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隶
- 论“折刀头”
‘折刀头’,方是汉隶。书体括云:‘方劲古折,斩钉折铁备矣’。隶法颇深,具其大略。”吾衍,一作吾丘衍,生于1272 年,元代金石学家,印学奠基人。此后,元代盛熙明《法书考》中有:“吾衍云:隶书,人谓宜匾,殊不知妙不在匾,括曰:‘方劲古拙,斩钉截铁备矣’。挑拔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隶法颇宽,姑具其略。”⑶【元】盛熙明.法书考.钞本.页26此处言及话语来源,为吾衍所云。虽有省略几字及语序调整,但大意未改。经过笔者爬梳,吾衍论“折刀头”隶书之语,在由元、明至
艺术品鉴 2023年4期2023-07-24
- 宜昌博物馆馆藏汉平里墓砖砖文考证
词:汉墓;砖文;汉隶;平里□墓砖;考证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3.08.0042003—2004年,为配合荆宜高速公路的修建,宜昌博物馆组建考古队伍对当阳岱家山墓群的东周、两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次发掘共清理出东周土坑墓79座、两汉墓89座、隋唐墓3座。其中M44出土了一块墓砖,现藏于宜昌博物馆“远古西陵”展厅,藏品信息牌上显示为:“平里□墓砖,英语释为‘Pinglikou tomb brick,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8期2023-06-20
- 何昌贵书学思想
来书创作,有师承汉隶一家而写到极致者;有将多种汉隶融合自出机杼者;有多方取法,将篆书、帛书、简书融合而别开生面者。书法和写字是不同的,书法要有“法”,不经过长期的专门临帖训练就是妄谈书法,书法的“法”,要从临习古代经典碑帖中获得,撷取经典碑帖中用笔、结字方法和谋篇布局的章法。书法离不开“法”,离开了“法”,只能称为写字。创作汉隶时,宜把握好用笔的厚度、质朴厚度。在朴厚中透出灵气;点画朴茂,不要刻板;结字需自由,度一定要把握好。学习书法,需要深入读帖、临帖,
中国篆刻 2023年2期2023-02-25
- 清初安丘张氏家族隶书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他的隶书没有受到汉隶太多的影响。一、隶书张在辛(1651—1738),字卯君,一字兔公,号白庭,是张贞长子。张在辛隶书主要师从郑簠,其隶书成熟作品也大部分出现在张在辛拜郑簠为师之后。1691 年,张在辛谒见郑簠,郑簠为其示范隶书,此时是张在辛学习汉隶的重要时期。在1700 年张在辛书《重建护国西齐王庙记》中可以看出他学习汉隶的迹象,同时也可以看到受郑簠书风的影响。这幅作品属于张在辛比较早的隶书作品,是跟随郑簠学习隶书的体现。在《隶法琐言》中记载:先生生平专
艺术品鉴 2022年21期2022-09-09
- 隶书
,汉朝的隶书叫“汉隶”。《云梦睡虎地秦简》又称《睡虎地秦简》《云梦秦简》,因这些竹简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的秦朝墓中,便以出土地命名,是秦古隶的代表。竹简上用墨书写着秦古隶,反应了篆书向隶书转变的情况,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秦朝的法律、文书、医学等。《睡虎地秦简》由多人书写,但整体风貌接近。《睡虎地秦简》是篆书到隶书的过渡字体,虽不成熟,但自由活泼丰富多变。文字形体既保留着某些古文字的写法,又出现了一些现代文字的写法。如秦简中的“又、天、之”仍然是篆书的写法,
奥秘 2022年6期2022-07-02
- 隶书
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隶书的结构特点:①字形扁方左右分展,隶字一反篆字纵向取势的常态,而改以横向(左右)取势,造成字形尚扁方,笔画收缩纵向笔势而强化横向分展。②起笔蚕头收笔燕尾,这是隶书用笔上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隶字中的主笔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1年2期2021-12-28
- 唐隶得失论
挑和掠笔的出现,汉隶臻于成熟。东汉末年,汉隶出现了方板化的弊病,开始走向衰微。两晋至南北朝时期,锺、王新体占据了日用书体的主流,而隶书则成为铭石主流。唐代,隶书碑刻增多。上至宫廷立碑颂德,下至庶民修墓祭祖,无不彰显出隶书中兴时期的到来。“唐隶”一词较早出现在明代赵宧光的《寒山帚谈》中,其言:“唐隶,视汉似古而体稍不雅,然法度实备,取裁可也。”[1]“唐隶”就是指唐代隶书。其实,唐人时称“隶书”为八分,而把楷书称为“隶书”。正如刘涛在《书法谈丛》中所言:“唐
