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兵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论于坚的人本主义创作理念
吕新兵
(辽宁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于坚的作品彰显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其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所主张的“现实——认知——语言”,强调语言与世界同构。而于坚的人本主义转向与中西方朴素哲学有关,还受到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也与自体参照式艺术体悟有一定联系。于坚人本主义创作理念的核心是:人本主义的历史观、时间观、语言观和艺术观。其作用在于纠正了激进的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某些片面性观点,肯定了此在的栖居。
人本主义;哲学背景;转向原因;核心理念
人本主义是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改变、发展而形成的主观性体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始终分为感性和理性两大派。例如,古希腊时期的前苏格拉底学派和亚里士多德等崇尚唯名论,而同期的苏格拉底、巴门尼德、柏拉图等主张唯理论。中世纪继续延续了唯名论和唯实论的区分。文艺复兴时期,感性派哲学强调实验,理性派强调思辨哲学。在16~19世纪早期,出现了唯物主义经验论与唯物主义唯理论。唯物主义经验论主张自然物质是经验的基础,唯物主义唯理论承认自然、客观,但夸大理性。到了16~19世纪晚期,又出现了唯心主义经验论和唯心主义唯理论。前者认为经验是主观内省的,否定经验对外部的反映,后者认为精神第一,真理是人脑中固有的。到了20世纪,感性派出现了分析哲学,理性派产生了新康德主义。前者开始注重日常哲学和实证及实用主义,后者强调现象学、新唯理论等[1]39。到了21世纪,随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观念由客观主义向非客观主义的转化,体验哲学逐步发展起来。如果说早期哲学中的感性和理性都是人对世界的单向认知,那么到了分析哲学那里,人对世界的认知已经是双向的,发展到当代已经是多向的体验观了。在体验哲学所主张的“现实——认知——语言”这一过程中,就在认知这一环节上,人本因素进来了,人本主义随即诞生,此后,建构主义也应运而生。体现在语言上,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和认知加工;体现在文学上,是作家的人本主义写作转向。
中国作家的日常生活写作可以看作是人本主义写作观的显现。本文拟就于坚的创作理念,阐释人本主义在文学创作中的转向以及人本主义创作理念的本质与特点。
于坚的人本主义转向首先受到中西方朴素哲学的影响。中国的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对于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于坚继承了老子的“德”的观念,并将其作了现代意义上的阐释,认为“德就是理性、模式、图纸”[2]72。他反对西方把世界想象为先验的本质、理念和德的做法,提倡道法自然。此外,于坚尊重儒家学说,在他的文字和摄影作品中都可以感受到和谐的氛围。于坚还受到西方英美分析哲学中的代表人物罗素和维特根茨坦的影响。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哲学思想是逻辑实证主义,将逻辑分析与经验实证结合起来。而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茨坦认为日常语言本身是完善的,主张研究日常语言本身及用法,并提出了著名的图像理论。于坚在自己的散文中用“天地无德”回答罗素对哲学问题的诘问:“我们是不是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而另一种生活是卑下的,抑或所有生活方式都是废料呢?如果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尚的,它所包含的又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到达呢?”[2]72。他认为,生活本身是不变的,所变化的是人的观察角度和识解方式,人在各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对生活的体验是基本相同的,所谓的高尚和卑下也是人后天分类的标准。于坚还从维特根斯坦那里找到了将词与物概念化的理据:“对不可言说的就保持沉默”[2]55。这是对语言任意说、符号约定俗成说的一种哲学上的澄清。于坚吸收了维特根茨坦的思想,并坚持从社会现实中的人的角度来看世界,其人本主义立场对修补反自然的语言哲学观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于坚的人本主义转向还受到法国存在主义思想的影响。于坚早期喜爱阅读法国文学,阅读了包括《九三年》和《基督山伯爵》等多部法国小说,后来又转向普鲁斯特的缓慢叙事,并以此获得阅读和写作的日常性经验。在德里达和福柯那里,于坚进一步将日常性经验上升到存在与言说之思索。于坚的摄影散文作品中,有很多关于图像与语言、在场与延异的讨论。他也反对将语言等同于建筑的做法,写了一系列关于词与物的文章。在存在的哲学问题上,于坚参照了人的认知过程,将人的体验性考虑进来,语言不仅反映客观现实,还跟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
