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琼,王 意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当一部分农村青壮年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收入而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一族。当这些孩子渐渐长大之时,一部分人进入大学,笔者将这部分有过童年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称为“儿时留守”大学生。他们的和谐交往能力状况如何?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是否基本一致呢?是否影响其成长成才呢?目前的研究成果还比较薄弱。对其深入探讨,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也有助于推进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为获取“儿时留守”大学生及其参照系——无儿时留守经历大学生和谐交往能力现状的基本数据,笔者自于2013年9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对江西省南昌市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选择了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城市建筑学院、江西机电学院6所高校各70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调查。其中,江西农业大学一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401份,回收率达到95.5%;其中有效问卷339份,有效率是80.7%。其中有留守经历的143名,男111名,女32名;无留守经历大学生196名,男135名,女61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和没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平均年龄都在16~18和19~21岁之间。其中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年龄百分比占27.3%和67.1%;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年龄百分比占30.1%和59.7%。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
大学生正处于接受专门教育的最佳年龄阶段,不仅需要培养与年龄特征相符的个性品质,还需要培养与未来发展相联系的个性品质、交往技巧及知识技能。调研发现,对于“儿时留守”大学生而言,他们比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更早脱离父母的呵护,独立生活能力较强,因而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但同时,也具有因过早独自感知生活而带来的一些缺憾。
1.和谐交往认知较清晰
和谐交往,是指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况。认知则是指在一个客观世界里对自己和其他人的感情和想法。正确的认知会对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起到积极的作用,而错误或不良的认知,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和谐交往障碍[1]145-147。
“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认知如何?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与无留守大学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如在回答“结识朋友时,您倾向于主动交往还是被动交往?”的问题时,“儿时留守”大学生反映出较为清晰的认知能力。可见,“儿时留守”大学生的交往认知能力不仅没有不当的反映,反而略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见表2。
这一方面由于“儿时留守”大学生在儿时成长过程中,父母委托的看护人往往较为繁忙,给儿时的他们留下的交往自由度较大;另一方面是由于儿时的他们与同时的其他留守儿童生活在一起,内部具有更多相似的特点,与同龄群体的相处过程中并没有像以往的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表现出强烈的自卑、性格抑郁、自我封闭、焦虑、孤僻等特征。相反在留守经历中,他们中的多数人变得更理性、坚强、成熟并懂得结识朋友的重要性。
2.和谐交往渠道较多元
交往渠道是进行和谐交往的中介条件。“儿时留守”大学生因对父母进城务工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对成功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而一直以来,适应并掌控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被他们视为走向成功的必要步骤。因此,“儿时留守”大学生十分重视大学里的交往活动。
这一点在调研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如在回答“您结识朋友的渠道有哪些?”的问题时,“儿时留守”大学生表现出十分正常的和谐交往能力。与无留守大学生一样,显示出交友渠道选择多元化的倾向,既注重借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学术文体活动等渠道,还有愿意选择交友热线。当然,面对多元化的渠道,他们的选择并非平均分布,而是有一定的偏好。见表3。
也就是说,对于“儿时留守”大学生来说,平时普通的人际相处发展为集体性的谈话活动、各种社团活动、体育活动和其他一些娱乐活动。同时,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的发展也给他们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渠道[2]1-46。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和谐交往的渠道选择多元化,因此,可以有组织性地让他们参与校园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能力。
3.和谐交往对象较多样
“儿时留守”大学生和谐交往的对象有哪些?是否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所不同呢?