大学书法 2021年4期2021-08-02
- 清初隶书观念的冲突与演进
——从王澍《积书岩帖》切入
能者。隶书尤其是汉隶,唐之后渐成绝响,但经清人系统的书史梳理和不断的笔墨实践,使书家得以遥传汉隶古法而开枝散叶。北碑的勃兴体现出清代书家的创造力,亦得益于金石学的推动和清初隶书讨论的铺垫。从碑学发展过程来看,借明末清初访碑拓碑活动而起的隶书之风可谓先导,篆、隶、北碑在咸同之际的鼎盛则昭示着碑学的全面繁荣②,由此,隶书在碑学体系之中不仅是核心要素,还或隐或显地发挥着导引与衔接作用。剖析清代隶书的发展理路,对认识碑学延展的逻辑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图1 王澍
文艺研究 2021年5期2021-06-02
- 汉代碑刻《张迁碑》的书法艺术研究
之一,此碑包含了汉隶中众多美的因素,朴茂天然,是为古朴雄浑之风的佳作。关键词:《张迁碑》 书法 汉隶 碑刻 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书法也在不断地变革,到了东汉晚期,碑刻隶书随之盛行,呈现出空前繁荣之景,风格迥异,争奇斗艳。东汉晚期的碑刻隶书《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又名《张迁表颂》。此碑以朴茂、古拙、典雅之美为后人所敬仰,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率真之意。格调高古,在端庄中倍显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对此碑评价
参花(下) 2021年5期2021-05-23
- 书法与文化载体的时代性关系
的墓地碑文应书写汉隶才最协调妥当。关键词:书法;揚雄墓碑文;汉隶一、扬雄墓碑文字体的变化扬雄,在经学、哲学、语言文字学、文学、天文学等多领域都颇有历史性的重要建树。他是汉代模仿孔子言行并以孔子道统传承自居的主要人物,是继孟子、荀子之后孔子思想传承的集大成者,被誉为“汉代孔子”。扬雄作为首批四川十大历史名人之一,堪称蜀文化史上第一位具有全国性历史影响、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星,对于后世有着重要影响。宣传扬雄,其载体文化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书法是文化载体内容的具体
文史杂志 2021年1期2021-01-06
- 缘于图像背景的社会和艺术
——汉隶十二品新探
的社会和艺术——汉隶十二品新探”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当代书法作品140余件,以及“汉隶十二品”原拓近40件。参展艺术家以“汉隶十二品”为取法对象,或临摹,或创作,对经典做出合乎自己意趣要求的新诠释。同时,为了在学术层面上深化展览,展方邀请了美学家、书法理论家和精于版本鉴定的专家,分别就“理论”“鉴碑”“碑版”和“创作”四个单元做多维同时展示,其中十二种汉隶精品拓片涉及不同时代、不同版本,使观者能在这一传统图像背景下,以当代审美视角审视当前书
中华书画家 2020年8期2020-11-28
- 试论汉隶书法的写刻关系
展的第一个高峰。汉隶书法可大致分为简牍帛书一类的“写本”隶书和丰碑巨碣一类的的“刻本”隶书。本文通过对写刻两种类型汉隶的代表武威《仪礼》简和《朝侯小子残碑》从笔法、结体、章法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希望能够在诠释汉隶书法艺术的同时,对当代的隶书书法艺术创作和研究起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汉隶;写刻关系;书法风格1 武威汉简《仪礼》解读1959年7月,武威汉简《仪礼》简牍发掘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的磨咀子六号墓,武威汉墓出土的竹木简可分为:《仪礼》九篇、王杖、日忌
锦绣·上旬刊 2020年7期2020-10-22
- 汉隶碑刻经典之作《尹宙碑》
