地时,还可以寻求这样一种诗意的生存方式,以驱除因工具理性带来的痛苦,以感性的生活实践诗意生活,以达到和谐的万物。文章从审美价值角度,分析于坚文学作品的体现及影响。关键词:于坚;文学作品;审美意识;价值体现[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7期2016-11-02
- 梦开始的地方
赞同著名青年诗人于坚的人生观:“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严峻的现实并不像我们做梦那样简单,强大的世俗又不断地干扰我们的梦。如果最初的梦未能如愿,至少精神应留在灵魂的深处。八年前,我曾有机会拥有那最真的初戀;六年前,我曾有机会拥有更好的工作环境。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自身的原因错过了。希望比我年轻的朋友懂得早些、深些,像那位小女孩一样,从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梦开始的地方,是最美的地方,也是稍纵即逝的地方。
文苑·经典美文 2016年10期2016-05-30
- 如何让一只乌鸦重新成为鸟
——试读余怒的诗歌《雅歌:乌鸦》
这个,不得不提到于坚的那首著名的长达95行的诗歌《给一只乌鸦命名》。这是一首经典的乌鸦之歌,而傅学敏的评论《一次词语还原的企图》也是一篇经典的乌鸦之评。可望成为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乌鸦之歌不可替代的双壁。诗文五千多字,有兴趣的读者找来读读绝对会受益。我简述几句以便论述。于坚的初衷是因为附着了太多前人的经验,乌鸦已经成为了词语的黑洞,他要做的是“面对前人已经说烂说透的耳熟能详的事物,放弃一切已有的意义、象征、隐喻,力图回到词语本身”。也即“当乌鸦第一次被称为乌鸦
新诗 2015年2期2015-11-17
- 守着地球上最厚的黄土写诗
有幸与欧阳江河、于坚和王家新等几位诗坛兄长再次相遇或初次相识,并与先锋诗歌大佬于坚因为诗歌而以诚相见。到达的翌日晚餐中,话题从喝酒聊到了各地的文化。当我给坐在旁边的于坚介绍庆阳的文化时,于坚很是不以为然。我不怪他,因为他不知道庆阳,不知不为罪嘛!但是第二天,因为我的诗歌,他的态度发生了逆转。晚上是一场露天诗歌朗诵会,到场的群众逾千人,场面很是宏大。在欧阳江河、于坚等人之后,我拿着自己的一本诗集登台念了两首旧作,一首是《俯仰》,一首是我的代表作《村小:生字课
星星·散文诗 2015年31期2015-10-26
- 主持人语
港的全国诗会上和于坚见了面,也聊了聊。回来后我即刻写了一篇有关访谈,题目用的是他自己的诗句“晃着两只陶瓷般的耳朵”。我自觉得是很“形象”的人物专访,可惜《文学报》一时没用,后来在《文论报》发了。和于坚这样的诗人聊天,决不会冷场,他会有许多新鲜的话题让人兴奋,促进你思考。至今还记得他说过要“像百姓那样生活,同时要像上帝那样思考问题”。这话其实说出了他或当下写作者的一种对写作的敬畏感和责任心。而这句话,在我的理解中几乎也就成了当下文学叙事伦理的最高标的。读于坚
芳草·文学杂志 2015年3期2015-05-28
- 论于坚的人本主义创作理念
116029)论于坚的人本主义创作理念吕新兵(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于坚的作品彰显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其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所主张的“现实——认知——语言”,强调语言与世界同构。而于坚的人本主义转向与中西方朴素哲学有关,还受到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也与自体参照式艺术体悟有一定联系。于坚人本主义创作理念的核心是:人本主义的历史观、时间观、语言观和艺术观。其作用在于纠正了激进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某些片面性观点,肯定了此在的栖居。人本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2015-04-10
- 于坚用坏耳朵等待世界苏醒
雄 编辑|赵涵漠于坚用坏耳朵等待世界苏醒文|张雄 编辑|赵涵漠Who is it 于坚,著名诗人,被视为“第三代诗歌”代表性人物。在麦德林的露天广场,上万男女老幼席地而坐,听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为他们念诗。“现场犹如古希腊的狂欢。我非常感动,我觉得他们听懂了。”整个世界的严厉注目由轻到重的4遍敲门声之后,于坚先生打开了房门,耳朵里塞着陶瓷助听器。采访进行到上午9点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个编导带着机器准时出现在于坚的房间门口,这个读诗的节目想找他录音。60岁
人物 2014年9期2014-11-07
- 于坚的诗歌之路及其大成之象*
特殊的群体之中,于坚是很特别的一个。他的诗歌创作40年来一直持续着,并且数量上越来越多,分量也越来越重,这种情况在当代诗人里面是极少有的。而于坚的创作激情和创造力之所以一直没有消退,是因为他本质上是“工匠式”的诗人,而不是“才子式”的诗人,尽管于坚说过不要和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才气的他比才气。于坚反对才子式的写作,主张真正的写作应该是工匠式的,而才子式的写作对更有力量的写作是大敌。于坚认为“专业性”是一个真正有现代性的问题。“五四”以来,中国向西方学习,拿过来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于坚的口语诗学及其内在路径