于坚人本主义的核心理念包括:人本主义的历史观、人本主义的时间观、人本主义的语言观和人本主义的艺术观。
于坚对历史的解读具有一定的民间立场,他的注意力在于镜头之外的、广阔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的人和事。他认为:“历史是时间,而生活是无事的。但那些非历史的,被历史一向忽略的瞬间才是真正的历史,这样的画面比血腥的事件更令我意识到历史和时间的存在”[2]156。他的历史观是人本主义是面向日常生活中广大的小人物的,体验他们在各种时代变迁中连续的生活方式。巴黎街头匆匆而过的一位老妇人让他感觉到历史:“她重复着过去时代的某一幕的日常生活,她重复的这件事情,在某个街头走过,后面跟着一条狗,也是永恒的另一面”[2]31。他还在“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的外祖母身上感受到历史。他从西安小吃羊肉泡馍的仪式中体验历史,他从水和盐巴那样作为世界基础而存在的永恒的事情、永恒的场面中感受历史。对于历史的变迁,于坚有独到的体验:“今日时代的变化可不是古代那样的变化,逐渐地,用许多人的一生来变化某一事物,而新事物与旧事物之间总是藕断丝连。……没有继承过渡,没有记忆的事件,生命总是处于岌岌可危的恐慌中,被取代就是被消灭,克隆之人与原始之人没有任何关系,那些关系只是理论上的”[2]42。而于坚所重视的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因突显生活和人类的基本价值而具有延续性。
于坚的人本主义时间观其核心是人的日常生活体验。他欣赏米兰·昆德来对于时间的体验:“跑步的人与摩托车手正相反,身上总有自己的存在,总是不得不想到水泡和喘气,当他跑步时,他感到自己的体重、年纪,就比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身与时间”[3]336。
于坚常常在散文里选择一个慢化的自然,特别喜欢停顿在某一个时间里。在于坚笔下,看似平淡的事物都成为可以和读者一起体验、一起描述的生活细节,各个瞬间里都包含着经过人类共同认知的时间概念。这种概念化了的时间是人类从古至今对自然世界的心智体验。人类运用心智方式加工对世界的自然体验,时间就成了不变的抽象概念。在不变时间范畴里的自然观,有原初的、素朴的、真实的味道,而美就在其中浑然天成。
于坚的作品首先在视觉里感受时间。例如,在越南西贡旅游的早晨他写道:“我经常喜欢停下来,看着别人生活,我看着那小贩整理她的摊子,直到她把所有什物都摆到那个小货架上去,那绝对与一只鸟整理它的窝的动作相似”[2]12。他也在触觉里感受时间:“古代中国尊重身体,连头发都不能剃。不像这个时代活得那么累,服装店、美容店、减肥中心,到处在卖索子,枷锁”[2]96。他能在河畔感受着时间:“几个妇女蹲在边上一边说笑一边洗衣服,古代的样子”[2]156。这些瞬间里所凝聚的,既有人类日常生活本真的细节,也有作家于坚自觉的感知和言语方式。
这些时间的概念因为有了人的主观体验,突显出人感受到并体验着时间,比无意识地受到时间的支配、甚至成为时间的奴隶更能够体现人本主义。时间是人发现的,应该为人的生活服务而不应成为人的枷锁。把时间作为人体验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而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和人生意义与终极目的来看待,真正的时间就随着人的体验而生动起来。
于坚不相信绝对的世界和绝对的生活。沉淀在语言与在场的思考,于坚形成了人本主义的语言观。于坚提倡活生生的语言,将方言与普通话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来看待,肯定方言中的价值:明白、亲切、有趣、互相尊重、理解和心心相印[3]285。方言的核心价值在于语言的最初体验和自然的地域特征。这些附丽于方言上的特质表现的正是人的体验性。此外,于坚还特别关注普通人生动的言语方式。他认为对他文学创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经典的文学名著,更重要的是那些普通人。经典著作的影响是持续的,但这些普通人的言语方式和写作风格也给作家带来语言的无数个充满创造性的瞬间。