碑》最为经典,是汉隶碑刻经典之作。该碑刻对于研究隶书的演变与发展以及向楷书过渡的书法艺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碑刻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章主要就汉隶碑刻经典之作《尹宙碑》展开具体分析。关键词:汉隶;碑刻;经典;《尹宙碑》隶书初创于秦朝,在楷书没有出现以前,是公私合用的书体,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简化,逐渐趋于完美。秦隶的形体到底如何,因为历史久远,现已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出土的文物中窥见一斑。从出土的权量器来看,秦隶的结构是长方形的和大小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3期2020-09-28
- 浅谈汉隶的刚柔之势
板,称之为唐隶。汉隶是一种融合了刚与柔的独特艺术形式,若想对刚柔进行具体且深入的分析,则需引用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而《张迁碑》和《曹成碑》同属于汉隶发展最为成熟的东汉时期,且二者的出土时间和篆刻内容都有一定的相似性,在这样的高度相似基础上,二者之间的艺术风格却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通过张迁碑和曹全碑进行深入分析比较,探讨汉隶的刚柔并济,从而对汉隶的刚与柔有更加深刻清晰的认知。【关键词】 汉隶;刚柔之势;张迁碑;曹全碑【中图分类号】J292
今古文创 2020年47期2020-09-10
- 一部填空补白的精品力作
书法界有一种秦篆汉隶的说法。东汉时的文史学家班固和许慎在其著述中认为,秦始皇统一时期,“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甫运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学习研究中深感秦篆汉隶的说法有失偏颇,而“秦始皇时初有隶书”的结论也没有历史依据。于是,他一头钻进古代典籍和当代书论,探寻隶书的源头。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后,1100多件简牍将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秦隶书法第一次展示在了世人面前。秦简牍多为秦王朝时期的政府公文,
新西部下半月 2020年7期2020-08-31
- 一部填空补白的精品力作
书法界有一种秦篆汉隶的说法。东汉时的文史学家班固和许慎在其著述中认为,秦始皇统一时期,“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甫运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学习研究中深感秦篆汉隶的说法有失偏颇,而“秦始皇时初有隶书”的结论也没有历史依据。于是,他一头钻进古代典籍和当代书论,探寻隶书的源头。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后,1100多件简牍将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秦隶书法第一次展示在了世人面前。秦简牍多为秦王朝时期的政府公文,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7期2020-08-24
- 一部填空补白的精品力作
书法界有一种秦篆汉隶的说法。东汉时的文史学家班固和许慎在其著述中认为,秦始皇统一时期,“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甫运先生在长期的书法学习研究中深感秦篆汉隶的说法有失偏颇,而“秦始皇时初有隶书”的结论也没有历史依据。于是,他一头钻进古代典籍和当代书论,探寻隶书的源头。国学大师王国维说过:“古来新学问之起,大都由于新发现。”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发掘后,1100多件简牍将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秦隶书法第一次展示在了世人面前。秦简牍多为秦王朝时期的政府公文,
新西部 2020年7期2020-08-04
- 书法写新春
儿童学书法可先从汉隶入手,用汉隶来练习基本笔法,提高驾驭笔的能力。在写好汉隶的基础上,再练习楷书。“吉祥”的习作练习“吉羊”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羊”,就是古代的“祥”字。在汉代的铜器上常见有“吉羊”“大吉羊”的文字装饰。“福”的习作练习上图中的“福”字选自东汉《樊敏碑》。樊敏碑于东汉建安十年(205 年)三月,立于四川芦山(今芦山县)。小问号中国书法除了隶书还有哪四种字体?