调研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交往对象上有些不同。即“儿时留守”大学生与父母的交往少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而与亲戚的交往有多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足见生活中培养起来的情感对象有很大不同。
不过,“儿时留守”大学生也有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相似近的一面,即与朋友和同学的交往都很多。见表4。
调研说明,同龄群体的数量也代表着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往的广度,尤其是关系密切可以得到帮助的朋友的数量对大学生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时期,同龄人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有时会超过父母和学校老师的影响。在进入学校读书后,青少年慢慢地不再完全依赖家庭而是开始步入社会,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与同辈群体交往,并在这种生活中实现自己各种内心需要和社会需要。
表2 “儿时留守”—无儿时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友积极性对比表
表3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友渠道选择对比
这是因为在家庭内与父母的交往是纵向的,子女处于垂直沟通框架中的下位,处于上位的父母有一种天赋的权威——而这种权威是不可更改和不可违抗的。而同龄群体之间的交往则是横向的,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平衡的关系,即使有权威也是后天获得的,大多数情况下是“民主”化运作的结果——是靠群体内部推选的群体领袖。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快速发育,认识能力逐渐提高,自我意识增强,有着强烈的成人感,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日益增长,于是为了摆脱家庭的“束缚”,不管是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交往都迅速增加并渐趋成熟。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群体大多观点相同,彼此关心和支持,结构相对稳固。所以说一定数量的同辈好友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
4.和谐交往依托较准确
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会无缘无故地形成。除了需要广大学生们具备主动交往的认知能力之外,还必须依托正确的交往手段。“儿时留守”大学生是以怎样的方式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呢?是否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相似呢?
通过调研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面对“您认为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依托是什么呢?”的问题时,他们的选择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点。见表5。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儿时留守”大学生和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观点比较接近。他们都认为,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尊重与宽容,其次是在交往中要诚实可靠。“儿时留守”大学生对这四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认识,并认识到了它们对自身和谐交往的重要影响。
“儿时留守”大学生是留守群体中相对优秀的部分,所以他们能够克服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相对缺失的困境而顺利成长,最终进入大学深造。但是,儿时缺失之爱,毕竟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他们的交往模式。因而,细致分析之下,笔者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在和谐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些不足。
1.交往动机较为复杂
交往动机可以分为关系动机和工具动机。关系动机是指人们通过交往建立、保持、疏远或结束互相关系。工具动机则是为了获得帮助、支持及资源而开展的和谐交往。和谐交往动机反映出和谐交往的需要,同时决定了和谐交往的行为。“儿时留守”大学生由于渴望成功,其和谐交往动机也变得多样化,呈现交流出情感和追逐功利并重的趋势。
在问卷调查中,问答多选题“您结交朋友是为了什么呢?”的问题时,“儿时留守”大学生选择为了消除孤独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交流情感远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寻求安全感的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为了获得友谊的远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为了追求自我价值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见表6。
可见,一方面,“儿时留守”大学生与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一样,交往的动机中包含了获得信息和友谊的愿望。另一方面,“儿时留守”大学生交往中包括更为强烈的消除孤独、寻求安全感的愿望。
另外,在个别访谈中,每所高校的“儿时留守”大学生都委婉地说,自己来自农村,城市中的社会关系十分少,多一个朋友多一条出路。从最终动机来说,他们中不少人获得友谊的主要目的是为实现自我价值铺垫道路。这种过于功利化的交往动机,显然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有所区别,并呈现出交往异化的一定倾向[3]15-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常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机制的意见》要求,按照“清水工程”分工要求,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常州市充分利用沿江水利工程、城市防洪工程和新建换水工程的联合调度运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度方案,60条城市河道,其中主城区的42条河道基本达到了“不黑不臭、管理到位”的既定目标,市区水环境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表4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往对象对比
表5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友依托对比
2.交往内容较为肤浅