于坚反对西方将语言和世界对立起来的二元论观点,并将隐喻分为两种:语言能指和所指合一的元隐喻,语言能指和所指分裂的隐喻后。“前者是开始的,是神性的,是创造的,是个体的、局部的、偶然的、直接的、清楚的、独一无二的,它在时间中是开放的、流动的。后者是阅读和阐释。后者是认识论的、文化的、整体的、历史决定论的、本质主义的、相似性的、经验的、复制性的;是价值、是判断、指令、结论、读后感。它在时间中是封闭的、凝固的”[4]53-54。这种关于语言的隐喻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言说方式的认识,也扩大了语言的概念化范围。因为概念化的隐喻后语言入诗可以创造出空灵美,没有经过如此加工的语言也可以创造自然美。一元论更加突显人的因素,人是语言和世界的中间因素,世界通过人的认知体验和心智加工投射到语言上,世界是什么样子,人能识解到什么程度,这些都与人的语言表现相一致。语言与世界同构。方言俚语中的人所感受到的正是各种各样的方言世界。即使是不同国家中的人,也能在语言的体验性方面找到通感:“你发现语言中并没有英语、瑞典语、汉语,只有盐”[3]328。正是因为人的体验性的存在,语言才得以交流、沟通和发展。人类都是通过几种有限的认知方式来统一地认识世界,经过不同的识解运作和心智加工,形成了不同的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但语言最初发源的现实世界是相通的,而人类也可以在体验性方面找到共同点。有了这样的人本主义语言观,于坚说:“这是一个一切都被拔根而起的时代,事物和空间完全改变了,而语言却无法随着它们一道拔根而起”[2]74。
语言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是于坚人本主义语言观的核心之所在。
(四)人本主义的艺术观
除了语言,于坚的创作中特别彰显影像艺术。于坚对摄影的兴趣已经成为他文学作品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点与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超级写实主义有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借助照相机收集素材,所不同的是超级写实主义最后将摄影素材转移为绘画,而于坚将摄影中凝固的具体瞬间转化为文字。
于坚提倡生活就是艺术的中国传统。他反对西方高度仿真的复制技术,这些将形式化的东西放在了艺术的首位,虽然似乎可以以假乱真,却将最重要的人的因素给忽略了。在现代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中,作品所描述的是一个异化的世界,人只能是一个被异化的世界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最能体现异化效果的零部件。艺术由原始社会过度信仰神到后现代的过度不信仰神,都忽略了人本主义精神的本质。“艺术的现代部分已经与日常生活完全对立,艺术成为绝对的理解,成为一种知识”[2]148。可见,缺乏对人本身的关注,一种人为的荒凉的艺术感就出现了。
在于坚的眼中,艺术是人创作出来并为人所感受的艺术,人始终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主体性理论再一次肯定了‘文学是人学’这一重要命题,并深化了这一命题”[5]6。对这一命题的艺术表现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真实再现日常生活中普遍的、基本的人和场景。于坚提醒我们:“人经常处于动人的美中而自己一无所知”[2]59。劳动后蹲下来休息的劳动者有一种安心和踏实的美,草坪上喧闹的集市有一种活跃的美,黎广修的罗汉像有一种人神合一的世俗美,长江边上不识字的老船工唱的纤夫号子也有一种劳动的美。艺术如果放弃了令人视觉恐怖的效果,回到人类生活最基本的部分,回到人类最基本的对世界的体验的时候,艺术的美就自然显现了。艺术的本质在于滋养人生而不是抽离人生,这是对于坚人本主义艺术观的一点领悟。
人本主义提倡既不过分地、片面地夸大人本身的历史,也不过分地、片面地夸大当代的技术世界,不同于激进的后现代解构主义,于坚的人本主义创作理念在文字与影像之间提供了一种生活在此处的解读方式。
[1] 王 寅. 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 于 坚. 暗盒笔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
[3] 于 坚. 相遇了几分钟[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于 坚. 拒绝隐喻[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5] 刘廉昌. 走进邵通文学:邵通文学创作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
2015-02-22
吕新兵(1991- ),男,满族,辽宁丹东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翻译学研究。
I207.25
A
1671-8127(2015)03-0081-03
[责任编辑袁培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