娃娃乐园·综合智能 2020年1期2020-02-17
- 汉隶对清代隶书发展的艺术影响分析
发展,并重点探讨汉隶对隶书发展的艺术影响。隶书的发展对当代书法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关键词:汉隶;清代隶书;艺术影响;分析策略清代是我国由帖学向碑学演变的重要时期,在我国书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清代隶书名家辈出,风格多变。但是,清代隶书在发展的过程中无不受到汉隶的影响。只有对汉隶进行全方位的研究才能够真正地了解清代隶书的演变和兴盛。1 汉隶的演变西汉时期我国的隶书已经初具规模,字形和笔画都已经具备一定的特点,字体所呈现的意向已经超过了其本身。最早的隶书形状较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1期2020-01-28
- 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述要
键词:东汉碑刻;汉隶;阮元;华山庙碑;汉代树碑立传风一、《华山庙碑》简介《华山庙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又称《华山碑》《汉延熹西岳华山碑》《西岳华镇碑》等。东汉延熹八年(165)所刻,碑文内容为记叙周至汉间历朝祭西岳华山的祀典弘农太守袁逢、继任太守孙璆主持重修西岳华山庙之事。据《金石萃编》载,华山庙碑原石高七尺七寸,宽三尺六寸。碑额篆书二行六字,碑文隶书二十二行,行三十八字。此碑原石立于陕西华阴县华山西岳庙中,华山庙碑原石毁后,钱宝甫、阮元等人又先后重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2019-10-12
- 涉县中皇山摩崖刻经
响。这种风格是从汉隶和北魏演变过来的,所以说汉、北魏、北齐、北周整个风格是不一样的。北魏的风格是斜化、紧接,体势比较开张;北齐的风格是横化,中间结构很宽松,比如《张黑女墓志》,这其中的很多字与北齐刻经特别接近,对颜体书法的风格影响非常大。颜体字就是把北齐、北周、北魏和汉隶综合起来,形成颜体的风格。此北齐刻经体势当中,有很多篆籀气象,在中国书法史上,值得好好地特写、大写一笔。但是今天,对于这个刻经的学习、研究都不太深入,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摹本,若这个摹本能
江苏教育 2019年61期2019-09-25
- 隶体(上)
变;秦隶;隶草;汉隶[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1-0027-04[作者简介]辛尘,本名胡新群,南京艺术学院(南京,210013)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江苏省教育书法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篆刻研究会副会长。与先秦篆體书艺相比,隶体书艺可谓出身“草根”。“隶书”最早出现于战国时代。与篆体正书(尤其是钟鼎铭文)出自当时的高级书手不同,最早的“隶书”书写者都是各诸侯国社会下层的差役皂隶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3期2019-09-10
- 隶体(下)
变;秦隶;隶草;汉隶【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9) 29-0028-04如果说,古隶的进一步草化、隶草的形成主要得力于西汉时期社会下层速记的客观需求,那么,古隶的楷化、汉隶的形成则是当时朝野上下主观努力的结果。汉武帝之前,民众亟须休养生息,国家不堪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文化建设,暂且沿用古隶来应付社会各阶层的文书情有可原。汉武帝之后,国力增强、文化复苏,文字书写逐渐讲究起来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是朝堂上的木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4期2019-09-10
- 汉隶:书法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上)
简牍以隶书居多,汉隶为百世所宗,都可以作为极好的佐证。当然,汉隶作为一种书法艺术和中国文化发展中的里程碑,倒不是因为汉隶是一个鼎盛时代的典型字体,而是它独具一格的艺术为后人所喜爱;也不是因为汉隶改变了篆书屈曲回环的笔道形态以便于书写,而是它蜕变了具体象形的意义,使之定型化、抽象化。所以,汉隶从汉字构造上冲破了“六书”的本意,将小篆中残存的象形文字遗意也逐渐泯灭了。更重要的是,与秦篆相比,隶书的潇洒和反拘束是一种开放的典型,规行矩多、一丝不苟的恭谨变成了轻松
月读 2019年11期2019-08-06
- 韩庆民的书法、篆刻情怀