潭411201)于坚的口语诗学及其内在路径吴投文(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湖南湘潭411201)于坚是当代诗坛一直卓有成效地实践口语诗写作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写作始终贯串着为抵达口语诗性和日常神性所作的全部努力,口语的诗性价值在于坚的诗学理论中一直居于优先考虑的位置,乃至被确立为诗歌的基本价值维度。他的口语诗创作和他的诗学主张具有相互生成、相互印证的性质,表现为二位一体的关系,这也是确立其口语诗学的基础。于坚的口语诗学有其内在路径和基本构架,大致而言,可以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期2014-04-01
- 从“野怪黑乱”到“为世界守成”——谈于坚的诗歌创作之路
特殊的群体之中,于坚是很特别的一个。他的诗歌创作四十年来一直持续着,并且数量上越来越多,份量也越来越重,这种情况在当代诗人里面是极少有的。而于坚的创作激情和创造力之所以一直没有消退,是因为他本质上是“工匠式”的诗人,而不是“才子式”的诗人,尽管于坚说过不要和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才气的他比才气。于坚还有一个地方很特别,就是他粗犷霸气的海盗式的长相。于坚的诗歌和他的样貌使他成为中国当代诗坛上的一个异类,而正是这个“异类”以其诗歌创作实绩为中国当代诗歌的发展做出了卓
昭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2013-08-15
- 于坚的 “口语化”诗学
语化”概念来统摄于坚较为体系化的诗学主张,这只能是权宜之计。本文之所以仍然如此去做,一是因为在“盘峰论争”中,他被指认为“口语写作”(后被命名为“民间写作”)的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二是他在第三代诗歌时期,确实开启了诗歌口语写作的先河 (相对而言),或者说激起了新一轮口语诗写作的浪潮。其中第二个原因与他写作《尚义街六号》有关,按他的话说:“这首诗在1986年《诗刊》11月号头条发表后,中国诗坛开始了用口语写作的风气。”①鉴于此,本文暂用“口语化”诗学来统摄
新文学评论 2012年2期2012-12-18
- 论于坚的自然主义创作观
中国第三代诗人,于坚的诗歌和散文都很出色。而于坚对摄影的兴趣已经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点与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超级写实主义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借助照相机收集素材,所不同的是超级写实主义最后将摄影素材转移为绘画,而于坚将摄影中凝固的具体瞬间转化为文字。他自然地使用光与影及文字来描述平实的自然世界,并且在素朴之中自然流露对世界的哲学认知。不论是于坚的诗学追求还是散文精神都蕴涵着作家对日常哲学的自然感悟。于坚在很多场合都提到了拒绝隐喻,他所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2012-04-12
- 于坚其人
于坚其人他早已弃舟登岸 费嘉/文1980年初夏,我、李勃,以及云南大学中文系1978级的几个同学创办了油印的文学刊物《犁》。李勃(《尚义街6号》角色之一)转来一个地下手抄本,我选了一首发在创刊号上。标题忘了,诗句至今记得:“现在是绝对的黑暗/我划着孤独的小船/世界在我心中/滇池在我桨上。”作者:大卫。这个“大卫”,就是于坚。当时的于坚,正忙于高考。我问李勃:于坚是什么样子?李勃脱口就说:“长得像个魔鬼。”李勃少年得志,尖酸刻薄,一句话足以让人恨得想咬他几口
名作欣赏 2011年10期2011-08-15
- 一场随笔艺术的盛宴
实的另一种真相。于坚是发掘与恪守这个真相最为长久的诗人,他的诗歌现在可以说渐成大气象,而他的散文和随笔在我看来也将独树一帜:他在散文领域开创了一种拙朴但又不失开阔的笔法,这一点似乎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于坚说自己在散文创作上是后退的,要回到基本的说话状态,所以他力避务虚和廉价的情感升华,为散文艺术提供一种坚实的物质外壳。与另一位诗人兼散文家王小妮的想法不谋而合的是,于坚认为散文和随笔就是回到人心、回到地面的写作。从早期碎片化思考和灵光书写的《棕皮手记》,
名作欣赏 2011年10期2011-08-15
- 沉着、坚定、可靠、果断
——于坚的《便条集》
所思考的东西。在于坚的《便条集》里,许多诗歌蕴藏着他对现实的诗化意识,这种意识令人耳目一新。当他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一个诗人时,他还在昆明的工厂里当工人。当时,他周围的环境可谓是毫无浪漫可言。然而,诗歌在中国的出现,作为对正在逝去的毛泽东时代的回响,很大程度上,充满了对无法实现的梦想的渴望。于坚首部迟来的诗集——《诗60首》出版于1989年。诗集中洋溢着把诗歌带回大地的冲动:诗集的名字便表明了诗集“没有花哨”。在这本书里,许多诗是为朋友而作的,因此这些诗富有
名作欣赏 2011年10期2011-08-15
- 表层事件下的叙事能量——于坚《避雨的鸟》一种解读
新时期的优秀诗人于坚是一个固执的坚守者,他对于土地、动物、生命、自然的坚守与表达,成为他诗歌的深刻含蕴。于坚诗的细节与琐屑的注意,其表层的浅易,深层意蕴的巨大能量,体现出于坚思考与体悟的高贵品格,本文试析《避雨的鸟》。关键词:避雨的鸟;于坚;人事叩问一、日常琐屑:细节的巨大蕴涵《避雨的鸟》(见《中文自修》,2004年9期)是于坚关乎生命与自然诗作中的一首。于坚的诗歌写作脉络是成阶梯状排列的。从70,80年代的先锋姿态,进入90年代以后他还是沉静下来,由他的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09年11期2009-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