“儿时留守”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4]21-22。同时,他们又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想别人对自己太了解。因此尽管他们有强烈的交友愿望,有充裕的交友时间和空间,但愿意推心置腹的朋友并不多。问卷调查印证了这一点。当被问及“交友中,您愿意与对方共享的话题有哪些”时,选择分享娱乐资讯和社会信息比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略高;选择分享个人困惑和生活感悟的远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其他的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见表7。
从上可见,“儿时留守”大学生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却不可无”的传统观念抱有认同感,有交往中表现聚焦于大众信息等外在资讯交流的浅显性特征。这种交往内容表面化的做法,歪曲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思想。约束了“儿时留守”大学生交往解决内心困惑的真实想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负担。
3.交往心态较为偏执
由于“儿时留守”时期一向自己做主,所以形成了遇事喜欢自己定夺的习惯偏向。这一点在调研中得到体现。
在调研中,当被问及“当您与交往对象发生争执时,您会?”时,“儿时留守”大学生中选择“极力说服对方”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听从对方建议”远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看情况再说”远远低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选择“不理对方”的则远远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见表8。
从上表中,不难发现,“儿时留守”大学生较无留守经历大学生更容易“较真”,遇事总想争出输赢,情绪更易波动,易生烦恼,爱幻想,比较冲动任性。尤其强调的自己的正确性,好胜之心比较强。这种掌控欲,不仅不能帮助他们赢他们所渴望的友谊,相反,会使朋友之间反目,有可能陷入交往的困境之中。
4.交往技巧较为欠缺
表6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友动机对比
表7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与朋友共享的话题对比
表8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处理争执方式对比
在调研“儿时留守”大学生的交往技巧之时,我们发现,与无留守经历大学生相比,他们在“问候”与“注视”方面比较接近,但在“鼓掌”和“赞美”方面反差较大。见表9。
“儿时留守”大学生这种行为,反映出他们的合作与协调能力较低,因而可能影响他们未来社会融入的速度。
表9 “儿时留守”—无留守经历大学生交往技巧对比
从上述调研分析可见,“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能力总体尚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建议从有效改进高校教学模式、不断调整家庭交流风格、逐步改变学生个性特征、大力调整学生交往心态、积极创建学生咨询体系等五个方面着手,改进和提升“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能力。
由于“儿时留守”大学生学习期间的主要时间都在校园中,所以,有效改进高校教学模式是提升学生和谐交往能力的关键所在。任课教师要掌握因材施教的教学技巧,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既能有意识地将提高“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能力的教学方法融入课程教学中去,又能有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为改进“儿时留守”大学生和谐交往能力提供沟通平台,增加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频度,以加深“儿时留守”大学生与无留守大学生的感情,有效促进“儿时留守”大学生和谐交往能力的提升。
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培养和谐交往能力的理想场所。然而,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儿时留守”大学生与父母的天然亲情培养场所因时空距离而受到一定程度阻隔,因此,改变常态家庭交流风格,注重换位思考、强调相互体谅应成为“儿时留守”大学生家庭成员相互交流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父母子女之间要建立良好的平等关系,在做出关于家庭的决策时听取对方的意见或建议,关心彼此的心理感受,使家人之间真诚,情深意切,建构起平等友好的家庭伦理秩序[5]1-45。
人的个性特征较为稳定,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往往会受到某些生活遭遇的影响。马燕研究发现,遭受严重挫折和冷遇歧视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精神病因子分高于其他人群[6]851-853。而“儿时留守”大学生在交往中不可能事事顺意。因此,在“儿时留守”大学生遭受某些生活事件时及时帮助他们,既能使他们摆脱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又能引导他们将聚焦于正性事件中,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他们的个性特征,增强积极自我暗示,提升和谐交往能力。
“儿时留守”大学生成长于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社会交往心态,就会很容易有不良影响,并形成社会交往障碍。在人际交往中,“儿时留守”大学生容易出现自卑与嫉妒心态。这将导致遇事不自信与不能客观评价他人的状况,进而影响交友能力。借助社会实践等形式,既可让“儿时留守”大学生看到自己所具有的某些优势,学会克服自己的自卑心理;又能够正视他人比自己更优秀的地方,便于重新认识自己和创造自己,形成合群与和谐的交往心态。
建立和完善“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咨询体系,这对于培育“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和谐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交友咨询体系陆续构建,对缓解“儿时留守”大学生的各种交往压力起到了一定疏导作用。如能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发放相关指导资料、开设咨询网站,则能使部分背负交友压力的“儿时留守”大学生能够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掌握相关礼仪技巧[7]33-35,43,同时既可以和同学相互交流,也可以咨询老师,还可能增强和谐交往能力。
[1]耿步健.大学生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林培元.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D].杭州:中国计量学院,2012(6).
[3]衣俊卿,孙占奎.交往与异化:关于现代交往的负面研究[J].哲学研究,1994(05).
[4]高湘萍.当代大学生行为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5]张向任.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6).
[6]马 燕.青年学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2(07).
[7]杨 丹,傅 琼.礼仪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价值功能及践行策略研究[J].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