柳,后转欧,尤喜汉隶。继而主攻汉隶,对《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和《礼器碑》用功最勤。近期又对邓石如、金农隶书进行探索。篆刻初学汪关、黄牧甫,后涉吴昌硕及汉印,对汉印浸淫尤勤。由于庆民在单位大小是个领导,平时较忙,再加上他有一手祖传正骨推拿医术,而且在我们当地稍有名气,最主要则是他有着一颗大善之心。业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二十余年从不收钱,落下个“大善人”的美誉。在当下能与庆民兄比肩者,鲜也。此举令人感叹!平时的忙碌,对于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就少有时间靠上,每次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3期2019-07-31
- 《三十五举》之“十七举”的断句校勘与认识
关键词:十七举;汉隶;书体;括云元代吾丘衍①著有《学古编》,分为上、下两卷及附录。上卷为《三十五举》,下卷有《小篆品五则》《钟鼎品二则》《古文品一则》《碑刻品九则》《附器品九则》《辩缪品六则》《隶书品七则》《字源七辩》,附录有《洗印法》《印油法》《取字法》《摹印四妙》②。主体部分是《三十五举》,所以后人往往直接称此书为《三十五举》。《学古编》历来被称为最早的一部经典的印学理论著作。虽然《三十五举》属于印学理论,但是“十七举”的隶书观对后代隶书的发展影响深远
书画世界 2019年4期2019-06-12
- 隶 体(下)
么,古隶的楷化、汉隶的形成则是当时朝野上下主观努力的结果。汉武帝之前,民众亟须休养生息,国家不堪内忧外患,根本无暇顾及文化建设,暂且沿用古隶来应付社会各阶层的文书情有可原。汉武帝之后,国力增强、文化复苏,文字书写逐渐讲究起来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是朝堂上的木牍还是边远关隘的简册,都出现了平画横势、字形较为工稳、布置较为匀整的汉隶书迹。但尽管如此,西汉没有哪位帝王曾提出文字改革、编定汉隶的政策;新莽时期甚至有弘扬篆体的努力,可见当时“隶体”作为新字体尚未最终确立
江苏教育 2019年29期2019-06-04
- 韩庆民的书法、篆刻情怀
柳,后转欧,尤喜汉隶。继而主攻汉隶,对《乙瑛碑》《张迁碑》《曹全碑》和《礼器碑》用功最勤。近期又对邓石如、金农隶书进行探索。篆刻初学汪关、黄牧甫,后涉吴昌硕及汉印,对汉印浸淫尤勤。由于庆民在单位大小是个领导,平时较忙,再加上他有一手祖传正骨推拿医术,而且在我们当地稍有名气,最主要则是他有着一颗大善之心。业余时间为患者治病二十余年从不收钱,落下个“大善人”的美誉。在当下能与庆民兄比肩者,鲜也。此举令人感叹!平时的忙碌,对于自己所钟爱的艺术就少有时间靠上,每次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9年3期2019-04-26
- 书法初学
的原因。关键词:汉隶 蚕头燕尾 《乙瑛碑》 临摹 创作一、中國汉字文化的由来说起中国文字起源,人们不禁会想到我们的甲骨文——象形文字。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没有统一的文字,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是显而易见的了,一般老百姓都看不懂别国的文字,这样导致交流起来很不方便。在秦始皇将六国包举宇内后,当时流行使用的文字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文字,还有一种是民间文字。官方文字也就是“小篆”,是由当朝的宰相李斯创作而来,而民间文字就是我们所了解的古隶。直至西汉的时候,古隶才更改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9年1期2019-04-15
- 隶书《传神记》的创作表现
。关键词:隶书;汉隶;书法创作一、汉隶的特点及其运用(一)汉隶的特点从秦朝统一六国以来,秦朝的篆书从盛行后来逐渐走向衰落,隶书慢慢兴盛起来,到东汉末年的时候,隶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与兴盛。汉隶主要分为碑刻和简牍帛书两大类,我们平时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是碑刻书体,其为隶书的研究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汉隶属于过渡性的书体,对其学习是学书者的必经之路。汉隶所达到的高度后人很难超越,但是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人们不断对它进行改造拓展,形成了新的空间表现形式。汉隶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1期2019-03-19
- 汉隶:书法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下)
中期是古隶向成熟汉隶的演变时期。其体势逐渐趋向长方形,横画行笔先昂后沉再挑起作尖锋而呈波状,撇与捺相背而分张,也作尖锋挑起。这种特点虽然还只初具形态,但其變化是很明显的,作为隶书的波磔之态似与东汉隶书大体相同。大量的简牍材料证明,这时的隶书不仅同篆书毫无相通之处,就是同云梦秦简上的早期隶书比较,也相去甚远。以武威简本《仪礼》上的隶书为例,线条圆劲流畅,结体方扁自然,用笔技巧成熟而有规律,转折处方圆并施,以方笔为多,横、撇、捺等笔画都具有明显的挑脚。又如武帝
月读 2019年12期2019-01-07
- 浅析古今汉隶之美
结构形式的美,从汉隶的结体、章法、古今书法家的作品,论说如何欣赏汉隶的形式美的方法。关键词:汉隶;汉隶的结构;隶书的美一、隶书的演变和发展背景隶书又名佐书、分书,因盛行于汉代,所以又叫汉隶。隶书产生于秦至汉初时期,“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日隶书”称为隶变。这个时期的的书体发展还尚未成熟,介于篆书和隶书之间,隶书中带着篆书的笔意和笔法,因而被称为“古隶”,这个期间的隶书字势变纵为横,有了波磔的隶书基本用笔特征。西汉中后期为隶书发展的成熟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期2018-09-29
- 书法观典
其二十一年,同为汉隶中方笔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其笔画肥瘦有度,结字拙巧并存,朴实中露生机。特别是碑阴部分,比碑阳变化更多、气度更大、特色更为鲜明,对魏晋南北朝书风颇有影响,《鲜于璜碑》的出土,为当今书坛提供了一件新的难得的汉隶范本。《鲜于璜碑》因出土较晚,故历代文献均未有著录。此碑被认为是明代出土《张迁碑》以后唯一可相媲美的汉碑,字迹清晰,可作为研习《张迁碑》《衡方碑》的补充材料,以探究二碑字迹模糊处的用笔方法。【作品概况】《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
江苏教育 2018年53期2018-09-01
- 书法观典
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典范。碑文变化多端,上通篆,下通楷,奇妙精伦,波磔秀美,有庙堂之气,为隶书正脉。用笔有圆有方,有丰有瘦,有露有藏,笔画丰满厚实,方整沉稳之中具有变化。特别是波挑、波磔两个主笔的写法,绝不机械重复,刚劲意味和痛快无比的笔致,一直为习隶者特别看重。结字呈扁方形状,但每个细小部位也独具匠心。章法字距行距齐整,整齐庄重,表现出点画的韵律美和结字的变化美。清朝朱彝尊说:“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巧不有
江苏教育 2018年45期2018-08-10
- 品读
之唐碑,推而上之汉隶,亦孰有不平直者?虽六朝碑,虽诸家行草帖,何一不横是横、竖是竖耶?算子指其平排无势耳,识得笔法,便无疑已。永字八法,唐之闾阎书师语耳。作字自不能出此范围,然岂能尽。——清·沈曾植——这段文字是沈曾植关于“算子之诮”(算子即算珠)的反思。历来就有对书法“状如算子”的讥诮,相传王羲之论书曰:“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这里涉及一个问题——“平直相似”,即横平竖直都大体仿佛,也就是说,这种写法仅仅是按照点画分布进行实用性
江苏教育 2018年45期2018-08-10
- 《鲜于璜碑》《衡方碑》
其二十一年,同为汉隶中方笔一派的主要代表作品。其笔画肥瘦有度,结字拙巧并存,朴实中露生机。特别是碑阴部分,比碑阳变化更多、气度更大、特色更为鲜明,对魏晋南北朝书风颇有影响,《鲜于璜碑》的出土,为当今书坛提供了一件新的难得的汉隶范本。《鲜于璜碑》因出土较晚,故历代文献均未有著录。此碑被认为是明代出土《张迁碑》以后唯一可相媲美的汉碑,字迹清晰,可作为研习《张迁碑》《衡方碑》的补充材料,以探究二碑字迹模糊处的用笔方法。【作品概况】《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8年7期2018-07-12
- 浅谈汉隶与时代审美
承前启后的时期。汉隶的成熟有统治者推动的巨大作用,汉隶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与汉民族独特的审美意愿有着深刻的渊源,他是书法史上的瑰宝。关键词:汉隶;发展;民族审美;时代精神自秦统一六国,我们知道秦朝的统治者为了巩固这个融合的大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国车同轨,书同文”,在文字方面绝不是全部取缔了他国文字,强制人们只书写一种文字,而是将小篆等作为秦朝的标准书体,用于政府公文。而当时明文规定的官方文字有八种:大篆、小篆、虫书、隶书、刻符、摹印、署书和殳书。八体的形
卷宗 2018年3期2018-02-09
- 书法启蒙·隶书 第一讲
儿童学书法可先从汉隶入手,用汉隶来练习基本笔法,提高驾驭笔的能力。在写好汉隶的基础上,再练习楷书。工具介绍笔:儿童初学者宜选用大白云毛笔;墨:“一得阁”墨汁;纸:普通的竹浆毛边纸(长74cm、宽44cm,格子14cm×14cm、每张15格);砚:稍重的盘子或碗。执笔方法毛笔最合理的执笔方法是“五指执笔法”。首先,在笔杆中间偏下位置用食指与拇指前端固定住笔杆;其次,中指前端钩住笔杆;最后,将无名指与小指靠拢垫在笔杆后面,笔杆压在无名指指甲根部。站姿建议初学者
娃娃乐园·综合智能 2018年1期2018-01-29
- 汉隶的刚柔之势
赵天摘 要:汉隶具有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具体分析其刚柔之势,需要以汉隶中具有代表性的碑刻为例,进行分析比较。《张迁碑》与《曹全碑》同属汉隶成熟的东汉时期,且均是汉隶中光彩夺目的碑刻,出土时间、碑刻内容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两者的艺术风格却迥然不同,分属“刚”“柔”两种艺术特色。从两者的笔法、字法、章法、墨法进行分析,能够对汉隶“刚”与“柔”的艺术特点有更清晰的认识。关键词:汉隶;《张迁碑》;《曹全碑》;刚;柔一、汉隶隶书在我国文字发展史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7期2017-09-05
- 洽川汉隶水摹贴问世
洽之宝牌”“洽川汉隶水摹帖”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洽川汉隶水摹帖是推广洽川旅游品牌和宣传古莘文化魅力的重要文化产品。“洽川汉隶水摹帖”深入挖掘古莘文化精华,融入中华诗经文化内涵,以洽川水乡为背景,以书法之乡为依托,以洽川国宝级文物“汉隶曹全碑”為主体,通过毛笔水摹书写《诗经》名篇和洽川宣传语,使游客深入了解文化洽川,认识魅力洽川,记忆美丽洽川,达到宣传洽川品牌形象之目的。不但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书法书写技艺,而且集节能环保和趣味性、实用性、文化性、
现代企业 2017年5期2017-06-15
- 《乙瑛碑》
。《乙瑛碑》就是汉隶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乙瑛碑》全名《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东汉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立,十八行,满行四十字,无额。原存山东曲阜孔庙,现置曲阜碑苑。碑文主要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碑中刻有奏请设置百石卒史的公牍和对乙瑛的赞辞。后人对此碑评价颇高。自欧阳修《集古录》以降,迭经著录,对后世影响很大。清代孙承泽在《庚子消夏记》写道:“文既尔雅简质,书复高古超逸,汉石中之最不易得者。”与
江苏教育 2016年61期2016-12-20
- 汉碑档案
,为汉刻中上品、汉隶之典范,是研究汉代历史文化的珍贵文物及重要的档案资料。本文主要从此碑刻的流传经过、碑刻释文、书法特点等方面进行解读。关键词:东汉;碑刻;汉隶;档案东汉是碑刻文字开始及形成的重要阶段,隶书在东汉时期达到鼎盛。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对碑刻的源流及形制进行了叙述:“碑用以刻辞,始于东汉之初而盛于恒、灵之际,观宋以来之所著录者可知亦。汉碑之制,首多有穿,穿之外或有晕者,乃墓碑施鹿卢之遗制。其初盖因墓所引棺之碑而利用之,以述德纪事于其上,其后
档案管理 2016年6期2016-11-12
- 论书法中金文和汉隶的重要性
历程来看,金文和汉隶是学习的基础,更是艺术精神的核心。关键词:中国书法;金文;汉隶;创造性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长期以来,提及书体临习,书法教育界必言“先正楷,再行楷,再行书”。但是,笔者认为学习书法应当按照书法的发展历程,从源头学起,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先学西周金文(金文中包括一部分大篆,亦可等同于大篆,后文中金文亦指大篆)和汉隶,再学草、楷、行,其中学习西周金文和汉隶尤为重要,金文和汉隶是书法中的基石,其所蕴含的自由活泼且赋有创造性的艺术精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6年8期2016-11-09
- 文徵明、祝允明辑《汉隶韵要》考论
徵明、祝允明辑《汉隶韵要》考论舒 鸣(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文徵明、祝允明所辑《汉隶韵要》是被吴门潘振付梓刊刻,全书105个韵部,与平水韵基本相符;所辑隶字并非“汉隶”,而是文徵明对于“汉隶”的一种阐释版本。文徵明;祝允明;《汉隶韵要》;平水韵;汉隶《汉隶韵要》由文徵明集隶、祝允明校韵,是一部很重要的隶书字典,但传世数量极少,仅在国家图书馆等少数机构有藏,故少人问津,《韵学古籍述要》也未著录此书,郭伟其在《停云模楷——关于文徵明与十六世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6年3期2016-07-25
- 雨夜读碑会古意
现出漫漶斑驳的大汉隶书。我喜欢在有雨的季节里临习汉隶,春雨飘洒江天时的绮丽、冬夜寒雨敲窗的寂寥,都会让人徒增思古之幽情,让内心贴近一千八百多年前汉隶风回浪卷的意境。透过漫漶斑驳的石花肌理,情思深入久远的碑刻之中,品味刀刻和时光留下的痕迹,体验着斑驳陆离中的世事沧桑,设身处地遥想当年于“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的深峡峭壁中修治栈道、桥阁的艰难困苦,那种竣工之后雀跃欢欣、组织能工巧手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刻书纪功的场景。我想,每一次都是精心雕镌立求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3期2016-05-30
- 雨夜读碑会古意
现出漫漶斑驳的大汉隶书。我喜欢在有雨的季节里临习汉隶,春雨飘洒江天时的绮丽、冬夜寒雨敲窗的寂寥,都会让人徒增思古之幽情,让内心贴近一千八百多年前汉隶风回浪卷的意境。透过漫漶斑驳的石花肌理,情思深入久远的碑刻之中,品味刀刻和时光留下的痕迹,体验着斑驳陆离中的世事沧桑,设身处地遥想当年于“危难阻峻,缘崖俾阁,两山壁立,隆崇造云”的深峡峭壁中修治栈道、桥阁的艰难困苦,那种竣工之后雀跃欢欣、组织能工巧手在凹凸不平的石壁上刻书纪功的场景。我想,每一次都是精心雕镌立求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6年3期2016-03-30
- 汉代:谁把“波磔”给了谁?
磔源自汉代正书(汉隶、八分)的影响”。前二者无需再言,而第三点却似乎是最为岿然不动的“定论”。事实果真如此吗?大量秦汉简牍墨迹的出现给今人的研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细考之,秦简牍中无论字体之正与草,均极少波磔。然而到了东汉,波磔却已经成为了一种极为成熟的用笔和装饰手段。可见,其关键性的转折出现在西汉时期。当代的主流观点认为,西汉时期的标准正书是所谓“汉隶”,而汉隶之于其之前的字体(篆书和古隶)最大的标志是“取横势”——恰是这一点造成了波磔的形成。如果
中国书画 2015年7期2015-05-30
- 汉碑
把这种书体称为“汉隶”。汉隶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篆书的圆转单一演变为方折且有波磔;结构删繁就简,由纵势变为横势,以便书写。最能反映汉隶成就的应数东汉碑刻,即我们所指的“汉碑”。在东汉时期,经济繁荣,生活安定,厚葬盛行,为死者立碑颂德成为当时的一种习俗。此外,竖碑祭祀犹如殷商时代的尊神占卜,神圣而庄重,须恭恭敬敬,礼法周全,所以碑文的书刻往往工整端庄,以示立碑者的诚意。这些流传下来的碑刻成为我们研究学习汉隶的宝贵资料。气势与古拙是汉碑书法艺术的共同特征,同时也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1年5期2011-12-13
- 浅谈汉碑对中国书法发展的影响
历史了。汉碑作为汉隶的主要载体,经历了两汉鼎盛、清代中兴、现代繁荣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隶书始于战国,成熟于东汉,它作为篆书的草写,笔画由圆入方,结体由繁入简,这也是文字发展的规律所在。东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各种碑刻的大量出现,在书法艺术领域形成了隶书的第一个高峰,特别是桓、灵二帝时期的大量汉隶碑刻,一碑一貌,风格各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比如《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等,方拙朴茂,博大精深,最能体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06年11期2006-12-13
- 什么是隶书
。一是秦隶,一是汉隶。秦隶又叫古隶。秦朝的文字原是篆书,但因奏事繁多,篆字难写,于是隶人(下级小吏)整理文书时产生了一种应急字体,称为隶文。“隶书者篆之捷也”,就是说隶书是小篆的简捷写法。即是把小篆圆转弧形的线条,变成方折平直,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汉字符号化,笔划也进一步简化。所以秦隶的产生,在汉字发展史上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金文、篆书都属于古文字的范畴,而隶书和楷书,则属于今文字的范畴了。汉隶又称今隶,是在秦隶的基础上发展变化来的,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7期1983-01-01